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定西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定西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监测卷
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试卷
道德与法治部分(6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写你认为正确的选 项,每题2分,共30分)
1.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新天地,在这里,我们会获得许多成长的礼物。中学生活
①激励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②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③使我们实现了摆脱父母的愿望④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青少年应该
①忽视缺点,让自己飞得更高②树立梦想,不懈追梦、圆梦
③把个人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 密相连④努力学习,立志成为祖国栋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让我们逐渐学会了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我。下列同学的想法与之相 符的是
A.小明:我学习基础差,再努力也没用B.小芳:我只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比
C.小军:家庭条件最重要,学习无所谓D.小丽: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我就是最棒的
4.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数学老师说我思维敏捷,语文老师认为我学习用功,女同学说我性格外 向.妈妈却说我性格内向。这一认识自己的途径是
A与他人比较 B.自我观察和分析 C.他人评价 D.在群体中的关系
5.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这些诗词蕴含的道理是
A.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B.友谊是心灵的相遇
C.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D.友谊意味着没有冲突
6.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下列行为能让友血更长久的足
A.小芳在好友遇到问题时总是替她做决定B小明与朋友发生冲突,把过错都推给对方
C小宇在好友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D小南让我在考试中给他传答案,我答应了
7.网络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为青少年学习、娱乐开辟了多元渠道,同时也开弊了网上交友的多元空间,网上交友,需要学会
A.敞开心扉、来者不拒B.学会保密、伪装自己
C.理性辨别、慎重选择D.以诚相待、毫不隐瞒
8.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B.好教师是学生成才的决定性因素
C.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D.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9.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情感与思维方式的差异,我们的老师会呈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面对 老师之间的差异,我们应当
A.承认、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B.只尊重、接纳自己喜欢的老师
C.拒绝跟不喜欢的老师交流D.对不喜欢的老师直接提出批评
10.某校开展“师生互通书信”的活动、让全体学生给班主任、任课老师各写一封信。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激和对老师真诚的建议使书信成为学生和教师之间沟通的“鸿雁使者”。该活动有 利于
①增进师生之间真诚交流②杜绝师生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④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 一名同学给心理老师写信说: “进入初中后,我发现父母对我要求很苛刻,为一点小事我们之 间就会爆发‘热战’,父母是不是不爱我了?昔日疼爱我的父母哪里去了?”如果你是心理老 师,你会告诉这位同学
A.耍用心感悟家中的亲情B.长大后就不需要父母的爱了
C.家庭是成长的摇篮,不是爱的港湾D.长大后很难感受到亲情的存在
12.每个人的长相不一样、性格不一样、指纹不一样、能力不一样、人生道路不一样……这表明
A.人的生命是不可预测的B.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C.人类与动物是有区别的D.人们所处的生存环境是不一样的
13.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不仅仅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 人类的文明成果。下列选项中,能体现生命有接续的是
A.爸爸告诫我韶华易逝,要珍惜当下
B奶奶说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
C.张爷爷年过百岁,人们都说他是长寿老人
D.我的家族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家规家训至今流传
14. “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虽是历经挫败,我绝不轻从.我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这句话启示我们要
A.知晓生命的脆弱,抛弃执着的念头B.延长生命的长度,追求生命的永恒
C.直面命运的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D.感悟生命的宝贵,拒绝生命的冷漠
15. 2023年3月25日,《榜样7》专题节目在CCTV-1首播,其中展现的榜样人物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对平凡与伟大认识正确的是
A.生命可以从平凡中闪耀伟大B.伟大在于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C.伟大的生命才有意义和价值D.平凡还是伟大取决于地位高低
二、主题活动(共30分)
16.【坚持学习】(6分)
在《之江新法》中,习近平总书记写道“面对我们的知识、能力、素质与时代要求还不相 符合的严攻现实,我们一定要强化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主动来一场,学习的革命。”
(1)材料启示我们应树立怎样的学习观?(2分)
(2)请你谈一谈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至少两个方面.4分)
17【学会交友】(8分)
告别小学,进入初中,我感到一切都是那么不同,一切又是那么美好。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今后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中,我们要不所成长,不断完善,留下我们独一无二的风景。
(1)朋友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哪些作用?(4分)
(2)我们怎样才能建立一段友谊?(4分)
18.【吾爱吾师】(8分)
小峰是七年级学生。一次数学课上,有同学传纸条,被老师发现时纸条正好落在小峰的桌子上。数学老师很生气,当众批评了小峰。小峰感到很委屈.以至于上数学课时不专心听课,也不认真完成数学作业。之后,他的数学成绩明显下降。班主任发现小峰数学成绩明显下降,了解到他是对数学老师的批评感到委屈进而影响学习之后,决定和小峰谈一谈。
