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定西市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定西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监测卷
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
道德与法治部分(6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写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每题2分,共30分)
1.出生时,我们是一张“白纸”,父母、老师和社会不停地在“白纸”上添加“颜料”,如教育、帮助和关爱等,帮助我们逐步成长为有知识、懂礼貌、守规则的合格公民。从“白纸”到合格公民的蜕变说明()
A.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B.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D.每个人都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2. 2023年5月28日上午10时32分,中国东方航空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执行MU9191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开启这一机型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广大中学生和全国人民一道,积极关注这件大事。这说明了()
A.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B.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C.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是一成不变的
D.我们应关心国家发展,积极融人社会
3.近年来,在通信技术的强力支撑下,智能化设备全面普及,接人互联网的门槛大幅降低,移动支付、手机健身、网络租车……海量应用覆盖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反映了()
A.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B.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C.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D.网络满足了人们的一切需求
4.罗某在观看某部电影和纪录片后,在网上使用侮辱性语言抹黑中国人民志愿军“冰雕连”英
烈,造成恶劣影响,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侵害英烈名誉、荣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
这告诫青少年()
A.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应遵纪守法B.坚决守护个人信息,不要泄露隐私
C.网络世界自由无限,能畅所欲言D.积极维护网络安全,主动严格执法
5.公安部发布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国家标准于2023年7月1日开始实施,首次将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类型和技术要求纳人标准,填补了该标准空白,解决了无标准可依的问题。这表明()
A.社会规则旨在限制生产者的自由B.社会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C.遵守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D.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6.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下列礼貌用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这箱书太沉了,能劳驾您帮忙抬一下吗
B.这事儿是我不对,大家的批评我包涵了。
C.你们不用再送了,就到这里,请留步吧!
D.不好意思,我有事得先走一步,失陪了。
7.“中国好人”王大亮铭记老父亲临终“守护好大运河”的叮叶,接过老父亲义务巡河的接力棒。
13年如一日,在10公里的河段上辛勤守护,风雨无阻。王大亮做到了()
A.关爱他人B.以礼待人C.诚实守信D.严于律己
8.青少年要采用机智灵活的方式,有勇有谋地应对违法犯罪。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①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和去向②虚张声势地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③不顾
一切地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④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成年人的帮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小星是一名七年级的学生。在家中,她孝敬父母,是父母的小棉袄;在学校里,她努力学习,关爱同学;作为社会的一员,她遵纪守法。这说明()
A.在不同集体中,承担相同的责任
C.不管角色怎么变都只承担一种责任
B.不管在哪个集体都不必承担责任
D.在不同的集体中,承担不同的责任
10.杭州的谢先生带孩子乘公交车回家,车到站时下起了大雨,本以为会和孩子淋雨回家,没想到公交车司机递给他一把雨伞。谢先生十分感动,事后定做了100把“爱心伞”寄到公交车公司。对此,你的感悟有()
①要宽容他人,严于律己②要学会感恩,传递正能量③要体谅他人,助人为乐④要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近些年,不少高校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分析学生每月的就餐金额和消费金额,判断学生的基本生活水平,对学生进行“隐形资助”。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补助公平和学生尊严之间的平衡,因而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这启示我们‘()
A.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不计代价B.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考虑他人的感受
C.积极服务、奉献社会就能赢得尊重D.关爱他人,精神关怀比物质帮助更重要
12.在近代历史上,我国遭受帝国主义欺凌,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今天,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老百姓安居乐业。这体现的道理有()
①国家好,大家才会好②在我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③国家安全是
人民幸福的前提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没有冲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国家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安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下列属于国家安全内容的有()
①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②国家的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③社会秩序不被破
坏④爱护公共财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举世瞩目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合作高峰论坛于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世界151个国家、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齐聚北京。某校师生聚集在一起,共同观看论坛盛况,聆听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讲话。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学习需要劳逸结合B.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C.要关心国家与社会发展D.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15.观察漫画《重视劳动教育》,下列属于我国重视劳动教育的原因的是()
A.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B.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敬
C.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积极探索,担负历史重任
D.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的劳动也就不同
二、主题活动(共30分)
16.【参加志愿服务】(6分)
城市的文明不仅在其颜值,更在其精神,而志愿服务正是城市的文明底色。语言翻译、交通引导、应急救助、维持秩序……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赛场内外,“小青荷”(亚运会志愿者的昵称)用贴心的服务,为赛会顺利举办提供保障,让运动员及八方来客感受东道主的热情、赛场内外的温暖……
