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10.3 图形的旋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说 课 流 程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华东师大出版社“图形的旋转”第一课时,主要研究旋转的定义,旋转的性质及性质的应用。旋转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将起到很好的渗透作用,是后续学习中心对称及其图形变化的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利用旋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好观察、好动脑,有积极探究的热情,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比较欠缺,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基本涵义;1.通过对旋转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对旋转后的现象进项探索。2.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有关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掌握有关画图操作的技能,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的欣赏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分析研究旋转现象,抽象概括旋转的概念,探索发现旋转的特征 。发现图形的旋转变换关系并恰当运用旋转研究几何问题教法、学法1、教法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旨在呈现更直观的图形,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体现了“类比思想”,采用引导式探索发现法、讲授教学法。2、学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达到多思、多说、多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请一位学生来黑板上来完成俄罗斯方块的游戏,另一位同学把的游戏操作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问:玩这个游戏的关键是什么?“旋转”[设计意图]从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旋转,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讲授新课旋转的概念一这个定点O称为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中心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Po转动的角∠POP'称为旋转角P'[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对旋转的概念,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回忆平移的特征,仔细观察图形,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旋转的特征。【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图形平移的特征,类比推理得出图形旋转的特征。考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2.旋转的特征例1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上一点,△ABD经过旋转后到达△ACE的位置。 (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旋转了多少度? (3)如果M是AB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旋转后,点M转到了什么位置?例题讲解【设计意图】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观察识图,独立思考,并且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巩固旋转的特征,使学生能够会用特征解决数学问题。2.如图,将Rt△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得Rt △ADE,点B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BC边上.若AC= , ∠B=60 °,则CD的长为( )A. 0.5 B. 1.5 C. D. 1D【设计意图】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观察识图,独立思考,并且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巩固旋转的特征,使学生能够会用特征解决数学问题。感受旋转的魅力【设计意图】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实际生活中图形的旋转,让学生感受图形旋转的美,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困惑?教师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学生归纳、梳理交流本节课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锻炼学生归纳概括与表达能力。布置作业必做题:练习册97页6题;选做题:练习册99页12题教师布置作业,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必做题的目的是巩固本节课应知、应会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必须完成.选做题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尽力完成,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提高,达到“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的.五、板书设计:10.3.图形的旋转1、 旋转的概念。2、旋转的特征。对应点对应线对应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