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的概念 学案-2024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数列的概念 学案-2024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数列的概念 学案
【目录】
【新知讲解】
知识点1.对数列概念的理解
知识点2.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知识点3.数列的递推公式及简单应用
知识点4.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简单应用
【方法练】
【创新练】
【成果练】
【知识导图】
【新知讲解】
知识点1.对数列概念的理解
数列及其有关概念
1.一般地,我们把按照确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的第一个位置上的数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常用符号a1表示,第二个位置上的数叫做这个数列的第2项,用a2表示……,第n个位置上的数叫做这个数列的第n项,用an表示.其中第1项也叫做首项.
2. 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1,a2,a3,…,an,…,简记为{an}.
思考 数列1,2,3与数列3,2,1是同一个数列吗?
答案  不是.顺序不一样.
 数列的分类
分类标准 名称 含义
按项的个数 有穷数列 项数有限的数列
无穷数列 项数无限的数列
函数与数列的关系
数列{an}是从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n})到实数集R的函数,其自变量是序号n,对应的函数值是数列的第n项an,记为an=f(n).
数列的单调性
递增数列 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递减数列 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常数列 各项都相等的数列
例一、单选题
1.(2023上·江苏淮安·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则是这个数列的(  )
A.第20项 B.第21项
C.第22项 D.第23项
【答案】D
【分析】由即可得.
【详解】,故为第23项.
故选:D.
例二、多选题
2.(2023下·高二课时练习)(多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数列可以表示为
B.数列与数列是相同的数列
C.数列的第项为1+
D.数列可记为
【答案】ABD
【分析】根据数列的概念求得正确答案.
【详解】A选项,数列和数列,
前者是有限项,后者是无限项,所以两个数列不一样,A选项错误.
B选项,数列与数列的项的顺序不相同,
所以不是相同数列,B选项错误.
C选项,,所以数列的第项为1+,C选项正确.
D选项,数列可记为,所以D选项错误.
故选:ABD
3.(2023上·全国·高二假期作业)(多选)有下面四个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在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上的函数
B.数列的项数一定是无限的
C.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是唯一的
D.数列1,3,2,6,3,9,4,12,5,15,…不存在通项公式
【答案】BCD
【详解】结合数列的定义与函数的概念可知,A正确;有穷数列的项数就是有限的,B错误;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不一定唯一,C错误;数列1,3,2,6,3,9,4,12,5,15,…存在通项公式,D错误.故选BCD.]
例三、填空题
4.(2023上·高二课前预习)数列的定义
(1)按照一定 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叫作这个数列的项.
(2)项数有限的数列叫作 ,项数无限的数列叫作 .
(3)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简记为 ,其中称为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称为第2项,,称为第项.
【答案】 次序 有穷数列 无穷数列
【分析】根据数列的相关概念即可得结果.
【详解】略
例四、解答题
5.(2023·全国·高二随堂练习)在1984年到2016年的9届夏季奥运会上,我国获得的金牌数依次排成数列:15,5,16,16,28,32,51,38,26.试画出该数列的图象.
【答案】答案见解析
【分析】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依次画出对应的点,得到答案.
【详解】该数列的图象如下:
知识点2.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通项公式
1.如果数列{an}的第n项an与它的序号n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2.通项公式就是数列的函数解析式,以前我们学过的函数的自变量通常是连续变化的,而数列是自变量为离散的数的函数.
思考 既然数列是一类特殊的函数,那么表示数列除了用通项公式外,还可以用哪些方法?
答案 还可以用列表法、图象法.
方法感悟 (1)利用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某项的方法
数列的通项公式给出了第n项an与它的位置序号n之间的关系,只要用序号代替公式中的n,就可以求出数列的相应项.
(2)判断某数值是否为该数列的项的方法
先假定它是数列中的第n项,然后列出关于n的方程.若方程的解为正整数,则是数列的一项;若方程无解或解不是正整数,则不是该数列的一项.
例一、单选题
1.(2023上·河南·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数列1,,,…的通项公式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代入即可结合选项逐一排除.
【详解】当时,对于B中,
当时,对于C中,对于D中,
四个选项中只有同时满足,,.
故选:A
2.(2023上·山东青岛·高二青岛二中校考阶段练习)若数列满足,,则满足不等式的最大正整数为( )
A.28 B.29 C.30 D.31
【答案】B
【分析】利用累乘法求得,由此解不等式,求得正确答案.
【详解】依题意,数列满足,,
,所以
,也符合,所以,是单调递增数列,
由,解得,
所以的最大值为.
故选:B
例二、多选题
3.(2023上·山东枣庄·高二滕州市第一中学新校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在数列中,,则数列的最小项是( )
A.第1项 B.第2项 C.第3项 D.第4项
【答案】BC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得正确答案.
【详解】依题意,,
函数的开口向上,对称轴为,
由于,所以当或时,取得最小值.
故选:BC
4.(2024上·河南周口·高三统考阶段练习)设数列,满足,,则下列函数使得,有相等的项的是( )
A. B. C. D.
【答案】AC
【分析】根据各个选项的条件求得,的通项公式,依照题意分析即可.
【详解】对于A,若,


