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早学习】2024年寒初二科学讲义1认识磁与磁场-答案附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寒假早学习】2024年寒初二科学讲义1认识磁与磁场-答案附后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寒假早学习1——认识磁与磁场
一、磁体和磁极
1. 磁性
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
磁体
(1)概念: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2)分类
①按照形状分:条形磁体、蹄形磁体、针形磁体、环形磁体等。
②按照来源分:天然磁体(铁矿石)和人造磁体。
③按照保持磁性时间长短分:硬磁体(又叫永磁体)和软磁体。
磁极
(1)概念: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分别为南极(S极)和北极(N极)。一个悬挂起来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最终指向南方的那头称为南极,北方的称为北极
(2)位置:磁极一般位于磁体的两端。自然界中不存在只有单个磁极的磁体,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而且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大的磁体从中间断开后,小的两个磁体两端还是会有两个磁极。
(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4)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方法:
①根据磁体的定义判断:是否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有铁钴镍等物质时)。
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能自由转动时,能否指示南北来判断(一般对轻小磁体,切不受其他因素干扰)。
③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与磁性物体是否有排斥作用(有其他磁性物体的时)。
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若有A、B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已知一个有磁性,另一个没有磁性,区分它们的方法:将A的一端从B的左端向右移动,若在移动过程中发现吸引力的大小不变,则说明A有磁性;若发现吸引力由大变小再变大,则说明B有磁性(两根相同且能相互吸引钢棒有无磁性的判断)。
二、磁化
1. 概念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磁性材料
(1)能被磁化的物质叫做磁性材料。如铁、钢等。
(2)不能被磁化的物质叫做非磁性材料。如铜、铝、玻璃等。
3. 磁化的方法和特点
(1)磁体沿着同一个方向在磁性材料上摩擦能使磁性材料被磁化
(2)铁棒被磁化后,其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棒被磁化后,其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因为钢棒被磁化后有长期保持磁性的性质,所以永磁体常用钢来制作。
(3)任何磁体靠近没有磁性的铁棒或钢棒总是相互吸引,说明物体被磁化后,靠近磁体某一磁极的那端被磁化为异名磁极,远离磁体磁极的那端被磁化为同名磁极。
(4)并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被磁化。例如:磁体不能吸引铜、铝、玻璃等,说明这些物体不能被磁化,不是磁体。
三、磁场和磁感线
1. 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叫做磁场。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体周围的磁场发生的。
(2)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我们常用小磁针是否受到磁力的作用来检验小磁针的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3)方向:科学上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其所处位置的磁场方向。
2. 磁感线
(1)概念:仿照铁屑的排列情况,在磁场中画些带箭头的曲线,使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和放在该点的小磁针的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就称为磁感线。
(2)方向:磁体外部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北出南进)
(3)强弱:磁场的强弱可以用磁感线的密疏来表示,磁感线密的地方磁场强,磁感线疏的地方磁场弱。
(4)几种常见的磁体磁感线分布:
3. 地磁场
(1)概念: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产生的磁场叫地磁场。
(2)特点:地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3)磁偏角: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最早发现了这一现象。
四、典型例题
(一)考点:磁体和磁极
【例1】(2023浙江期中)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磁吸锁,它由电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金属块能被电磁铁吸引,下列能用作金属块的材料的是( )
A.铅 B.铜 C.铝 D.铁
【例2】(2023浙江期中)能写红黑双色的磁画板截面如图所示,按下写字笔黑色按钮写出黑色的字,按下红色按钮写出红色的字,刷子左右移动则字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刷子可以用铁制作 B.写红字时笔尖为N极
C.写黑字时笔尖为S极 D.写字的原理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例3】(2023浙江期中)为了判断一根铁棒是否具有磁性,小明进行了如下四个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该铁棒一定有磁性的是( )

A.悬挂的铁棒转动起来后静止时指向南北
B.将铁棒一端靠近小磁针,相互吸引
C.将铁棒一端靠近大头针,大头针被吸引
D.水平移动铁棒,测力计示数有变化
【例4】(2022浙江期末)如图所示,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下列图象表示沿磁铁表面从O点经a点移动到b点的过程中磁性强弱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例5】(2022杭州期末)将如图所示的条形磁体从中间截成两段,则(  )
A.左右两段都只有一个磁极
B.左段一定是N极,右段一定是S极
C.左右两段都有N极和S极
D.左右两段全部失去了磁性
(二)考点:磁化
【例1】(2023浙江期中)如图是某同学发明的“铁皮自动分开装置”。将强磁铁靠近一叠铁皮,被磁化后的铁皮会自动分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铁皮的左端为S极
B.铁皮的右端为N极
C.异名磁极相互排斥
D.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例2】(2023浙江期中)为了取出某一较深缝隙中的铁钉,小明想到了以下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A.B.C.D.
