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知识点讲解复习(广东专用)第1讲 声现象(共47张PPT)(含答案)中考专区 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知识点讲解复习(广东专用)第1讲 声现象(共47张PPT)(含答案)中考专区 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1
中考导航
教材导航 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二章P26~45
粤沪:八年级上册第二章P23~44
课标导航 1.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了解声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
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考情
导航 年份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题型
(分值) 填空题(3分) 选择题(3分) 选择题(3分)
综合能力题(2
分)
考点 1.声音的产生 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响度的影响因素 1.噪声的防治 2.声音反射 3.次声波的应用 1.声音的产生
2.音调的影响因

3.超声波的应用
2
知识梳理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
不一定消失。
注意:①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②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振动发出
声音,它们都可以是声源。
振动 
振动 
2.声音传播的条件
声音的传播需要 (固体、液体、气体),真空 (选填
“能”或“不能”)传声。
注意:声波不同于电磁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
介质,光就是一种电磁波。
3.声音传播形式
声音在介质中以 的形式向周围传播,声波能使其他物体振动,表
明声波具有 。
介质 
不能 
波 
能量 
4.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回声
测距原理:s= 。
5.声速
(1)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 及 有关,声音
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 传声最慢,
传声最快。
(2)大小:声音在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
注意:物体振动,人耳不一定听到声音。
 
种类 
温度 
气体 
固体
340 m/s 
1.如图所示,敲击鼓面,鼓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
生的。
振动 
2.如图所示,手指轻敲桌面,不让附近同学听到声音,伏在桌面上的同
学能听到轻敲桌面的声音,说明 可以传声。
固体 
3.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
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将越来越小,根据这个现象做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到
声音在 中不能传播的结论。
真空 
微点拨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振动停止,只是声源不再产生新的声音,但原来的声音还会继续传播并不会消失。
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个特性: 、 和 。
2.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 。
3.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一般情况下用力越大,振幅 。
音调 
响度 
音色 
Hz 
越大 
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日常用 语表述 ①声音的“粗
细”“高低”“低
沉”“清脆”等都
是形容音调; ②“女高音”“男
低音”,唱歌时
“这一句太高”等
都是指音调 ①音量的大小; ②“声音洪
亮”“震耳欲
聋”“轻声细
语”“引吭高
歌”“低声唱歌”
等都是形容声音的
响度 “闻其声知其
人”“区分乐
器”“声纹
锁”“口技演员
模仿动物发声”
等都是形容音色
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概念 声音的 声音的 声音的品质
决定因
素 发声体振动的
发声体振动的
发声体的材料、
结构
相应关
系 频率高,则音调 频率低,则音调 振幅大,则响度 振幅小,则响度 不同的人、不同
的乐器发出声音
的 一般
不同
高低 
大小 
频率
振幅
高 
低 
大 
小 
音色 
4.三个特性的比较
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在波形
图上的
体现 音调的高低体现在
波形的疏密,波形
密的声音,音调高 响度的大小体现在
波形的高低,波形
高的振幅大,响度大
音色体现在波的形状,波形不同,音色不同
说明 声音的三个特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互不影响。声音传播
的过程中,音调、音色一般不变,响度会逐渐减小
1.如图所示,若要用该装置探究音调与 的关系,可以移动两铅
笔之间的距离;若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橡皮筋,可以探究 与振
幅的关系。
频率 
响度 
2.如图所示,保持拨动钢尺力度不变,逐渐增大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钢尺振动的 会逐渐减小,发出声音的 逐渐变低。
频率 
音调 
3.如图所示,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用嘴吹
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塑料管或竹管是通过 的振
动发声的;上下推拉“活塞”,声音的 就会改变。
空气柱 
音调 
4.如图所示,往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不同颜色的
