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3.8《大家的“朋友”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3.8《大家的“朋友”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大家的朋友》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的内容,教材共八个页面,设计了“认识我们的‘朋友’”以及“善待我们的朋友”两个一级活动主题,每个主题各安排一个课时完成。教材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一些关键性问题的引导,以及“知识窗、活动园、阅读角”等栏目的设计,帮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知道什么是公共设施,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通过公共设施遭破坏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和危害,明确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针对“使用不当”以及“故意损坏”的行为想到解决的办法,并能将爱护公共设施的要求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同时相关法律内容的有机渗透也体现了德、法、理的相融互润,增强了学生的行动自觉。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在二年级第一学期通过对《这些是大家的》 一课的学习,对校园里的公物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这些公物是属于大家的,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在校生活,有了一定的爱护公物的意识并能自觉在行动中落实。以上这些对于本课的教学将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此外,孩子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熟悉的街道以及自己所去过的公共场所的公共设施都非常熟悉,也充分享受了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快捷,但日常却会忽略这些默默的“朋友”在生活中的陪伴以及付出,也没有感受到这些“朋友”在我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同时我们所使用的公共设施还有哪些有待于完善的地方?方便快捷的生活中还缺少了哪些公共设施呢?这些都是孩子们日常所忽略的,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不同的态度去重新认识我们身边的这些特殊“朋友”,而且个人的创新意识、同伴间的合作分享、交流互动等也会在活动中得到新的提升。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公共设施,体验公共设施的作用,体会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对公共设施的完善、发展以及创新有自己的想法,能够展开想象进行未来公共设施的设计活动,并在活动中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互助意识以及分享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公共设施,体验公共设施的作用,体会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难点
对公共设施的完善、发展以及创新有自己的想法,能够展开想象进行未来公共设施的设计活动,并在活动中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互助意识以及分享意识。
课前准备
学生:了解自己居住的社区、周边的街道以及自己常去的公共场所有哪些公共设施,亲身体验它们的作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同学们,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的时候,我们进行过《这些是大家的》这一内容的学习,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教室的桌椅、黑板、饮水机、空调、图书、电脑以及室外的乒乓球台、足球门等等都是公物,这些公物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校园生活,因此我们要爱护他们。走出校门,在我们生活的社区、城市的街道、常去的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也有许多供大家使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设施。它们都是谁呢?我们一起在图片中找找看。
2.教师用PPT播放图片,学生找一找说一说。
3.教师:对于这些设施我们并不陌生,它们的名称虽然不一样,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能发现吗?
4.学生发言,教师随机引导(引导语:想想看,它们的家都安在哪里?哪些人可以使用它们?)指出:像这样由政府或者某些机构提供,在公共场所供大家共同使用,为大家提供方便的设施,我们称之为“公共设施”。公共设施是公共财物的一部分。(出示教材第50页知识窗的内容,学生一起读一读)。
5.教师:这些公共设施是为了方便大家的生活而设置的,因此是我们大家的朋友。这节课,就让我们和这些特殊的朋友来一次亲密接触吧。(板书活动主题)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从学生熟悉的校园内的公物开始,借此很自然的让学生的目光聚焦自己熟知场所的公共设施,将学生的视野由校内引向校外,对“什么是公共设施”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朋友”的自述
1.我们的公共设施“朋友”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跟大家认识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们的自述吧。
2.教师播放教材第50页“公园座椅”以及“垃圾箱” 的拟人化自述(音频)。引导学生说一说:我们的这两位朋友有怎样的作用?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呢?(教师可以进行启发:这些公共设施你们平时都使用过,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一谈)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机进行引导。
4.教师:这里还有一位特殊的朋友,老家在农村的同学可能对它比较熟悉,也来听听它的自述吧。
播放教材第51页上图的音频。
5.教师:这位朋友是谁呢?它有什么作用?
6.学生发言,教师小结,指出:有些偏远的农村,网络信号不太好,人们了解外界信息多亏了它。就拿此次农村地区新冠疫情的防控来说,人们了解防疫要求,及时掌握疫情防控的信息,都是它的功劳。
7.教师:同学们,公共设施大家族里的朋友可不止这些呢,课前同学们也展开了调查活动,你还知道哪些公共设施?日常又是怎样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提示:如果能够参照老师提供的范例,把自己想象成公共设施,用拟人化的口吻进行介绍就更好了。当然,也可以用小组合作表演的方式来体现公共设施的作用。)
例: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路灯),我的作用可大了,( 在漆黑的夜晚可以为大家照亮)如果你(晚上出来散步),我可以(把路照的亮亮的,让你不会感到害怕,也不会摔跤或者磕碰)。
8.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参与并指导学生的小组活动。
9.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借助实物展台,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呈现;也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来呈现。)
10.教师:同学们,听了朋友的自述,再结合我们日常和朋友的亲密接触,老师觉得我们的这些朋友可真厉害,此时你想对这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朋友说些什么呢?或者说说自己的感受也行。(预设:作用大,教师随机进行板书
11.教师:刚刚我们一致认为公共设施的作用非常大,如果我们的周围没有了这些公共设施,生活又会是怎样的状况呢?有一位叫“小叮当”的同学在旅行中就有了这样的遭遇,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体验公共设施的作用,体会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此环节的设计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范例引导,讨论交流、汇报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活动二:“朋友”不可少
1.教师: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小叮当旅行记》的故事,大家边听边想,小叮当在旅行当中有哪些遭遇呢?