(1)结合材料,分析小峰成绩下降的原因。(要求答出三点.3分)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班主任和小峰的谈话的主要内容。(要求答出三点。3分)
(3)听了班主任的话,小峰豁然开朗,他决定主动找数学老师说明情况。作为好朋友,为让本次交流效果更好,请你提醒小峰要注意哪些问题.(要求答出两点。2分)
19.【敬畏生命】(8分)
在某校七年级(3)班的主题班会上,老师给同学们分享了一则暖心新闻:冯荣涛驾驶公 交车时,车内一名乘客晕倒,失去意识。当班乘务管理员郭东宇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征得车内乘客同意并上报车队后,冯荣涛直接驾车驶向附近的卫生院。一路上,车内几位热心乘客照顾该患病乘客。因救治及时,该名乘客转危为安。
(1)从这次“生命接力”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要求答出三点。3分)
(2)听完这一暖心新闻,说说我们应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敬畏生命。(要求答出三点。3分)
(3)除了主题班会的形式,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活动形式增强同学们敬畏生命的意识?(要 求答出两种。2分)
历史试题(6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写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每题2分,共24分)
1. 2023年7月,我国启动新一轮元谋人遗址考古发掘。在早期的发掘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这说明元谋人()
A.已经能够建造房屋B.会磨制工具,能直立行走
C.开始过着定居生活D.能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2.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交纳贡赋财物,并随从作战。这反映了当时()
A.推崇君权神授B.实行了分封制
C.战乱比较频繁D.有完备的礼仪
3.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器是出土于甘肃灵台的铜柄铁剑。战国时,铁器遍及七国地区,并见于北方的东胡、匈奴和南方的百越。器类包括农具、手工业工具、兵器和杂器。这表明战国铁器()
A.象征贵族身份B.制作工艺精良C.实行官营专卖D.得到广泛使用
4.实物史料可以明确反映和传递历史信息。下图中的文物“商鞍铜方量”可以印证商轶主持变
法期间()
A.确立县制B.统一度量衡C.奖励耕织D.奖励军功
5.赢政统一六国后,改革西周以来的地方行政制度,命李斯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这说明秦朝
A.鼓励耕织,奖励军功B.设置郡县,统一文字
C.开垦农田,制作农具D.罢默百家,尊崇儒术
6.下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这次起义
A.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B.在巨鹿之战中歼灭秦军主力
C.领导人是刘邦、项羽
D.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7.“雨顺风调……轻摇少赋养农耕。苍生有幸归文景,足食丰衣享太平。”据此判断,该诗描述的情形发生在()
A.夏朝时期B.秦朝时期C.战国时期D.西汉时期
8.某同学的历史学习卡片上能看到“公元25年”“刘秀’川洛阳”的字样。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平王迁都B.刘邦建汉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
9.下面为某同学整理的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简表。图中“▲”处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A.《汉书》B.《史记》C.《道德经》D.《春秋》
10.“时东南风急……中江举帆……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柴·…北军大坏,曹公退走。”这场战役是()
A.桂陵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把水之战
11.东晋至南朝时期,太湖流域、都阳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和浙东都成为著名的产粮区,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A.北方人民南迁B.南方条件优越
C.对外交往频繁D.民族交融加强
12.下图为某著作的目录(节选)。如果根据目录内容为该著作拟定书名,下列最适合的是
A.《战乱频仍与国家统一》B.《大一统的中国史》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D.《细说两晋南北朝》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3. (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时期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徒、大交流,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从而密切了各族之间经济文化的联系。相互通婚以及统治阶级实行的“和戎”政策等,对民族大交融也起了促进作用。随着民族交往联系的频繁,各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使社会经济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各族共同走上了封建制的道路。
—摘编自钟诗贺《春秋争霸的影响利与弊》
材料二2000多年前,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在漫长的岁月中,甘肃一直是东西文明交流的重要孔道。陆上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绵延1600多会里,简续、泥塑、壁画等文物丰富多彩,烽涟择站、寺塔石窟等遗址如繁星般散落各地。这些文物、遗迹说明古丝绸之路是双向的,中华文明沿着这条路传播到西方的同时,西方文明同
样来到中华大地。
—摘编自《丝路日记:探陇原、行丝路—聆听大美甘肃的千年回响》
材料三禁胡语,是孝文帝改革措施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将语言改变,规定不再说鲜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改汉姓,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单性……为了北魏政权稳定以及社会的和谐,孝文帝改革中并没有忽略民族交融的问题。实行汉制,使汉族与鲜卑族更好地在文化、行为习惯方面相互适应,增加了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对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交融也是非常有利的。
—摘编自王典《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1)依据材料一,归纳春秋争霸促进民族交融的表现。(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辟丝绸之路时在位的皇帝。(1分)分析丝绸之路的历史影响。(2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动机。(1分)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1分)
14. (9分)甘肃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
地域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诸多齐家文化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型中心聚落、高等级墓葬、完善的冶金术、发达的农业和家畜饲养业以及特有的玉器加工业等,表明其已经进入文明社会。如今,在拥有“齐家文化摇篮”之称的广河县,一座外观形似齐家玉珠的博物馆已成为当地的新标识。馆前浮雕为齐家文化代表性青铜器物“中华第一镜”,吸引着人们驻足“打卡”拍照。
