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3.9《中国有了共产党》 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3.9《中国有了共产党》 第二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国有了共产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路线和过程,知道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2.感受红军在长征途中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养成敬仰、爱戴革命先辈的情感。
3.激发学生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努力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教学重难点
感受红军在长征途中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养成敬仰、爱戴革命先辈的情感;激发学生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努力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齐老师要和大家一起重温一段红色的历史。齐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长征》,请欣赏。
今天,我们就跟随着长征的亲历者毛泽东一起,走进《红军不怕远征难》。板书课题。
二、再找长征路线图,感受长征路途难
1. 红军为什么要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到底“难”在哪里?请同学们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在《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上找一找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地区,遇到了哪些自然环境方面的困难。
2.小组代表汇报。
1)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到达陕北的吴起镇,行程二万五千里,历时两年。
2)长征途中遇到了险峻的高山、汹涌的大河、寒冷的雪山、可怕的草地。(板书:山高路远、环境恶劣)
还遇到了哪些困难?
3)缺衣少粮,物资短缺。(板书:生活艰苦)
4)兵力悬殊,武器落后,敌人围追堵截。(板书:敌人围堵)
3.红军太难了,此外,长征初期红军还面临着政治上的危机,你知道吗?
引出惨烈的湘江战役,此战之后,红军从出发时的八万多人锐减到三万多人。在这危急存亡的时刻,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从此走上胜利之路。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播放遵义视频)
三、重走长征之路,体会长征精神
艰难的长征路在毛主席和红军战士的眼里是-----万水千山只等闲。为什么面对这么多艰难险阻,红军如此等闲?让我们一起走进艰难岁月里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中去,共同探寻其中的秘密。接下来就开启我们今天的《长征故事会》。
1.四渡赤水,红军把敌人弄得晕头转向。
2.飞夺泸定桥,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浴血奋战、勇往直前。(播放视频)
3.彝海结盟,共产党注重民族团结,尊重少数民族。
4.漫漫长征路,环境恶劣,兵力悬殊,装备落后,红军为什么不怕?他们靠的是什么(板书:长征精神)
5.历经艰难险阻,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的破产,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让我们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诵读毛主席的《七律.长征》
6.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触?(我要学习红军长征精神)
四、长征精神薪火相传
1.长征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们,今天,我们还需要长征精神吗?学生思考。
2.我们的祖国有今天的繁荣富强,就是因为有着许许多多具有长征精神的奋斗者,他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创造新的奇迹。(出示抗疫图片)
3.长征以其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精神养分,让革命事业一代代薪火相传。长征没有终点,长征依然在路上。
4.我们小学生又该怎样学习长征精神呢?
学习中遇到困难,不放弃。体育训练中,不喊苦。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板书设计
红军不怕远征难
山高路远 不怕牺牲 环境恶劣

铸就
长征精神 百折不挠
生活艰苦 浴血奋战
敌人围追 勇往直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