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4《地球-我们的家园》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4《地球-我们的家园》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明确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球。
2.认识地球环境面临的巨大危险和挑战。
3.初步形成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长远大局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意识到地球环境问题的存在以及人类面临的挑战。
难点:树立爱护、保护我们生存家园的意识,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方法
通过谈话、探究、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法感悟地球的唯一,体味人与自然的和谐,增强珍惜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制作、收集和整理资料。
学生 : 收集科学家们对地球以外星球的探索以及环境污染案例等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视频。
师:孩子们,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和我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地球的自白)。
2. 听了地球的自白,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根据视频展示交流。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展示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什么条件,感知地球的美好。
3.出示课题。
师: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
板书课题:地球——我们的家园(出示:地球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将抽象的语言变得更生动,更直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环节一:假如离开地球
(1)分组讨论:自学课本28页,结合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在小组内讨论。
(2)小组代表汇报
反馈预设:
生: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清洁的空气、清洁的水和肥沃的土壤,火星的温度不适合,氧气和水都只有极少量,所以火星不适合。
生:月球上的温度在-180℃-120℃之间,没有氧气,无液态水所以不适合人类居住。
生:太阳系外最近的恒星叫做比邻星,距离我们4.22光年,如果我们想乘飞船到比邻星去旅行,来回一次就得17万年。
……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假如人类离开地球还能生存吗?然后全班展示汇报。
(3)师总结:可以说除了地球,目前还未发现适合人类生存的其他星球,地球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
2.那我们能用高科技创造出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吗?
(1)课件出示: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文字资料,学生自学。
(2)师:这说明了什么呢?
(3)学生汇报:目前我们也不能创造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
【学生活动】生自学美国“生物圈2号”资料,认识到人类目前也不能创造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
3.课件出示案例,师:从这些资料大家得出什么结论?
4.引导学生明白:科学家们多次探索均以失败告终,目前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交流,得出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板书:提供所需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
【设计意图】在充足的论据中让学生感悟到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对地球产生敬畏和珍爱之情。
环节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出示课件:《房龙地理》中文字资料。
(1)指名读
(2)师:地球妈妈如此慷慨,如此亲切,她给了我们许多资源,如矿产、能源、动植物、食物等。如果没有这些资源,人类将无法生存。
2.那么人类与自然是怎样和谐相处的呢?
(1)中国的古人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生,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其实就是说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课件出示)
(2)自学课本29页活动园案例,小组内说一说:图中的人们是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3)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出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案例图片,小组代表汇报。
反馈预设:
第一幅图是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这是中国浙江乌镇随处可见依河而建,枕水而居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反映了人们爱护水资源,水养人类的良性循环。
第二幅图是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冰砖垒砌防风雪、御严寒的冰屋,他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反映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特点和谐生活的做法。
……
(4)其实这样例子还有很多,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呢?一起来分享一下。
生交流展示。
反馈预设:
生:沁水县是全国文明县城,街道干净整洁,环境优美。
生:青藏高原铁路下,人们专门为藏羚羊开了一条迁徙的道路,并禁止人类捕杀。
生:蒙古包
生:陕北窑洞
……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并展示交流生活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5)师总结: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的自然环境,人类要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并从国家层面理解生态文明对人类的重要性。
环节三: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
1.播放视频。
(1)师:可是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请看大屏幕(播放人类污染环境视频)
(2)看了视频你想说什么?
反馈预设:
生: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日益严重。
生:我们不要再乱砍滥伐了。
生:我们要做好垃圾分类,不乱扔垃圾。
生:我们要保护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汇报,初步意识到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
2.观察30页活动园的图片。
(1)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方面的环境问题?
(2)小组讨论:结合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小组内交流说说这些环境问题会带来哪些危害,并针对其中一个环境问题深入讨论?
(3)展示汇报:小组代表选择自己组深入讨论的环境问题进行展示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4)在学生充分展示交流后,紧接着思考:环境问题会对地球造成什么后果?
反馈预设:
生:森林、湖泊减少
生:资源匮乏
生:大气污染,全球变暖
……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深入探究环境问题对地球造成严重的后果。
(5)师:严重的环境问题导致: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课件出示文字资料)。
3.阅读31页活动园“日本水俣病”材料。
(1)师:2021年,日本政府宣布了一则让全世界都震惊的消息,那就是将核废水排入大海,还说不会造成安全问题,但是日本的做法只会给全世界带来灾难,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一家肥料公司就把没有处理的废水排入到了海洋中。
(2)请独立阅读31页活动园“日本水俣病”材料。
(3)思考:日本的水污染事件告诉我们什么?
反馈预设:
生:保护环境
……
(4)说一说:请利用下面的关系图,说一说你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课件出示:未经处理的废水-—— 海水污染-——鱼虾中毒 ——人生病)
(5)画一画:根据课前收集的环境问题,思考其带来的危害,然后仿照水污染的案例,试着画出类似的关系图,展示汇报。
生: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人类自己种下的恶果,要自食其果。
【学生活动】学生自学资料,根据日本水俣病事件关系图说一说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并动手画一画课前收集的环境问题的关系图,展示汇报。
(6)师总结:人类对地球的破环,造成了很多环境问题,伤害了地球。
板书:造成了环境问题,伤害了地球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图片暴露地球各个方面的环境问题,又从令人震惊的日本水俣病事件中认识到因人类不尊重地球使地球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课堂延伸
假如你是地球,对人类破坏坏境的不当行为,你想说什么?
请用一段文字或画一幅漫画,表达对这些行为的批评。小组合作完成,展示汇报。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内完成,展示汇报,对人类破坏环境的不当行为进行批评。
师总结:我们人类要呵护地球,善待地球。
板书:呵护地球 善待地球
【设计意图】用地球的口吻告诉人类: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随意破坏,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形成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长远大局意识。
课堂小结
万千生灵在地球上孕育繁衍,生生不息,未来地球将去向何方?请看大屏幕(播放视频:带着地球去远方)。习总书记告诉我们: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唯一的选择。我们决定着它的命运,孩子们,你想带地球去哪里?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知道人类的行为决定着地球的未来,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保护地球,达到知行合一。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