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光的折射 透镜一 光的折射1.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 描述折射现象的几个概念入射点O、分界面MM′、入射光线AO、折射光线OB、法线NN′、入射角i、折射角r。3光折射的特点实验结论①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光线靠近(或远离)法线,折射光线也靠近(或远离)法线,且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实验结论②: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入射光线靠近(或远离)法线,折射光线也靠近(远离)法线,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实验结论③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实验结论④: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于法线两侧。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或减小)。光垂直于介质表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零。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池底变浅、筷子变弯、水中叉鱼等现象;海市蜃楼、日出提前。6 反射与折射同时发生二 透镜1.凸透镜: 中间比边缘厚的叫作凸透镜。2.凹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叫作凹透镜。3. 辨别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方法5.凸透镜和凹透镜典型光路(主光轴,光心,焦点)6会聚和发散的奥秘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调整凸透镜、烛焰的中心、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总是同侧正,实像总是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照相机原理:物距u>2f 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 f<v<2f (调焦)投影仪原理: 物距u:f<u<2f 时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 v>2f放大镜成像原理:当物距 u四 照相机和眼球 视力的矫正1. 眼球的结构:晶状体、角膜、睫状体 、瞳孔、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①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②视网膜相当于胶片。2. 眼睛的视物原理人的眼睛看见物体的原理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形成物体的倒立、缩小的实像。3. 正常眼睛的调节:人的眼睛能看清楚近处和远处的物体,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厚薄来实现的。4 眼睛的远点、近点、明视距离①远点:人眼能够看清的最远的极限点叫做远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处。②近点:人眼能看清的最近的极限点叫做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在大约10 ~ 15cm处。③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5近视眼形成原因(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视眼患者可以佩戴凹透镜制成的镜片,利用凹透镜能使光发散的特点,就能使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6 远视眼的成因(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远视眼患者要戴由凸透镜制作的眼镜,让光先会聚,使清晰的像略向前移,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如图乙所示。五 望远镜和显微镜1望远镜①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把物镜所成的像进行放大,成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 显微镜①物镜:靠近物体的透镜,是个凸透镜②目镜:靠近眼睛的透镜,是个凸透镜。③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物体。④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在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在光线弱时用,会聚光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