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热点3 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含解析)—2024年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讲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三 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热点3 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含解析)—2024年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讲义

资源简介

专题三  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热点3 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
热点缘由: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这是“农业强国”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
命题方向1 以措施类题目,从经济与社会的角度,考查如何建设农业强国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稳住粮仓,产业兴旺。海南某育种中心,我国超过70%的农作物新品种利用当地光热条件开展育种研究,种子成了丰收的密码。山东某县,不仅研发出古桑茶、桑黄等多种产品,还形成集种植、加工、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全国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
乡村宜居,人民幸福。江苏某地,道路宽敞整洁,垃圾分类处理,农家庭院洁净有序。乡亲们看病、上学、办事有保障。河南某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推行道德积分储蓄站,引导乡亲们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积极参与村里的大事小情,乡村治理效能显著加强。
精准培训,增强内力。我国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开展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和指导。到2025年,将培育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理事长等10万人,辐射带动500万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湖北某种植大户参加了绿色防控、农产品快检等培训,种植优质脐橙,年收入近40万元。
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上述举措在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方向2 以原因类题目,从政治与法治的角度,考查完善乡村治理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关键在党。各地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强化基层党委抓乡促村责任,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通过设岗定责等方式,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抓手,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基层民主实践活动,塑造乡村文明新风尚。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乡村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务,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举措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方向3 以理解说明类题目,从文化角度考查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劳动实践中,遵循天人合一之道,孕育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智慧,创造了稻鱼、梯田、草原游牧等类型丰富的农业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福建福州茉莉花和茶文化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在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72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中国以19项位居各国之首。
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是关于过去的更是关乎人类未来的遗产。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并且把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作为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这再度凸显出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的特殊重要性。国家重视粮食安全是因为(  )
①“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②我国始终把解决百姓吃饭问题作为国家安全的根本
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
④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3·盐城市三模)某地积极推行“乡贤理事+合作运营”的发展路径,构建“理事会+合作社+企业+集体+农户”利益共同体,培育“乡村旅游+稻虾养殖”特色产业,集体产业总值达200多万元,群众收入大幅提高,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该地乡村振兴的经验在于(  )
①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农业
②关注社会公平,减轻农民负担
③调整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关系
④加强多元合作,改善经营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乡村振兴主题,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其中守底线主要是多措并举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薄弱、耕地总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粮食供给由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销售不畅、优质粮食供给不足、深加工转化滞后等问题突出;种业自主创新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一些种源还依赖进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如何有效守住底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效热点探究
考法探究
命题方向1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种业研发,提高种业质量,端稳中国饭碗,发挥市场作用,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
(3)贯彻绿色、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改善乡村治理,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推动农村生态现代化、乡村治理现代化。
(4)政府加强公共服务,加大乡村人才培养,提升劳动者素养和致富能力,增加收入,实现共同富裕,推动乡村人才现代化。
命题方向2
(1)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各地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助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治理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保障了人民的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加强乡村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务,推进了法治社会建设和全民守法,为乡村治理提供法治保障。
(4)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举措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有利于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命题方向3
(1)农业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吸引更多人了解农耕文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化自信。
(2)农业文化遗产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宝贵精神财富,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通过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带动发展特色农业及文旅产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认定,推动中国农耕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扩大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预测押题
1.D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①错误。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②错误。]
2.B [材料没有涉及关注社会公平,减轻农民负担,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明晰产权关系,③不符合题意。]
3.(1)我国必须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
(2)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长粮食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3)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进行良种培育,减少对进口种源的依赖,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4)坚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奋斗基点,保障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