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时可发出“1、2、3、4、5、6、7、”的音,
发出声音的响度 ,最右边瓶发出的是 (选填“1”“2”“3”“4”“5”“6”“7”或“”)音。
相同 
1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定义 物理学角度 发声体做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环保角度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
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来源 噪声主要来源于工业、交通和生活
无规则 
等级 通常用 (符号 )来划分噪声的等级;0
dB是人们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
叫噪声监测仪
控制途径 ①防止噪声的 ,如在机动车辆的排气管上加消
声器;
②阻断噪声的 ,如加隔音设备以及设立屏障或
植树造林;
③防止噪声进入 ,如戴耳塞
微点拨 噪声检测仪只能监测噪声响度的大小,不能用来减弱噪声。  
分贝 
dB 
产生 
传播 
人耳 
声的利用
1.声的分类 
种类 超声波 次声波
概念 频率高于 Hz的声波 频率低于 Hz的声波
特点 超声波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
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能量 次声波传播远,易于绕过障
碍物
共同点 ①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②人耳都听不到
应用 测距、B超、定位、超声探伤 确定台风、地震、核爆炸等
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20 000 
20 
2.声音的利用
(1)利用声音传递 :回声测距、B超检查、双耳效应等。
(2)利用声音传递 :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利用超声波
去除体内结石等。
信息 
能量 
3
重难点突破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例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 √ )
(2)吹笛子时,笛管振动发声。 ( × )
(3)在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响亮,是因为声速在室内比在旷野里大。
( × )

×
×
声音的特性辨识
【例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处将声音的特性补充完整。
(1)智能语音门禁系统通过“辨音识人”开门,是根据声音的
来工作的。
(2)合唱的“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指的
是声音的 。
(3)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
“高”“低”是指声音的 。
音色
音调 
响度 
波形图辨析
【例3】如图所示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甲、乙的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相同
C.乙、丙的响度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B
【例4】如图所示的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甲和丙的 不相同;
甲和乙的 不相同的,甲和丁的 不相同。(均选填“音
调”“响度”或“音色)”
音调 
音色 
响度 
噪声的控制
【例5】现代城市的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
为了给市民营造一个安静祥和的生活环境,潍坊市在城市建设中采取了
一系列防噪减噪措施,下列措施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B )
A.在城市道路两旁种草植树 B.医院、学校路段禁止鸣笛
C.小区附近高架桥建有隔音棚 D.闹市区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B
微点拨 减弱噪声的几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阻止声音的产生)、在
传播过程中减弱(阻隔声音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阻止声音的接
收)。一般情况下,解答此考点的题目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与题目中提
到的物理情景相对应,即可得到答案。
声的利用
【例6】正在清洗眼镜片的超声波清洗器,它能产生频率高于
Hz的声波,从而使清洗液产生剧烈振动,这也说明了超声波能传
递 ,超声波 (选填“能”或“不能”)被人耳听到。
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 ;我国
传统中医中,医生通过“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
听的意思,说明声波能传递 。
20 000 
能量 
不能 
能量 
信息 
微点拨 中考对声音的利用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点: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语音交谈、各种声信号等。超声波:超声定
位(倒车雷达、声呐、超声导盲仪)、用B超诊断病情、蝙蝠飞行、探
测金属内部裂纹、探测海洋深度等。次声波:大象用次声波交流,地
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可据此监测这些自
然灾害。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超声波击碎结石,雪
山中不能高声说话,超声波雾化器、超声波武器、次声波武器。
3.对回声测距考查,根据v=的变形公式计算回音壁的半径。
4
疑难点辨析
易错易混点:声音的特性的区分
1.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主要改变声音的 ;在鼓面上放小
纸团,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观察到小纸团跳得越高,由此可得
