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4.10我们当地的风俗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下册4.10我们当地的风俗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本单元是家乡主题的循环单元,侧重从家乡的文化形态与家乡整体发展变化的角度,提升学生对社区和家乡生活领域的社会性学习。家乡的文化形态较为抽象,因此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通过对传统风俗和家乡民间艺术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本课聚焦家乡当地的风俗,引导学生了解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风俗也发生了演变。我们应理性对待风俗的演变,有些风俗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应该被淘汰;有些风俗蕴含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应被遗忘。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风俗有了一些了解,但对其感受和认知并不深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有意识地选取学生较为熟悉的家乡风俗或和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比如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尊老爱幼风俗、在学生成长记忆中烙下深深印记的当地节日风俗等。这样,我们可以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家乡风俗对自己的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引导他们了解当地的风俗及其含蕴含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性看待风俗的演变,关注家乡。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图书、网上查询或者采访长辈等途径,了解感受风俗的演变。
2.引导学生关注有争议的风俗,并学会理解、辨析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
3.关注被人们遗忘的优良风俗,懂得传承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探究风俗的演变。
教学难点:学会理性地对待风俗的演变。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好!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一组图片。(PPT出示各种传统节日的图片)考考你们,能不能快速说出这是哪个传统节日。(PPT最后一个出示过春节的图片)
师:看来大家对传统节日的风俗都很熟悉,一下子就猜到了。那你们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是怎么样过春节吗?看——(PPT出示元日视频)
师:宋朝的人们和我们现在欢庆春节的风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预设:我们没有逛庙会、没有用食物敬神仙、没有喝屠苏酒……
师:是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风俗有些消失了,有些却发生了改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风俗的演变。【板书课题:风俗的演变】
活动一:风俗演变小调查
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旧习俗已逐渐被新风俗所替代。你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风俗正发生着演变吗?(先让学生自己思考)
请大家结合我们的课前小调查,先小组直接交流,再来分享你们了解到的哪些风俗需要淘汰、加以变革的风俗。(小组合作探究)
课前小调查
家乡风俗小调查
风俗的名称 礼仪风俗( )节日风俗( )饮食风俗( ) 丧葬风俗( )婚嫁风俗( )其他( )
调查的途径 翻阅图书( ) 上网查询( ) 采访长辈( ) 其他( )
风俗的主要活动
淘汰或变革的理由
可能的替代性活动

学生交流反馈:
预设1:端午节喝雄黄酒的改变。
预设2:清明节祭扫活动烧纸钱、放鞭炮的风俗改变。
预设3:春节的海吃海喝、宴请浪费要杜绝。
预设4:尊老爱幼的风俗,如给孩子庆生、老人祝寿可以传承。
预设n:选日子,包硬币的好运饺子……
教师随机引导、点评。
师:听了同学们的讨论,发现随着人们思想的开化,有些落后的风俗已不再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时就需要淘汰。【板书:落后的风俗 淘汰】
活动二:风俗演变大辨析
师:有些风俗需要淘汰,有些风俗只需要加以变革就能适应当代社会。冉冉小朋友在春节期间就遇到了一件令她困惑的事,我们一起去看看。
大家好,我是冉冉。过年时,我的爸爸妈妈因为要不要燃放鞭炮的事情产生了分歧,爸爸认为春节燃放鞭炮是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风俗而且每家每户放鞭炮贺新年才有热闹的气氛。妈妈则认为燃放鞭炮不仅非常吵闹还污染环境。他们说的好像都有道理,我该听谁的呢?
1.阅读角:风俗演变辩论会
师:放鞭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对于这种风俗,有的人觉得应该延续,而有的人却认为应该淘汰。同学们,你对此有什么见解?(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从多个方面阐述了放鞭炮的利弊,都说得非常到位。正所谓“风俗当随时代变”,当一些风俗不再适应社会发展时,就需要变革。【板书:争议的风俗 变革】
2.电子爆竹的产生
师:为了解决传统鞭炮的缺点,而又能为人们的佳节祝兴,电子鞭炮应运而生。同学们,你们知道电子爆竹的特点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后进行补充、小结。(PPT出示电子鞭炮的图片与特点)
过渡:同学们说得很到位,寻找可行性替代品是放鞭炮这一传统风俗变得更加安全、更加环保的发展的方式。这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风俗文化也是在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清明节也不例外。
3.清明的风俗
同学们,你们了解了哪些关于清明的节日风俗,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指名回答)
4.文明祭扫金点子
(1)师:清明祭祀引发山火的现象屡见不鲜。(出示醴陵清明祭祀引发火灾图片)
(2)面对这触目惊心的画面,为使清明祭祀更加文明,你能给向大家推荐一些文明祭祀方式呢?
预设:鲜花祭祀、网上祭祀……
师随机补充:植树祭祀、洗墓祭祀(PPT出示)
师:感谢大家推荐文明祭祀的方式,你们的金点子可真多!
(3)文明祭扫我先行
师:清明节悼念革命先烈,也是小学生的常规活动,说说你们开展了哪些文明祭扫活动?
预设:给烈士陵墓鲜花、肃静默哀……
5.小结: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们暂时不能通过以上方式祭祀革命先烈。但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互动平台进行献花、留言,寄托哀思、缅怀先烈。悼念革命先烈使得清明这一传统节日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活动三:优良风俗需传承
过渡: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节日因为抵御不住外来文化的冲击,而被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之下。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被人们逐渐遗忘的传统节日风俗?
1.逐渐被遗忘的节日风俗
师:被我们逐渐遗忘的节日远远不止这些,还有中元节、寒食节、花朝节、以及重阳节。
2.保护重阳节的意义
(1)来自国家的重视(出示视频)
过渡:同学们说得真好!为了留住这些优良的风俗,社会也在努力。
(2)来自社会的关爱
师:许多单位、社区以及志愿者组织老年人开展各项活动,用点点滴滴的爱心,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图片:醴陵市各地开展重阳敬老活动)
(3)重阳诗会
不如我们来开个重阳诗会吧!你了解哪些与“重阳”有关的诗词歌赋呢?
师:感谢以上同学的精彩分享。其实,举办重阳诗会也是在以我们的方式,了解了重阳文化,弘扬中国传统节日风俗和敬老
爱老的传统美德。【板书:优秀的风俗 传承】
3.总结:同学们,传统风俗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是我们的文化结晶。但传统节日风俗也应符合时代内涵,对于逐渐被人们遗忘的优良风俗,国家和社会都在努力着,而作为华夏子孙的我们,更应把这些优良的风俗传承下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