【例3】(2023浙江期中)图甲为干簧管开关的结构图,其中磁簧片是一种有弹性、易被磁化的软铁材料,被固定于玻璃管内。将条形磁体靠近并与干簧管平行放置时,干簧管的磁簧片触点就会闭合,电路接通如图乙;当条形磁体远离干簧管时,触点就会断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需要软铁簧片可以用塑料片替换
B.触点相互接触利用的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
C.利用条形磁体使软铁簧片被磁化,触点相互吸引使电路处于导通状态
D.条形磁体远离干簧管时,触点相互排斥使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三)考点:磁场和磁感线
【例1】(2022宁波期末)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小磁针在B点静止,则(  )
A.甲、乙磁极均为S极 B.小磁针的上端是S极
C.A、B两点的磁场强弱相同 D.磁极周围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例2】(2022湖州期末)如图所示是多个磁力超强的巴克球的随意组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巴克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分布是均匀的
B.巴克球周围的磁场的磁感线真实存在
C.巴克球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D.巴克球对周围某些金属有力的作用
【例3】(2021浙江专题)如图是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的磁场强度比b处的磁场强
B.将该条形磁体水平悬挂起来自由转动,静止时左端指向地理南极
C.置于a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南极指向左端
D.磁感线是假想曲线,图中画磁感线处有磁场,在磁感线间的空白处没有磁场
【例4】(2021浙江专题)如图所示,这是一个自制的小指南针。用硬纸板和大头针制作指南针的底座,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钮的两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当小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向北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针尖能指北,是受到磁感线的作用
B.针尖指的是地磁场的南极
C.针尾是指南针的N极
D.针尾所指方向,是该点地磁场的磁场方向
【例5】(2023浙江期中)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图中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 B. C. D.
四、学力训练
A组 夯实基础
1.(2022台州期末)下列学习用品,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
A.橡皮 B.铁制圆规 C.塑料 D.铅笔芯
2.(2021浙江专题)有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a和b:按图甲放置,手拿住a时,b不会掉下来:按图乙放置,手拿住b时,a会掉下来,这说明( )
A.钢棒a具有磁性 B.钢棒b具有磁性
C.钢棒a和b都具有磁性 D.钢棒a和b都不具有磁性
3.(2021浙江专题)关于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就越多
②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由于其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③能够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地理北极附近
④磁体之间的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但磁场并不存在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
4.(2021绍兴期末)电与磁的广泛应用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下列有关磁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
A. 异名磁极相互排斥 B. 铁棒的磁化
C. 条形磁铁的磁场 D.地磁场分布
5.(2023浙江期中)小温为探究图甲所示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做了如图乙、图丙所示的实验,其中图乙是小磁针(黑色端为N极)静止时的指向,图丙是铁屑静止时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描述图甲磁体周围磁感线分布情况的是( )
A. B. C. D.
B组 强化提高
1.(2022温州期末)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
A.银 B.铁 C.铝 D.锌
2.(2021浙江专题)有3根形状完全相同的磁铁或铁棒,将它们悬在天花板下,如图所示。已知cd是磁铁,由此可以判断(  )
A.ab是磁铁,ef是铁棒
B.ab是铁棒,ef是磁铁
C.ab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
D.ef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
3.(2021浙江专题)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按图所示一个挨一个连接起来,最后出现的磁极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2021浙江专题)下列四幅图中能体现出物体具有磁性的是(  )
A.B.C. D.
