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5-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后练习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5-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后练习 (含答案)

资源简介

5-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逻辑学与哲学密不可分,逻辑思维与哲学思维具有相通性,我们应该用逻辑学来辅助哲学学习。下列观点正确是( )
A.“应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一个直言判断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矛盾关系
C.因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所以“物质”的外延也很宽泛
D.哲学基本派别被划分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这个划分所犯的错误是划分标准不统一
2.“我们不靠天吃饭,而靠天吃饭是自然界的奴隶,所以我们不做自然界的奴隶。”这个三段论( )
①是三段论有效式
②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③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④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为喜迎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某校举办了“矢志不渝听党话,青春奋斗跟党走”征文比赛,下面是该校某班级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对话。若其中只有两位同学说的是真话,那么说真话的同学是( )
甲:“我们四个人有人获奖了。
乙:“我们四个人都没有获奖。”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获奖。”
丁:“我没有获奖。”
A.甲丁 B.乙丁 C.甲丙 D.乙丙
4.下列关系判断属于非对称关系的是(  )
①黎明与张晔是同学
②黎明比张晔岁数大
③黎明信任张晔
④黎明借张晔10元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需要对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判断,下列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①小明的语文分数比小华的语文分数高 对称关系
②玉龙雪山高于点苍山,点苍山高于哀牢山…… 传递关系
③我十分佩服小黄同学的球技 反对称关系
④我在你前面5分钟来的,你在他前面5分钟来的…… 反传递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小明说:“爸爸到抗震救灾物品分发点领取了大米、猪肉、化肥等物品,今天我们全家可以美美地吃一顿了!”小明这句话的错误在于( )
A.缺少主项和谓项
B.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
C.量项和联项使用不准确
D.断定过量
7.“王芳比周玉大两岁,周玉比王艳大两岁。”这个关系判断为( )
A.传递关系 B.反传递关系 C.非传递关系 D.非对称关系
8.下列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①小明是小丽的同学——反对称关系
②小华是小李的邻居——对称关系
③小王比小张高,小张比小红高——传递关系
④小刘认识小张——反传递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下列表达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是( )
①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②放开一点,你的课会上得更好
③除非遇到大刺激,她才会哭
④不出成绩,绝不甘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小李是山东人,他喜欢吃馒头;小王也是山东人,她也喜欢吃馒头;小陈也是山东人,她也喜欢吃馒头。我所认识的山东人都喜欢吃馒头。因此,可以得出( )
A.并非有的山东人喜欢吃馒头 B.有的山东人喜欢吃馒头
C.所有山东人都喜欢吃馒头 D.并非所有山东人都喜欢吃馒头
11.“如果甲去旅游,那么乙就不去旅游”和“如果甲去旅游,那么乙也去旅游”这两个判断( )
A.不可能同时为真 B.只能是一真一假 C.可能都是真的 D.可能同时为假
12.“所有的马都是动物,所有的白马都是马,所以,所有的白马都是动物”的推理的形式结构符合逻辑规则,推理是正确的;“所有的马都是动物,所有的牛都不是马,所以,所有的牛都不是动物”的推理的形式结构不符合逻辑规则,推理是错误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思维形式结构正确,结论一定正确
②思维形式结构不正确,它就是无效的推理
③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的是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④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二、主观题
13.根据男婴出生率,甲和乙展开了辩论。甲认为在新生婴儿中,男婴的出生率总是摆动于22/43这个数值,而不是1/2。乙认为不对,许多资料都表明,多数国家和地区,例如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等,都是女人比男人多,可见,认为男婴出生率总在22/43上下波动是不成立的。对此有以下判断:(1)甲所说的统计规律不存在;(2)甲的统计调查不符合科学;(3)乙的资料不可信;(4)乙混淆了概念。
试分析甲乙的对话,指出上述说明甲或乙的逻辑错误的判断并说明理由。
14.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我们为伟大的祖国而自豪,为伟大的人民而自豪!我们要向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道一声辛苦!
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基本特征,即判断对于对象必须有所肯定或否定。由于判断总是有所断定,所以总是有真有假,断定本身存在着是否与实际相符的问题。正确地反映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反之就是假判断。例如,“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是真判断,“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就是假判断。
如何认识真假判断的标准?
(2)“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属于什么判断类型?