从未接触网球的戴文龙作为球童志愿者,认真学习网球规则,了解球童职责,与各代表团球员沟通交流,展现了中国青年的精神面貌;吉祥物志愿者穿戴10余斤重特形演出服,顶着闷热与观众互动……他们的专业细致赢得了广泛赞誉,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其中。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亚运会志愿者“小青荷”的行为有哪些积极意义。(4分)
(2)仔细阅读材料,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向志愿者们学习,为城市增添吏亮丽的文明底色。(2分)
17.【积极承担责任】(8分)
清晨,为了不打扰爸妈的休息,小明悄悄地起床,洗漱完毕,背起书包,轻轻地锁好门去上学,在路上买早点吃,吃完早点把包装袋投入垃圾箱。来到十字路口,刚好红灯亮起,他主
动站在斑马线后直到绿灯亮起才过马路。来到教室,他按要求上交家庭作业,从书包里拿出
课本开始早读。课堂上他认真做笔记,不懂的地方举手提问。··…
(1)材料中的小明扮演了哪些角色 又主动承担了哪些责任 (4分)
(2)你打算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4分)
18.【预防违法犯罪】(8分)
林某读九年级时,由于成绩不好,经常旷课出去玩,结识了一些社会上的“哥们儿”。由于零用钱不够花,他们就结伙去勒索低年级同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结伙抢劫18起,故意致人重伤4起,劫得财物约6万元,林某也因此受到了刑罚处罚。
(1)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2分)
(2)结合材料说出林某的哪些行为属于犯罪。(2分)
(3)请你谈谈林某的经历对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什么警示。(4分)
19.【维护国家安全】(8分)
2023年4月15日是我国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宣讲进校园”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活动主题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此次活动的宣讲人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用亲身经历阐述了国家安全的意义,展现了维护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坚强意志和坚定立场。听了宣讲后,师生们表示自身的国家安全意识有了提升,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1)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有何现实意义 (3分)
(2)维护国家安全,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 (3分)
(3)请你为“国家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设计一个题目。(2分)
历史部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今年(2023年)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170周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一部法律文件,
试图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材料中的“法律文件”指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一D.《中国土地法大纲》
2.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先后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民用企业,还兴办了新式学校,并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同时,洋务派采用西式方法练兵,进行近代海防建设。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B.“民主”“科学”C.“扶清灭洋”D.“振兴中华”
3.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撅,中外民族矛盾激化,义和团运动爆发。这说明义和团运动具有()
A.局限性B.先进性C.反封建性D.反侵略性
4.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为振兴中国耗尽毕生精力,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孙中山的革命指导思想是()
A.“师夷长技”B.维新变法C.三民主义D.“实业救国”
5. "5月4日,在北京求学的甘肃籍学生张一悟、丁益三、张亚衡等参加了一场伟大的斗争。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并逮捕了多名爱国学生,其中有甘肃籍学生王和生等人。5月7日,张一悟、丁益三、张亚衡等学生代表去段祺瑞官邸请愿,要求面见段棋瑞,并递交请愿书……他们三人被甘肃籍同学誉为‘榆中三杰,。”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护国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6. 1927年,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该起义()
A.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B.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C.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人农村的序幕
7.古田,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这是因为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这次会议上确立了()
A.“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B.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C.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8.红军将士在短短一年内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跨越了近百条江河,攀越了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了茫茫草地。红军将士用鲜血与生命诊释了
A.五四精神B.红船精神C.井冈山精神D.长征精神
9.由此,中国第一个举起了反法西斯的旗帜,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参战时间最早、抗战时间最长的国家。材料中的“此”是指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
10.下面是毛泽东的书法作品“庆祝我军的第一个胜利”。在1937年某一战役大捷次日,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的便是这十个字。这里的“第一个胜利”
A.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11.“共产党从东北地区突然发起猛攻,攻克了华北各大城市,到1949年4月,他们已在横渡长江……”材料中的“从东北地区突然发起猛攻”和“横渡长江”所代表的重大军事行动分别是()
A.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B.辽沈战役和渡江战役
C.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D.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
1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废除了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了“大人”
“老爷”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这体现出中华民国()
A.鼓励个性解放B.提倡女子教育
C.提倡平等观念D.保护人民财产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3. (10分)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枕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19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英、法等国急于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他们片面地认为,商品难以在中国打开销路是因为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1854年和1856年,英、法等国两次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由于此时清政府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心怀疑惧,又认为外国公使进京有损“天朝尊严”,因此拒绝了“修约”的要求。英、法就决定用战争手段迫使清王朝屈服,达到重新“修约”、扩大侵略的目的。
材料三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景象却是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地抢掠被认可……每个房间都被洗劫一空。清国制或外国制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把它砸毁掉……
—摘编自《纽约日报》1860年10月9日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条约中的“割香港岛给英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1分)
