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思想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思想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一、生命健康俱可贵1、优先保护人身权利的原因①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②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格利益。【名词点击】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指公民享有人身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剥夺、限制的权利。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具体体现为人格权,如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禁止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注意】人身自由涉及物质即身体本身层面,人格尊严涉及精神层面。非法绑架,违反了人身自由;造谣中伤、辱骂等,违反了人格尊严(这俩都是人格权。一、生命健康俱可贵人格权:身份权: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自然人人身权利配偶权、亲属权、监护权包括生理和心理健康注意:姓名权的主体是自然人而不是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名称权)一、生命健康俱可贵2、人身权利的内容5①地位: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主体:自然人)②作用: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身体是承载生命健康的物质载体,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③侵权表现:生命权(侧重生命延续)——致人死亡,非法剥夺生命(致死)身体权(侧重身体完整)——伤害身体的完整性(致残)健康权(侧重机能健全)——损害健康,致人患病(致病)一、生命健康俱可贵3、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相 关 链 接 P7a: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误工费)。b: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c: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一、生命健康俱可贵3、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④侵权责任探 究 与 分 享 P6探究问题:(1)案例中的夏某、林某和张某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杨某所在的学校应当承担责任吗?请说说你的理由。(2)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谈谈未成年人应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保护,社会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杨某在参加高二新学期开学典礼时,突然腹部剧痛,晕倒在地,学校紧急将杨某送入医院。医生诊断其脾脏严重出血,于当晚进行了脾脏切除手术。手术后,杨某才向父母道出一个秘密:自入读该校起,他就经常被某些同学无故殴打。两天前,杨某又一次遭到同班同学夏某、林某和张某的围殴,他忍痛两日终致这危险的一幕。(1)①依据《民法典》规定,夏某、林某和张某侵害了杨某的生命权、健康权,造成杨某人身伤害和严重精神损害,应当承担民事法律责任: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精神损害赔偿。②依据《民法典》规定,杨某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在校期间受到人身伤害,是由于学校对杨某及其同班学生夏某、林某和张某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造成的,学校应承担一定责任。(2)①未成年人要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遵守法律法规。遭遇侵害时要向老师、家长、学校等求助,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②全社会应该关注校园欺凌问题,注重未成年人的健康状况,防微杜渐,联合家庭、学校以及司法机关形成合力,为维护未成年人权益提供法律武器和制度保障,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思想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二、姓名肖像受保护1、姓名权①含义:姓名权是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权利。②保护姓名权的原因:姓名是表现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符号,总是与特定个人相联系,体现个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注意:以侮辱方式、故意错误使用他人姓名,给他人取或“绰号”等,均属于侵害他人姓名权;重名不是侵害姓名权,故意混同才是思想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二、姓名肖像受保护1、姓名权③姓名权法律规定:a: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b: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干涉:限制、阻挠、干预他人依法行使姓名权。(例如:养父母强迫养子女更改姓名。)盗用: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名义实施某种活动,以抬高自己身价或谋求不正当的利益(例如,打着名人的旗号宣传公司)假冒: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活动(例如:冒名顶替上大学)思想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二、姓名肖像受保护1、姓名权③姓名权法律规定:a: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b: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c: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由父母决定其姓名(决定),成年后有权自己决定继续使用或者改变姓名,但是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变更)。d: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姓名的简称等,参照姓名权加以保护(使用)。思想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二、姓名肖像受保护2、肖像权①含义: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②肖像权法律规定:a: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b: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丑化:歪曲污蔑、贬低 画胡须污损:泼墨水、焚烧、撕毁他人照片利用信息技术伪造: 恶意P图思想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二、姓名肖像受保护2、肖像权③侵犯肖像权的表现a:未经本人同意。如利用肖像做广告、商标和装饰橱窗等;利用他人肖像制作“表情包”或者用手机任意抓拍人像上传网络。b:以营利为目的c: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的,或者利用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并且往往同时侵害名誉权。【同时侵犯两项权利】思想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二、姓名肖像受保护2、肖像权④侵权责任a: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b:除上述责任外,如果存在获利行为,侵权人则应适当赔偿他人损失;如果构成精神伤害,被侵害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抚慰金。我什么时候成为“广告代言人”了?请思考:用电影明星的照片做QQ头像,是否侵犯他们的肖像权?电影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其肖像权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要不用于商业目的,不刻意丑化他们,就不算侵权。免费用我的照相,没门儿!注意:下列情况属于合理使用他人肖像,不构成侵权①新闻报道拍摄照片。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相关人物的肖像,使观众了解真相。