七年级数学上期末大串讲+练专题复习专题二十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期末素质测评(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数学上期末大串讲+练专题复习专题二十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期末素质测评(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数学上期末大串讲+练专题复习
专题二十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期末素质测评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学校 __ ___ 班级_____ 姓名 _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OC是∠AOB内的一条射线,下列条件中不能确定OC平分∠AOB的是(  )
A.∠AOC=∠BOC B.∠AOC=∠AOB
C.∠AOB=2∠BOC D.∠AOC+∠COB=∠AOB
2.下列各图经过折叠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
A. B.
C. D.
3.如果点B在线段AC上,那么下列表达式中:①AB=AC,②AB=BC,③AC=2AB,④AB+BC=AC,能表示B是线段AC的中点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下列立体图形中是圆柱的是(  )
A. B. C. D.
5.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如果相对面上所标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x+y+z的值是(  )
A.1 B.4 C.7 D.9
6.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铁路,铁路两旁各有一点A和B,表示两个工厂.要在铁路上建一货站P,使它到两厂距离之和最短,这个货站P应建在AB与MN的交点处,这种做法用几何知识解释应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C.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7.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过O作任意射线OM,OC平分∠AOM,OD平分∠BOM,则∠COD的度数是(  )
A.80° B.90° C.100° D.不能确定
8.如图,OA是北偏东30°方向的一条射线,若∠BOA=90°,则OB的方位角是(  )
A.北偏西30° B.北偏西60° C.北偏东30° D.北偏东60°
9.在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麻麻地斜织着”的语句,这里把雨看成了线,这说明了(  )
A.点动成线 B.线动成面
C.面动成体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0.如图,小明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处,又沿北偏西40°方向行走至C处,此时需把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则小明应该(  )
A.左转80° B.右转80° C.左转100° D.右转100°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方式重叠,若图中∠DCE=35°25′,则∠ACB=   .
12.已知,B是线段AD上一点,C是线段AD的中点,若AD=10,BC=3,则AB= ..
13.如图,已知∠AOC:∠BOC=1:5.OD是∠AOB的角平分线,且∠COD=36°,则∠AOC的度数为    .
14.小刚每晚19:00都要看央视的“新闻联播”节目,这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为   度.
15.某复兴号列车在哈尔滨和北京之间运行,途中要停靠于3个站点,如果任意两站之间的票价都不同,那么有    种不同的票价,应发行    种不同的车票.
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5分)
16.(8分)如图,线段AB的长为20,点C在线段AB上,且,点D在线段AB上,且,点M是DB的中点,求线段MB的长.
17.(8分)如图,延长线段AB到C,使BC=3AB,点D是线段BC的中点,如果CD=3cm,那么线段AC的长度是多少?
18.(8分)如图,射线OM,ON分别是∠AOC和∠BOC的平分线,且∠AOB=90°.
(1)求∠MON的度数;
(2)当OC在∠AOB内转动时,∠MON的度数是否会发生变化?简单说明理由.
19.(8分)已知点D为线段AB的中点,点C在线段AB上.
(1)如图1,若AC=8cm,BC=6cm,求线段CD的长;
(2)如图2,若BC=2CD,点E为BD中点,AE=18cm,求线段AC的长.
20.(9分)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在直线DE上,CF平分∠BCD.
(1)在图1中,若∠BCE=40°,∠ACF=   ;
(2)在图1中,若∠BCE=α,∠ACF=   (用含α的式子表示);
(3)将图1中的三角板ABC绕顶点C旋转至图2的位置,若∠BCE=150°,试求∠ACF与∠ACE的度数.
21.(10分)根据题意,补全解题过程:
如图,已知射线OB,OM,ON在∠AOD内部,OM平分∠AOB,ON平分∠BOD.若∠AOD=156°,∠DON=48°,求∠AOM的度数.
解:∵ON平分∠BOD,
∴   =2∠DON.
∵∠DON=48°,
∴∠BOD=   .
∵∠AOB=   ﹣∠BOD,∠AOD=156°,
∴∠AOB=   .
∵OM平分∠AOB,
∴∠AOM=    =   .
22.(12分)如图,∠AOB=90°,∠COD=90°,∠AOC=30°,射线OP在∠BOC内,∠BOP=n∠COP.
