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导学案(含答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导学案(含答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资源简介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导学案
【预习案】
(接续上一框题)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一)概念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 )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 )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二)基层民主的特点
与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政治民主相比,基层民主具有发生领域的( )、民主参与的( )、管理活动的( )等特点。有人形象地称之为“草根民主”。
(三)自治组织
1.村民委员会
(1)性质
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职能
其主要职能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3)自治内容
①村民委员会成员由( )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②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村民( )或( ),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2.居民委员会
(1)性质
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任务
其任务是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3)自治内容
①居民委员会成员由( )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②居委会成员居民选,( ),日常事务居民管。
(4)意义
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四)为什么要发展基层民主
1.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 )。
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 )政治制度。( )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 )加以推进。
(五)基层民主实践的做法
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
1.民主选举
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农村的( )和城市的( ),按法律规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选举产生。在农村,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产生采取村民( )选举的办法,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当场公布。在城市,社区居委会正从过去的居民代表选举,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选举发展,选举程序更加规范,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显著变化。
2.民主协商
城乡基层的公共事务千头万绪,应该也必须由众人商量着办。只有本着( )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促成基层社会的和谐。我国城乡的基层民主协商,在街道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也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
3.民主决策
城乡基层的公共决策与每家每户的利益直接相关。按民主决策要求,在农村,凡关系村( )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 )或( )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 )进行。
4.民主管理
在法律上,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 )或本区的( );在现实运作中,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 )来进行。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 )。
5.民主监督
负责城乡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居委会和村委会,事实上都掌握一定的权力。要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必须实行( )。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 ),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
(1)形式
设立“( )”“( )”是城乡各地普遍采用公开形式,此外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的形式。
(2)主体
( )对居委会进行民主评议和监督的主体,可以是居民代表,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也可以是由居委会代表、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代表和居民代表联合组成的( )小组。在农村,通过民主评议对村委会实行( )的职能,主要由村民会议承担。
结论: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三项( )政治制度。这些制度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相适应,是(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2.(综合探究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实现( )、保障( )、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建立并不断完善( )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实现了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相统一、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 )、最真实、( )的民主。
【讲授案】
总议题:基本政治制度有优势
议题一:新型政党制度新在哪?
议题二: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议题三:基层群众有力量
(接续上一框题)
议题三:基层群众有力量
自主学习:基层自治是什么?
预习,教材,自学知识:
Ⅰ基层群众自治的概念是?
Ⅱ基层民主有何特点?
(提示:本问题比较简单,同学们请提前预习教材,根据教材内容进行作答即可。)
材料:
泌阳县加强党建引领基层自治 构筑疫情防控长效机制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仍处于胶着的关键时期,越是如此,越要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统一,坚持“防疫为了群众、防疫依靠群众”,泌阳县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基层自治,构筑疫情防控长效机制:加强党组织对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制定疫情防控“战时”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全面推行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建立“1+N”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重点突破:自治组织有哪些?
查找资料,结合教材,合作探究:
Ⅰ基层自治组织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Ⅱ基层自治有哪些好处?
(提示:基层自治组织是本科的重点内容,请大家查找身边的村/居委会的相关案例,了解它们的性质特点、办事流程等,课上和同学们分享。)
镜头:
有同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拍到这样一张照片:李家村的办公楼前挂着三块牌子,分别是“中国共产党李家村支部委员会”“李家村村民委员会”“理解村村务监督委员会”。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是什么关系?”
“三者性质一样吗?”
“村委会是基层政府,所以才有党支部来领导吧?”
材料:
一个村干部的回忆:村委会都管啥?
连续几天大暴雨,唯恐滑坡泥石流,组织村民撤退。
村民家鸭子丢了,开启“侦探”模式。
践行“村村通”,跑批款、忙监工。
农忙时帮留守老人家种地。
发展猕猴桃产业,帮农户联系销售公司、帮农户打包。
调解乡亲邻里矛盾。
登记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定期更新、沟通。
大事小情组织村委会商量
......
合作探究:基层自治怎么搞?
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结合教材,合作探究:
Ⅰ人民群众的基层民主实践有哪些?
Ⅱ如果你是一个村干部/居委会干部?你要如何服务大家?
(提示:基层民主实践的做法是本课另一个重点内容,请大家提前识记相关知识点。并请同学们思考第二问,最好以书面形式呈现。)
材料一:
某村召开村民会议,讨论集资偿还为修水塔所欠贷款事宜,到会113人,108票赞成。由于多数村民支持,集资工作不到一星期就完成了。
材料二:
城乡基层公共事务管理涉及面广,包括办理本区或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或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依法管理本区或本村的公共财产,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工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普法教育、普及科技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等等。
【复习案】
1.自行梳理知识树。
2.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决定,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下列关于村委会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②村委会成员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③村委会选举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④村委会主任是我国基层政权机关工作人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委会成员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①②符合题意;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③错误;农村基层政权机关是乡镇人大及政府,村委会主任不是我国基层政权机关工作人员,④错误。
3.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推动建立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制度,规范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活动,促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公民对决策享有监督权
B.公民对决策享有知情权
C.公民对决策享有决定权
D.公民对决策享有建议权
【答案】B
【解析】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公民享有对决策的知情权,B符合题意;A、D与题意无关;对决策具有决定权的是决策机关,C错误。
4.请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为话题,写一篇150字政论短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