所以,此时,符合题意,故A正确;
对于B,若,


所以,
此时,不可能有相等的项,故B错误;
对于C,若,
则,

所以,
此时,符合题意,故C正确;
对于D,若,
则,

所以,此时,不可能有相等的项,故D错误,
故选:AC.
例三、填空题
5.(2023上·天津·高二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中,(且).若对任意的,都有成立,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分析】由数列对应函数的单调性,结合最值问题,即可求解.
【详解】,已知对任意的,都有成立,
,函数在区间和单调递减,
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可得,得,
因此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知识点3.数列的递推公式及简单应用
数列的递推公式
如果一个数列的相邻两项或多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思考 仅由数列{an}的关系式an=an-1+2(n≥2,n∈N*)就能确定这个数列吗?
答案 不能.知道了首项和递推公式,才能确定这个数列.
方法感悟: 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1)归纳法:根据数列的某项和递推公式,求出数列的前几项,归纳出通项公式.
(2)迭代法、累加法或累乘法:递推公式对应的有以下几类:
①an+1-an=常数,或an+1-an=f(n)(f(n)是可以求和的),使用累加法或迭代法;
②an+1=pan(p为非零常数),或an+1=f(n)an(f(n)是可以求积的),使用累乘法或迭代法;
③an+1=pan+q(p,q为非零常数),适当变形后转化为第②类解决.
常见误区:累加法、累乘法中不注意验证首项是否符合通项公式;由Sn求an时忽略验证n=1时的情况.
例一、单选题
1.(2023·广西·模拟预测)若数列满足,则( )
A.28 B.32 C.36 D.40
【答案】B
【分析】由递推关系式得到结果.
【详解】由可得,
,即,
,即,
,即,
,即,
所以,
故选:B
2.(2023上·新疆乌鲁木齐·高三兵团二中校考阶段练习)若是不等于的实数,我们把称为的差倒数,如的差倒数是.现已知,的差倒数是,的差倒数是,以此类推,则( )
A. B. C. D.
【答案】A
【分析】列出递推公式,依次求数列的各项,观察总结规律.
【详解】由题意:数列中,,,故:,,,
可知:数列周期为3,所以.
故选:A
3.(2023上·安徽合肥·高三合肥一六八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任取一个正数,若是奇数,就将该数乘3再加上1;若是偶数,就将该数除以2.反复进行上述两种运算,经过有限次步骤后,必进入循环圈.这就是数学史上著名的“冰雹猜想”(又称“角谷猜想”等).如取正整数,根据上述运算法则得出,共需经过8个步骤变成1(简称为8步“雹程”).现给出冰雹猜想递推关系如下:已知数列满足:(为正整数),,若,则的取值可能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从进行推导,得到或,继续推导,得到答案.
【详解】,若为偶数,则,解得,满足要求,
若为奇数,则,解得,不合要求,
若为偶数,则,解得,满足要求,
若为奇数,则,解得,不合要求,
若为偶数,则,解得,满足要求,
若为奇数,则,解得,满足要求,
①若,若为偶数,则,解得,
若为奇数,则,解得,不合要求,舍去;
则或,
或,
同理可得,若则,或21,
若,则,或3;
②若,则,,则或8,
或16,
综上:,3,16,20,21,128.
故选:B.
知识点4.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简单应用
 数列的前n项和Sn与an的关系
1.把数列{an}从第1项起到第n项止的各项之和,称为数列{an}的前n项和,记作Sn,即Sn=a1+a2+…+an.
2.an=
方法感悟 由Sn求通项公式an的步骤
(1)当n=1时,a1=S1.
(2)当n≥2时,根据Sn写出Sn-1,化简an=Sn-Sn-1.
(3)如果a1也满足当n≥2时,an=Sn-Sn-1的通项公式,那么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Sn-Sn-1;
否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要分段表示为an=
例一、单选题
1.(2023上·江苏盐城·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已知是数列的前项和,则“是递增数列”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分析】利用,结合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即可判断.
【详解】当是递增数列,则,则,
但是的符号不确定,故充分性不成立;
当时,则,故是递增数列,即必要性成立;
综上,“是递增数列”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2.(2024上·江苏·高二期末)设数列的前项和为 ,,,,则数列的前项和为 (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构造为常数列,求出,再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即可.
【详解】,且,
,即 ,,
故数列为常数列,且,
,则,
故数列的前项和.
故选:D.
3.(2023上·山东枣庄·高二枣庄市第三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并且,则等于( )
A.32 B.16 C.992 D.
【答案】A
【分析】利用即可求解.
【详解】当时,.
所以.
故选:A.
例二、多选题
4.(2023上·河南鹤壁·高二鹤壁高中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满足,,则( )
A. B.
C. D.
【答案】AD
【分析】当时,,此时,由此即可判断B;由题意通过递推关系可得,进一步可得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判断剩余选项.
【详解】数列满足,,
所以时,,此时,故B错误;
,,
,化为:.当时,.