(1)当n=1时,请用量角器在图1中画出射线OP,求∠DOP的度数;
(2)当n=2时,OQ平分∠DOP,直接写出∠BOQ的度数.
23.(12分)已知射线OC在∠AOB的内部,若∠AOB,∠AOC和∠BOC三个角中有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度数的两倍,则称射线OC是∠AOB的奇妙线.
(1)一个角的平分线    这个角的奇妙线;(填“是”或“不是”)
(2)如图,∠MPN=60°.
①若射线PQ是∠MPN的奇妙线,则∠QPN的度数为    度;
②射线PF从PN位置开始,以每秒旋转3°45'的速度绕点P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当
∠FPN首次等于180°时停止旋转,设旋转的时间为t(s).当t为何值时,射线PM是∠FPN的奇妙线?
七年级数学上期末大串讲+练专题复习
专题二十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期末素质测评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学校 __ ___ 班级_____ 姓名 _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OC是∠AOB内的一条射线,下列条件中不能确定OC平分∠AOB的是(  )
A.∠AOC=∠BOC B.∠AOC=∠AOB
C.∠AOB=2∠BOC D.∠AOC+∠COB=∠AOB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直接判定求解.
【解答】解:A、∵∠AOC=∠BOC,
∴OC平分∠AOB.
所以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AOC=∠AOB,
∴OC平分∠AOB.
所以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AOB=2∠BOC,
∴OC平分∠AOB.
所以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AOC+∠COB=∠AOB,
∴OC不一定平分∠AOB.
所以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
2.下列各图经过折叠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
A. B.
C. D.
【分析】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只要有“田”“凹”“一线超过四个正方形”字格的展开图都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解答】解:A、是正方体的展开图,不符合题意;
B、是正方体的展开图,不符合题意;
C、是正方体的展开图,不符合题意;
D、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缺少一个底面,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解题时勿忘记四棱柱的特征及正方体展开图的各种情形.
3.如果点B在线段AC上,那么下列表达式中:①AB=AC,②AB=BC,③AC=2AB,④AB+BC=AC,能表示B是线段AC的中点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观察图形,一一分析选项,排除错误答案.
【解答】
解:如图,若B是线段AC的中点,
则AB=AC,AB=BC,AC=2AB,
而AB+BC=AC,B可是线段AC上的任意一点,
∴表示B是线段AC的中点的有①②③3个.
故选:C.
【点评】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简洁性,同时,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
4.下列立体图形中是圆柱的是(  )
A. B. C. D.
【分析】利用圆柱的特征判定即可.
【解答】解:由圆柱的特征判定D为圆柱.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圆柱的特征.
5.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如果相对面上所标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x+y+z的值是(  )
A.1 B.4 C.7 D.9
【分析】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
【解答】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
“x”相对的数字是“﹣8”,故x=8;
“y”相对的数字是“﹣2”,故y=2;
“z”相对的数字是“3”,故z=﹣3.
∴x+y+z=8+2﹣3=7.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掌握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特征是正确判断的前提.
6.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铁路,铁路两旁各有一点A和B,表示两个工厂.要在铁路上建一货站P,使它到两厂距离之和最短,这个货站P应建在AB与MN的交点处,这种做法用几何知识解释应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C.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要在铁路上建一货站P,使它到两厂距离之和最短,这个货站P应建在AB与MN的交点处,
这种做法用几何知识解释应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过O作任意射线OM,OC平分∠AOM,OD平分∠BOM,则∠COD的度数是(  )
A.80° B.90° C.100° D.不能确定
【分析】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MOC=∠AOM,∠MOD=∠BOM,再利用和角关系即可求得结果.
【解答】解:∵OC平分∠AOM,OD平分∠BOM,
∴∠MOC=∠AOM,∠MOD=∠BOM,
∴∠COD=∠MOC+∠MOD=∠AOM+∠BOM=(∠AOM+∠BOM)=×180°=9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和差关系等知识,关键是结合图形灵活运用角的和差关系达到求角的目的.
8.如图,OA是北偏东30°方向的一条射线,若∠BOA=90°,则OB的方位角是(  )
A.北偏西30° B.北偏西60° C.北偏东30° D.北偏东60°
【分析】根据方向角的意义求出∠NOB即可.