5.(2021浙江专题)条形磁铁的一端吸引着两根大头针,则两根大头针的状态应该如( )
A.甲 B.乙 C.丙 D.乙或丙
6.(2021金华中考)甲、乙为不同条形磁铁的两个磁极,弧线是部分未标方向的磁感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判断甲、乙的磁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都是N极 B.甲、乙都是S极 C.甲是N极,乙是S极 D.甲是S极,乙是N极
7.(2021浙江专题)一根条形磁铁不小心摔成两段后,一共会有N极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2022全国专题)磁力片是一种能拼出各种造型的玩具。每块磁力片每条塑料边内有一个可旋转的圆柱形磁体,如图所示。任意两块磁力片的塑料边靠近均能相互吸列。下列关于该磁体磁极分布最合理的是(  )
A.B.C.D.
9.(2022杭州中考)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块相同的条形磁体甲和乙,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力且保持静止。对图示甲、乙两块条形磁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水平向左,乙一定水平向右 B.甲水平向右,乙无法确定
C.甲水平向左,乙无法确定 D.甲、乙均无法确定
10.(2021浙江专题)图甲是勺状指南针——司南,小李用天然磁石进行了仿制。
(1)他用的材料是天然磁石,磁感线分布如图乙所示,则该磁石的N极在它的 端(填字母)
(2)他把该磁石的D端磨成勺柄,打磨成了“司南”样子,再用细线将其悬挂,周围没有其它磁体时,它静止位置如图丙所示,此时勺柄指向地球的 方
C组 瞄准中考
1.(2020杭州期末)绍兴科技馆中机器人取放棋子只用一根“手指”接触棋子表面就可以实现(如图),其奥秘是“手指”内部有电磁铁。下列材料不能用于制作象棋棋子的是(  )
A.镍 B.铝 C.铁 D.钴
2.(2020浙江阶段)如图所示是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B.a点和b点处的磁场强弱相同
C.该条形磁体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D.置于a点的小磁针静止时S极指向右侧
3.(2020湖州期末)已知磁铁距离铁块越近,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就越大。当磁铁慢慢靠近铁块到某一位置时,铁块被磁铁吸引过去。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铁块被吸引离开桌面瞬间、在空中和被吸住在磁铁下方三个情景。铁块的重力为G,三种情景时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关于力的大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G B.F甲=F丙=G,F乙>G
C.F甲=F乙=G,F丙>G D.F丙>F乙>F甲>G
4.(2022温州期末)如图是磁悬浮玩具,底座和小球均由磁体制成,下列标出底座和小球的磁极正确的是(  )
A.B.C.D.
5.(2021浙江专题)如图为一种椭球体磁铁,该磁铁磁性最强的部位在哪里呢?小明认为在磁铁的两端。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做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1:将两个磁铁如图甲放置,手拿住上面的磁铁,将下面磁铁的两端分别接触上面磁铁的下端,下面磁铁均掉落。
步骤2:将两个磁铁如图乙放置,手拿住上面的磁铁,下面的磁铁不会掉落。
(1)根据小明的实验,可判断出小明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要确定该磁铁磁性最强的部位,你的实验方是 。
参考答案
四、典型例题
(一)考点:磁体和磁极
【例1】(2023浙江期中)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磁吸锁,它由电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金属块能被电磁铁吸引,下列能用作金属块的材料的是( )
A.铅 B.铜 C.铝 D.铁
【答案】D
【详解】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金属物质,不能吸引铅、铜、铝。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例2】(2023浙江期中)能写红黑双色的磁画板截面如图所示,按下写字笔黑色按钮写出黑色的字,按下红色按钮写出红色的字,刷子左右移动则字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刷子可以用铁制作 B.写红字时笔尖为N极
C.写黑字时笔尖为S极 D.写字的原理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答案】A
【详解】A.要想把写的字去掉,需要把笔尖吸引的小磁体恢复到原来位置,这就要用一个磁性材料去吸引,可以用软铁吸引,就用软铁制成刷子,故A正确;
B.写红字时小磁体的N极被吸引,说明红色笔尖是S极,故B错误;
C.写黑字时小磁体的S极被吸引,说明黑色笔尖是N极,故C错误;
D.写字时是靠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来完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例3】(2023浙江期中)为了判断一根铁棒是否具有磁性,小明进行了如下四个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该铁棒一定有磁性的是( )

A.悬挂的铁棒转动起来后静止时指向南北
B.将铁棒一端靠近小磁针,相互吸引
C.将铁棒一端靠近大头针,大头针被吸引
D.水平移动铁棒,测力计示数有变化
【答案】B
【详解】A.地磁场的分布为地理位置的北极是地磁的S极,地理位置的南极是地磁的N极,悬挂的铁棒多次转动起来后静止时能自动的指向南北,能说明铁棒具有磁性,故A不符合题意;
B.小磁针具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当铁棒靠近小磁针时会被吸引,所以不能说明铁棒具有磁性,故B符合题意;
C.将铁棒一端靠近大头针,大头针被吸引,能说明铁棒具有磁性,故C不符合题意;
