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有了共产党》--开天辟地的大事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为主题的一个单元。此单元以史实为脉络,以精神为核心,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这个单元包括《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富起来到强起来》等内容。本课是继《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和《推翻帝制 民主觉醒》之后的一课。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五四运动有一定了解,但是对相关概念及具体事实并不清楚,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本课设立三个话题:“开天辟地的大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途径。2.向学生展示五四运动情况,理解祖国富强的意义,树立振兴中华之意识。3.了解中共一大的召开,激发学生弘扬“红船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介绍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过程,讲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井冈山道路的开辟、红军长征等重要历史事件。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每个事件的过程及意义适当补充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难点;让学生懂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帮助学生理解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教学策略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法、情境教学法等,结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视频、音频相关资料。学生:1.查找资料,了解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口号。2.探究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遇不平等对待的原因。3.了解中国共产党党旗。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是盘踞在东方的一条巨龙。西方国家一直难以接受中国发展的迅速,因为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很长一段时间任人宰割、屈辱心酸的历史。师:(1)当时的中国,外忧内患,战乱频频。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妥协,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割地赔款,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间,英法两国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惨遭毁灭,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清军以惨败告终,签订了《马关条约》 ,继续割地赔款。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又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又割地赔款,从此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有志之士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良运动,但均以失败告终。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它却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2)此时,我们的邻国悄悄发生了一件大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视频。(视频播放)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活动环节师:我们共同开启一场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之旅。第一站: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出现了一个宝箱(PPT),给了我们两个线索,有谁认识他们吗?师:谁能说一说他们都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做了哪些贡献?生: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师:人们都爱阅读《新青年》刊物,它喊出了中华民族的心声,是积极向上的,鼓舞斗争精神的一种情怀。生: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师:李大钊找到陈独秀后,两人一见如故。李大钊不仅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还在北京晨报的副刊上设立了“马克思研究”专栏。师:1927年4月6日,李大钊不幸被军阀逮捕,在狱中受尽酷刑。请阅读58页的活动园内容,和同桌展开小组讨论:李大钊为何不惧死亡?生:因为李大钊坚定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信仰、对共产党的信仰,是共产主义精神让李大钊不惧死亡,而且他坚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会得到光荣的胜利!第二站:五四运动师: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宝箱又出现了,线索是一幅《五四运动》的油画。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场运动?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9页的阅读角,读完后小组合作,思考:1.五四运动的口号有哪些?生:“外争国权,内除国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等。2.为什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不平等对待?师:(补充介绍)主要是因为当时国力非常弱,是一个传统的、典型的农业国,并且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被他人看不起,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五四运动胜利了,迫于压力,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每年的5月4日是我国的五四青年节,上至国家下至各省、市、地区,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同学们,请谈一谈为什么国家如此重视五四青年节?生: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也为了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他们都是具有极高爱国主义情怀的青年,而五四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师:习总书记说:“青年强,则中国强。”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传承伟大的五四精神。第三站 :南湖红船师:宝箱又出现了,线索是一副《启航》的油画。师:同学们,如此重要的会议为什么会在一艘木船上召开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当时的历史。师: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生:尽管危机四伏,困难重重,都无法阻挡会议的召开,说明代表们都坚信共产主义精神;当时国家与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急需一个政党来领导中国走出黑暗,所以有再大的困难,会议都要开。师:看完视频,结合60页的阅读角,说说你都了解到一大会议的哪些内容?生:大会正式决定建立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师:就是在这艘“红船”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这艘大船从此扬帆启航。这艘“红船”上孕育出的“红船精神”激励了革命先辈,也在不断激励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师:谁能说说什么样的精神是“红船精神”?生:勇于创新,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师:我们来看看习总书记是怎么诠释的。师:齐读。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师:同学们朝气蓬勃,相信这样的红船精神也会刻进你们每个人的心中。现在让我们再来看一个视频,思考: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中国有了共产党,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这番话不禁让我想起一首老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唱一唱吧。播放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师:同学们,这一节课的党史之旅,你有怎样的感受呢?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今后你又会怎样做呢?生:是中国共产党救了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我们要热爱党、坚定跟党走的信念;要传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和红船精神;不久的将来成为共青团员,更要立志加入中国共产党,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师:我们虽然没有亲身经历那个动荡的年代,但我们依旧要了解党史,铭记党的精神。最后,让我们一起学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业布置1.学唱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采访亲人中一位老共产党员,请他讲讲自己听过,见过的关于老党员的故事,再讲讲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课后反思用触目惊心的一连串年份数字刺激学生的视觉,触动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对入侵者的愤懑。接着通过陈独秀、李大钊两位伟人,引领学生走进我们党史的旅程。虽然布置了预习,查阅关于五四运动的口号,但是由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背景不够了解,使得对五四青年学生的运动难以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中又进行了关于北洋政府当时的社会情况补充,学生才进一步了解五四运动的意义,以及五四青年的爱国情怀。今后教学中,应注意先把一些必要的,较远的时代背景提前引领学生了解,为接下来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做铺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