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热点2 推动共同富裕,践行初心使命学案(含解析)—2024年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二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热点2 推动共同富裕,践行初心使命学案(含解析)—2024年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

资源简介

专题二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长效热点探究 
热点2 推动共同富裕,践行初心使命
热点缘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深刻认识共同富裕这个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对于破除西方现代化弊病、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方向、涵养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命题方向1 以原因类题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政治与法治的角度,考查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日益增大,实现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在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邓小平就对这一问题作出深刻的论述: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
进入新时代以来,站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的历史档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革命初心,牢记历史使命,继续推进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亦对共同富裕的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何要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方向2 以措施类题目,从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角度,考查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居民财富快速积累,在不同的生产要素禀赋结构、市场经济机制的内生缺陷以及经济体制逐步转型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居民财富的相对差距也开始逐渐拉大,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面临挑战。财富积累与分配不可偏废。为此,“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这一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全新概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被首次提出。
财富积累机制是指财富通过何种形式取得、以何种手段实现并以何种方式积累的机制,同时通过何种政策手段调节财富积累速度,使财富积累合理合法。有专家指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需要注重三点:财富积累机制的可持续性;对财富积累机制的规范需要在法治框架内进行;把握好再分配政策与激励政策的相容和平衡。
结合材料,从经济与社会角度阐明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路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方向3 以理解说明类题目,从哲学角度考查实现共同富裕的机遇与挑战
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
实现共同富裕“急不得”。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把“小康”作为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到2021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中间经过了40年的攻坚克难、艰苦奋斗,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历史耐性,一茬接着一茬干,久久为功,我们才取得了彪炳史册的历史性成就。
实现共同富裕也“等不得”。前路不会平坦,缩小贫富之间差距、防止两极分化、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可持续发展转变……亟须破解的难题还有不少,实现美好生活不可能“躺赢”,需要我们坚信前景美好,努力清除前行路上的障碍。
前路漫漫,唯有奋斗。在雄安新区、在长三角、在大湾区、在祖国辽阔的国土上,无数建设者们用智慧和汗水书写新时代建功立业的新篇章,他们用努力告诉世人,只有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中,才能距离共同富裕越来越近。
“实现共同富裕‘急不得’,实现共同富裕也‘等不得’”。结合材料并运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知识加以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进一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是部分摘录:
·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和物流配送网络。加强与直播电商平台合作,依托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拓宽农村特色产品网上销售渠道。 ·对生活困难的省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和困难职工实行帮扶救助。对收入水平低或因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患重病、因灾或重大意外造成生活困难的省级表彰奖励获得者进行帮扶救助。
上述措施对提高居民收入的推导过程正确的是(  )
①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②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③健全再分配机制→加大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增加群众转移支付收入
④扩大困难群体帮扶范围→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增加居民保障性收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政治问题,需要我们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其基本内涵。从理论维度来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要求;从制度维度来看,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从价值维度来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从实践维度来看,要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的估计,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体现了(  )
①要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②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形成了对事物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③对事物已有的存在状态、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转换性思考
④运用超前思维,在深刻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前瞻性思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友谊宾馆聚英厅,参加以经济界人士为主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阐明党和国家对待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其中民营经济作用有着重要一席之地。早在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肯定民营经济地位时,就用“五六七八九”进行了生动描述: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请用一句话概括民营经济的地位,并分析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效热点探究
考法探究
命题方向1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2)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其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为人民造福,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高领导力量,而共同富裕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4)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初心和使命,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体现。
命题方向2
(1)实体经济是财富创造的核心。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通过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活动创造财富,营造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为财富积累机制的可持续性奠定基础。
(2)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要完善分配制度。处理好政府、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利益分配关系;坚持多劳多得,增加居民劳动性收入;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探索有效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的途径。
(3)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劳动者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市场法治体系,通过法律及税收、社会保障等制度的安排,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鼓励慈善捐赠等行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命题方向3
(1)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既要注重量的积累,又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历程,同时又要敢于突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共同富裕早日实现。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同时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共同富裕的实现受到多种因素制约,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做好走曲折道路的准备。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发展目标,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我们要坚定自信,积极推动共同富裕早日实现。
预测押题
1.A [依托地方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的劳动性收入,而不是财产性收入,②不选。扩大困难群体帮扶范围,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保障人民的生活,但这不能推导出完善最低生活保障,④不选。]
2.B [思维抽象还没有形成对事物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故②错误。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不涉及逆向思维,故③与题无关。]
3.(1)地位: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2)作用:①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创造社会财富,依法纳税,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强大物质基础。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以高质量就业促进劳动者收入水平稳定增加,促进共同富裕。③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先富带后富,担负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