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第三章物态变化课件(共37张PPT)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第三章物态变化课件(共37张PPT) (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物态变化关系图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单位:摄氏度 符号: ℃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人体感到舒适的室温约为21℃
标准大气压下,
沸水的温度为100℃,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常见的一些温度
1、温度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量程
最低温度?
最高温度?
1℃

分度值
110℃
-20℃
量程: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
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2、正确使用温度计
①看清温度计的 量程和分度值;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浸在液体中,不要靠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③温度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看清量程分度值
浸没不碰底和壁
稳定之后再读数
视线要与液面平
2、正确使用温度计
【看一看、比一比】
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呢?
图中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错误的错在哪里。
温度计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
A B C D
3、温度计错误使用方法

俯视——偏大
仰视——偏小
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3、温度计错误使用方法

常用/实验室温度计 体温计
构造
量程
分度值
读数方法
普通温度计
0℃~60℃(0℃~100℃)
35℃~42℃
1℃
0.1℃
不可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可离开人体读数
体温计
4、常用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区别
缩口
水银膨胀能 缩口升到直管内。
测体温时
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遇冷收缩,直管内水银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 ,故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
读体温时
使用体温计前要往下用力甩几下。

缩口
通过
断开
考点1过关:温度
1.下列物理量的大小不符合实际的是(  )
A.成年人行走的速度大约1 m/s
B.家用壁挂式空调的功率大约1000 W
C.人感觉舒适的温度大约是37 ℃
D.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为150 g
人感觉舒适的温度大约为21℃
C
2.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使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做成的
B.可以直接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C.体温计不能离开被测人体读数
D.常用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A
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因为有缩口)
体温计量程太小
常用温度计不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考点1过关:温度
3.如图甲是温度计的一部分,其分度值为_____℃;指示的温度是______℃。
如图乙所示为常用体温计,其量程为_______℃;分度值为_____℃;
其读数为_______℃。


20
30

1
-26
35~42
0.1
37.8
考点1过关:温度
确定零刻度线位置,从零刻度线开始读数。
4.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C
8
37

考点1过关:温度

固态


1、熔化和凝固
熔化
凝固
晶体
非晶体
二、熔化和凝固
晶体熔化
继续吸收热量,
温度保持不变。
有熔点
温度/℃
时间/min
A
B
C
D
晶体开始融化需要什么条件?
达到熔点,并继续吸热。
时间/min
温度/℃
熔点
非晶体熔化
继续吸收热量,
温度持续上升。
没有固定熔点
自然界中的松香、沥青、
玻璃等都是非晶体。
2、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图像
温度/℃
时间/min
A
B
C
D
认识晶体熔化曲线:
(1)AB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2)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熔点
(4)B点表示物质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熔化,物质完全处于固态;
C点表示晶体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态
三段 两点
2、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图像
固体 相同点 不同点 熔化条件 凝固条件
晶体
非晶体
固态
液态
有熔点和凝固点,熔化和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没有熔点和凝固点,熔化和凝固过程,温度不断升高。
达到熔点
持续吸热
达到凝固点持续放热
持续吸热
持续放热
放热
吸热
3、晶体与非晶体异同
考点2过关:熔化和凝固
5.(2019·海南)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凝固 B.升华和凝华 C.汽化和液化 D.液化和凝固
A


找到物质前后的状态,
再对应物态变化的名称。
考点2过关:熔化和凝固
6.(2019·自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C
非晶体
晶体
液态 气态
汽化
液化
(吸热)
(放热)
蒸发
沸腾
降温
加压
液化常见例子:小水珠、露珠、雾气、白气、杯子“出汗”等
1、汽化和液化
三、汽化液化
蒸发
汽化:
沸腾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在一定的温度下才会发生的,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叫做沸腾。
显然都是由液体变成气体的不同方式
2、蒸发和沸腾
1、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4、液体蒸发的快慢还与液体的性质有关
蒸发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蒸发和沸腾
(1)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
同时发生
(3)沸腾需要一定的温度
(2)沸腾非常的剧烈
沸腾
沸腾的特点
2、蒸发和沸腾
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达到沸点之后,停止加热,水还会继续沸腾吗?
沸腾的条件:
⑴温度达到沸点
⑵继续吸热
沸腾
2、蒸发和沸腾
汽化方式 特点比较 蒸发 沸腾
发生部位 只在液体_________发生 在液体_________和_________同时发生
温度条件 _________ 温度达到_________,且继续_________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影响因素 液体的表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供热快慢、
液面上方气压
温度变化 液体自身温度和它周围的温度下降 吸热但温度______
共同特点 都属于_________现象,都要_________ 蒸发和沸腾的比较
吸热
表面空气流速
温度
吸热
沸点
任何温度
内部
表面
表面
汽化
不变
2、蒸发和沸腾
你能解释以下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液化现象吗?
都是热的水蒸气遇冷的环境而液化成小水珠。
液化现象产生的条件?
结论: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总结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1、降温
2、压缩体积。
3、液化
考点3过关:汽化和液化
7.(2019·贵港)雨、云、雪……实质上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热空气升上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就形成了云。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
A.汽化或升华 B.汽化或凝固 C.液化或凝华 D.液化或凝固
C



考点3过关:汽化和液化
8.初秋季节,小草叶片上出现晶莹的露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  )
A.蒸锅上方生成“白气”
B.初冬,草丛中出现霜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
D.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
A
液化
液化
熔化
汽化(蒸发)
凝华
1、升华和凝华
固态


升华
凝华
四、升华和凝华
2、升华和凝华常见例子
钨丝
钨蒸气
黑色固态钨
升华
凝华
钨丝灯变黑
干冰
(固态二氧化碳)
升华
二氧化碳气体
吸热
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华
小水珠
冰晶
液化
我们看到的是小水珠和冰晶
2、升华和凝华常见例子
舞台雾气
人工降雨
干冰
(固态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气体
升华
吸热
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华
液化
冰晶
小水珠

遇到暖空气后,冰晶熔化
2、升华和凝华常见例子
考点4: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9.(2023·安顺)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凝固现象
B.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C.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属于升华现象
D.烧坏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汽化现象
A B C D
B
升华
汽化(蒸发)
先升华后凝华
固态
液态
气态
液化
熔化
汽化
凝固



升华
凝华
放热
物态变化关系图
吸热
易错点1 
10.(例题)如表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能测出我国各个地区气温的温度计是(  )
(我国各个地区中最低温-53.2℃,最高温50℃)
A.煤油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物质 煤油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 -25 -39 -117 -114
沸点/℃ 110 357 78 35
【知识点拨】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一定要使温度计的工作物质是液体,否则液体温度计不能正常工作,故液体温度计所测温度应高于温度计内液体的凝固点,低于液体的沸点。
C
易错点2 二氧化碳气体是看不见的气体
11.(例题)在舞台上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云”,使舞蹈演员好像在云中飞舞,舞台上的这种“白云”是(  )
A.干冰迅速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知识点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
D
易错点3 沸点与气压有关
12.(例题)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沸点为_____℃;由此可知,当时的气压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8
小于
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