结论: 。
2.弹吉他时,用更大的力拨动同一根弦的相同位置,吉他发出声音的音
调 ,响度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某同学利用吉他弹出“Mi”的声音后,想要弹出“Do”的音调,他应
该拨动较 (选填“粗”或“细”)的弦。(注:音符按频率由低
到高依次为Do、Re、Mi、Fa、Sol、La、Si)
响度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不变 
变大 
粗 
5
中考对点演练
声音的产生
1.(2023·临沂)2023年4月12日至27日,50多部小戏小剧优秀作品在人
民广场轮番上演,唱“红”了沂蒙时代新旋律,关于戏剧演出,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B )
A.演员的歌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是空气传来的
C.女高音演员清脆的歌声的音调低
D.男中音演员高亢的歌声是超声波
B
2.(2023·广东)用古琴弹奏名曲《高山流水》时,琴声是由琴弦的
产生,经 传播到聆听者耳中。演奏者不断拨动同一根琴
弦,使其振幅越来越大,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变 。
振动 
空气 
大 
声音的传播条件
3.(2023·潍坊)如图所示,将正在响铃的手机悬挂于广口瓶内,封闭瓶
口,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对比抽气前后从瓶中传出的响铃声音,下列
分析正确的是( D )
A.音调升高 B.音调降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
D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4.(2023·枣庄)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先将尺的一半
伸出桌面,用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再增加尺伸出桌边的
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 D )
A.响度变大 B.响度变小
C.音调变高 D.音调变低
D
5.(2023·安徽)如图为我国晋代顾恺之所绘《斫(zhuó)琴图》的局
部,展示了古代乐师调整琴弦长度的情景。调整琴弦的长度,主要是为
了改变乐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音调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6.(2023·广州)如图,音叉M、N完全相同,M发出440 Hz的声音,原
来静止的N随之振动,N也发出440 Hz的声音,则( B )
A.M发声时每分钟振动440次
B.M和N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相同
C.M和N发声时的振幅一定相同
D.M发出的声音无需介质就能传播
B
7.(2023·贵州)如图所示是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它由多个青铜制成
的钟按大小编组悬挂。用相同力度敲击,大钟声音低沉、浑厚,小钟声
音高昂、清脆,这是因为声音的 (填写声音特性名称)不同。
音调 
声与能量
8.(2023·攀枝花)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了声传递能量的是( D )
A.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B.用超声波给工件探伤
C.用次声波预报海啸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D
防治噪声的途径
9.(2022·广东)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临街住宅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
B.长期佩戴耳机开大音量听音乐可能损伤听力
C.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利用了声音反射的原理
D.声呐通过次声波的回声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
D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以声消声
科学研究发现,音叉的叉股向外侧振动时(如图甲),会压缩外侧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当叉股向内侧振动时,这部分空气又变疏……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的波由近处向远处传播。当两列频率相近的声波相遇时,如果其中一列声波的“密部”与另一列声波的“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相互抵消,在这些位置几乎听不到声音。
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消声器。图乙是这种消声器的结
构原理图。某声源发出的一列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当入射
声波到达A处时,分成两束声波,它们分别向上、向下沿着图中箭头所
示的方向传播,通过不同的路径在B处再次相遇,恰好发生消声现象。
消声器能有效控制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经消声处理后,其排
气噪声可以降低70%以上。
(1)用疏密相间的竖线表示两列频率相同的声波(如图丙),P、Q表
示密部,M、N表示疏部,则两列声波相遇时,消声效果最明显的情况
是 (填字母)。
B 
A.P与Q相遇 B.P与N相遇
C.M与N相遇 D.P与M相遇
(2)图乙中,B处声音的响度 (选填“大于”或“等于”或
“小于”)A处声音的响度。
小于 
(3)消声器的使用效果与噪声的频率和响度有关,如图丁是某型号消
声器在控制不同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时的性能图象,阴影部分为消
声达标。以下情况中,消声达标的是 (填字母)。
C 
A.响度为20 dB,频率为100 Hz
B.响度为40 dB,频率为210 Hz
C.响度为70 dB,频率为250 Hz
D.响度为90 dB,频率为350 Hz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