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干构建素养落实政治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科学精神: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规律;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公共参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课时1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核心考点一 阶级社会的演进考向一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发展趋势1.(2023·江苏高考)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一定程度摆脱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据此,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科技创新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观点( )A.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B.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克服C.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D.肯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考向二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与基本规律2.(2022·山东高考)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习近平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关于共同富裕,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消除社会基本矛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B.建设高福利国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路径C.促进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D.共同富裕会随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自发实现命题感悟:试题常依托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等的著名论断等为背景材料,考查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发展趋势、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与基本规律。以选择题为主。1.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社会形态 生产力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历史贡献原始社会 新旧 石器 ①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③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氏族制度 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 金属 工具 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②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③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并被强制劳动 国家产生;奴隶主专制 使人类社会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封建社会 铁器 农耕 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②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剥削农民,农民占有部分劳动成果 ③农民依附于地主,有一定人身自由 封建君主专制 出现了封建君主专制国家资本主义社会 机器 生产 ①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②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③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受雇于资本家 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政治制度 生产力巨大飞跃,思想解放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化大生产 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③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关系 人民民主专政 人类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提醒] ①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②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前进、上升的,但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资本主义的兴衰及其发展趋势经济危机 ①基本特征:生产过剩,实质是相对过剩 ②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③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④如何解决: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①含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表现: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③地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发展趋势 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统一性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多样性 受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部因素等的影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道路有着不同的表现二者统一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尽管历史发展的轨迹不同,但都遵循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都在实现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深化拓展]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1.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2.在封建社会,农民完全占有自己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成果。( )3.(2023·浙江1月选考,6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4.(2023·湖南高考,3②)各国历史的多样性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反映出来的。( )5.(2022·北京高考,3④)奋斗是一场历史接力赛,精神传承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 )预测一 结合史料,考查阶级社会的形态特征1.记者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管理区获悉,2002年曾出土约3.8万枚秦简的里耶古城遗址,时隔21年后,于近日重启考古勘探。2002年,龙山县里耶镇出土了近3.8万枚秦代简牍,引发关注。里耶秦简共计20余万字,详细记录了大秦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为研究秦王朝提供了珍贵史料,也为研究多民族中央集权制治理模式提供了重要见证。由秦王朝简牍,我们可以推知当时( )①土地变成私有财产,私有制确立②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有了显著进步③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进一步摆脱蒙昧野蛮状态④君主专制、等级森严,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预测二 依托相关引言,考查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2.(2023·南通四模)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说明了雇佣工人、购买劳动力怎样掩盖着一小撮资本家、土地占有者、厂主、矿山主等等对千百万贫苦人民的奴役。它表明了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过程怎样使小生产逐渐受大生产的排挤,怎样创造条件,使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成为可能和必然”。下列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资本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资本主义的命运C.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预测三 结合马克思的有关论述,考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3.(2023·苏锡常镇二模)1881年,马克思基于对俄国农村公社的特征、现状、前景及其同资本主义社会的互动关系的分析,提出俄国等具有自身特殊性的东方国家,在维持和发展自身独立性和独特文明的基础上,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痛苦但又可以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直接走向更高级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新社会形态,这就是著名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制度因为其无法克服的矛盾而必然走向崩溃②人类社会向社会主义形态发展的具体道路具有多样性③社会历史发展的加速或延缓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偶然性④东方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历史的必然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核心考点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考向一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1.(2023·湖南高考)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面描绘②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③追求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旨归④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将摆脱传统分工的束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向二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2.(2023·浙江1月选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她( )①做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②构建了涵盖所有领域的理论体系③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④完成了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命题感悟:试题常依托“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等有关论断,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考查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以选择题为主。1.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项目 影响产生条件 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端,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历史前提 资本主义的发展: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为科学社会主义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奠定了社会(经济)基础 工人运动的兴起: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阶级(实践)基础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诞生标志 《共产党宣言》发表 ①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2.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一国实践 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多国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严重曲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历史趋势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中国亮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深化拓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①理论上,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激励亿万群众奋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②实践上,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证明了其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使中华民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1.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2.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 )3.“巴黎公社”的成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4.《共产党宣言》明确了无产阶级建党的原则和加入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 )预测一 结合《共产党宣言》的有关内容,考查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1.(2023·盐城市三模)《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有时也得到胜利,但这种胜利只是暂时的。他们斗争的真正成果并不是直接取得的成功,而是工人的越来越扩大的联合。这种联合由于大工业所造成的日益发达的交通工具而得到发展……”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不是田园诗般的过程B.社会化大生产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C.只有建立新型生产关系才是工人获得胜利的真正途径D.劳动者和他们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的结合决定产品分配预测二 结合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史,考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2.(2023·苏锡常镇四市一模)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的曲折历史可以划分为六个“时间段”,见下图:了解这一发展历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 )A.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增强理论自信B.体验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坚持人民至上C.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坚定道路自信D.认清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坚持唯物史观课时1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核心考点一典题精研1.B [该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科技创新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克服,B正确。题干观点体现的是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没有体现生产关系的反作用,A不选。题干观点肯定而且夸大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C错误。题干观点否定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D错误。]2.C [“消除社会基本矛盾”表述错误,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始终,故A排除。国家的福利水平应该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建设高福利国家如果不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反而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因此该选项的说法错误,故B排除。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但不会自发实现,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故D排除。故本题选C。]澄清微点1.×。生产力的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2.×。在封建社会,地主通过地租、徭役、高利贷、苛捐杂税剥削农民,农民占有部分劳动成果。3.×。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调整生产关系不一定能促进生产力发展。4.×。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5.×。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命题猜想1.C [根据材料,秦王朝是封建王朝,②④符合题意。私有制确立是原始社会末期,①排除。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进一步摆脱蒙昧野蛮状态是奴隶社会时期,③排除。]2.B [从“怎样使小生产逐渐受大生产的排挤,怎样创造条件,使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成为可能和必然”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资本主义的命运,B正确。题干并不是旨在强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资本,也未涉及阶级斗争,A、C不选。题干没有体现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对生产力的影响,D不选。]3.C [题干并未强调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崩溃、东方国家必然跨越“卡夫丁峡谷”,①④不选。]核心考点二典题精研1.D [材料是对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发展的描写,并不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面描绘,①说法错误。《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指出“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②说法错误,③符合题意。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B [“涵盖所有领域”说法过于绝对,②错误。实践无止境,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探索也无止境,④错误。]澄清微点1.×。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2.×。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3.×。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4.×。《共产党宣言》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但没有明确加入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命题猜想1.C [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过程,A不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社会化大生产对资本主义的负面影响,而不是促进作用,B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且是生产决定分配,D错误。]2.C [题干强调的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故A、B、D不符合题意。了解社会主义发展的6个阶段,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坚持道路自信,故C符合题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