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4《买东西的学问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4《买东西的学问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买东西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买东西的学问》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中主题四“我们的社区生活”第4条“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地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以及《青少年法治大纲》中“初步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本课由四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学会看包装”,引导学生关注商品包装的信息,了解这些信息的重要性,为选择合适的商品奠定基础。第二板块的话题是“避免购物小麻烦”,引导学生探讨购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避免购物带来的麻烦和纠纷。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购物讲文明”,从行为规范的角度引导学生爱护商品,尊重营业员,遵守社会秩序,做文明的消费者。第四个板块的话题是“维权意识不能少”,引导学生在购物过程中要有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指导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情分析
经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儿童也要以消费者的身份参与经济生活,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消费常识、技巧,需要多维度地思考来权衡自己的消费行为。四年级学生,或多或少开始具有参与购物或独立购物的经历,当他们以消费者的身份参与经济生活时,是一种模糊消费,这种消费没有太多的生活知识和经验,他们只知道要购买商品,而不清楚如何选择合适的商品,更容易忽略包装袋上的信息。本次学习要引导学生关注商品包装的信息,了解这些信息的重要性,选择合适的商品。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合作观察活动懂得看包装袋上重要信息。
2.能根据包装袋上的信息选择合适的商品。
3.知道购物时的注意事项,避免购物的纠纷。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懂得包装袋上的重要信息,辨别商品包装是否规范。
教学难点:
根据包装袋上的信息,选择比较合适的商品。
教学过程
一、导出课题
1.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
——师:看来我们大家都有购物的经历。在购物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老师就遇到了一件麻烦事。昨天,我表妹过生日,她爱美,我就给她买了一瓶面霜,还是特别补水的那种,我想,她拿到面霜一定会很高兴,可当我把面霜送给她时,她却莫名其妙地看着我,并不开心。是什么原因呢?
你们看,这就是我给表妹买的面霜。
——预设生:这是男士面霜。
——师:谢谢你的提醒,你真是太细心了!我没看清楚包装,闹了笑话。同学们,下次购物时我一定要注意看包装!小小的包装袋,不仅给商品穿上了美丽的外衣,还向我们展示了商品的很多信息,这些信息里蕴含着“买东西的学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买东西的学问》第一课时——《学会看包装》。
【设计意图: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发学生关注,调动激发学生思维。题材来源于生活,探究的内容又高于生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观察辨别
活动一:识包装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完成了一个实践活动,寻找一种食品的包装,你们完成了吗?
1.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包装,先自己看一看,然后和小组成员交换看一看,找找包装上有哪些共同的信息?要特别关注的信息是什么?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
3.小组汇报
你们找到了哪一项需要特别关注的共同信息?
——学生汇报
(1)商品名称。
——师:你的包装袋上的名字是?是xx牌子的什么东西。就像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名字一样,每一件商品也有自己的名称,叫商品名称。
(2)生产日期。
①与它密切关联的还有一项关于时间的信息?保质期。
②这两项信息提示我们什么?
看了这两项信息,我们就知道这个商品的使用时间段了,一旦过了期限就不能使用了。
(3)厂名厂址。
(4)配料、净含量、规格。
配料告诉我们这个商品是含有哪些物质,用什么做的。
(5)这个商品有多重多大,用什么信息标注的?
表示商品配料、成分、含量的信息归为成分含量类,它们也是商品的共同信息。
(6)生产许可证。
包装袋上的什么信息能表示它是合格商品呢?