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不构成侵害被曝光者肖像权(如报道政治活动时使用了某政治家的肖像)②通缉罪犯使用他人肖像。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或为国家利益举办特定活动使用公民的肖像。③为宣传特定公众活动使用参与者的肖像。因为公民参与此类活动中,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处分了自己的肖像权,对其肖像在此活动中加以使用,不构成侵权。④基于科研和教育目的内使用。如为医学试验、法医学教学在课堂上向学员展示病人或者接受法医鉴定的受害人的肖像。⑤为肖像权人自身的利益使用其肖像。如为肖像权人具备某种特殊技能所做的广告中使用其肖像;在寻人启事中使用失踪人的肖像等。小郝在全市中学生游泳比赛中荣获200米自由泳冠军、获奖照片还被刊登在当地报纸上。但她后来发现,一家体育用品商店的灯箱广告上印有那张获奖照片和自己的名字。小郝与同学就此事展开讨论。观点一:该商店的做法侵犯了小郝的权利。观点二:该商店的做法虽有不妥,但客观上扩大了小郝的知名度,谈不上侵权。思考:以上哪种观点正确?体育用品商店未经权利人同意使用小郝的肖像与姓名的行为,是一种营利性的商业使用,不符合合理的使用条件,因此这一行为属于对权利人肖像权和姓名权的侵害行为。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小郝能对自己的名字和照片主张权利,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赔礼道歉。26岁尚未结婚的宁波人孙某,有一天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成了“丧偶男”。原来,喜欢练跆拳道的他,几年前拍摄的一组很有“男人味”的照片被人盗用,做成某征婚交友网站的个人头像。孙某忍无可忍,决定在网上发帖,发动“人肉搜索”,寻找盗用自己照片的网名叫“真心英雄”的男子。(1)“真心英雄”侵犯了孙某的什么权利?(2) 孙某应该怎样解决此问题?1)肖像权。(2)孙某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问题。①孙某应先收集证据,证明自己从未在该网站注册会员,更没有公布照片、个人资料进行交友。②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人员查找原帖,或者通过IP地址寻找“真心英雄”,让其撤换孙某的头像、照片并道歉。③孙某也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该网站和“真心英雄”,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并依法赔偿损失。1.[吉林省实验中学2022高二检测] 最初,民法典草案里没有“人格权编”。但法学界、法律界许多人士认为,在编纂民法典时,应该为人格权设立独立的一编。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 )①是因为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②是因为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身份权等③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格权保护水平,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有利于把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民利益放在至高位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孙某犯下多起抢劫案,引起各方关注,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为了回应社会大众对该案的关注,当地普法办联合电视台对宣判过程进行拍摄报道,并制作了相关普法视频。在狱中的孙某得知此事后,认为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以及普法视频未经本人同意,遂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当地普法办及电视台未经孙某同意,侵犯了其肖像权和姓名权②犯罪分子对社会产生危害,其肖像权和姓名权不受合法保护③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公开他人肖像,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④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可以合理使用民事主体的个人信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思想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三、名誉隐私不可侵1、名誉荣誉权①含义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荣誉是国家和社会对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作出突出贡献或者有突出表现的民事主体所给予的积极的正式评价。思想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三、名誉隐私不可侵1、名誉荣誉权②名誉荣誉权的法律规定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荣誉权: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探 究 与 分 享 P8某公司通过其自媒体账号在网络上发布了时长1分9秒的短视频。该视频篡改叶挺烈士的《囚歌》,并添加了侮辱性用语。该视频发布传播后,引起了公众关注和网络热议。叶挺烈士的子女等近亲属起诉该公司侵犯名誉权。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该公司在新闻媒体上公开道歉,消除其侵权行为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同时判决被告向原告支付精神抚慰金10万元。思考:说一说保护英烈名誉的意义。生活中还有那些侵犯名誉权的行为?相 关 链 接 P10“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民法典在人身权保护的规定中,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特别设定的“英烈条款”。《民法典》规定 “英烈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对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的行为,英雄烈士的近亲属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英雄烈士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不提起诉讼的,检察机关依法对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某公司侵害了叶挺的名誉权和荣誉权,英烈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英烈的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烈事迹和精神。思想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三、名誉隐私不可侵2、隐私权①隐私权的含义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②隐私权的法律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③保护隐私权的意义对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落实。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思想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三、名誉隐私不可侵2、隐私权④保护个人信息的要求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等原则, 不得通过误导、欺诈、胁迫等方式处理5.[河北承德2022高二月考·改编] 某售楼处为了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在未向消费者告知、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基于商业目的,擅自收集消费者人脸信息。该售楼处的行为( )①是非法获取公民的个人信息②侵犯了消费者的肖像权③侵犯了消费者的名誉权④侵犯了消费者的身份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3.[安徽名校2022高二期末] 罗某为博取关注,使用某社交平台账号发布帖文,侮辱在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引发公众强烈愤慨,造成恶劣社会影响。2022年3月30日,某地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这一案件。下列对此案说法正确的是( )①罗某侵犯了英烈的名誉和荣誉②本案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行为③保护英烈的人格利益有利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④罗某侵犯了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