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学生实验:测量密度讲义(原卷版+解析版)--2023-2024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学生实验:测量密度讲义(原卷版+解析版)--2023-2024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2.4 学生实验:测量密度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测量固体的密度
实验考点解读
1.实验原理:
2.天平的使用和读数:
(1)天平的使用:
①放(天平放水平);②移(游码左移0);③调(左偏右调,右偏左调);④测(左
物右码,用镊子加减砝码.添加砝码时,先大后小,当最小的砝码放上太重时,去掉
太轻时,应去掉最小砝码并调节游码);
(2)天平使用过程中的错误操作:
①游码未归零,天平已经调节平衡,导致所测物体质量 偏大 ;
②指针偏左,便开始测量,所测物体质量 偏大 ;
③指针偏右,便开始测量,所测物体质量 偏小 ;
④砝码磨损,会导致所测物体质量 偏大 ;
⑤砝码生锈,会导致所测物体质量 偏小 ;
3.量筒的使用和读数;
4.实验装置
5.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固体物块的质量为;
②用烧杯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正确读出水的体积V1;将待测小固体用细线拴住,轻轻地浸没于量筒内的水中;正确读出水面上升后的总体积V2;被测小固体的体积:V=V2-V1;
③石块的密度为:
【交流与讨论】
6.误差分析:
特殊情况 密度表达式 实验误差
将物块放入量筒中,操作过程中有水溅出 V2偏小,密度偏大
细线对测量结果有影响 V2偏大,密度偏小
先测体积,再测质量 物块沾有水,质量偏大,密度偏大
7.特殊法测量密度;
知识点2 测量液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量筒、天平、烧杯、盐水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②把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
③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则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实验操作顺序不对导致的偏大/偏小问题
①测固体密度过程中,若先测液体体积,后测质量,则因为石块上沾有水而导致偏大,不变,偏大;
②测液体密度过程中,若先测液体质量,再测液体体积,则不变,但因为有部分液体在烧杯中倒不出来导致减小,变大;若先测液体体积,再测液体质量,则但因为有部分液体在量筒中倒不出来导致减小,不变,变小。
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只测一次,要求较准确的测出90cm3的酒精,请你在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选出适当的量筒(  )
A.量程是100mL,分度值是1mL B.量程是200mL,分度值是2mL
C.量程是50mL,分度值是1mL D.量程是50mL,分度值是2mL
2.小丽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一枚金牌,她想测出该金牌的密度。她先用天平测出金牌的质量m1,然后将金牌浸没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流入质量为m2的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为m3。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金牌的密度为(  )
A. B. C. D.
3.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
C.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4.李华同学在实验室测量盐水的密度。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开始测量,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甲图所示,接着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乙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 B.烧杯内剩余盐水的质量为
C.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 D.盐水的密度为
5.小明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容器的质量是40kg
B.甲液体的密度是2.5g/cm3
C.乙液体的密度是1.0g/cm3
D.密度为3.0g/cm3的液体的m﹣V图象应位于Ⅱ区域
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如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
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
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
7.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已知金属块质量均匀分布且不渗水,量筒内已装有60mL的水。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时,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调节好天平后,测量金属块质量,天平恢复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测量金属块体积时量筒示数如图丙所示。下列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天平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B.如图乙所示,当横梁恢复平衡时,金属块的质量为
C.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可知,金属块的密度是
D.将金属块截去一半,剩余金属块与原金属块相比,质量、体积和密度都减半
8.测量一小石块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节天平平衡后,测质量时若分度盘指针向右偏,应向左调平衡螺母
B.石块放右盘,天平平衡时砝码示数如图,石块质量
C.正确操作应先丙后乙
D.将石块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示数如图,石块密度为