答案:
1.B
【解析】A:直言判断是指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也叫性质判断。而A不是判断句,A错误。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概念的是对位统一的,都是围绕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外延是矛盾关系,B正确。
C: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者范围。如:“国家的外延就是指古今中外的一切国家。其中概括了对象的时空范遇(数量)。而物质的外延不宽泛,C不选。
D:划分所犯的错误是基本派别内涵把握不准确,D不选。
故本题选B。
2.D
【解析】①:材料所述的三段论是无效的,因为“靠天吃饭是自然界的奴隶”这一大项不当周延,起不到确定大项与小项关系的媒介作用,由前提到结论没有保真关系,①错误。
②:“靠天吃饭是自然界的奴隶”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而不是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②错误。
③④:“靠天吃饭是自然界的奴隶”这一大项不当周延,因此,材料所述的三段论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D。
3.C
【解析】ABCD:甲乙二人所说的话存在矛盾,根据矛盾律,二者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如果乙真,则丙丁也真,这与“若其中只有两位同学说的是真话”相矛盾,因此,甲是真的。不考虑其他条件,丙丁说的话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但甲真,则丙丁为一真一假,如果丁为真,则丙也为真,因此丙真丁假。C正确,排除ABD。
故本题选C。
4.D
【解析】①:黎明与张晔是同学,张晔与黎明肯定是同学,这是对称关系,①不符合题意。
②:黎明比张晔岁数大,张晔肯定不比黎明大,而是小,这是反对称关系,②不符合题意。
③:黎明信任张晔,张晔可能信任黎明,也可能不信任黎明,为非对称关系,③符合题意。
④:黎明借张晔10元钱,张晔可能借了黎明10元钱,也可能没借黎明10元钱,为非对称关系,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5.C
【解析】①:对称关系是指一对象对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对这一对象还具有那种关系,“小明的语文分数比小华的语文分数高”不能推导出小华的语文分数比小明的语文分数高的结论,因此,“小明的语文分数比小华的语文分数高”属于反对称关系,①错误。
②:传递关系是指一对象对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对第三个对象也具有那种关系,该对象与第三个对象之间还具有那种关系,“玉龙雪山高于点苍山,点苍山高于哀牢山……”可以推导玉龙雪山高于哀牢山的结论,因此,“玉龙雪山高于点苍山,点苍山高于哀牢山……”属于传递关系,②正确。
③:反对称关系是指另一对象对这一对象不再具有那种关系,“我十分佩服小黄同学的球技”可能得出小黄同学十分佩服我的球技的结论,也可能得出小黄同学不是十分佩服我的球技的结论,因而断定“我十分佩服小黄同学的球技”是非对称关系③错误。
④:该对象与第三个对象不再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反传递关系,“我在你前面5分钟来的,你在他前面5分钟来的”不能推导出我在他前面5分钟来的,因而“我在你前面5分钟来的,你在他前面5分钟来的”属于反传递关系,④正确。
故本题选C。
6.B
【解析】B:大米、猪肉可以吃,化肥不能吃,小明这句话的错误在于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故B符合题意。
ACD:选项ACD均与题意不符,故ACD不选。
故本题选B。
7.B
【解析】A:在甲和乙之间,如果甲对乙有某种关系,而乙对甲也有同样的关系,那么,甲和乙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对称关系,A不符合题意。
B:在对象甲、对象乙和对象丙之间,如果甲对乙有某种关系,乙对丙也有这种关系,但是甲对丙肯定没有这种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就是反传递关系。“王芳比周玉大两岁,周玉比王艳大两岁”这个关系判断很显然是反传递关系,因为王芳比王艳一定不是大两岁,B符合题意。
C:在对象甲、对象乙和对象丙之间,如果甲对乙有某种关系,乙对丙也有这种关系,但是甲对丙可能有这种关系、也可能没有这种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就是非传递关系,C不符合题意。
D:在甲和乙之间,如果甲对乙有某种关系,而乙对甲可能有同样的关系,也可能没有同样的关系,那么,甲和乙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非对称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8.C
【解析】①:小明是小丽的同学,那么,小丽也是小明的同学,①属于对称关系,①不符合题意。
②:小华是小李的邻居,那么,小李也是小华的邻居,属于对称关系,②正确。
③:传递关系指的是对任意的元素A、B、C来说,若元素A与元素B有某关系并且元素B与元素C有该关系,则元素A与元素C也有该关系,因此,小王比小张高,小张比小红高,属于传递关系,③正确。
④:小刘认识小张不存在传递关系,④错误。
故本题选C。
9.C
【解析】①:“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意指顶着水流行船,即比喻不努力前进就要被其他竞争者超过,从而相对位移会往后退,置自己于更不利的地位。可以看出“逆水行舟”可以推出“不进则退”,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①符合题意。
②:“放开一点,你的课会上得更好”可以看出“放开一点”可以推出“你的课会上得更好”,是表达充分条件假言判断,②符合题意。
