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30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30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声音的特性
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大小)叫做响度.
(1)定义:
“震耳欲聋”
“低声细语”
“引吭高歌”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窃窃私语”
(2)实例:
(3)思考:声音的响度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响度、音调、音色

1.响度
猜想
实验
结论
1.响度的影响因素实验
钢尺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
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分别轻拨和重拨钢尺.比较两次钢尺振动幅度和发声时响度的大小.
实验与探究
1.图中的两个情景有什么共同点呢?
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
2.为什么老师上课时,第一排的同学与最后一排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不一样?
与发声体的距离不一样,声音的响度不一样.
观察与思考
在生活中,你知道长脚蚊飞舞时与牛吼叫时的声音有区别吗?
音调
男女生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男生声音粗犷、低沉,女生声音尖细、高吭
1.物理学中,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1)感受音调高低的变化
(2)女高音、男低音表示的就是音调的高低。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
当物体发声时,音调高低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分别是5cm、10cm和15cm。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
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低。
在物理学中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
归纳总结
2.音调的影响因素
3.超声波和次声波
20000Hz
频率
声音
20Hz
次声波
超声波

20HZ
20000HZ
人的听觉范围
次声波
超声波
超声波—— 频率高于20 000Hz的声音。
次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在本章开始时“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
这是因为,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次声波。
火山喷发
台 风




次声波
小资料
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小于10Hz,而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为500—600Hz。
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蜜蜂翅膀发出的声音?
蜜蜂翅膀的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
3.音色
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1.如图所示,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不开门的原因是( )
A.说话响度不同 B.说话音调不同
C.说话音色不同 D.敲门声音不同
C
典例与精析
声音的特性
乐音与噪声
乐音的特性
噪声的防治
响度
音调
音色
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
声音的强弱:分贝(dB)
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来源
危害
减弱噪音
区别
课堂小结
1.声音的高低叫做________,它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
2.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________来描述物体振动的__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
知识点1 音调
音调
快慢
频率
快慢
赫兹
Hz
3.高音调的波形更________一些,声音的频率________;低音调的波形比较________,声音的频率________。
4. 声音的尖细脆与粗沉,以及男高音和男中音都是指________的高低,1,2,3,4,5,6,7音调逐渐________。
知识点2 听觉与频率的关系
密集
较高
稀疏
较低
音调
升高
5. 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Hz到___________Hz.通常把高于____________Hz的声叫做超声波,低于________Hz的叫做次声波。
6. 大自然的活动如:地震、火山、台风、海啸都伴有___________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核爆炸也是,该声波传播的距离很远,它的频率小于________Hz。
20
20 000
20 000
20
次声波
20
【典例1】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 Hz,D调“1(do)”的频率是294 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________高。
知识点1 音调
音调
【变式拓展1】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_不一样,主要是由声源的振动________决定的。
思路点拨:音调的高低取决于振动的快慢,振动得快,音调就高;振动得慢,音调就低。
音调
频率
【典例2】如图2-2-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 100 Hz
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 ~50 000 Hz
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
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
知识点2 听觉与频率的关系
B
【变式拓展2】图2-2-2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两个分别标有256 Hz和512 Hz的音叉对着话筒发出声音。如图2-2-2所示是256 Hz的音叉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则下列图中512 Hz的音叉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合理的是 (   )
B
思路点拨:频率由低到高:次声波→可听声(20~20 000 Hz)→超声波。
1.(4分)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可以把成年人的声音近似变成小孩的声音,这样做就改变了录音机喇叭中发声纸盆的振动快慢,使观众听到的声音与原配音相比( )
A.声音变大 B.声速变大
C.频率变小 D.音调升高
D
课后训练
2.(4分)两个音叉振动时的波形如图2-2-3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比乙的音调高
B.乙比甲的音调高
C.甲和乙的音调一样高
D.无法比较音调的高低
B
3.(4分)如图2-2-4所示,小易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这表明 ( )
A.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
4.(4分)如图2-2-5所示,对比可知,图________应为女高音歌唱家的声音波形图,另一幅图为男低音歌唱家的声音波形图,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乙波形密,频率高,音调高,
女高音的音调高,男低音的音调低
5.(4分)某种昆虫在飞行时,5 min内翅膀振动30 000次,则该昆虫翅膀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类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昆虫发出的声音。
100

6.(4分)如图2-2-6所示,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棉花后从下端塞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__,当他往下拉活塞时哨子的音调________(填“变低”“不变”或“变高”)。
音调
变低
7.(6分)“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说的是不会吹竽的人混在会吹竽的队伍里充数。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由竹管刮制排插而成,如图2-2-7所示。吹奏时,竹管内___________振动发声,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__的形式传入人耳;相同条件下,吹奏长管所发出声音的音调较________(填“高”或“低”)。
空气柱
声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