9.小明想测出家中消毒用的酒精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出空瓶子的质量为30g,然后将瓶子内倒满酒精,测出瓶子与酒精的总质量为115g,然后将酒精倒入量筒中,测出瓶子和剩余酒精的质量为33g,读出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100mL。他在实验时的操作、所测的数据及读数都是正确的,忽略测量误差对数据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下列推算正确的是(  )
A.瓶内全部酒精的质量为82g B.瓶子的容积为105.7mL
C.酒精的密度为0.82g/cm3 D.酒精的密度为0.85g/cm3
10.小玲在河边捡到一块会吸水的小石块(吸水后体积不变),回到家她想测一下小石块的密度.她先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再把它放到一个容积为V的空容器中,然后缓慢地往容器中加水(已知水的密度为),直到水面刚好到达容器口,加入水的质量为。现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并将表面的水擦干,测出石块增加的质量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石块所吸水的质量为
B.小石块吸水的体积为
C.小石块的体积为
D.小石的密度为
二、填空题
11.小林购买了一瓶如图所示的免洗手消毒凝胶,容量为500mL。小明想知道该消毒凝胶的密度,从厨房找来了电子秤,称得瓶和消毒凝胶的总质量为700g,然后将瓶中的消毒凝胶全部转移到另一个空容器中,称得消毒凝胶空瓶的质量为50g,则该消毒凝胶的密度为 _____kg/m3;考虑实际情况,小明所测得的消毒凝胶的密度会偏 _____。
12.用天平测量一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g;将该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石块的密度是__。
13.用天平测量一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g,该石块的体积为,则石块密度是_________。
14.用量筒测某一液体的体积,如图1所示,则液体的体积是:______;用图2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则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
15.在“测量石块密度”实验中,如下图天平平衡后,石块质量为___________g,用量筒测得它的体积为___________,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6.小可要测量如图所示的酸奶的密度,先用杯子装满酸奶,然后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已知水的密度为。求:
测量步骤 ①测满杯酸奶和杯子的总质量/g ②喝掉部分酸奶后,测剩余酸奶和杯子的总质量/g ③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奶补充满杯后,测水、剩余酸奶和杯子的总质量/g
测量数据 238 169 229
(1)喝掉的酸奶质量是多少?倒入杯中纯净水的质量是多少?
(2)杯中纯净水的体积是多少?喝掉的酸奶体积是多少?
(3)酸奶的密度是多少?2.4 学生实验:测量密度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测量固体的密度
实验考点解读
1.实验原理:
2.天平的使用和读数:
(1)天平的使用:
①放(天平放水平);②移(游码左移0);③调(左偏右调,右偏左调);④测(左
物右码,用镊子加减砝码.添加砝码时,先大后小,当最小的砝码放上太重时,去掉
太轻时,应去掉最小砝码并调节游码);
(2)天平使用过程中的错误操作:
①游码未归零,天平已经调节平衡,导致所测物体质量 偏大 ;
②指针偏左,便开始测量,所测物体质量 偏大 ;
③指针偏右,便开始测量,所测物体质量 偏小 ;
④砝码磨损,会导致所测物体质量 偏大 ;
⑤砝码生锈,会导致所测物体质量 偏小 ;
3.量筒的使用和读数;
4.实验装置
5.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固体物块的质量为;
②用烧杯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正确读出水的体积V1;将待测小固体用细线拴住,轻轻地浸没于量筒内的水中;正确读出水面上升后的总体积V2;被测小固体的体积:V=V2-V1;
③石块的密度为:
【交流与讨论】
6.误差分析:
特殊情况 密度表达式 实验误差
将物块放入量筒中,操作过程中有水溅出 V2偏小,密度偏大
细线对测量结果有影响 V2偏大,密度偏小
先测体积,再测质量 物块沾有水,质量偏大,密度偏大
7.特殊法测量密度;
知识点2 测量液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量筒、天平、烧杯、盐水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②把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
③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则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实验操作顺序不对导致的偏大/偏小问题
①测固体密度过程中,若先测液体体积,后测质量,则因为石块上沾有水而导致偏大,不变,偏大;
②测液体密度过程中,若先测液体质量,再测液体体积,则不变,但因为有部分液体在烧杯中倒不出来导致减小,变大;若先测液体体积,再测液体质量,则但因为有部分液体在量筒中倒不出来导致减小,不变,变小。
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只测一次,要求较准确的测出90cm3的酒精,请你在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选出适当的量筒(  )
A.量程是100mL,分度值是1mL B.量程是200mL,分度值是2mL
C.量程是50mL,分度值是1mL D.量程是50mL,分度值是2mL
【答案】A
【详解】要求较准确的测出90cm3的酒精,则所选的量筒量程不能比被测液体小,故CD不符合题意;所选测量工具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小丽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一枚金牌,她想测出该金牌的密度。她先用天平测出金牌的质量m1,然后将金牌浸没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流入质量为m2的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为m3。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金牌的密度为(  )