,,故可知.
故选:AD.
例三、填空题
5.(2024上·吉林长春·高二长春市第六中学校考期末)设数列的前项和是,则 .
【答案】.
【分析】利用,求得即可.
【详解】结合题意:由可得:
当时,,
当时,,
所以,,不满足,
故.
故答案为:.
【方法练】
一、单选题
1.(2023·高二课时练习)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则这个数列第5项是( )
A.9 B.17 C.33 D.65
【答案】C
【分析】代入通项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
故选:C.
2.(2023上·广东·高三广州市第一中学统考阶段练习)17到19世纪间,数学家们研究了用连分式求解代数方程的根,并得到连分式的一个重要功能:用其逼近实数求近似值.例如,把方程改写成①,将再代入等式右边得到,继续利用①式将再代入等式右边得到……反复进行,取时,由此得到数列,,,,,记作,则当足够大时,逼近实数.数列的前2024项中,满足的的个数为(参考数据:)
A.1007 B.1009 C.2014 D.2018
【答案】D
【分析】作差讨论的符号与的关系,结合可得,,然后讨论奇数项和偶数项的单调性,再验证前8项哪些满足题意,结合单调性即可解答.
【详解】由题,,且前8项为1,2,,,,,,,

所以当时,;
当时,.
又,所以,.
因为,
其中,
所以,
所以,,
所以,

又因为,
所以不满足的分别为,,,,,,.
故选:D.
【点睛】本题难点在于作差讨论的符号与的关系,从而得到,,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不易想到,但结合本题目标分析,似乎又是理所当然.
二、多选题
3.(2023上·湖南·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甲同学通过数列3,5,9,17,33,…的前5项,得到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根据甲同学得到的通项公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该数列为递增数列 D.
【答案】ACD
【分析】根据首项可得,再逐个选项判断即可.
【详解】对AB,由,得,故,故A正确,B错误;
对C,得该数列为递增数列,故C正确;
对D,,则,故D正确.
故选:ACD
4.(2022下·广东肇庆·高二统考期末)已知数列满足,,记,则( )
A. B.
C. D.
【答案】BC
【分析】代入前几项即可判断出A,B,然后分奇偶可点数列的通项公式,从而判断出C,D.
【详解】由题意可得,
所以,所以A错误,B正确;
又,
故,即,
所以为等差数列,故,所以C正确,D错误,
故选:BC.
三、填空题
5.数列1,-2,2,-3,3,-3,4,-4,4,-4,5,-5,5,-5,5…的项正负交替,且项的绝对值为1的有1个,2的有2个,…,n的有n个,则该数列第30项是 .
【答案】-8
【分析】先计算,,第29个数为8,第30个数为-8.
【详解】到个数共有数个