D.水平移动铁棒,测力计示数有变化,说明铁棒和铁块之间有磁力的作用,能说明铁棒具有磁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例4】(2022浙江期末)如图所示,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下列图象表示沿磁铁表面从O点经a点移动到b点的过程中磁性强弱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详解】从条形磁铁左端到中间a,磁性逐渐减弱,到中间a时,磁性几乎为0,从中间a到右端,磁性逐渐增强;故A正确,BCD不正确。
故选A。
【例5】(2022杭州期末)将如图所示的条形磁体从中间截成两段,则(  )
A.左右两段都只有一个磁极
B.左段一定是N极,右段一定是S极
C.左右两段都有N极和S极
D.左右两段全部失去了磁性
【答案】C
【详解】磁体断为两截后,其中的每一段仍然具有磁性,是一个磁体。磁体具有两个异名磁极,其中,原来的N极仍然是N极,断裂端则成为S极;原来的S极仍然为S极,断裂端则为N极。综上分析,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二)考点:磁化
【例1】(2023浙江期中)如图是某同学发明的“铁皮自动分开装置”。将强磁铁靠近一叠铁皮,被磁化后的铁皮会自动分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皮的左端为S极 B.铁皮的右端为N极 C.异名磁极相互排斥 D.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答案】D
【详解】这个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铁皮在强磁场中被磁化,都成为磁体,因为同名磁极间的相互排斥而分开。在这个过程中,对磁场的方向没有要求。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例2】(2023浙江期中)为了取出某一较深缝隙中的铁钉,小明想到了以下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详解】ABC.铁棒是磁性材料,可以被磁化,磁铁能吸引磁性材料,故A、B、C三种方法都能取出铁钉,故ABC不符合题意;
D.铜棒不是磁性材料,它不能被磁化,磁铁不能吸引铜棒,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例3】(2023浙江期中)图甲为干簧管开关的结构图,其中磁簧片是一种有弹性、易被磁化的软铁材料,被固定于玻璃管内。将条形磁体靠近并与干簧管平行放置时,干簧管的磁簧片触点就会闭合,电路接通如图乙;当条形磁体远离干簧管时,触点就会断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需要软铁簧片可以用塑料片替换
B.触点相互接触利用的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
C.利用条形磁体使软铁簧片被磁化,触点相互吸引使电路处于导通状态
D.条形磁体远离干簧管时,触点相互排斥使电路处于断路状态
【答案】C
【详解】A.磁铁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不能吸引塑料,故不可以用塑料片替换软铁簧片,故A错误;
B.触点相互接触利用的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故B错误;
C.左侧磁簧片的最左端靠近条形磁铁的N极,所以磁化后该端为S极,则另一端为N极;同理可以确定右侧磁簧片的右端为N极,另一端为S极,所以两磁簧片中间靠近的部分因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而触接,利用条形磁体使软铁簧片被磁化,触点相互吸引使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故C正确;
D.当条形磁铁移开时,磁性消失,磁簧片因弹性而断开,故D错误。
故选C。
(三)考点:磁场和磁感线
【例1】(2022宁波期末)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小磁针在B点静止,则(  )
A.甲、乙磁极均为S极 B.小磁针的上端是S极
C.A、B两点的磁场强弱相同 D.磁极周围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答案】B
【详解】A.磁体周围磁感线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甲、乙磁极均为N极,故A不符合题意;
B.小磁针北极指向为该点磁场方向,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故B符合题意;
C.A、B两点的磁感线疏密不同,磁场强弱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
D.磁极周围的磁感线是运用模型法描绘的模型,不是真实存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例2】(2022湖州期末)如图所示是多个磁力超强的巴克球的随意组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巴克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分布是均匀的
B.巴克球周围的磁场的磁感线真实存在
C.巴克球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D.巴克球对周围某些金属有力的作用
【答案】D
【详解】A.由生活经验可知,靠近巴克球的地方磁场强,离巴克球远的地方磁场弱,即巴克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分布是不均匀的,故A错误;
B.巴克球周围存在磁场,不存在磁感线,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的性质而引入的假想曲线,故B错误;
C.巴克球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是不同的,故C错误;
D.磁体对含有铁、钴、镍等物质的物体有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例3】(2021浙江专题)如图是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的磁场强度比b处的磁场强
B.将该条形磁体水平悬挂起来自由转动,静止时左端指向地理南极