A. B. C. D.
【答案】B
【详解】根据题意知道,溢出的水的质量
m水=m3-m2
金牌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由知道,故金牌的体积
则金牌的密度为
故B正确。
故选B。
3.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
C.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答案】B
【详解】A.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会因为铁块沾到水,导致测量质量偏大,故A不合理;
B.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测量过程没有出现问题,故B合理;
C.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砖块有小孔,放入水中会储存气泡,导致测量体积偏大,故C不合理;
D.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会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无法测量,故D不合理。
故选B。
4.李华同学在实验室测量盐水的密度。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开始测量,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甲图所示,接着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乙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 B.烧杯内剩余盐水的质量为
C.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 D.盐水的密度为
【答案】C
【详解】A.量筒的分度值为2mL,由甲图要知,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V=60mL=60cm3
故A错误;
B.接着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乙图所示,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为2g,烧杯和烧杯内剩余的盐水的总质量为
m′=20g+5g+2g=27g
故B错误;
C.倒入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
m=m总-m′=90g-27g=63g
故C正确;
D.盐水的密度为
故D错误。
故选C。
5.小明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容器的质量是40kg
B.甲液体的密度是2.5g/cm3
C.乙液体的密度是1.0g/cm3
D.密度为3.0g/cm3的液体的m﹣V图象应位于Ⅱ区域
【答案】C
【详解】A.液体体积为零时质量应为零,由图象知液体体积为零时对应质量为,该质量为容器故容器的质量是,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象知甲液体体积
此时甲液体的质量
所以甲液体的密度
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象知乙液体体积
此时乙液体的质量
所以乙液体的密度
故C符合题意;
D.因密度是3.0g/cm3 的液体的密度比甲的密度还大,根据 可知,质量相同时,该液体的体积小于甲的体积,故该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应该在I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如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
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
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
【答案】D
【详解】A.由图甲知,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故A错误;
B.对于天平来说,其标尺上的分度值是0.2g,故石块的质量是
50g+20g+1.4g=71.4g
故B错误;
C.量筒中水的体积是60cm3,放入石块后的体积是80cm3,石块的体积为
V=80cm3-60cm3=20cm3
故C错误;
D.此时石块的密度
故D正确。
故选D。
7.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已知金属块质量均匀分布且不渗水,量筒内已装有60mL的水。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时,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调节好天平后,测量金属块质量,天平恢复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测量金属块体积时量筒示数如图丙所示。下列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天平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B.如图乙所示,当横梁恢复平衡时,金属块的质量为
C.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可知,金属块的密度是
D.将金属块截去一半,剩余金属块与原金属块相比,质量、体积和密度都减半
【答案】C
【详解】A.如图所示,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故左边较重,则平衡螺母需要向右调节,故A错误;
B.如图所示,金属块的质量
m金=50g+4g=54g
故B错误;
C.金属块的体积
V金=80mL-60mL=20mL=20cm3
金属块的密度
ρ===2.7g/cm3=2.7×103kg/m3
故C正确;
D.将金属块截去一半,剩余金属块与原金属块相比,质量、体积减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即密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8.测量一小石块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节天平平衡后,测质量时若分度盘指针向右偏,应向左调平衡螺母
B.石块放右盘,天平平衡时砝码示数如图,石块质量
C.正确操作应先丙后乙
D.将石块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示数如图,石块密度为
【答案】D
【详解】A.测质量时若分度盘指针向右偏,右盘重,需要将最小的砝码取出,再移动游码,不能移动平衡螺母,故A错误;
