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课时2 适应经济全球化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含解析)—2024年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讲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三 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课时2 适应经济全球化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含解析)—2024年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讲义

资源简介

课时2 适应经济全球化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核心考点一 走进经济全球化
考向一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重要载体
1.(2023·辽宁高考)缺乏互信的两国开展合作,现有甲、乙两个项目。其中,甲需两国合力完成,但收益巨大;乙可两国合力,也可一国独立完成,但整体收益远低于甲的一半。因资金有限,在同一时期两国只能选择一个项目投资且无法撤资,合力完成项目后收益两国均分。对于两国决策者来说,对国家最有利的选择是(  )
①防范对方失信行为 ②开展两国对话协商
③向大型项目甲投资 ④向小型项目乙投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1·江苏高考,改编)甲、乙两国长期开展自由贸易,形成了专业化生产结构,分别生产电视机和电脑芯片两种产品。由于乙国国内反全球化潮流兴起,两国关系恶化,乙国采取贸易限制措施,致使两国贸易完全中断。假设两国的生产和贸易结构如下表:
电视机 电脑芯片
甲 乙 甲 乙
无贸易情况下的各国最优生产 300 200 100 200
有贸易情况下的各国最优生产 630 0 0 380
正常贸易情况下的产品分配 350 280 150 230
贸易中断后的损失 50 ? 50 ?
结合材料,计算贸易中断后乙国的损失并说明造成损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二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3.(2022·江苏高考,节选)国际科技竞争是常态,良性竞争既让本国更快更强,也促进了世界共同进步。在学科交叉整合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制造科技割裂只会阻碍全球科技进步。我国已经参与涉及科技的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是促进完善全球科技治理的重要力量。新冠疫情期间,我国积极加强科学研究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共享,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建立了全球共享的新冠病毒信息库,为18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3万用户提供了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感悟:经济全球化是我国发展经济的一个很重要的国际背景。从考查内容上看,集中在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上,常与企业经营相联系,从命题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和重要载体
主要表现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
影响因素 ①根本因素: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②根本动因: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③直接动因:国际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 ④体制基础:市场经济体制 ⑤重要载体: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重要载体 (跨国公司) 目的 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积极影响 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消极影响 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
2.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①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②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
挑战 ①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平衡问题 ②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
如何应对 态度 既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勇敢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实现合作共赢
更有活力 ①把握方向: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②四型经济:要建设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世界经济 ③全球治理:要完善全球治理,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等原则,共同协商、加强合作
1.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
2.国际关系中的“零和”思维对世界经济危害巨大,已成为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  )
3.我国将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4.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能够夯实各国合作共赢基础。(  )
预测一 结合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2023·苏锡常镇四市一模)2022年,以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的出口为代表,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成为出口新增长点,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等外贸新业态也在蓬勃发展。同时,我国的对外出口市场也出现分化,东南亚市场发展势头较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欧美市场逐步出现回落。由此可以推断(  )
A.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但同时也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干扰
B.虽然受到多重因素的冲击,中国依然是外资投资兴业的热土
C.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稳步提升,已经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
D.在对外开放中,我国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预测二 依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考查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
2.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连续举办五年,每年如约而至,让世界共享中国市场机遇,为全球呈现了越来越多的精彩与惊喜。走过五年历程,进博会带着中国高水平开放的诚意,带着信心、机遇与希望,拥抱世界,走向未来。这表明中国(  )
①领导构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引领全球经济复苏
②坚持开放理念,寻求利益共享,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
③构建国际合作平台,推动经济全球化朝共赢方向发展
④坚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预测三 结合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问题,考查如何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3.(2023·南通市一模)乌克兰危机、大国博弈等因素对2022年的全球通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探索如何治理通胀。美国激进加息,外溢效应影响全球金融稳定。货币大幅度贬值和国内大通胀又迫使新兴经济体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持货币和物价稳定。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经济全球化是全球通胀的主要推手,其往往伴随着风险全球化
②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美元激进加息会造成蔓延多国的流动性紧缩
③大幅度提高利率能够激发经济活力,推动消费、投资保持修复势头
④应对全球通胀需要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寻找经济复苏的最佳方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核心考点二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考向一 扩大对外开放