C.置于a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南极指向左端
D.磁感线是假想曲线,图中画磁感线处有磁场,在磁感线间的空白处没有磁场
【答案】B
【详解】A.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其磁场越强,故a处磁场比b处弱,故A错误;
B.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构成闭合曲线,由图该条形磁体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将该条形磁体水平悬挂起来自由转动,静止时左端指向地理南极,故B正确;
C.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与该点的磁感线方向一致,所以a处的小磁针静止时南极应指向右侧,故C错误;
D.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在磁场中画出磁感线处存在磁场,在磁感线间的空白处也存在磁场,故D错误。
故选B。
【例4】(2021浙江专题)如图所示,这是一个自制的小指南针。用硬纸板和大头针制作指南针的底座,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钮的两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当小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向北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针尖能指北,是受到磁感线的作用
B.针尖指的是地磁场的南极
C.针尾是指南针的N极
D.针尾所指方向,是该点地磁场的磁场方向
【答案】B
【详解】ABC.地球是一个大磁体,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由于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指南针静止时,指向南的一端是磁体的S极,指向北的一端是磁体的N极,针尖指北,所以针尖是N极,针尖所指是地磁南极,故AC错误,B正确;
D.针尖是指南针的N极,所以针尖所指方向,就是该点地磁场的磁场方向,故D错误。
故选B。
【例5】(2023浙江期中)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图中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详解】AB.“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则小磁针具有指南北的性质,所以小磁针应该指向南北,故AB不符合题意;
CD.“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则小磁针S极略偏向东方,地理的北极是地磁的南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N极在上方,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四、学力训练
A组 夯实基础
1.(2022台州期末)下列学习用品,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
A.橡皮 B.铁制圆规 C.塑料 D.铅笔芯
【答案】B
【详解】我们把能够吸引铁、钴、镍等金属的性质叫磁性,能够被磁体吸引的物质为铁磁性物质,由此可知,铁制圆规可以被磁铁吸引,橡皮、塑料、铅笔芯不能被磁铁吸引。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1浙江专题)有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a和b:按图甲放置,手拿住a时,b不会掉下来:按图乙放置,手拿住b时,a会掉下来,这说明( )
A.钢棒a具有磁性 B.钢棒b具有磁性
C.钢棒a和b都具有磁性 D.钢棒a和b都不具有磁性
【答案】A
【详解】甲图,如果b是磁体,b的中间部分几乎没有磁性,b不会掉下来,说明a一定有磁性,b不能确定是否有磁性;乙图,用手拿住b,a会掉下来,说明b不具有磁性;综上,a钢棒具有磁性,b钢棒不具有磁性。
故选A。
【点睛】磁体具有磁性,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磁极的磁性最强,中间几乎没有磁性。
3.(2021浙江专题)关于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就越多
②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由于其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③能够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地理北极附近
④磁体之间的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但磁场并不存在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
【答案】C
【详解】①具有磁性的物体只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吸引物质的种类和磁体的磁性强弱无关,故①错误;
②指南针受地磁场的作用指南北,故②正确;
③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磁南极,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故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北极附近,故③正确;
④磁体周围的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体之间的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故④错误。
总上所述正确的有②和③。
故选C。
4.(2021绍兴期末)电与磁的广泛应用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下列有关磁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
A.异名磁极相互排斥 B.铁棒的磁化
C.条形磁铁的磁场 D.地磁场分布
【答案】A