则第29个数为8,第30个数为-8
故答案为-8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列的项,先计算是解题的关键,意在考查学生对于数列知识的灵活运用.
6.(2023上·安徽亳州·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答案】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和,即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
【详解】数列的前项和为,
当时,,
当时,,
,不满足上式,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故答案为:
四、解答题
7.(2023下·黑龙江鹤岗·高二鹤岗一中校考期中)设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分成部分,其求法如下:易知一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分成部分,两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分成部分,3条直线分平面,要使所得部分尽量多,则第三条直线必与前两条直线都相交,产生2个交点,这2个交点都在第3条直线上,并把第三条直线分成3段,这3段的每一段都在部分的某部分中,它把所在部分一分为二,故增加了3部分,即,依次类推得,累加化简得.根据上面的想法,设个平面最多把空间分成部分,且
(1)求出
(2)写出与之间的递推关系式
(3)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答案】(1)
(2)
(3)
【分析】(1)根据条件,找出规律,依次求出前3项,即可求出的值;
(2)根据规律,归纳推理,即可得到递推关系式;
(3)利用叠加法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及连续自然数平方和公式,便可求出通项公式.
【详解】(1)设个平面最多把空间分成部分;
1个平面最多把空间分成2个部分;即;
2个平面最多把空间分成4个部分,增加了2个部分,即;
3个平面分空间,要使所得部分尽量多,则第三个平面必与前两个平面都相交,产生2条交线,这2条交线都在第3个平面上,并把第三个平面分成4部分平面区域,这4部分平面区域的每一部分区域都在部分空间的某部分空间中,它把它所在部分空间一分为二,故增加了4部分空间,即;
4个平面分空间,要使所得部分尽量多,则第4个平面必与前3个平面都相交,产生3条交线,这3条交线都在第4个平面上,并把第4个平面分成7部分平面区域,这7部分平面区域的每一部分区域都在部分空间的某部分空间中,它把它所在部分空间一分为二,故增加了7部分空间,即;
(2)由小问(1)知:




依次类推

所以;
(3)由小问(2)知:





叠加可得,
根据,,
化简可得.
8.(2023上·河北邢台·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数列满足,.
(1)求,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n项和.
【答案】(1),
(2)
【分析】(1)由已知等式可得,采用累乘法可求得当时的,利用可求得,检验首项后可得结论;
(2)由(1)可得的通项,由前项和公式,采用分组求和,错位相减求和可求得.
【详解】(1)因为,所以,
所以,,,…,,,
累乘得,,所以,.
因为符合上式,所以.
当时,,所以,即.因为符合上式,所以.
因为,所以,两边取倒数得,即.
因为,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所以,故.
(2)由(1)知,所以.
令,则,两式相减得,

所以,
故.
【创新练】
一、单选题
1.(2021·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四个数中,哪个是数列中的一项( )
A.55 B.56
C.57 D.58
【答案】B
【解析】分别让选项中的数值等于,求出是正整数时的这一项,就是符合要求的选项.
【详解】解:由,有或(舍去).所以正确;
,,均无正整数解,
则、、都不正确.
故选:.
2.(2020·湖北武汉·统考一模)已知数列{an}的前n项之和Sn=n2+1,则a1+a3=( )
A.6 B.7 C.8 D.9
【答案】B
【解析】根据数列{an}的前n项之和Sn=n2+1,求出,再求解.
【详解】已知数列{an}的前n项之和Sn=n2+1,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a1+a3=7.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前n项和与项的关系,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二、多选题
3.(2022上·湖南郴州·高二湖南省资兴市立中学校考期末)下列有关数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数列,0,4与数列4,0,是同一个数列
B.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110是该数列的第10项
C.在数列中第8个数是
D.数列3,5,9,17,33,…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答案】BCD
【分析】根据数列的定义即可判断A,根据通项公式即可求解项,可判断B,根据规律归纳数列的通项即可判断CD.
【详解】对于A,数列中的项与顺序有关,故数列,0,4与数列4,0,是两个不同的数列,故A错,
对于B,当时,,又是单调递增的数列,故110是该数列的第10项,故B正确,
对于C,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故第8个数是,故C正确,
对于D,数列3,5,9,17,33,…的一个通项公式为,故D正确,
故选:BCD
4.(2022·广东·统考模拟预测)已知数列满足,为其前n项和,则( )
A. B.
C. D.
【答案】ABC
【分析】根据条件依次可得,,,,,…,,然后可得,,,然后可逐一判断.
【详解】因为,,,
,,…,,
所以,,

累加得,
∴,,
因为,,所以,
故选:ABC.
三、填空题
5.(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数列满足,且,则 .
【答案】
【分析】根据给定的递推公式,求出数列的周期即可计算作答.
【详解】,,显然,否则,矛盾,
则,于是,
因此是周期为4的周期数列,所以.
故答案为:
6.(2022·高二课时练习)已知数列的递推公式为,则数列的第4项为 .
【答案】
【分析】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逐项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数列的递推公式为,
当时,可得;
当时,可得;
当时,可得.
故答案为:.
四、解答题
7.(2023下·辽宁朝阳·高二建平县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求的值.
【答案】36
【分析】法一:分别讨论n为奇数与n为偶数时的递推关系式,赋值后即可求得结果.
法二:直接赋值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法一:由可得:
当n为奇数时,


两式相减可得:,
所以.
当n为偶数时,


两式相加可得:,
所以,,
所以
.
法二:因为,
所以,,,
,,,,
所以.
8.(2022·高二课时练习)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该数列是否有最大项?若有,求出最大项的项数;若无,说明理由.
【答案】有,第4项为最大项.
【分析】利用不等式法求出数列的单调性,判断出第4项为最大项.
【详解】∵,,.
∴当,时,;当,时,.
综上,可知在时严格增;在时严格减,所以存在最大项.

