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2青春萌动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2青春萌动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青春萌动》教学设计
设计依据
本框是第二课《青春的心弦》的第二框题,由“异性朋友”和“异性情感”两个目题组成。第一目“异性朋友”。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是正常的,与异性交往,成为朋友,有利于自身的成长:但如果与异性交往的方式方法不当.也可能给自己带来烦恼。引导学生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与尺度,让异性之间的友谊成为青春美好的见证。第二目“异性情感”。主要帮助学生知道对异性的朦胧情感是青春成长的正常现象。但这种朦胧情感不是真正的爱情,引导学生学会理智处理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课标依据: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践行宽厚正直、自强自立的道德要求”,“理性平和。能够换位思考,学会处理与家庭、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积极向上,友爱互助”。
学情依据:
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学会与异性交往,是青春期重要的目标之一。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对异性同学产生兴趣,开始关注异性,希望与异性交往,却往往表现出对异性的故意疏远或排斥;还有一些学生中存在的“纸条恋爱”和朦胧状态下的“狂热初恋”,实际上是带有很大好奇和模仿成分的一种性心理幼稚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和帮助青春期的学生,异性关系的处理不当也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和不当行为,妨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方法依据:
启发式教学为课堂主要教学方式,结合案例法和情境式进行。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在“道德修养”方面,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健全人格”方面,使学生具备积极的思想品质,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友爱互助地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在“责任意识”方面,对自己负责,守规矩,增强担当精神和能力。
其他目标: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体会青春期的美好。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与尺度,建立与异性之间的友谊。学会恰当处理异性之间的朦胧情感。知道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和尺度,恰当处理异性之间的朦胧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敞开心扉,认真地体会青春期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下同学的表现正常吗?
小芳说:这个学期开始,我忽然变得愿意和男生说话了。有男生在场的场合才觉得有意思,总想展示自己,引起男生的注意。
小强说:以前我是一个大大咧咧的男孩子。这个学期开始,我忽然特别在意女孩子对我的评价了。课间总喜欢去照照镜子,打扮一下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进入青春期后正常的心理变化的描述,使学生思考对异性情感变化的原因,从而端正态度正常看待,很好地导入了新课。
二、版块一“异性朋友”。
1、想一想,说一说:结合小芳和小强的情况,你觉得青春期心理萌动的表现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分析情境中的表现,得出青春萌动的表现,也启发学生对照自己的心理表现得出珍惜青春萌动的感受。
2、阅读感悟:近日,个别学校的校规引起了大家的争议。如杭州长河高级中学制定包括男女生不得成对单独出现在校园里、男女同学平时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等。成都一家中学规定,对异性之间在公共场所交往距离低于50厘米的,老师会提出批评,情节严重的将被处分。佛山某中学也要求,除非班主任批准,否则男女生“不能够一对一独玩”;遇到困难尽量找同性同学解决,“男女生之间不得借故互献殷勤”。
想一想,说一说:你怎样看待这些学校的做法?
想一想,说一说:结合上一节课所学知识,想一想为什么要与异性交往?
3、相关链接: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14%的男生认为自己在异性交往上不成功,17%的女生认为在异性交往上不成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超过半数的男生和女生在和异性交往时,有时会出现困难(如脸红,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个别学校和家长对青春期异性同学交往的过度反应,启发学生思考异性相处的正面意义,尝试理解学校和家长的一片苦心。同时,借助对大学生的调查,使学生明确异性交往的必要性。
4、结合所学知识,你怎样看待下列同学的做法?
七年级女生小红和小云是好朋友,平时俩人喜欢谈论男同学的颜值。她们将年级男生做了一个“排行榜”。平时总喜欢在“上榜人物”的班级前转悠。
七年级男生小涛,特别喜欢和女同学相处。他称自己是女生堆里的“绿叶草”,他与不同的女生交往,并且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他觉得与越多的女生交往说明自己魅力很大,很帅气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生活中的两种对待异性交往的错误做法,使学生明确与异性交往的态度和做法能够考验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也是我们自身成长和修养的重要方面。
5、下列同学的想法和做法,有哪些不妥之处?
小明喜欢和异性“谈朋友”。他经常和同学交流“谈朋友”的细节,以交往人数多、交往的范围广、交往的美女多为谈资,津津乐道。
七年级男生小伟喜欢和女同学打闹,更让人反感的是,他有点“毛手毛脚”,还经常在班上讲一些不健康的笑话。
女生小红和同桌男生小峰来往密切,课余时间他俩经常单独活动。中午吃饭也总是头碰头地坐在一张桌子上互相夹菜喂饭。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与异性相处的错误做法,引发学生思考与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水到渠成地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版块二“异性情感”。
1、一封来信。我悄悄地喜欢上了一个男生,他的一切都吸引着我。一想起他,既甜蜜又自责……我这是怎么啦?这正常吗?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分析在与异性交往中产生了一些朦胧的异性情感,这是在青春成长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不要过于紧张。
2、阅读P20一个苦恼男孩的来信。
思考:你怎样看待小哲的苦恼?
3、判断下列同学的情感,属于哪一种误区:
小明看到好朋友有了心仪的“女朋友”,他也对一位女孩发起了“攻势”。
夏夏经常与前桌的男生讨论问题,慢慢地她觉得自己陷入了“爱河”
小丽的父母正在闹离婚,烦恼的她把这些事情倾诉给了同桌男生。同桌理智开导她,让她觉得自己“爱上”了他。
班长小伟和学习委员小静经常因为工作原因交往,结果有同学说他俩谈恋爱了。父母和老师也误解他俩。他们很委屈,干脆真的谈起了恋爱。
4、相关链接:《你以为的并不是你以为的》
误解型:把好感当作爱情。
寻求替代满足型:得不到父母、同学的理解;得不到家庭温暖,寻找倾诉安慰的对象。
寻求地位型:向别人炫耀,满足虚荣心;或盲目效仿他人。
冲动或报复型:正常的交往被人误解后出于报复或冲动而故意向恋爱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引发学生思考对异性的好感和欣赏、对美好的向往是愉悦的。但是,这并不是爱情。同时结合生活中的一些情感误区,帮助学生澄清一些错误认识,启发学生学会区分;主动沟通;提高自我修养;理智对待异性情感。
5、阅读感悟:去年中秋节,15岁的小燕带着一个与她同龄的男孩回家,说是她男友,希望妈妈同意他们在一起。小燕的妈妈震惊得不知所措。第三天晚上,小燕和男朋友跑了,直到过年才回家。小燕回家后,妈妈气得打了她一顿,并禁止她和男友联系。
今年端午节,妈妈带着小燕到福州,希望借此分开二人,到福州后却发现小燕怀孕了,且胎儿已成形。直到宝宝出生男方也没露面。
小燕的妈妈说,“给她男朋友打了几十个电话,就接通过一次。他说自己没钱,也不肯让我跟他父母沟通。问他孩子怎么办,他让我们随便处理!”
6、相关链接:《第一次奋进》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青春期少年在处理异性情感时的不同做法和不同后果,引导学生思考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同时真正理解“爱情”的真谛。
四、课堂小结: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真正的爱情是责任、是担当,是人生价值观的一致,是一辈子的互相扶持……!
课后探究:和父母一起观看视频《爱情天梯》并进行交流和体会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启发学生感受爱情真谛的同时,和父母进行交流,借助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并增进亲子情感。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