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9.1科学立法课件(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9.1科学立法课件(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全面依法治国的
基本要求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第九课
在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进程中,这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前提
关键
保障
基础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及重难点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立法的内涵 2.科学立法的标准 3.怎样推进科学立法(难)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认可科学立法的过程,认同我国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
2.科学精神:理解科学立法的内涵、标准。
3.法治意识: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
4.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为国家立法建言献策,增强法治意识。
议题引领
与时代同步伐 与民生共呼吸---如何认识科学立法的内涵?
01
聚焦新时代,立法谱新篇---如何推进科学立法?
02
总议题 :科学立法 巩固法治根基
案例三 2019年辽宁大连发生了一起13岁少年蔡某企图强奸10岁少女遭反抗,随即将女童杀死的案件。13岁男孩的手段之残忍,处理尸体之冷静,反侦察能力之强,令人瞠目结舌。最终该男生被判处……
案例一 2018年湖南沅江发生了一起12岁男孩弑母的案件,当警察告诉他杀人犯法时,吴林还在说,我杀的是我的母亲。
案例二 2019年湖南娄底13岁男孩捅死12女同学案件,由于伤势过重,小女孩抢救无效死亡。
未成年人犯罪出现新特点:
低龄化 成人化 严重化
未成年人犯罪为什么出现这一新的特点?
1979年制定2019年当时在适用的刑法某条款规定:
对于十四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负任何刑事责任,即不予以定罪量刑。
对于因未达相应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后续:因男孩未满14岁,警方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对其收容教养3年。法院判处男孩家庭赔偿原告128万元余元,并且公开赔礼道歉。而男孩蔡某的家长在儿子杀人后长时间不露面,不道歉,不赔偿。待续……
社会变化、孩子个人、家庭教育、
刑法某些条款的滞后性……
法律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实现良法善治,就涉及到必须坚持“科学立法”。
案例导入
1 . 科学立法的内涵
体现我国国家性质,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
要符合国情和实际。
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科学化。
1
2
3
2.科学立法的标准(原则)
关键
议题一 与时代同步伐 与民生共呼吸---如何认识科学立法的内涵?
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阅读教材P98—99“科学立法的内涵”一目,找到下列两个问题的答案。
议题引领
1
体现我国国家性质,顺应时代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具体要求:立法要符合我国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
2.科学立法的标准(原则)
成果分享
议题一 与时代同步伐 与民生共呼吸---如何认识科学立法的内涵?
2
要符合国情和实际
具体要求: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使每项立法都能合理的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1.我国的立法机关是:
有立法权的机关 立法机关 二者一样吗?
2.修改宪法的权力(修宪权):
3.聊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限:
4.聊城市人民政府的立法权限:
5.在所有立法工作中,哪个国家机关发挥者主导作用。( )
易混易错点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制定地方性法规
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全国人大
结合教材98页相关链接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6.2023年广东省率先为粤菜进行地方立法,走在了全国前列。

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
具体要求:要明确划分不同的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和界限,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
3
议题一 与时代同步伐 与民生共呼吸---如何认识科学立法的内涵?
2.科学立法的标准(原则)
1 . 科学立法的内涵
体现我国国家性质,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
立法的方向
要符合国情和实际,
完善立法体制机制
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立法的实效
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
立法的方法
在党的领导下
才能立良善之法
立法过程的科学化
1
2
3
2.科学立法的标准(原则)
关键
议题一 与时代同步伐 与民生共呼吸---如何认识科学立法的内涵?
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成果总结
1. 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
2. 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 。
3. 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2.聚焦新时代,立法谱新篇---如何推进科学立法?
阅读教材P99—100“推进科学立法”一目,初步感知:如何推进科学立法(提高立法质量)?
进一步思考:依法立法里的“依法”确切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依法立法?
议题引领
法学界把这一点通俗理解为“立法要保障私权利,限制公权力”,
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进一步思考:在我国的立法实践中,为什么要发扬民主?怎样去发扬民主?
民主立法
内涵
标准(原则)
科学立法内涵
如何推进科学立法
依法立法
充分发扬民主
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科学立法
体现国家性质,保障人民权利
符合国情和实际
遵循逻辑和立法规律,遵循立法程序,实现立法过程科学化。
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是什么
怎么办
课堂小结
附:结合科学立法内涵,还可补充: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国情实际、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体现国家性质,保障人民权利等。
坚持党的领导→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编篡工作历经近6年时间才最终完成。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
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17年3 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 201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由民法总则与经过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2020年两会期间,根据各方面意见,又作了 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10余处。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
专家指出:民法典的编纂是我国科学立法的典范。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探究与分享
议题二 聚焦新时代,立法谱新篇---如何推进科学立法?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编篡工作历经近6年时间才最终完成。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
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17年3 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 201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由民法总则与经过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2020年两会期间,根据各方面意见,又作了 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10余处。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
专家指出:民法典的编纂是我国科学立法的典范。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确保了民法典的正确方向
全国人大依据法定程序编篡民法典,坚持了依法立法
民法典的编篡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发扬了民主;
民法典的编篡符合国情和实际,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
探究与分享
议题二 聚焦新时代,立法谱新篇---如何推进科学立法?
回扣议题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坚持科学立法,才能巩固法治的根基;科学立法应与时代同步伐,与民生共呼吸。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科学立法,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1.我国要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首先必须做到的就是科学立法,下列对科学立法的认识有误的是
A.科学立法就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科学立法要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
C.科学立法要立足国情与实际
D.科学立法必须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民主化
课堂练习
D
2.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从草案制定到全国人大投票通过,历时三年有余。立法部门经常就立法草案征求各界意见,包括专门召开座谈听取意见。颁布过程经历了长时间的审定和公开在求意见,有利于
①公民有序参与立法过程,集中民智,反映民意
②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
③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增强司法权威与公正
④广集民意与民智,推动政府科学行使立法权
A. ① ② B. ②③ C. ① ④ D. ③ ④
课堂练习
A
布置作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参与这次科学立法实践,助力家乡建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