所以第4项为最大项.
【成果练】
一、单选题
1.(2021·高二课时练习)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为常数列,则( )
A. B.
C. D.
【答案】B
【分析】由已知可得出,进而可得(),两式作差得
,然后利用累乘法求出即可.
【详解】因为为常数列且,所以有,①
当时,,②
①②得:,即,
从而,得,
当时,上式也成立.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与的关系求数列的通项,考查累乘法求通项,合理递推作差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常考题.
2.已知数列1,,,,…,则数列的第k项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已知中数列的前4项,分析数列的项数及起始项的变化规律,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由已知数列的前4项:1,,,,
归纳可知该数列的第项是一个以1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第项开始的连续项和,
所以数列的第项为:
故选:D
二、多选题
3.(2024上·湖北·高二期末)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则( )
A. B.
C.数列是递减数列 D.数列的最小值为
【答案】AD
【分析】利用与的关系式求得与,从而判断AB;利用作商法判断的单调性,进而求得其最小值,从而判断CD.
【详解】,
,则,即,
,当时,,
又满足上式,,故A正确,B错误;
易知,,,
,当时,,
当时,,当时,,
数列不是递减数列,且当时,取得最小值,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4.(2023上·山东枣庄·高二枣庄市第三中学校考阶段练习)1202年,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出版了他的《算盘全书》,在书中收录了一个有关兔子繁殖的问题.他从兔子繁殖规律中发现了“斐波那契数列”,具体数列为:1,1,2,3,5,8,13,…,即从数列的第三项开始,每个数字都等于前两个相邻数字之和.已知数列为斐波那契数列,其前n项和为,并且满足,,,则关于斐波那契数列,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C
【分析】根据斐波那契数列满足的条件,结合累加法,逐项计算判断即得.
【详解】斐波那契数列中,,,,
,A错误;
当时,,,三个式子相加,得:,B正确;
当时,,则
,C正确;
当时,,则
,D错误.
故选:BC
三、填空题
5.(2023下·高二课时练习)已知数列满足,,则 .
【答案】/-0.4
【分析】利用,结合递推公式,可得,即可得.
【详解】因,,则,
,.
故答案为:.
6.(2020上·浙江温州·高二校联考期中)已知正项数列中,,若对于一切的都有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解析】根据列出关于的不等式,求解出的取值范围,从而的取值范围可确定出.
【详解】因为,所以,解得,满足,
所以,即,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之间的不等关系求解出的取值范围,由此可确定出的取值范围.
7.(2023上·黑龙江大庆·高三大庆实验中学校考期末)已知数列满足:,设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对于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
【分析】已知条件求出,裂项相消求出,由不等式恒成立,列不等式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数列满足:,
时,
时,,
得,即,
时也满足,则有.


不等式恒成立,即,解得或.
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8.(2023下·上海杨浦·高一上海市控江中学校考开学考试)已知(为正整数),且数列共有100项,则此数列中最大项为第 项.
【答案】45
【分析】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判断数列的单调性,即可判断数列的最大项.
【详解】由解析式可知,
时,
当时,数列单调递减,且
当时,数列单调递减,且,
所以当时,数列取得最大值.
故答案为:45
四、解答题
9.(2024上·河南·高二伊川县第一高中校联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当时,,数列中,.
(1)求的通项公式;
(2)记的前项和为,求满足的的最大取值.
【答案】(1)
(2)7
【分析】(1)由与的关系,结合累加法即可得答案;
(2)利用裂项相消法即可求和,再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1)因为当时,.
所以,即,
所以.
所以

