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熔化和凝固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熔化和凝固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固态
液态
熔 化
凝 固
提问:(1)物质的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
(2)不同的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
熔化、凝固

1.
实验器材:
酒精灯、铁架台、试管、烧杯 、温度计、石棉网、秒表、水、火柴、海波、松香.
加热海波和松香
松香
海波
实验与探究
①按图组装实验装置.
②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海波和松香的状态变化情况,并仔细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
③待被测物体的温度升至4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固体完全熔化.
④根据海波和蜂蜡的熔化实验数据,在教材的表格中绘出它们熔化的图像.
⑤分析作出的图象,得出结论.
2.实验步骤:
实验一:海波的熔化与凝固过程
海波也叫硫代硫酸钠,是一种物色透明的物质
从实验现象容易看出,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47℃海波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不变,直到完全熔化 ,温度才继续上升.海波在凝固过程中:继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归纳与小结
实验二:松香的熔化与凝固过程
松香是松树树干内部流出的油经高温熔化成水状,干结后变成块状固体.
随着不断加热,松香的温度在上升
此过程中松香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
3 .讨论:
海波和松香的熔化有
什么相同和不同?
归纳与小结
不同点:
(1)海波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2)松香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相同点:
(1)从固态变成了液态.
(2)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
像海波、金属等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称为它们的熔点.
1 .熔点
2 .晶体与非晶体
根据各种固体熔化的特点不同,可以将固体分 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
熔点

(1)像海波那样,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叫做晶体.
铜矿石
明矾
水晶
食盐
都属于晶体
都属于非晶体
(2)像蜂蜡那样,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叫非晶体.
蜂蜡
塑料
松香
玻璃
橡胶
沥青
1、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非晶体没有熔点.
2、凝固中:晶体有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注意
钨 3410 银 962 萘 80 固态酒精
-117
钢 1515 铝 660 海波 48 固态氧
-218
铜 1083 铅 328 冰 0 固态氮
-210
金 1064 锡 232 固态水银 -38.8 固态氢
-259
1.01×105 Pa大气压下
一些物质的熔点(凝固点)
小资料
知识点1 物态变化
1. 固态 、 液态 和 气态 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 物态变化 。
知识点2 熔化和凝固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A )
A.铁块化成铁水
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
C.湖水表面结冰
D.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
3.长春市南湖公园四季风景怡人,下列景色形成过程中会发生凝固现象的是( D )
A.春天,积雪消融 B.夏天,雾绕丛林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湖面
知识点3 熔点和凝固点
4.如图是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 乙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70 ℃。
5.某同学在实验室探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正确地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其中属于非晶体凝固图像的是( D )
知识点4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6.用质量相等、温度为0 ℃的冰和水来冷却食物, 冰 ( 选填“冰”或“水” )的效果较好,原因是 0 ℃的冰变成0 ℃的水要吸收热量 。
7.橘农们从天气预报中得知,将有一场霜冻来临。他们傍晚就开始给橘子树喷水,随着温度的下降,水结成冰,而橘子并没有被冻坏。这是水 凝固放热 的缘故,使橘子温度不会降得过低。
8.冰糖葫芦的制作方法是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 熔化 为糖浆后,再将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放出热量 凝固 (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成固态,令人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
9.炒菜的铁锅坏了不能用焊锡补,是因为炒菜时锅的温度会 高于 焊锡的熔点;烧水的铁壶坏了却能用焊锡补,是因为烧水时铁壶的温度会 低于 ( 均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焊锡的熔点。
10.小明在收看新闻节目时,看到记者报道这样一则消息:一行人被楼顶檐上的冰溜子砸成重伤。小明分析了冰溜子形成的原因。原来是雪后楼顶上集聚一层雪,白天在太阳照射下,一部分雪因 吸热 ( 选填“吸热”或“放热” )而 熔化 ( 填物态变化名称 )成水,水从楼顶檐流下时又遇冷 凝固 ( 填物态变化名称 )成冰,这时要 放热 ( 选填“吸热”或“放热” )。久之形成大冰溜子埋下安全隐患。
11.对海波进行加热,在温度达到48 ℃时,其状态( D )
A.一定是液体
B.一定是固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2.在“探究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该物质( C )
A.是非晶体
B.在CDE段是固液混合态
C.熔化过程是BC段
D.凝固过程持续了6 min
13.( 贺州中考 )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装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A )
A.没有熔化 B.熔化一半 C.熔化小于一半 D.熔化超过一半
14.如图甲是“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 1 )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进行加热,这样加热固体的好处是 使固体受热均匀 ;
( 2 )该固体熔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 晶体 (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 8 min,第10 min该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态。
15.在“探究冰和蜡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小华把碾碎的冰块和蜡块分别装入试管中后,先探究蜡熔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小华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升高 (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蜡属于 非晶体 (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 2 )实验前将冰块和蜡块碾碎的目的是 使冰块和蜡块受热均匀 ,安装器材时,试管不能碰到 烧杯壁或烧杯底 ;
( 3 )做完蜡熔化的实验后,小华惊奇地发现冰块已经开始熔化了,他认为冰熔化时不需要吸热,小华的推测 不正确 (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
16.2019年春节前的大雪,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了一些困难。小蓝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撒大量的盐,由此他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可能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探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蓝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作成了凝固图像如图甲所示。
( 1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 10 min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 10 min;
( 2 )从图像中可得出结论: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 不变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 3 )盐水的凝固点为 -2 ℃。实验的结果验证了小蓝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 低 ( 选填“高”或“低” )了;
( 4 )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变多 (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