1.(2023·全国新课标卷)据商务部统计,2023年1~3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 0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 56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医药制造领域引资分别增长55.7%、50.3%、24.6%和20.2%。据此可以判断(  )
①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利用外资质量提升
②中国金融市场更加成熟,外商投资风险降低
③中国营商环境具有优势,对外资吸引力不减
④中国经济受外部冲击减弱,对外开放水平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向二 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2.(2023·辽宁高考)2023年2月,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公布2022年对华贸易年报,韩国、德国、英国和欧盟对华投资较上年增幅分别为64.2%、52.9%、40.7%和92.2%。结合材料及下表(数据来源:新华通讯社),可以推断出(  )
项目 年份 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美元) 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美元) 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额(美元)
2020年 4.65万亿 1 329.4亿 1 443.7亿
2021年 6.05万亿 1 451.9亿 1 734.8亿
2022年 6.31万亿 1 465.0亿 1 891.3亿
①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保持乐观
②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日益上升
③中外经贸投资合作近三年持续共赢
④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1·江苏高考,节选)2020年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进博会上,一项项高端装备展示创新科技,多种智能产品全球首发,引来国内外媒体关注。2021年5月6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开幕。消博会聚焦“高、新、优、特”消费精品,彰显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吸引力。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正面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严峻挑战,进博会和消博会的举办,传递出中国推进“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的声音,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携手共创人类更加美好未来的真诚愿望。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是促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正确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感悟:高考常结合我国的自贸区、进博会等热点,考查我国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对经济全球化的贡献等知识点。题目类型以意义类和措施类为主。
1.新时代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措施
开放战略 新时代,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市场优势 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贸易强国 要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营商环境 要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国际分工 要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原则基点 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奋斗基点
掌握主动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防范风险 要统筹发展与安全,要有防范经济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掌握应对风险的本领
[时政术语] 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2.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①我国减贫事业的伟大成就是对世界发展的巨大贡献,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启示 ②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力 ③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 ④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 ①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②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③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规则办事,通过协商为应对共同的挑战找到共赢的解决方案 ④中国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使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包容 ⑤我国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 ⑥我国反对逆全球化、零和思维,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与各国人民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同繁荣
[深化拓展] 践行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
①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推动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②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联合国是维护多边主义的重要平台。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要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④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⑤坚持正确义利观,坚决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坚持义利相兼,先义后利。
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1.(2021·河北高考,4①)我国双向投资快速发展的原因包括实现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平衡的目标要求。(  )
2.(2022·浙江1月选考,16②)扩大高水平开放,需要我国实现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  )
3.(2021·全国乙卷,15④)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得益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大,投资结构改善。(  )
4.(2020·全国Ⅱ,15④)设立自贸区的意义在于全面开放市场,强化竞争机制,培育中国经济新优势。(  )
5.适应新形势,我国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商品贸易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
预测一 结合我国在国际标准工作中取得的突破,考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意义和措施
1.(2023·南通市三模)标准是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经过多轮优化,由深圳鹏城实验室联合产业合作单位牵头制定的数字视网膜系统国际标准已正式发布,该标准是全球首个端边云协同技术的国际标准,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标准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由此可知(  )
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②跨国公司促进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技合作
③我国在端边云协同技术领域取得了全球领先地位