2.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3.教师:想想看:在一个没有公共设施的国度,小叮当还会遇到哪些不便呢?你能展开想象,把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吗?
4.学生先进行自主思考,后进行同桌间的交流活动,也可以用表演的方式来展现所遇到的不便。
5.学生进行全班的展示交流活动,教师随机评价,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小叮当的内心感受。(引导语:假如你就是小叮当,此时你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预设:着急、难过、伤心、无奈、绝望等等))
6.教师:同学们,如果让你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度,你的意见是YES OR NO?你的理由是?此刻,对于我们身边的这些公共设施朋友,你又有哪些想说的呢?(预设:离不开;教师进行板书)
7.教师: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对身边的这些公共设施“朋友”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它们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属于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一些故意损毁的行为或者情节严重还会触犯刑法,所以我们一定要知法守法,要好好爱护我们身边的公共设施朋友。我们生活的大西安是国家级文明城市,在公共设施的维护方面也要求我们市民做到“对公用电话、邮箱、报栏、坐椅、窨井等公共设施精心保护,无人为弄脏、损坏现象”,作为西安的小主人,我们必须尽力做到,这样的话城市会更美丽,生活会更美好!
同学们,我们的这些朋友对自己要求很高,它们一方面想不断地完善自己,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大方便,另一方面还想让它们的家族有更多的新成员出现,热心的你们一定乐于帮助它们。我们一起进入活动三:我让“朋友”更出彩。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小叮当旅行记”的故事以及对故事的续编,让学生体会在没有公共设施的国度人们生活中的诸多不便,让更加深刻的去体会公共设施在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故事续编、表演等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情境带入中学生会感同身受,教育意义会远远大于单纯的说教。】
活动三:我让“朋友”更出彩
1.教师:现在就需要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了,联系日常生活想想看,哪些公共设施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完善和改造?未来社会还会有哪些新的公共设施呢?
2.教师对学生进行思路引导,启发学生想想看,日常哪些公共设施的使用让你感受到了不便,你可以对它进行改造和完善;再插上想象的翅膀,想想看未来社会还会有哪些新奇的公共设施出现,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呢?
举例:例如老师就想对我们的路灯朋友进行改造,现在手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外出时遇到手机没电了就很糟糕,所以我们可以给路灯安装一个USB接口,这样人们随时可以给手机充电。我们也可以给路灯设置一个智能装置,这个装置可以根据天气的情况调整路灯的亮度,这样就可以节约能源;我还想对小区里的健身器材进行完善,有些器材老人不会使用,我们可以安装语音版的使用介绍。再比如:可以给休闲坐椅安装语音装置,这样就可以边休息边听音乐了。听了我的创意,你有没有受到启发呢?
3.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资料,我们一起看看,看是否会有助于你的设计呢?(播放搜集的现代公共设施的相关资料)
4.教师:你的头脑中现在有创意了吗?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吧。
5.教师指名几位同学汇报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并适时进行评价。
6.教师:下面我们就来举办一个“新型公共设施设计大赛”,谁会成为最佳设计师呢?请同学们快快行动吧,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共同完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设计方案,才有资格参与评奖哦!同学们快快行动吧,有需要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
7.学生完成自己的方案设计(在规定的纸张上完成)。
8.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师组织进行作品评选活动,并为获奖同学颁发奖状(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节能环保奖、)
9.教师:同学们在刚刚的活动中表现都非常出色,你们通过动手又动脑让我们的“朋友”更加出彩,老师为你们点赞。(完成板书)
10.教师小结:同学们,一切伟大的发明都起源于善观察、爱思考以及勤探究,刚刚同学们已经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了展示,纸上谈兵可不行,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时刻保持探索和创新的热情,那么未来具有不同功能并充满科技含量的公共设施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和快捷。目标的实现靠你们,小小设计师们,加油吧!
【设计意图:在日常使用公共设施的时候,学生或许已经感受到了使用中的不便或者有待完善之处,此环节与学生的生活对接,结合生活经验,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公共设施朋友更加“出彩”。“心有所向 方能致远”,活动中梦想的种子已在学生的心中扎根,小结部分老师充分的激励和肯定也会成为学生前行的不竭动力。】
三、活动总结
1.教师:今天我们和一群“特殊”的朋友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能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吗?
2.学生自主发言,谈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3.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公共设施,了解了公共设施朋友在我们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为我们生活所带来的便利。同时我们还对未来公共设施的发展进行了美好的展望。一首儿歌送给大家,我们一起读一读(公共设施作用大,方便你我和大家,创意设计我能行,智慧火花点亮它)。
4.同学们,这些“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此重要,人们又是怎样对待它们的呢?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展开调查,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设计意图:朗朗上口的儿歌是对本课内容的全面总结。结课部分将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引向课外,引导学生课下去关注身边公共设施的现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在调查活动中又同步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大家的“朋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