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尝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程教学尝试

资源简介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的尝试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实验中学 柏逢
新课标对初中数学的要求是: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图形和统计等的过程中,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能力,初步学会多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一些概念和技能,它还包括调查和推理的方法、交流的手段以及对数学知识来龙去脉的理解。
根据新课程的学习,我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教学是这样理解的:人类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认知心理学也指出,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人际交往的过程,师生间在进行认知信息传递的同时也传递情感信息,加强师生的情感对话,这胜过一味的认知传递。教师对情感的理解、表达、调控,是教育观念的灵魂。因此我便努力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激情、激趣,使他们兴致勃勃的学习数学。下面本人就此谈谈新课程教学中的体会。
一、趣味数学,引人如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七年级学习了方程式后,我看到报刊上有一首反映三国名将周瑜年龄的数字诗,就把它抄来作为试题让学生练习。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数人物;
而立之年督东吴,英年早逝两位数;
十比个位正小三,个是十位正两倍;
哪位同学算得快,多少年寿属周瑜。
这是一道以同学们喜欢看的《三国演义》中东吴名将周瑜的年龄为情景设置的试题,试题借用了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头两句,强调对古诗词的阅读理解,贯穿数学知识,这是一道融语文、历史、数学等学科于一体的试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周瑜而立之年督东吴,故年龄应该大于30岁,且逝世时的年龄的十位比个位数字小3,个位是十位数字的两倍,从而可以通过方程解得。
设周瑜逝世的年龄的个位数字为X,则十位应该是X+3,则有2(X-3)=X,解得X=6,当X=6时,周瑜的年龄为36岁,符合诗意。
通过诗歌、谚语等趣味横生的形式极大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故事数学,扣人心弦
初中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学习了等式知识后,我也把曾经看到的一个故事引入到数学中。
警察局接到一个举报电话,说某贩毒集团将毒品藏在一批货物中的某些箱中运入境内,货物的箱子上标有神秘的一个等式:X0YZ=9XYZ(说明:字母表示的是数字位数上的大小)
警察迅速赶到现场,发现这批货物每个箱子上都有一个4位数编号,并且百位上的数字都是0,因而断定毒品藏在编号符合神秘等式的箱子中。警察于是迅速发现9XYZ中的9不能表示千位上的数字,因为千位上的数字是9,那么神秘等式的千位上的X必定为9,这样右边“9XYZ”中的X比为9,“X0YZ”的百位上的数字是0,这样相互矛盾,因此他们断定9XYZ表示为9*XYZ。
则神秘等式应该为X0YZ=9*XYZ,于是有1000X+10Y+Z=9(100X+10Y+Z),化简得到100X=80Y+8Z,由于等式右边能够被8整除,故X为偶数,依次将2、4、6、8作为X代入,可得到X=2、Y=2、Z=5;X=4、Y=5、Z=0;X=6、Y=7、Z=5三组数字,即所藏毒品的箱子编号分别是2025、4050、6075,警察打开这三个箱子,果然发现了毒品。
通过这样的推理故事把学生深深吸引,忘我地投入学习之中去。
三、情景数学,动之以情
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提供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可操作的生活材料等来作为学生探索的对象和内容,使其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让他们更多的体会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如讲体积概念时,可让学生观察实验,把一块石头沉入有水的玻璃杯中,观察水面的变化,说明石头占据的空间。接着让学生用火柴盒装沙子,说明火柴盒也占据一定的空间,然后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大小来说明不同的物体所占的空间的大小不同,从而引出体积的概念。又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电脑出示小朋友逛超市的情境,最后在画面上显示出超市中的一部分商品的名称和价格,要求每位学生选择几样商品,,数量相等,并让学生算算价格。学生就在算中找到了数学,找到了方法。
如在学生掌握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习题:蔬菜专业户王叔叔有一块地,面积是2400平方米,要种一些蔬菜,请你帮忙出出主意,种哪些蔬菜,按什么样的比例来分配?并算出各种蔬菜的种植面积。这样的题由于设置了情境,而情境又是开放的,解题也是开放的,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大胆的想象,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
四、人文数学,教人成真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必定是由无数的前辈科学家们通过辛勤的劳动和智慧的汗水才构建了数学科学的大厦,因为在学习中,也不忘介绍他们。例如在学习列代数式时,我给学生讲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
高斯是著名的数学家和未物理学家,在读小学时,老师出了一道题目:
计算1+2+3+ -------+100=
同学们马上把数字一个一个进行相加,而高斯思考了一会,就把答案写出来交给了老师了,老师一看答案完全正确,问高斯在怎么算出来的,高斯把答案一说,同学们都明白了。高斯的这种算法学生都很清楚,但是能否用代数式把它列出来呢?
既告诉了学生科学家的故事,又引导学生进行代数式的学习。同时告诉学生学习需要方法积累。
五、生活数学,学以致用
如前所说“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只有当学生意识到知识对我有用,才年更好地投入数学学习之中去。
  利用我做班主任的有利时机,我动员班级学生学写数学周记。当然写数学周记也并不只是孩子单方面的事情,我到处搜集资料,介绍一些数学周记给孩子们,跟孩子一起分析其中数学的成分,讨论如何写好数学周记。他们开始模仿着写了,也许,交上来的周记还都比较幼稚,当然,由于知识结构等原因,从中也无法涉及到具体的高深的数学理论、知识,但他们确实已经在用自己的眼睛在观察生活,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并及时记录下来。看了他们的日记,尽管都很稚嫩,但我十分欣慰。下面是一些学生写的几篇数学日记:
例1:这周星期5放学后,我和小明一起去武商超市买东西,买了一些饼干,用了8元7毛,还买了2支铅笔, 一元一支,还买了四本作业本,每本 5角,我算了一下 一共是12元7角。
例2:星期六,我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我们买了2斤番茄共2元钱,10斤大白菜共5元钱,5只螃蟹共10元钱。一共花了多少钱呢?仔细的算了一下:2+5+10=17元,所以一共花了17元钱。
例3:家里有一本挂历纸,我数了数,哦!原来又12张呀!我想:12月和1月相差11个月,9月和11月相差2个月,1月和9月相差8个月,3月和7月相差4个月,5月和11月相差6月。原来挂历纸上也有这么多知识啊!
  生活的信息很多,如果有效地选择“数学信息”,就培养了学生收集、选择和整理“数学信息”的能力。同时,数学是一种语言,它能够确切地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信息交流能力”呢?我们认为,“数学周记”就是一种较好地表达“数学信息”的媒介,同时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互相阅读、相互讨论甚至质疑争辩“数学周记”中的表达的内容,从而更加举一反三,明辨是非,融会贯通,“数学作为交流工具”的教育目的自然得以实现。
  以上只是我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之中的几点小小的、肤浅的尝试,有些并不一定成熟,但是我尝试过,所以写出来,恳请大家给予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