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育发展中心四年级教研组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单元、学习主题 信息万花筒单元核心素养 本单元“信息万花筒”紧扣时代主题,旨在引导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辨别筛选信息,健康看电视,合理利用网络,正确认识广告,高效、规范、文明地使用媒体,从而提升他们的媒 介素养。学业要求 第9课《正确认识广告》重在让学生辩证地看待广告,了解广告,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辩证地认识广告的真实性,辨别虚假广告,善于识别,不被广告牵着走,做聪明的消费者。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三级课题) 《正确认识广告》 课 型 新授课课 时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 10.27教学内容解析 本课的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我的健康成长”中“了解生活中满天飞的广告的真实性,抵制虚假广告,理性消费。”广告作为最日常化的现代商品宣传之一,给青少年带来了很多诱惑。有些青少年不辨真假,其中,盲目消费,给自身和家庭带来不良影响。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正确看待广告,辨别真假,养成健康、积极的消费习惯。学习目标确定 1、不盲目相信广告,警惕虚假广告。 2、通过学习,学会识别广告,不被广告牵着走。重点与难点 1.认识广告的多种形式存在。 2.了解虚假广告的危害。课前自主学习指导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对广告的认识以及对广告种类形式的了解,结合生活实际,反思自己对广告的认识:广告都可信吗?关键问题解决 1.认识到广告对自己有哪些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2.通过学习,了解识别广告的真实性,如何练就火眼金睛,让虚假广告显出原形。学习评价设计 自我反思 共同探讨 抵制广告诱惑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级备课活动一:交流汇报1、针对学生课前收集的内容进行交流。 教师引导:同学们,缤纷的广告遍布我们的生活,优美生动的广告语吸引着消费者。现在大家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 2、提问:同学们,你们通过观察,你们认为广告都是真实可信的吗?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小结: .广告的内容不一定都可信,虚假广告就更不可信了。 虚假广告要么是推销假冒、劣质商品,要么是直接骗取消费者的钱财,这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3、总结:在生活中我们要正确地选择可信的广告,不能全听全信。1、课前,老师布置大家观察收集喜爱的广告。下面请大家把自己的收获拿出来,在小组内交流交流,说一说自己最喜爱的广告。 2、同学们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观点。 (1)以小组讨论。 (2).小组长代表自己小组进行发言,展示讨论结果。 (3).推荐可信的广告。 活动意图说明: 1.通过学生观察收集广告引入话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2.通过推荐自己喜爱的广告,虚假的广告,了解到广告给我们生活带来的 影响。活动二: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同学们,五花八门的广告,让人眼花缭乱,把商品夸得十全十美,大家在广告宣传下买过东西?(出示PPT)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68页内容,学生学习。 除了书上提到的这些问题之外,你还想到哪些?学生看课本67页,完成小调查 学生交流,说一说对广告的感受是怎样的? 3、学生分组交流:广告对你有什么影响?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广告,对照自己或者家人平时,学会正确地 对待广告。活动三:探究新知出示“案例一”“案例二”这两幅图片,引导学生读一读,说一说。 同学们,你们还遇到哪些虚假广告? 学生自由读一读,了解案例内容的是什么?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阅读角让学生了解虚假广告对我们的危害。活动四:课堂总结指名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学生谈收获。活动意图说明: 总结本课收获,认识到广告对我们生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广告,理性消费。“双减”作业设计 小法官,来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x ") 对广告我们应该不盲从,做到理性消费。( ) 2.我们在购买商品前,可以先将同类商品作比较,再选择购买。( ) 3.消费者可以通过广告了解产品,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 婷婷看到广告里的玩具功能很强大,就应该让妈妈购买。( ) .有些商家利用从众心理来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 ) 广告的制作和宣传是需要费用的。( ) 只要是商业广告,都是值得信赖的。( )教学设计思维导图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指导教师建议 教师抓住学生分享喜爱的广告交流收获,激发了学生的分享和学习欲望。教师以问题导向把学生引到本节课的重点:广告都可信这个问题上。通过学生讨论、平时的生活实践及教师引领讲解,使学生明确了广告并不都是可信的,同时也知道了虚假广告带给我们的危害。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意图明确;作业设计没有体现分层设计,如果再加上一两道表达观点的题型,或者是接近生活实践性的题会更好一点!思维导图简洁明了,让人一目了然,一下就能记住本节课的重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