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有了共产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中国有了共产党》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的第三课,设置了三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第一课时《开天辟地的大事》,旨在培养学生政治认同、责任担当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为民族振兴奋斗的意识,传承红船精神。教材帮助学生了解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尤其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重要影响,以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歌颂革命烈士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五四青年的爱国情怀。课标要求政治认同:简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低段、中段知识的铺垫和过渡,简单了解了与共产党相关的革命故事,初步认识了党旗等基本知识,但对于近代中国的历史和党的成立仍不甚了解。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以来中国革命的探索,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相关历史背景有了初步掌握,这为学习本课提供了一定基础。从革命传统教育的角度,学生对本课时的有关内容会有片段性了解,受学生知识范围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理解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中需要教师通过多方面、多形式的历史资料和解读帮助理解。教学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知道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是党的象征和标志2、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热爱中国共产党。3、感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红船精神。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重要史实。难点: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历史背景,懂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课前准备学生观看《建党伟业》;课前回顾7、8课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历史背景;完成课前学习单,根据学习单要求查阅五四运动、中共一大等相关历史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歌曲导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正是因为中国有了共产党,才有了歌中唱的那些美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九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的第一课时《开天辟地的大事》,那么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哪些开天辟地的大事呢?接下来让我们共同穿越时光机,回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前夕,看看我们我们的党是怎样诞生的。(二)回顾历史,理解内涵活动一:指路明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当时的旧中国,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外敌入侵,肆意践踏,国家积贫积弱,百姓民不聊生,他们就处于一片黑暗当中,看不到一点希望。而与此同时,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震动了全世界。在我们中国,也有一群有识之士站了出来,寻找救国的道路。那么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开展革命活动的呢?结合课前学习单,请大家翻开课本58页,借助插图和你查阅的资料,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吗?把你的发现跟身边的人说一说。谁来给同学们说一说。(学生分享)小结: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以笔杆为武器,以《新青年》为阵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他们是冒着生命危险在传播这先进的火种。其中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触犯了当时反动军阀的利益。(课件出示59页活动园)。李大钊就这样牺牲了,但他并不害怕死亡,请同学们议一议李大钊为何不惧死亡呢 (学生回答)正是有了无数像李大钊这样理想坚定,忠贞不渝的早期共产党人们的英勇献身,使得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设计意图)运用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用滚动图片等形式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进行呈现,激发学生思考救国之路,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于中国革命的思想指引作用。活动二:奋起抗争──五四运动的爆发跟随时光机,我们来到1919年1月。此消息一传入国内便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让我们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请阅读59页阅读角,阅读后思考:我们为什么会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不平等的对待呢?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中国迫切的需要一个能够引领我们发展的、强大的政党,来拯救四万万同胞于水深火热之中。(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五四运动视频,使学生直观感受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明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活动三:党的诞生──开天辟地的大事让我们继续乘坐时光机,来到1921年。1921年发生了什么开天辟地的大事呢?党的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下面我们来开一个有关中共一大的交流会。中共一大时全国大概有50多名党员,第一次会议有13人参加,会议的过程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一起看看一大第六次会议中的突发情况。师:面对这样的情景,你觉得会议还要继续吗?即使是冒着生命的危险,代表们还是选择继续开会。会议地点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上,我们伟大的党诞生了。党旗的锤头和镰刀分别代表着什么呢?中国共产党党旗上的镰刀和锤头就分别代表着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设计意图)通过班级优化大师,对于参与课堂活动的同学给予点评反馈,实时记录,优化课堂氛围。采用小组汇报形式,锻炼他们信息获取和合作探究能力,同时以视频、党旗绘画作品等多种形式,表达学生对党的敬意,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活动四:童心向党──红船精神的传承刚才数字当中的2,就代表了一大有两个会址,也见证了共产党诞生的艰辛与不易。在一大会议中,你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精神。请小组讨论。师:从一大会议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坚守理想、勇担使命、英勇无畏、不负人民的伟大精神,那习主席又是如何阐述红船精神的呢?(学生交流分享)(出示课件)习主席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小结:红船精神体现了党的初心使命,伴随着我们走过了10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时代变迁,精神依旧,让我们乘坐时光机回到2022年,有一位战士跟咱们一同穿越了回来,看到今天的中国他充满了好奇。(播放视频)同学们,我们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该如何传承红船精神,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呢?我们该如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呢?(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同学们,一百年前,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的口号响彻祖国大地。今天,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奋斗践行红船精神,唱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素养作业基础性作业:以“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为主题,制作一份手抄报。拓展性作业:请你在课后回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历程,思考: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课下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写给青少年的党史》。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历史,能树立一定的忧患意识,更加珍惜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并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活动,增强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提到:“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本课融入信息技术2.0技术手段,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阅读、收集资料、观看视频、线上小组交流汇报等活动方式,加强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了解了红船精神的内涵,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的情感和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我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对课堂整体把握上仍然欠缺,经验尚浅,对于学生的思考并没有深入引导挖掘,给予的反馈不太充分,此外我的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也还有待加强,今后我还需向其他优秀教师学习,努力打磨自己的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