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3.10《我们不乱扔》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年级上册3.10《我们不乱扔》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10《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活动是人教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个主题活动。在此主题是公共卫生,聚焦“不乱扔〞这一日常行为习惯,融合小学生守那么的相关规定,引导学生认识到不乱扔不只是守规那么,也不只是为了有干净的生活环境,还因为我们要追求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教材力求借助儿童原有的生活情境,呈现儿童在学校、在社会、在大自然中讲究环境卫生的问题。通过多样的形式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认知,切实感受乱丢垃圾对己对人的危害,使其认识到不乱丢垃圾了。教材以连环画的方式展示了儿童活动中的几个镜头,让儿童感受到乱丢垃圾的现实情况,表达了儿童很容易犯的错误,具有普遍性。
学习目标
1.知道并且能够做到不乱扔拉圾。
2.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养成不乱扔的习惯
3.知晓垃圾分类,并且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评价设计
教材内容结构由“我喜欢哪种情景”、“不只是为了干净”、“这样可不行”和“我能做到的”四项活动内容组成,使学生通过阅读、交流、思考等形式,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和树立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探究垃圾的来源及对生活的危害,体会到垃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烦恼,然后通过进一步认识垃圾的处理的费时、费力,激发学生为消除垃圾而投身环保的情绪体验。
学习过程
一.课前体验 初步感悟
课前调查“我们身边有哪些地方是干净净的,谈话方式引入.,播放校园美景。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播放视频《在森林》。师:视频中有哪些美景 这样的环境你喜不喜欢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讲一讲-我们不乱扔。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我喜欢的环境
1.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学习生活环境 我来出示几组图片,大家来选一选,说一说。
通过交流,认识我们来看看大家都喜欢什么。
脏乱环境让人不舒服出示图片:
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出示图片:到处都是垃圾的户外,你喜欢吗
这种环境给了你什么感觉
激发保护环境意识,那你知道这样的情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2.说一说优美的环境给你带来什么感觉
分组展示、全班交流:
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地方也有是干干净净,让人觉得很舒服呢
分组讨论
3.那么干净优美的环境是怎么来的 我们该如何做呢
活动二:不只是为了干净
1.生思考
2.当垃圾产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树呢 接下来我们跟着一个班的小朋友去秋游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有看他们的表现吧。
出示:秋天游带上垃圾袋问:秋游时为什么要带垃圾袋呢 你们出去玩时是否带过 问:垃圾随手扔的行为好吗 你会垃圾扔在哪
生回答 看图评价出本图片:到处都是纸飞机的情景 知道什么该你在这幅图里看到什么 他们应该怎么做才对做,什么不该做?出示图片:王勇收拾拉圾问:王勇的哪些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他教会了你什么
3.出示图片:垃圾分类视频《垃圾分类》,了解一些垃圾分类的事情。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4.小结公共卫生需要大家维护,我们要做到不乱扔垃圾,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到垃圾分类我们讲了公共生需要大家维护,我们要做到了不乱扔垃圾,这里不仅是文明的现,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活动三:这样可不行
1、我们知道了维护公共卫生既是文明的表现,也是每个人的责任。但在生活中,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图片)。在调查交流除了这些,你还发现了哪些不讲公共卫生的现象 不文明行为.?
2.分组活动:把你发现的不文明,不讲卫生现象记录下来。(完成记录表)
3.视频《乱扔垃圾惹的祸》
分组交流:针对不文明现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活动四:我能做到的
1.公共环境卫生需要丈家的维护,养成好惯. 你会怎么做
2.全班交流 分组合作讨论
3、图片展示
三.内化感悟
引领生活做一朵文明花,把自己做到的事情,写在花瓣上,并涂上颜色
四.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课下继续完成文明花,到此结来,看看自己收获了几瓶花。
《我们不乱扔》观测练习
一、我是小法官
1、小红放学后认真摆放班级中的桌椅板凳。()
2、回家的路上,附近没有垃圾桶,只好把包装纸扔在路上了。()
3、秋游的过程中,班长提醒大家不要随手乱扔垃圾。()
4、大刚认为自己来学校上学是有权利在图书馆在书上乱写乱画的。()
二、我会选择
1. 去 商 场 买 东 西 , 你 会 选 择 什 么 购 物 袋 :()
a.塑料袋 b.硬质包装 c.环保袋
2.下课时,你看见桌子底下有一团纸,你的做法是:()
a.踢到别人那里 b.捡到垃圾桶里 c.不管它
3.在公交车上,看见一位老奶奶提着菜吃力地站着,你会: ()
a.装看不见 b.请老奶奶坐下 c.不知道
4. 吃完的口香糖,你会:()
a.吐在地上 b.粘到墙上 c用纸包好丢到垃圾桶
5. 当你吃完零食后,你会把包装: ()
a.扔到地上 b.扔进垃圾桶里 c.塞进桌箱里
三、课文内容我知道。为了保护好周围的环境,不乱扔垃圾,在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
《我们不乱扔》课后反思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第 10 课介绍了我们不要乱扔垃圾,要爱护公共环境,从不同的角度、空间. 教育学生注意保持公共环境的卫生,特别是我们学习、生活的环境卫生。在教学时,为了让孩子理解课文中"我喜欢哪种环境"的意思,我就以生活中的垃圾成堆的环境图片作为范例,出示一组垃圾成对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看了这组图片的感受,再以津北小学中现实生活的场景图片,并与前一组环境图片做比较,引导他们说出他们喜欢哪种情境。其实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了"不乱扔果皮纸屑"的说教,但是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为了强化意识,我除了按照教材上的要求"看图说话"外,还让学生互相监督,不只是保持教室的卫生.还要养成随时捡拾垃圾好习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孩子们不能够时时刻刻的想到环境保护,如果有更加吸引他的东西摆在他面前,多数的孩子就会把果皮纸屑丢在一旁,针对此问题,我们又开展了此次活动,活动后,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做得很好了,但能有一部分孩子自己主动地去扔垃圾了,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在本次活动中,根据统编教材的精神与理念,把表达与表现有机的进行整合.为孩子们创设了条件,使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了以"儿音发展为本"的理含尊重孩子,把孩子们自己发现的问题交由孩子们自己解决,大家各抒己见.
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表达表现自己的认识,让孩子与老师.孩子与孩子. 孩子与环境发生互动,互相学习,互相感染,真正发挥了幼儿学习主人的作用.使孩子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得到了提升。秋天到了,家长都会带孩子出去秋游,这样让我们天真可爱的孩子也知道爱护环境,我特意选择了这节环保活动课程。以王勇和他同学的行为做为切入点. 让学生明白在秋游活动应该如何爱护环境,让环保意识深入学生心中。我特意设计了一项垃圾分类活动,让学生认识不同垃圾的标志和概念,让学生知道垃圾分类的好处,引导学生垃圾分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