③:“除非遇到大刺激,她才会哭”可以看出“她会哭”可以推出“她遇到了大刺激”,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③不符合题意。
④:“不出成绩,绝不甘心”可以看出“不出成绩”可以推出“绝不甘心”,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故本题选C。
10.B
【解析】ACD:题干中强调的是单称肯定判断与特称肯定判断的从属关系,所以结论也应该是部分肯定,故ACD不选。
B:由单称肯定判断与特称肯定判断的从属关系,即某个S是P,可推出有些S是P,同样地,根据我认识的山东人的个体喜欢吃馒头,可推出部分即有的山东人喜欢吃馒头,故B正确。
故本题选B。
11.C
【解析】A:由“如果甲去旅游,那么乙就不去旅游”得到只要甲去旅游,则乙不去,若甲不去,则乙有可能去。由“如果甲去旅游,那么乙也去旅游”得到如果甲不去旅游,则乙有可能去也有可能不去。这两个判断不能同时为真。A错误。
B:根据题意,这两个判断也不符合一真一假的条件。B错误。
C:由于这两个判断得出的结论是当甲不去旅游,则乙有可能去也有可能不去,所以可能都是真判断。C
D:根据题意,这两个判断也不符合同时为假的条件。D错误。
故本题选C。
12.C
【解析】①:思维形式结构正确,结论不一定正确,①错误。
②④:材料中的两种推理表明,思维形式结构不正确,它就是无效的推理,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②④正确。
③: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的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③错误。
故本题选C。
13.乙混淆了概念。材料中乙因为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女人比男人多,推出男婴的出生率低于女婴,其实出生率和人口比例是没有关系的,所以乙的逻辑是错误的。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分析甲乙的对话,指出上述说明甲或乙的逻辑错误的判断并说明理由。无主体,需要调用“逻辑与思维”的有关知识。回答这类主观题,一般需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首先,分析材料:材料中的第一句说明甲的观点是男婴的出生出率总是摆动于22/43这个数值,第二句说明乙的观点是,由于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是女人比男人多,所以男婴出生率总在22/43上下波动是不成立的。
其次,结论:甲的观点没有逻辑错误。乙混淆了概念,理由是出生率和人口比例是没有关系的。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乙混淆了概念。
得分点②:出生率和人口比例是没有关系的。
14.(1)检验判断真假的标准是社会实践。如果一个判断所断定的,是符合客观实际情况、与事实相一致的,这个判断就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
(2)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一种思维形式。直言判断是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也叫性质判断。“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是对中国人民肯定的思维形式,是直言判断、性质判断。
【解析】
(1)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该问要求回答:如何认识真假判断的标准。无主体,需要调用“判断的概述”的有关知识。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断定本身存在着是否与实际相符的问题→联系检验判断真假的标准是社会实践。
有效信息②:正确地反映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反之就是假判断→联系如果一个判断所断定的,是符合客观实际情况、与事实相一致的,这个判断就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检验判断真假的标准是社会实践。
得分点②:如果一个判断所断定的,是符合客观实际情况、与事实相一致的,这个判断就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
(2)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该问要求回答:“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属于什么判断类型。无主体,需要调用“判断的概述”的有关知识。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基本特征→联系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一种思维形式。
有效信息②:“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是真判断→联系直言判断是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也叫性质判断。“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是对中国人民肯定的思维形式,是直言判断、性质判断。
有效信息③:→联系。
有效信息④:→联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一种思维形式。
得分点②:直言判断是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也叫性质判断。
得分点③:“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是对中国人民肯定的思维形式,是直言判断、性质判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