【解答】解:由方向角的意义可知,∠AON=30°,
∵∠AOB=90°,
∴∠NOB=∠AOB﹣∠AON
=90°﹣30°
=60°,
∴OB的方向角为北偏西6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方向角,理解方向角的意义以及角的和差关系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9.在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麻麻地斜织着”的语句,这里把雨看成了线,这说明了(  )
A.点动成线 B.线动成面
C.面动成体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分析】根据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即可解答.
【解答】解:在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麻麻地斜织着”的语句,这里把雨看成了线,这说明了:点动成线.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线、面、体的关系,掌握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是解题的关键.
10.如图,小明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处,又沿北偏西40°方向行走至C处,此时需把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则小明应该(  )
A.左转80° B.右转80° C.左转100° D.右转100°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FCB,求出∠ECF即可.
【解答】解:
如图CF∥AB,AD∥CN∥BM,
∵∠DAB=60°,∠MBC=40°,
∴∠ABE=180°﹣∠DAB﹣∠MBC=80°,
∴∠FCB=∠ABE=8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CF=180°﹣∠FCB=100°,
即此时需把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则小明应该右转100°,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方向角,能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BC和∠FCB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方式重叠,若图中∠DCE=35°25′,则∠ACB=   .
【分析】因为∠ACB=∠ACD+∠DCB,∠ACD=90°,而∠DCB和∠DCE互余,利用互余的关系求得∠DCB解决问题.
【解答】解:∵∠DCB和∠DCE互余,
∴∠DCB=90°﹣35°25′=54°35′,
∠ACD=90°,
∴∠ACB=∠ACD+∠DCB
=90°+54°35′
=144°35′.
故答案为:144°35′.
【点评】此题考查角的和与差,注意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和两角互余的关系计算得出答案.
12.已知,B是线段AD上一点,C是线段AD的中点,若AD=10,BC=3,则AB= 2或8 .
【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题意,正确画出图形,显然此题有两种情况:
当点B在中点C的左侧时,AB=AC﹣BC;
当点B在中点C的右侧时,AB=AC+BC.
【解答】
解:如图,∵C是线段AD的中点,
∴AC=CD=AD=5,
∴当点B在中点C的左侧时,AB=AC﹣BC=2.
当点B在中点C的右侧时,AB=AC+BC=8.
∴AB=2或8.
【点评】注意此类题要分情况画图,然后根据中点的概念以及图形进行相关计算.
13.如图,已知∠AOC:∠BOC=1:5.OD是∠AOB的角平分线,且∠COD=36°,则∠AOC的度数为  .
【分析】设∠AOC=x°,∠BOC=5x°,求出∠AOD=∠AOB=3x°,根据∠COD=36°得出方程3x﹣x=36,求出即可.
【解答】解:∵∠AOC:∠BOC=1:5,
∴设∠AOC=x°,∠BOC=5x°,
∵OD是∠AOB的平分线,
∴∠AOD=∠AOB=3x°,
∵∠COD=36°,
∴3x﹣x=36,
∴x=18,
∴∠AOC=x°=18°.
故答案为:18°.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和角的有关计算的应用,掌握题干角的数量关系并用方程表示出来是关键.
14.小刚每晚19:00都要看央视的“新闻联播”节目,这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为   度.
【分析】画出草图,利用钟表表盘的特征解答.
【解答】解:19:00,时针和分针中间相差5个大格.
∵钟表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
∴19:00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是5×30°=150°.
【点评】用到的知识点为:钟表上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
15.某复兴号列车在哈尔滨和北京之间运行,途中要停靠于3个站点,如果任意两站之间的票价都不同,那么有  10 种不同的票价,应发行  20 种不同的车票.
【分析】作出线段图,然后找出图中的线段的条数即可.
【解答】解:如图,途中有3个站点,
共有线段:AC、AD、AE、AB,
CD、CE、CB,
DE、DB,
EB共10条线段,
所以共有10种不同的票价;
因为往返的车票不同,
所以应发行20种不同的车票.
故答案为:10,20.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在线段、射线的计数时,应注重分类讨论的方法计数,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5分)
16.(8分)如图,线段AB的长为20,点C在线段AB上,且,点D在线段AB上,且,点M是DB的中点,求线段MB的长.
【分析】根据线段长的数量关系,依次求出BC,AC,AD,BD的线段长度,然后根据M是DB中点,求出MB的长度即可.