④我国实施高水平开放,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话语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预测二 结合中国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考查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2.2023年3月,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相继举行,吸引了世界目光。“中国式现代化给世界带来重要机遇”“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中国的确定性至关重要”……与会人士普遍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充满期待,是因为(  )
①国际上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发展风险加剧
②中国经济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机遇
③中国有确定的发展目标,能为其他国家提供普适性的发展道路
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成为构建国际新秩序的核心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预测三 结合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考查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
3.(2023·徐州四模)2023年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在广州举行。本届广交会全面恢复线下展,展览面积、参展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吸引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采购商报名参会,其中新参展企业超9 000家。广交会的举办(  )
①有利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②促进了外贸结构优化,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强劲复苏
③表明中国主动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④体现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与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课时2 适应经济全球化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核心考点一
典题精研
1.C [两国虽然缺乏互信,但是两国合作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巨大的,符合双方的利益,因而双方应该开展两国对话协商,①不选,②入选。在两国协商对话的前提下,甲项目收益巨大,且最终两国平分,乙项目收益远低于甲的一半,因而应该向大型项目甲投资,③入选,④不选。所以两国应该在互信的基础上,投资甲项目。故本题选C。]
2.贸易中断后,乙国的损失为电视机80,电脑芯片30。甲、乙两国分别在电视机、电脑芯片生产上拥有成本优势,在正常贸易的情况下,两国的成本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均可从贸易中获得好处。贸易中断后,市场规模变小,限制了分工的发展,专业化程度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受到影响,从而使两国均受到损失。
3.(1)科技合作有利于发挥各国在科技领域的比较优势,推动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配置。
(2)一些国家制造科技割裂的目的是维持技术垄断,这会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3)面临封锁打压,我国以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通过科技合作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参考答案)
澄清微点
1.×。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2.×。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3.×。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4.×。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能够凝聚互动合力;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能够夯实共赢基础。
命题猜想
1.A [题干强调我国对外出口贸易,没有涉及我国吸引外资,B不选。题干强调的是我国外贸发展中的分化,好与坏的两个方面,C只强调了一个方面,且没有突出已经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不选。题干没有涉及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D不选。]
2.C [中国并未领导构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①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合作、共享世界经济发展机遇,④不符合题意。]
3.C [美元激进加息会引起全球资本回流美国,加息属于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减少市场流动性,②正确。面对全球通胀,需要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寻找经济复苏的最佳方案,④正确。推波助澜≠主要推手,①明显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与事实不符,排除。大幅度提高利率会增加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也不利于推动消费的复苏,③错误。]
核心考点二
典题精研
1.B [2023年1~3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9%。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8%。据此可以判断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利用外资质量提升,也可推断出中国营商环境具有优势,对外资吸引力不减,①③符合题意。中国金融市场更加成熟,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外商投资风险降低,②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经济受外部冲击减弱,中国使用外资的状况可以说明中国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并不能说明中国经济受外部冲击减弱,④排除。故本题选B。]
2.A [2022年,韩国、德国、英国和欧盟对华投资较上年都有较大的增幅,说明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保持乐观,①入选。材料体现的是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不断增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实际使用外资额也是不断增长的,但是无法判断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日益上升,②不选。从2020年到2022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不断增长,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实际使用外资也是不断增长的,这表明中外经贸投资合作近三年持续共赢,③入选。2022年欧盟对华投资较上年增幅为92.2%,只能看出增幅较大,但无法判断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④不选。故本题选A。]
3.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坚持合作共赢,才能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严峻风险和挑战,坚持合作共担,各国才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坚持合作共治,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才能不断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推动世界经济持久发展。
澄清微点
1.×。“实现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平衡”是我国双向投资快速发展可能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2.×。对外开放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3.×。我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属于引进来,而不是对外直接投资。
4.×。自贸区进一步放宽金融和制造业领域的市场准入,并不等于全面开放市场。
5.×。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命题猜想
1.D [题干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以及跨国公司的作用,①②不选。]
2.A [③中“中国能为其他国家提供普适性的发展道路”说法错误,各国国情不同,中国道路不一定适合所有国家,排除。中国成为构建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但不是核心力量,④错误。]
3.B [广交会与外贸结构优化没有直接关系,②不选。“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说法错误,③排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