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学习目标(1)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2)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本特征。(3)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基本特征。2.教学难点: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自主学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产生: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要求: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5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意义:6.影响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因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8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达标检测1.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过去秸秆除少量用于垫圈、喂养牲畜、堆沤肥外,大部分都作燃料烧了。随着人们对秸秆价值的深入认识,秸秆被广泛用于增产机理、建材、再生使用等领域,破解了秸秆禁烧的环保难题,使其变成了农户手中的“真金白银”。这说明( )①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其客观属性和人的需要的关系②不同时期价值判断的标准不同决定了秸秆价值的改变③事物的价值必须以自身所具有的客观属性作为现实基础④客体价值及其属性决定了事物的价值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世纪初,有诗人曾歌颂烟囱冒出的滚滚浓烟,将其誉为“盛开的黑牡丹”,赢得当时读者的喝彩。但这一热情比喻在今天只能招致反对,因为它带来的是环境问题。这说明( )A.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B.价值判断没有对错之分C.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D.价值判断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3.每个时代的名字都有着不同的人生记忆和故事,中华、学习、社会、长征……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些极具特色的名字曾令人感到自豪。如今,“瑾瑜、淑娴”等代表美德的名字,受到年轻父母的青睐。名字已不单纯是一种代号,还承载着长辈的爱与愿望。可见(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和条件变化而不同 ②取名的主观倾向是社会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③不同时代的名字寓于长辈对孩子同样的爱之中 ④社会的发展变化推动人们的思想观念同步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诗词更是饱含哲理,耐人寻味。下列古诗词和所蕴含的哲理匹配正确的是(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发展是普遍的绝对的②我站在桥上看风景,站桥下的人在看你---运动与静止辩证关系③春江水暖鸭先知---认识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之一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5.2015年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习近平强调两岸只有“同心”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其依据是(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B.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6.所谓“996工作制”,即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一段时间以来,“996工作制”引发公众热议,一边是反对声占多数的员工,一边是大谈责任的老板。《人民日报》新华社对此发文表示:奋斗应当提倡,但“996工作制”违反劳动法。由此可见( )①正确的价值选择要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前提②材料中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利益的差异③人民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④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随着社会的发展,为解决近年来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切实增强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河北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加强老年人日常智能技术应用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明确到2022年底,全省各地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机构普遍开设智能技术应用课程,向有意愿、有能力的老年人开展日常智能技术应用教育培训。从价值的角度看,这表明( )①价值判断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②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其本身的属性 ③价值标准根据主体需要调整才能保证其科学性 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身患“渐冻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的精神感动了广大干部群众,获得了普遍赞誉。“人民英雄”张定宇( )A.在正确价值选择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B.以正确价值观为基础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C.所作价值判断和选择是由主观意愿决定的 D.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9.西红柿曾被称为“狼桃”。16世纪,有人发现了它,并种在英国皇家花园里,供皇家贵族观赏。到了18世纪,一位勇敢的画家发现西红柿原来是可以吃的。从生长在野外到被人们观赏和食用,西红柿逐渐有了存在的价值。这里的价值是指( )A.主体满足客体需要的功能以及属性 B.事物本身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C.事物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D.人们对于不同事物和行为的不同看法10.2023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开展这次主题教育,要廉洁奉公树立新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持续纠治“四风”,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这启示我们( )①要在正确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 ②要坚持以正确价值观引领人生发展的方向③抓住“牛鼻子”,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依靠群众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