—摘编自《齐家文化:华夏文明的远古名片∣中华文化符号解读·甘肃卷》
材料二我们的嘉峪关,是天下第一雄关,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它像一把锁钥,守住了千里河西的太平,护住了丝绸之路的繁盛。那些历史传奇漫过长城,在黑山岩画里升腾,在魏晋砖画里流传……
—摘编自赵淑敏《嘉峪关的风景》
材料三天水放马滩汉纸本地图是西汉文景时期的纸本地图,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纸质地图,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纸张。早期的纸制作粗糙,纤维结构松散。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就这样,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摘编自《刷新两个世界第一!这片还没拳头大的纸地图改写造纸历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齐家文化进人文明社会的理由。(答出三点即可,3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与嘉峪关相关的史事。(答出三点即可,3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蔡伦改进的纸张的优点。(3分)
15. (12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帝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在黄帝时代,驯养和使用牛、马,发明车、船,学会打井、养蚕缘丝;制作冠冕、衣裳,设官治民,并设左、右大监“监于万国”;给事物、社会各等级命名;发明文字,制定历法和甲子。黄帝文化不断发展,逐渐演变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象征。
—摘编自《张茂泽:黄帝陵祭祖为何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精神纽带 》
材料二这个时代,弥漫战火和烽烟,在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开创的伟业中,都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推手—诸子的学说。先秦诸子的论战,使周朝迸发出无限的活力和魅力,更促进了中国政体、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摘编自《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名人为何影响了两千多年 》
材料三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秦汉时期开创的一系列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沿袭。“汉承秦制,但有因革”是指汉代并非简单完全地模仿秦制,而是在总体框架上继承了秦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诸子的论战”形成的局面。(2分)分析这一局面的影响。(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在总体框架上继承秦制的名称。(2分)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我国历史悠久,拥有无比辉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多可以触摸的历史遗迹和遗物。请参照示例,将下列文物进行分类,并为你所分的每一组分类归纳一个主题。
(要求:分类只写序号,每类不得少于2个遗迹和遗物,分类不得少于3组;主题归纳须简明
扼要、科学合理,符合史实;照抄示例不得分)
遗迹和遗物:
①灵渠②利篮③三星堆青铜面具
④圆形方孔半两钱⑤燕国刀币⑥都江堰
⑦西域都护府旧址⑧金缕玉衣
定西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监测卷
道德与法治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B 2. D 3. D 4. C 5. B 6. C 7. C 8. B 9. A 10. C 11. A 12. B 13. D 14. C 15. A
二、主题活动(共30分)
16.(1)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2分)
(2)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至少两个方面。4分)
17.(1)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4分)
(2)我们需要开放自己,建立友谊的过程中,需要敞开心扉,还需要主动表达;需要持续的行动,在行动前要有恰当的期待,如果一次不成功也不要气馁。(4分)
18. (1)没有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对老师产生怨恨,甚至将怨恨转到自己的学习上;不愿意和老师主动沟通,导致无心学习;没有正确对待挫折;等等。(要求答出三点。3分)
(2)要学会正确对待教师的批评;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要尊重老师的劳动;等等。(要求答出三点。3分)
(3)选择恰当的时间,如课间或自习课;选择恰当的地点和场所,如办公室或者操场;态度真诚,告诉老师当时的真实情况;表明自己会努力学习,把功课补上;等等。(要求答出两点。2分)
19. (1)①生命至上,意味着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同样重要。②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是坚强的、有力量的,也是崇高的、神圣的。③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④敬畏生命,关切他人,拒绝冷漠。(要求答出三点。3分)
(2)①在意识上,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②在行动上,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③在道德上,将对生命的敬畏作为内心的自愿选择,与周围的生命体戚与共。(要求答出三点。3分)
(3)国旗下的讲话、知识竞赛等。(要求答出两种。2分)
定西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监测卷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3. (9分)
(1)打破了各族间地域界限;杂居共处;通婚;交往联系频繁;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等等。(4分)
(2)皇帝:汉武帝。(1分)历史影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促成汉朝的兴盛;等等。(2分)
(3)动机:巩固统治。(1分)影响:增加了民族间的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1分)
14. (9分)
(1)有大型的中心聚落;有高等级墓葬;有完善的冶金术;有发达的农业和家畜饲养业;有玉器加工业;等等。(答出三点即可,3分)
(2)秦长城的西起点;护卫河西走廊的安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见证魏晋时期的民族交融。(答出三点即可,3分)
(3)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质量好;便于书写;生产便捷;成本更低;等等。(答出三点即可,3分)
15. (12分)
(1)发展物质文明;创设制度文明;丰富精神文明;等等。(6分)
(2)局面:百家争鸣。(2分)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等等。(2分)
(3)中央集权制度。(2分)
16. (6分)
评分参考标准:
1.完成一组合理分类得1分,主题概括科学合理得1分。
2.完成3组分类即可,累计不得超过6分。
3.其他分类符合要求亦可按上述标准得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