【解答】解:∵AB=20,
∴BC=20×=8,
∴AC=AB﹣BC=12,
∴AD=12×=3,
∴BD=AB﹣AD=17,
∵点M是DB的中点,
∴MB=BD=8.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长度的计算,题目较为简单.
17.(8分)如图,延长线段AB到C,使BC=3AB,点D是线段BC的中点,如果CD=3cm,那么线段AC的长度是多少?
【分析】已知CD的长度,CD是线段BC的一半,则BC长度可求出,根据3AB=BC,即可求出AB的长度,进而可求出AC的长度.
【解答】解:∵点D是线段BC的中点,
∴BD=CD=3cm,
∴BC=2CD=2×3=6cm,
又∵BC=3AB,即6=3AB,
∴AB=2cm,
AC=AB+BC
=2+6
=8(cm).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掌握中点的定义是关键.
18.(8分)如图,射线OM,ON分别是∠AOC和∠BOC的平分线,且∠AOB=90°.
(1)求∠MON的度数;
(2)当OC在∠AOB内转动时,∠MON的度数是否会发生变化?简单说明理由.
【分析】(1)由OM,ON分别是∠AOC和∠BOC的平分线,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及等量代换即可得出所求角的度数;
(2)当OC在∠AOB内转动时,∠MON的度数不会发生变化,根据(1)的过程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1)∵OM,ON分别是∠AOC和∠BOC的平分线,
∴,,
∴∠MON=∠MOC+∠NOC


=45°;
(2)当OC在∠AOB内转动时,∠MON的度数不会发生变化,
由(1)可得,
所以只要∠AOB的大小不变,无论OC在∠AOB内怎样转动,∠MON的度数不会发生变化.
【点评】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9.(8分)已知点D为线段AB的中点,点C在线段AB上.
(1)如图1,若AC=8cm,BC=6cm,求线段CD的长;
(2)如图2,若BC=2CD,点E为BD中点,AE=18cm,求线段AC的长.
【分析】(1)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以及线段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即可;
(2)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AD=BD=AB,BE=DE﹣BD,进而得到AE=AB,求出AB,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以及倍分关系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1)∵点D是AB的中点,
∴AD=BD=AB
=(AC+BC)
=7,
∴CD=BD﹣BC
=7﹣6
=1;
(2)∵点D是AB的中点,
∴AD=BD=AB,
∵点E为BD中点,
∴BE=DE﹣BD,
∴AE=AB,
∵AE=18,
∴AB=24,
∴BD=AD=12,
又∵BC=2CD,
∴CD=BD=4,
∴AC=AD+DC
=12+4
=16.
【点评】本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理解线段中点的定义以及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20.(9分)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在直线DE上,CF平分∠BCD.
(1)在图1中,若∠BCE=40°,∠ACF= 20° ;
(2)在图1中,若∠BCE=α,∠ACF= α (用含α的式子表示);
(3)将图1中的三角板ABC绕顶点C旋转至图2的位置,若∠BCE=150°,试求∠ACF与∠ACE的度数.
【分析】(1)、(2)结合平角的定义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
(3)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角的定义以及角的和差关系解答即可.
【解答】解:(1)如图1,∵∠ACB=90°,∠BCE=40°,
∴∠ACD=180°﹣90°﹣40°=50°,∠BCD=180°﹣40°=140°,
又CF平分∠BCD,
∴∠DCF=∠BCF=∠BCD=70°,
∴∠ACF=∠DCF﹣∠ACD=70°﹣50°=20°;
故答案为:20°;
(2)如图1,∵∠ACB=90°,∠BCE=α°,
∴∠ACD=180°﹣90°﹣α°=90°﹣α,∠BCD=180°﹣α,
又CF平分∠BCD,
∴∠DCF=∠BCF=∠BCD=90°﹣α,
∴∠ACF=90°﹣α﹣90°+α=α;
故答案为:α;
(3)如图2,∵∠BCE=150°,
∴∠BCD=30°,
∵CF平分∠BCD,
∴∠BCF==15°,
∴∠ACF=90°﹣∠BCF=75°,
∠ACD=90°﹣∠BCD=60°,
∴∠ACE=180°﹣∠ACD=120°.
【点评】考查了角的计算和角平分线的定义,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求解过程类似.