所以.
又满足上式,故.
(2)由(1)知,.
所以
.
又.解得,数的最大值为7.
10.(2023下·高二课时练习)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
(2)
(3)0,,,,…;
(4)1,11,111,1 111,….
【答案】(1);
(2);
(3);
(4).
【分析】(1)将给定的5项都加1即为项数的平方,即可写出一个通项;
(2)所给5项正负相间,其绝对值为前5个正奇数,由此即可写出一个通项;
(3)分母为项数的平方加1,观察即可写出一个通项;
(4)把所给4项变形,并用10的整数次幂减去1的形式表示出来,观察即可写出一个通项.
【详解】(1)观察数列中的数,可以看到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2)数列各项的绝对值为是连续的正奇数,并且数列的奇数项为正,偶数项为负,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3)因为所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4)原数列的各项可变为,易知数列9,99,999,9 999,…,的一个通项公式为,所以原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11.(2023上·黑龙江哈尔滨·高三哈尔滨七十三中校考期中)(1)已知数列满足,,求的通项.
(2)数列中,,(n为正整数),求.
【答案】(1)
(2)
【分析】(1)利用叠加法,结合裂项相消的知识可得通项公式;
(2)利用累乘法求解即可.
【详解】(1)因为,所以,
所以;
综上:.
而符合上式,故.
(2)因为,,所以,
综上:.
12.(2023上·福建龙岩·高二校联考期中)已知数列为非零数列,且满足.
(1)求及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证明:.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通过构造,利用相除得到,进而求得;
(2)对数列的前项和进行裂项相消,即可证明.
【详解】(1)因为①
所以当时,,解得,
当时,②,
由①②得,即,又满足上式,所以.
(2)证明:因为,
所以.
13.(2023·全国·高二随堂练习)根据下面图形排列的规律,继续画下去,在括号里填上对应的点数,并写出点数的一个通项公式.
(1)
(2)
【答案】(1)图形见解析,
(2)图形见解析,
【分析】根据每一个图形与项数n的关系进行仔细观察,发现规律,列出前几项,即可猜想出每个图形对应的通项公式.
【详解】(1)
有,,,故;
(2)
,,,故.
14.(2023下·湖北恩施·高二校联考期中)已知数列的前项之积为,且.
(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2)求的最大值.
【答案】(1),
(2)
【分析】(1)利用退一作差法求得,由求得.
(2)先判断的单调性,由此求得的最大值.
【详解】(1)①,
②,
①-②可得也满足上式,③.
数列的前项之积为当时,,代入③可得,