SC开头的生产许可证+编号,表示这份食品是质量合格的。(具备某种产品的生产条件并能保证产品质量的企业,依法授予的许可生产该项产品的凭证。)如果没有这样的标志,就要考虑是不是包装规范的食品,或者说就要考虑它是否是合格食品了。
4.食品的共同信息和产品质量法的要求是一致的。
产品质量法对商品的包装提出了最权威,最具体的要求。
(出示课件)产品质量法:
(1)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
(2)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3)成份和含量。
(4)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食品包装袋上是SC开头的生产许可证编号。
(5)特殊警示语。
5.这是包装袋上最基本的信息。缺乏这些信息的商品,我们通常把它称为“三无产品”,是不能购买的,因此,我们在选购商品时,一定要看清楚包装,重要信息仔细读。
【设计意图:活用教法和教材,组织学生课前搜集包装,课上小组合作,观察和提炼包装上需要特别关注的信息。引导学生小组分工协作,开拓思维,积极探究,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使其在探究中,逐步掌握包装袋上的学问,以达成第一个教学目标】
三、合作挑选
活动二:选商品
——师:清楚了商品包装上的信息(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包装袋放在抽屉里),老师要看一看你们能不能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合理地选购商品。我们以和生活联系最紧密的食品为例来进行一下购物体验。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食品,请你们根据包装袋上提供的信息来确认是否购买,并说明为什么。
1.小组合作
灵活地运用判断包装的知识,学会合理地选购商品。
(1)小组鉴别和决策是否购买食品。
(2)阐明理由
(二)小结
通过仔细观察包装,从包装袋上提供的信息中进行分析判断,学会了合理选购。选择符合时间,符合环境,符合自己需要的商品。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运用所了解的包装袋上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食品实物选购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充分的情感体验中,将所学知识不断内化。通过选购环节中,学生认真地观察,激烈地争论,仔细地鉴别。在深入的剖析中,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以达成第二个教学目标。】
四、避免麻烦
——师:孩子们,小小的包装袋上的有效信息可真不少!小包装,大用途。
——师:同学们,我们在超市买东西时呀,收银员都会给我们一个张这样的购物小票。你通常是怎么处理购物小票的呢?
——它是消费者更换商品、解决纠纷的凭证。国家税务部门可以依据发票向商家征税。
师:当商家以少收钱或者赠送礼物而不开发票时,我们该怎么做?
——预设生:索要发票。
知识窗:《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有权索要发票。发票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效凭证,也是国家征收税款的重要工具。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消费者。
师:我们现在聊一聊网购。你们家经常网购吗?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作业,请同学们向家人请教网购经验。现在请你们说一说品网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预设生:在购买之前,要仔细看评价,尤其要留意差评和追评。
——预设生:还要货比三家。同样的商品,要对比卖家的销售量、价格、服务,再进行筛选。
——预设生:如果买到的商品,与卖家描述的不一样,应在确认收货前,点击退货,在与卖家沟通后,再寄回商品。
——预设生::我们定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进行如实评价。买家和卖家都应做诚实的人,共同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小结:生活处处有智慧,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和学习,就会有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超市小票这一生活中的细节,从细节中感悟生活智慧,还从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培养学生索要发票的意识,将个体行为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在对网购的探讨中,让学生们关注当下热门的网购这一购物体验,实现知识从现实生活中获得,进行归纳整理后,再应用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目的,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以达成第三个教学目标。】
五、儿歌总结
老师忍不住奖励大家一首儿歌!请同学们跟我一起用《两只老虎》的曲调来唱一唱吧!
小包装呀小包装呀,大用途大用途。
购买之前看清楚,购买之前看清楚,看清楚。
重要信息、重要信息,仔细读、仔细读。
购买商品拒三无,购买商品拒三无,拒三无,拒三无。
消费注意消费注意,留发票留发票。
商家要选信誉好,商家要选信誉好,信誉好信誉好。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孩子,积极活泼,喜欢快乐的乐曲,因此我将本课的重点总结成儿歌,以学生耳熟能详的《两只老虎》的曲调进行改编,在学生跟唱的过程中,强化对课堂学学习内容的掌握,同时,也让课堂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告一段落。】
五、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把今天课堂上的收获运用到生活中,并告诉周围的人。让我们都来做聪明理智的消费者,营造公平和谐的消费环境。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课堂收获与父母分享,在个人分享中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感悟,同时提示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使教学活动指向生活、回归生活。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的理念,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探究,再回到生活中去】
板书设计
学会看包装
看清包装
合理选购
避免麻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