【详解】A.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磁铁能使铁等物质磁化,铁被磁化后具有磁性,能吸引铁屑,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磁感线在磁体外部是从N极到S极,故条形磁铁外部的磁感线从北极出发进入南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地磁场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是相反的,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磁感线从地磁北极出发进入地磁南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2023浙江期中)小温为探究图甲所示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做了如图乙、图丙所示的实验,其中图乙是小磁针(黑色端为N极)静止时的指向,图丙是铁屑静止时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描述图甲磁体周围磁感线分布情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详解】在该实验中,铁屑静止时的分布情况能反映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且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与该点磁场方向相同;所以,由图乙、丙可知,磁体的上端是N极,下端是S极,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B组 强化提高
1.(2022温州期末)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
A.银 B.铁 C.铝 D.锌
【答案】B
【详解】不是所有物质都能被吸引,只有铁、钴、镍等物质容易被磁铁吸引。而银、铝和锌都不会被磁铁吸引,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1浙江专题)有3根形状完全相同的磁铁或铁棒,将它们悬在天花板下,如图所示。已知cd是磁铁,由此可以判断(  )
A.ab是磁铁,ef是铁棒
B.ab是铁棒,ef是磁铁
C.ab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
D.ef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
【答案】C
【详解】ab和磁铁cd相互吸引,所以有两种可能:①ab是磁铁,相互吸引的为异名磁极;②ab是铁棒。ef和磁铁cd相互排斥,说明ef一定是磁铁。
故选C。
3.(2021浙江专题)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按图所示一个挨一个连接起来,最后出现的磁极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详解】任何一个磁体都有只有两个磁极,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大磁体,最后也只有两个磁极,一个是N极,一个是S极。
故选B。
4.(2021浙江专题)下列四幅图中能体现出物体具有磁性的是(  )
A. B.
C. 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 D.
【答案】D
【详解】A.图中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摩擦过的梳子吸引轻小物体,说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而使两块铅块粘在一起,故C不符合题意;
D.铁棒靠近小磁针,小磁针发生偏转,确定小磁针具有磁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1浙江专题)条形磁铁的一端吸引着两根大头针,则两根大头针的状态应该如( )
A.甲 B.乙 C.丙 D.乙或丙
【答案】B
【详解】两个大头针被磁铁吸引时已经被磁化,靠近磁体的被磁化成异名磁极,距磁极较远的一端被磁化成与磁体同名的磁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选B。
6.(2021金华中考)甲、乙为不同条形磁铁的两个磁极,弧线是部分未标方向的磁感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判断甲、乙的磁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都是N极 B.甲、乙都是S极 C.甲是N极,乙是S极 D.甲是S极,乙是N极
【答案】B
【详解】由图可知,两磁极相互排斥,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小磁针的N极的指向与该点磁感线的方向一致,所以甲、乙都是S极。故选B。
7.(2021浙江专题)一根条形磁铁不小心摔成两段后,一共会有N极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详解】一根条形磁铁不小心摔成两段后,就会变成两个小的条形磁铁,因为每个磁体都只有一个N极和一个S极,所以一共会有N极的个数为2个。
故选B。
8.(2022全国专题)磁力片是一种能拼出各种造型的玩具。每块磁力片每条塑料边内有一个可旋转的圆柱形磁体,如图所示。任意两块磁力片的塑料边靠近均能相互吸列。下列关于该磁体磁极分布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详解】根据题意知道,圆柱形磁体可旋转,且任意两块磁力片的塑料边靠近均能相互吸引。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体需要通过旋转从而使异名磁极靠近,吸引,故B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2022杭州中考)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块相同的条形磁体甲和乙,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力且保持静止。对图示甲、乙两块条形磁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水平向左,乙一定水平向右 B.甲水平向右,乙无法确定