(2),


,即单调递减,
的最大值为.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数列的概念 学案
【目录】
【新知讲解】
知识点1.对数列概念的理解
知识点2.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知识点3.数列的递推公式及简单应用
知识点4.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简单应用
【方法练】
【创新练】
【成果练】
【知识导图】
【新知讲解】
知识点1.对数列概念的理解
数列及其有关概念
1.一般地,我们把按照确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的第一个位置上的数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常用符号a1表示,第二个位置上的数叫做这个数列的第2项,用a2表示……,第n个位置上的数叫做这个数列的第n项,用an表示.其中第1项也叫做首项.
2. 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1,a2,a3,…,an,…,简记为{an}.
思考 数列1,2,3与数列3,2,1是同一个数列吗?
答案  不是.顺序不一样.
 数列的分类
分类标准 名称 含义
按项的个数 有穷数列 项数有限的数列
无穷数列 项数无限的数列
函数与数列的关系
数列{an}是从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n})到实数集R的函数,其自变量是序号n,对应的函数值是数列的第n项an,记为an=f(n).
数列的单调性
递增数列 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递减数列 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常数列 各项都相等的数列
例一、单选题
1.(2023上·江苏淮安·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则是这个数列的(  )
A.第20项 B.第21项
C.第22项 D.第23项
例二、多选题
2.(2023下·高二课时练习)(多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数列可以表示为
B.数列与数列是相同的数列
C.数列的第项为1+
D.数列可记为
3.(2023上·全国·高二假期作业)(多选)有下面四个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在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上的函数
B.数列的项数一定是无限的
C.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是唯一的
D.数列1,3,2,6,3,9,4,12,5,15,…不存在通项公式
例三、填空题
4.(2023上·高二课前预习)数列的定义
(1)按照一定 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叫作这个数列的项.
(2)项数有限的数列叫作 ,项数无限的数列叫作 .
(3)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简记为 ,其中称为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称为第2项,,称为第项.
例四、解答题
5.(2023·全国·高二随堂练习)在1984年到2016年的9届夏季奥运会上,我国获得的金牌数依次排成数列:15,5,16,16,28,32,51,38,26.试画出该数列的图象.
知识点2.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通项公式
1.如果数列{an}的第n项an与它的序号n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2.通项公式就是数列的函数解析式,以前我们学过的函数的自变量通常是连续变化的,而数列是自变量为离散的数的函数.
思考 既然数列是一类特殊的函数,那么表示数列除了用通项公式外,还可以用哪些方法?
答案 还可以用列表法、图象法.
方法感悟 (1)利用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某项的方法
数列的通项公式给出了第n项an与它的位置序号n之间的关系,只要用序号代替公式中的n,就可以求出数列的相应项.
(2)判断某数值是否为该数列的项的方法
先假定它是数列中的第n项,然后列出关于n的方程.若方程的解为正整数,则是数列的一项;若方程无解或解不是正整数,则不是该数列的一项.
例一、单选题
1.(2023上·河南·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数列1,,,…的通项公式可能是( )
A. B. C. D.
2.(2023上·山东青岛·高二青岛二中校考阶段练习)若数列满足,,则满足不等式的最大正整数为( )
A.28 B.29 C.30 D.31
例二、多选题
3.(2023上·山东枣庄·高二滕州市第一中学新校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在数列中,,则数列的最小项是( )
A.第1项 B.第2项 C.第3项 D.第4项
4.(2024上·河南周口·高三统考阶段练习)设数列,满足,,则下列函数使得,有相等的项的是( )
A. B. C. D.
例三、填空题
5.(2023上·天津·高二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中,(且).若对任意的,都有成立,的取值范围是 .
知识点3.数列的递推公式及简单应用
数列的递推公式
如果一个数列的相邻两项或多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思考 仅由数列{an}的关系式an=an-1+2(n≥2,n∈N*)就能确定这个数列吗?
答案 不能.知道了首项和递推公式,才能确定这个数列.
方法感悟: 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1)归纳法:根据数列的某项和递推公式,求出数列的前几项,归纳出通项公式.
(2)迭代法、累加法或累乘法:递推公式对应的有以下几类:
①an+1-an=常数,或an+1-an=f(n)(f(n)是可以求和的),使用累加法或迭代法;
②an+1=pan(p为非零常数),或an+1=f(n)an(f(n)是可以求积的),使用累乘法或迭代法;
③an+1=pan+q(p,q为非零常数),适当变形后转化为第②类解决.
常见误区:累加法、累乘法中不注意验证首项是否符合通项公式;由Sn求an时忽略验证n=1时的情况.
例一、单选题
1.(2023·广西·模拟预测)若数列满足,则( )
A.28 B.32 C.36 D.40
2.(2023上·新疆乌鲁木齐·高三兵团二中校考阶段练习)若是不等于的实数,我们把称为的差倒数,如的差倒数是.现已知,的差倒数是,的差倒数是,以此类推,则( )
A. B. C. D.
3.(2023上·安徽合肥·高三合肥一六八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任取一个正数,若是奇数,就将该数乘3再加上1;若是偶数,就将该数除以2.反复进行上述两种运算,经过有限次步骤后,必进入循环圈.这就是数学史上著名的“冰雹猜想”(又称“角谷猜想”等).如取正整数,根据上述运算法则得出,共需经过8个步骤变成1(简称为8步“雹程”).现给出冰雹猜想递推关系如下:已知数列满足:(为正整数),,若,则的取值可能为( )
A. B.
C. D.
知识点4.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简单应用
 数列的前n项和Sn与an的关系
1.把数列{an}从第1项起到第n项止的各项之和,称为数列{an}的前n项和,记作Sn,即Sn=a1+a2+…+an.
2.an=
方法感悟 由Sn求通项公式an的步骤
(1)当n=1时,a1=S1.
(2)当n≥2时,根据Sn写出Sn-1,化简an=Sn-Sn-1.
(3)如果a1也满足当n≥2时,an=Sn-Sn-1的通项公式,那么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Sn-Sn-1;
否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要分段表示为an=
例一、单选题
