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4.11《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一课时《暴增的垃圾》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4.11《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一课时《暴增的垃圾》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四年级教研组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主题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单元核心素养 本课落实新课标的核心素养有“道德修养”中“初步养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关心公共卫生。”“责任意识”中“热爱自然,了解自然是我们生活的共同家园,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学业要求 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常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二级课题) 《变废为宝有妙招》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 2023年12月2日
教学内容解析 本课共有两个话题“暴增的垃圾”“减少垃圾 变废为宝”。 “暴增的垃圾”为第一课时,旨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认识垃圾来源于生产生活,其不正当处理给环境带来了极大危害,同时明白如果不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宝贵资源,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学习目标确定 (1)了解垃圾暴增的现状,感受垃圾的暴增与自己息息相关,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减少垃圾。 (2)能够通过阅读材料,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垃圾的危害。 (3)能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垃圾与资源的关系,认识到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学会节约资源,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垃圾暴增的现状,归纳垃圾的危害。 难点:学会节约资源,提高环保意识。
课前自主学习指导 课前调查: 1.你知道垃圾有哪些种类吗? 2.垃圾对我们来说有用吗?完全没用( )有些有用( ) 3.你知道如何处理垃圾吗?
关键问题解决 通过课堂的三个活动,让学生懂得垃圾的暴增与自己有关,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评价设计 课前、课后利用调查作业进行评价。课中从活动态度、参与程度、完成情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级备课活动一:导入:同学们,在课前我们对垃圾进行了调查,在家里、小区里,还有这些地方我们都发现了垃圾,这说明什么?(处处有垃圾) 2. 出示调查表,看看家里一天产生多少垃圾?你有什么发现? 每一天都会产生垃圾,每个家庭产生的垃圾都不同,我们(时时有垃圾)。 3.那这么多的垃圾是从哪来的呢?我们再来看看这几张照片。认识垃圾的种类。说感受。 4.总结:人们正常的生活,必要的生产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各种各样的垃圾挤占我们宝贵的空间,对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学生结合课前调查照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言,谈发现。 3.学生观察照片,对垃圾种类进行归纳。 活动意图说明: 本环节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了垃圾暴增的现状,知道垃圾从 哪里来,能积极地发现生活中的垃圾问题。活动二:打开书本,阅读82页的内容,思考有哪些危害?记下关键词。小组交流归纳总结。 观看视频,说感受。 3.小结:原来,随意丢弃的东西不仅仅是垃圾,更是一种危害。1.学生小组交流。 2.分享感受。 活动意图说明: 本环节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了解了垃圾造成的危害,并知道垃圾的“寿命”,了解危害的程度,让学生明白解决垃圾问题的必要性。活动三:过渡:所有的垃圾都是危害,都毫无价值吗? 出示,这是上海世博会的椅子,这用什么做成的?它是由废弃的牛奶盒制成的。10克的牛奶盒中有8克的优质纤维,2克的铝塑材料,这些都是什么?宝贵的资源,原来啊垃圾也是一种资源。大家想想,我们平时随意牛扔掉的奶盒,不仅是环境污染,更是资源浪费呀! 除了牛奶盒,还有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呢? 请你通过课本 83 页知识窗,挑一挑小红家的垃圾袋里有哪些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资源?然后看看里面还有什么?说说你的感受出示垃圾 小结:多数废弃物中都有可以再利用的宝贵资源,如果不充分利用,不仅污染环境,还最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总结:环境问题是百年大计,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老师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把我国建成不仅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更重要的是美丽的现代化强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那样: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学生阅读知识窗,辨别垃圾袋里的垃圾,谈发现。 活动意图说明: 本环节通过具体事例分析让学生懂得资源再利用的价值,结合教材中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巩固学习垃圾回收知识,并通过课堂游戏进行练习。板书设计:
“双减”作业设计 课前调查: 课后实践: 我是家庭垃圾管理员 体验1天的家庭垃圾管理员,找出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品,并和家长一起思考如何再利用。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