这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英、法向清政府提出“修约”的原因。(2分)“用战争手段”指的是后来
的哪一侵略战争 (1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的“那里”指的是什么地方 (1分)这场洗劫的罪魁祸首是
谁 (1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材料所涉及的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2分)
14. (10分)国共两党的关系影响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
—摘编自《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17-1925) 》
(1)材料一与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有关 (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会议召开的背景。(2分)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时间轴中的A,B,C处内容补充完整。(3分)指出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成果。(2分)
(3)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你对国共两党合作有何认识 (2分)
15. (10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带领解放区军民打响了人民解放战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毛泽东来到重庆,在社会上激起了巨大的反响。《新华日报》发表群众来信说:“毛泽东先生……毅然来渝,使我们过去所听到的时中国共产党的一切诬词和误解,完全粉碎了。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映和代表了我们老百姓的要求。”
—摘编自刘琼《70年前抗战胜利后重庆谈判的访史细节》
材料二就是因为这样,战争的第一年表现为国民党的进攻和人民解放军的防御……战争在第二年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变化……现在摆在中国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面前的问题,是将革命进行到底呢,还是使革命半途而废呢
—摘编自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
材料三
淮海战役人民支援前线统计表
(1)依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毅然来渝”的目的。(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先生来渝”
取得的成果。(1分)
(2)材料二中的“战争在第二年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变化”指的是什么 (2分)揭开这一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1分)渡江战役结束后,哪一地区再次与祖国大陆分离 (1分)
(3)材料三反映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2分)除此之外,人民解放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还有哪些 (1分)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
16. (6分)许多重要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独特的足迹。请参照示例,将下列人物进行分类,
并为你所分的每一组分类凝练一个主题。
(要求;分类只写序号,每类不得少于2个人物,分类不得少于3组,主题凝练须简明扼要,科学合理,符合史实;照抄示例不得分。)
人物:
①陈化成②张之洞③邓世昌④奕诉⑤毛泽东⑥胡适⑦董必武⑧孙中山
⑨黄兴⑩李宗仁⑧张自忠⑩蔡元培
定西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监测卷参考答案
道德与法治试卷(6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A 2.D 3.A 4.A 5.B 6.B 7.C 8.B 9.D 10.D 11.B 12.A 13.A 14.C 15.A
二、主题活动(共30分)
16. (1)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②有利于体验社会生活,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4分)
(2)①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倾力奉献社会。②服务社会,担当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分)
17. (1)角色:子女、社会公民、学生。承担的责任:作为子女,他关心父母,孝敬父母;作为一名公民,他爱护环境,遵守交通秩序;作为一名学生,他尊敬老师,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4分)
(2)①勇于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②合理选择责任,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③感激那些不计代价与回报而承担责任的人,并向他们学习;④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4分)
18. (1)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2分)
(2)结伙抢劫、故意致人重伤。(2分)
(3)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4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9. (1)①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②有利于增强全民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③有利于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3分)
(2)①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②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③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④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⑤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⑥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增强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
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3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3)提高警惕,警钟长鸣。(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赋分)
历史部分(60分)
13. (10分)
(1)危害: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1分)变化: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2)原因:为了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C2分)侵略战
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分)
(3)地方:圆明园。(1分)罪魁祸首:英法联军。(1分)
(4)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等。(2分,符合题意即可)
14. (10分)
(1)会议:中共三大。(1分)背景: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2分)
(2)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3分)成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2分)
(3)国共两党的合作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2分,符合题意即可)
15. (10分)
(1)目的: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2分)成果: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1分)
(2)变化: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2分)事件: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分)地区:台湾。(1分)
(3)原因: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民心,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2分)其他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国民党统治腐败,不得民心;等等。(1分,符合题意即可)
16. (6分)
示例及赋分标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