1.(2023上·江苏盐城·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已知是数列的前项和,则“是递增数列”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24上·江苏·高二期末)设数列的前项和为 ,,,,则数列的前项和为 (   )
A. B. C. D.
3.(2023上·山东枣庄·高二枣庄市第三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并且,则等于( )
A.32 B.16 C.992 D.
例二、多选题
4.(2023上·河南鹤壁·高二鹤壁高中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满足,,则( )
A. B.
C. D.
例三、填空题
5.(2024上·吉林长春·高二长春市第六中学校考期末)设数列的前项和是,则 .
【方法练】
一、单选题
1.(2023·高二课时练习)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则这个数列第5项是( )
A.9 B.17 C.33 D.65
2.(2023上·广东·高三广州市第一中学统考阶段练习)17到19世纪间,数学家们研究了用连分式求解代数方程的根,并得到连分式的一个重要功能:用其逼近实数求近似值.例如,把方程改写成①,将再代入等式右边得到,继续利用①式将再代入等式右边得到……反复进行,取时,由此得到数列,,,,,记作,则当足够大时,逼近实数.数列的前2024项中,满足的的个数为(参考数据:)
A.1007 B.1009 C.2014 D.2018
二、多选题
3.(2023上·湖南·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甲同学通过数列3,5,9,17,33,…的前5项,得到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根据甲同学得到的通项公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该数列为递增数列 D.
4.(2022下·广东肇庆·高二统考期末)已知数列满足,,记,则( )
A. B.
C. D.
三、填空题
5.数列1,-2,2,-3,3,-3,4,-4,4,-4,5,-5,5,-5,5…的项正负交替,且项的绝对值为1的有1个,2的有2个,…,n的有n个,则该数列第30项是 .
6.(2023上·安徽亳州·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四、解答题
7.(2023下·黑龙江鹤岗·高二鹤岗一中校考期中)设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分成部分,其求法如下:易知一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分成部分,两条直线最多把平面分成部分,3条直线分平面,要使所得部分尽量多,则第三条直线必与前两条直线都相交,产生2个交点,这2个交点都在第3条直线上,并把第三条直线分成3段,这3段的每一段都在部分的某部分中,它把所在部分一分为二,故增加了3部分,即,依次类推得,累加化简得.根据上面的想法,设个平面最多把空间分成部分,且
(1)求出
(2)写出与之间的递推关系式
(3)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8.(2023上·河北邢台·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数列满足,.
(1)求,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n项和.
【创新练】
一、单选题
1.(2021·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四个数中,哪个是数列中的一项( )
A.55 B.56
C.57 D.58
2.(2020·湖北武汉·统考一模)已知数列{an}的前n项之和Sn=n2+1,则a1+a3=( )
A.6 B.7 C.8 D.9
二、多选题
3.(2022上·湖南郴州·高二湖南省资兴市立中学校考期末)下列有关数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数列,0,4与数列4,0,是同一个数列
B.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110是该数列的第10项
C.在数列中第8个数是
D.数列3,5,9,17,33,…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4.(2022·广东·统考模拟预测)已知数列满足,为其前n项和,则( )
A. B.
C. D.
三、填空题
5.(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数列满足,且,则 .
6.(2022·高二课时练习)已知数列的递推公式为,则数列的第4项为 .
四、解答题
7.(2023下·辽宁朝阳·高二建平县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求的值.
8.(2022·高二课时练习)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该数列是否有最大项?若有,求出最大项的项数;若无,说明理由.
【成果练】
一、单选题
1.(2021·高二课时练习)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为常数列,则( )
A. B.
C. D.
2.已知数列1,,,,…,则数列的第k项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3.(2024上·湖北·高二期末)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则( )
A. B.
C.数列是递减数列 D.数列的最小值为
4.(2023上·山东枣庄·高二枣庄市第三中学校考阶段练习)1202年,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出版了他的《算盘全书》,在书中收录了一个有关兔子繁殖的问题.他从兔子繁殖规律中发现了“斐波那契数列”,具体数列为:1,1,2,3,5,8,13,…,即从数列的第三项开始,每个数字都等于前两个相邻数字之和.已知数列为斐波那契数列,其前n项和为,并且满足,,,则关于斐波那契数列,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三、填空题
5.(2023下·高二课时练习)已知数列满足,,则 .
6.(2020上·浙江温州·高二校联考期中)已知正项数列中,,若对于一切的都有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
7.(2023上·黑龙江大庆·高三大庆实验中学校考期末)已知数列满足:,设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对于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8.(2023下·上海杨浦·高一上海市控江中学校考开学考试)已知(为正整数),且数列共有100项,则此数列中最大项为第 项.
四、解答题
9.(2024上·河南·高二伊川县第一高中校联考阶段练习)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当时,,数列中,.
(1)求的通项公式;
(2)记的前项和为,求满足的的最大取值.
10.(2023下·高二课时练习)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
(2)
(3)0,,,,…;
(4)1,11,111,1 111,….
11.(2023上·黑龙江哈尔滨·高三哈尔滨七十三中校考期中)(1)已知数列满足,,求的通项.
(2)数列中,,(n为正整数),求.
12.(2023上·福建龙岩·高二校联考期中)已知数列为非零数列,且满足.
(1)求及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证明:.
13.(2023·全国·高二随堂练习)根据下面图形排列的规律,继续画下去,在括号里填上对应的点数,并写出点数的一个通项公式.
(1)
(2)
14.(2023下·湖北恩施·高二校联考期中)已知数列的前项之积为,且.
(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2)求的最大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