21.(10分)根据题意,补全解题过程:
如图,已知射线OB,OM,ON在∠AOD内部,OM平分∠AOB,ON平分∠BOD.若∠AOD=156°,∠DON=48°,求∠AOM的度数.
解:∵ON平分∠BOD,
∴   =2∠DON.
∵∠DON=48°,
∴∠BOD=  ° .
∵∠AOB=   ﹣∠BOD,∠AOD=156°,
∴∠AOB=   .
∵OM平分∠AOB,
∴∠AOM=    =  ° .
【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BOD=2∠DON=96°,从而利用角的和差关系可得∠AOB=60°,然后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解:∵ON平分∠BOD,
∴∠BOD=2∠DON,
∵∠DON=48°,
∴∠BOD=96°,
∵∠AOB=∠AOD﹣∠BOD,∠AOD=156°,
∴∠AOB=60°,
∵OM平分∠AOB,
∴∠AOM=∠AOB=30°,
故答案为:∠BOD,96°,∠AOD,60°,∠AOB,30°.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并结合图形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22.如图,∠AOB=90°,∠COD=90°,∠AOC=30°,射线OP在∠BOC内,∠BOP=n∠COP.
(1)当n=1时,请用量角器在图1中画出射线OP,求∠DOP的度数;
(2)当n=2时,OQ平分∠DOP,直接写出∠BOQ的度数.
【分析】(1)根据角的和差可得∠BOC=60°,再次利用角的和差∠BOD=30°,又由于n=1,可知OP为∠BOC的角平分线,再次利用角的和差可以求出∠DOP的度数.
(2)由(1)可知∠BOC=60°,∠BOD=30°,又知道n=2,可以得出∠BOP与∠POC的度数,利用OQ为角平分线可得出∠DOQ的度数,再利用角的和差求得∠BOQ的度数.
【解答】解:(1)如图1,
∵∠AOB=90°,∠AOC=30°,
∴∠BOC=∠AOB﹣∠AOC=60°(角的和差),
∵∠COD=90°,
∴∠BOD=∠COD﹣∠BOC=30°(角的和差),
∵n=1,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DOP=∠DOB+∠BOP=60°(角的和差).
(2)如图2,
由(1)可知∠BOC=60°,∠BOD=30°
∵n=2,
∴∠BOP=2∠COP,
∴∠BOC=∠BOP+∠COP=2∠COP+∠COP=60°,
∴∠COP=20°,∠BOP=40°,
∴∠DOP=∠BOD+∠BOP=30°+40°=70°,
∵OQ平分∠DOP,
∴∠DOQ=∠DOP=,
∴∠BOQ=∠DOQ﹣∠BOD=35°﹣30°=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角的和差、角平分线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23.已知射线OC在∠AOB的内部,若∠AOB,∠AOC和∠BOC三个角中有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度数的两倍,则称射线OC是∠AOB的奇妙线.
(1)一个角的平分线    这个角的奇妙线;(填“是”或“不是”)
(2)如图,∠MPN=60°.
①若射线PQ是∠MPN的奇妙线,则∠QPN的度数为    度;
②射线PF从PN位置开始,以每秒旋转3°45'的速度绕点P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当
∠FPN首次等于180°时停止旋转,设旋转的时间为t(s).当t为何值时,射线PM是∠FPN的奇妙线?
【分析】(1)根据奇妙线定义即可求解;
(2)①分3种情况,根据奇妙线定义得到方程求解即可;
②分3种情况,根据奇妙线定义得到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1)一个角的平分线是这个角的“奇妙线”;
故答案为:是.
(2)①若∠MPN=60°,且射线PQ是∠MPN的“奇妙线”,则由“奇妙线”的定义可知有三种情况符合题意:
当∠NPQ=2∠MPQ时,∠QPN=40°,
当∠MPQ=2∠NPQ时,∠QPN=20°,
当∠NPM=2∠MPQ时,∠QPN=30°,
故答案为:20或30或40;
②依题意有,3°45′=3.75°,
当3.75t=60+×60时,
解得t=24;
当3.75t=2×60时,
解得t=32;
当3.75t=60+2×60时,
解得t=48.
故当t为24或32或48时,射线PM是∠FPN的“奇妙线”;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奇妙线定义,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理解“奇妙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