C.甲水平向左,乙无法确定 D.甲、乙均无法确定
【答案】D
【详解】甲、乙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若甲、乙相邻的磁极为同名磁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所以甲有向左运动的趋势,甲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的;乙有向右运动的趋势,乙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
若甲、乙相邻的磁极为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甲有向右运动的趋势,甲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乙有向左运动的趋势,乙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的。
由于不知道甲、乙的极性,所以甲、乙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无法确定。
故选D。
10.(2021浙江专题)图甲是勺状指南针——司南,小李用天然磁石进行了仿制。
(1)他用的材料是天然磁石,磁感线分布如图乙所示,则该磁石的N极在它的 端(填字母)
(2)他把该磁石的D端磨成勺柄,打磨成了“司南”样子,再用细线将其悬挂,周围没有其它磁体时,它静止位置如图丙所示,此时勺柄指向地球的 方
【答案】 A 南
【详解】(1)[1]因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的,所以图乙中的A端是N极、D端是S极。
(2)[2]磁石的D端是S极,打磨成了“司南”样子后勺柄为S极,极南极,则静止后勺柄指应向地球的南方。
C组 瞄准中考
1.(2020杭州期末)绍兴科技馆中机器人取放棋子只用一根“手指”接触棋子表面就可以实现(如图),其奥秘是“手指”内部有电磁铁。下列材料不能用于制作象棋棋子的是(  )
A.镍 B.铝 C.铁 D.钴
【答案】B
【详解】A.镍能被电磁铁吸引,能用于制作象棋棋子,故A不符合题意;
B.铝不能被电磁铁吸引,不能用于制作象棋棋子,故B符合题意;
C.铁能被电磁铁吸引,能用于制作象棋棋子,故C不符合题意;
D.钴能被电磁铁吸引,能用于制作象棋棋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0浙江阶段)如图所示是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B.a点和b点处的磁场强弱相同
C.该条形磁体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D.置于a点的小磁针静止时S极指向右侧
【答案】D
【详解】A.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为了形象的描述磁场,引入了磁感线,故A错误;
B.磁感线的密疏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a点处的磁场比b点处的磁场弱,故B错误;
C.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所以该条形磁体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故C错误;
D.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N极的指向与该点磁感线的方向一致,所以置于a点的小磁针静止时S极指向右侧,故D正确。
故选D。
3.(2020湖州期末)已知磁铁距离铁块越近,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就越大。当磁铁慢慢靠近铁块到某一位置时,铁块被磁铁吸引过去。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铁块被吸引离开桌面瞬间、在空中和被吸住在磁铁下方三个情景。铁块的重力为G,三种情景时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关于力的大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G B.F甲=F丙=G,F乙>G
C.F甲=F乙=G,F丙>G D.F丙>F乙>F甲>G
【答案】D
【详解】在甲图中,原来铁块是静止状态,后来向上运动,即向上做加速运动,此时合力向上,即
F甲-G>0
F甲>G
从甲图到丙图,铁块到磁铁的距离逐渐减小,那么它受到的磁力不断增大,即
F丙>F乙>F甲
因此关于力的大小,正确的是
F丙>F乙>F甲>G
故选D。
4.(2022温州期末)如图是磁悬浮玩具,底座和小球均由磁体制成,下列标出底座和小球的磁极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详解】如图所示,磁悬浮玩具悬浮于空气中,受到的竖直向下的重力与竖直向上的磁力是一对平衡力,玩具受到的磁力由于小球与底座之间产生了排斥力,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选项C是同名磁极相对的,会产生排斥力,ABD项中不能产生排斥力,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2021浙江专题)如图为一种椭球体磁铁,该磁铁磁性最强的部位在哪里呢?小明认为在磁铁的两端。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做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1:将两个磁铁如图甲放置,手拿住上面的磁铁,将下面磁铁的两端分别接触上面磁铁的下端,下面磁铁均掉落。
步骤2:将两个磁铁如图乙放置,手拿住上面的磁铁,下面的磁铁不会掉落。
(1)根据小明的实验,可判断出小明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要确定该磁铁磁性最强的部位,你的实验方是 。
【答案】 错误 用该磁铁吸引铁屑,吸引铁屑最多的部位就是磁性最强的部位
【详解】(1)[1]按步骤1操作,如果磁极在两端,做两次实验,总有一次是吸引的,两次都不吸引,说明磁极不在两端;按步骤2操作,可以吸引,说明是异名磁极,即磁极在侧面;即小明的猜想错误。
(2)[2]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是磁极,更为直观的看到磁性强弱,是吸引铁屑的多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