B.石块放右盘,根据天平的读数原则
可知,石头的质量为
故B错误;
C.测量石头的密度实验,需要先测量质量,再测量体积,若先测量体积,石头会带有部分的水,测量质量时误差比较大,故顺序为乙丙,故C错误;
D.石头的质量为
石块密度为
故D正确。
故选D。
9.小明想测出家中消毒用的酒精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出空瓶子的质量为30g,然后将瓶子内倒满酒精,测出瓶子与酒精的总质量为115g,然后将酒精倒入量筒中,测出瓶子和剩余酒精的质量为33g,读出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100mL。他在实验时的操作、所测的数据及读数都是正确的,忽略测量误差对数据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下列推算正确的是(  )
A.瓶内全部酒精的质量为82g B.瓶子的容积为105.7mL
C.酒精的密度为0.82g/cm3 D.酒精的密度为0.85g/cm3
【答案】C
【详解】A.瓶内全部酒精的质量
m=m总-m瓶=115g-30g=85g
故A错误;
BCD.量筒中的酒精的质量
m1=m总-m1=115g-33g=82g
那么酒精的密度
瓶内酒精的容积
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0.小玲在河边捡到一块会吸水的小石块(吸水后体积不变),回到家她想测一下小石块的密度.她先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再把它放到一个容积为V的空容器中,然后缓慢地往容器中加水(已知水的密度为),直到水面刚好到达容器口,加入水的质量为。现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并将表面的水擦干,测出石块增加的质量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石块所吸水的质量为
B.小石块吸水的体积为
C.小石块的体积为
D.小石的密度为
【答案】BC
【详解】A.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并将表面的水擦干,测出石块增加的质量为m3,所以小石块所吸水的质量为m3,故A错误;
B.由公式可知,小石块吸水的体积为
故B正确;
C.容器内加满水后,小石块外围的水的质量为,这部分水的体积为,石块吸水后体积不变,所以石块的体积为
化简得到小石块的体积为
故C正确;
D.小石块的密度为
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1.小林购买了一瓶如图所示的免洗手消毒凝胶,容量为500mL。小明想知道该消毒凝胶的密度,从厨房找来了电子秤,称得瓶和消毒凝胶的总质量为700g,然后将瓶中的消毒凝胶全部转移到另一个空容器中,称得消毒凝胶空瓶的质量为50g,则该消毒凝胶的密度为 _____kg/m3;考虑实际情况,小明所测得的消毒凝胶的密度会偏 _____。
【答案】 1.3×103 小
【详解】[1]由题意可得,消毒液的体积为V=500mL,即V=500cm3,消毒液的质量为
m=700g-50g=650g
由密度公式可得
故消毒液的密度为1.3g/cm3,即1.3×103kg/m3。
[2]实际在转移的过程中,消毒液不可能完全转移干净,总有一部分附着在瓶身上,这样导致测出来的消毒液的质量偏小,体积不变,质量偏小,从而使的消毒液的密度偏小。
12.用天平测量一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g;将该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石块的密度是__。
【答案】 29.2
【详解】[1]游码标尺的分度值为,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示数的和,石块的质量为
[2]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凹面相同,故的读数方法正确。
[3]量筒的分度值为,石块与水的总体积为,量筒内装有水,石块的体积为
则石块的密度为
13.用天平测量一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g,该石块的体积为,则石块密度是_________。
【答案】 28 2.8
【详解】[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物体的质量就等于右盘中砝码质量加游码所对应的质量。由图可知砝码质量为25g,游码对应的刻度为3g,故物体质量为28g。
[2]石块密度
14.用量筒测某一液体的体积,如图1所示,则液体的体积是:______;用图2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则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
【答案】 46mL 10mL
【详解】[1]由图1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根据液面所在位置可知,液面最凹处与46mL相平,所以液体的体积为46mL。
[2]图中,量筒的分度值为2mL,在放石块之前,根据液面所在的位置可知,量筒内水的体积为50mL,放石块后,根据液面所在的位置可得,水和石块的总体积是60mL,所以石块的体积是
V=60mL-50mL=10mL
15.在“测量石块密度”实验中,如下图天平平衡后,石块质量为___________g,用量筒测得它的体积为___________,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
【答案】 26.6 10 2.66
【详解】[1]游码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质量为
m=25g+1.6g=26.6g
[2]量筒的分度值为2mL,用量筒测得它的体积为
V=40mL-30mL=10mL=10
[3]则石块的密度为
三、计算题
16.小可要测量如图所示的酸奶的密度,先用杯子装满酸奶,然后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已知水的密度为。求:
测量步骤 ①测满杯酸奶和杯子的总质量/g ②喝掉部分酸奶后,测剩余酸奶和杯子的总质量/g ③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奶补充满杯后,测水、剩余酸奶和杯子的总质量/g
测量数据 238 169 229
(1)喝掉的酸奶质量是多少?倒入杯中纯净水的质量是多少?
(2)杯中纯净水的体积是多少?喝掉的酸奶体积是多少?
(3)酸奶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1)69g,60g;(2)60cm3,60cm3;(3)1.15×103kg/m3
【详解】解:(1)由步骤①②可得,喝掉酸奶的质量
m奶=m1-m2=238g-169g=69g
由步骤②③可得,所加水的质量
m水=m3-m2=229g-169g=60g
(2)杯中纯净水的体积
喝掉酸奶的体积
V奶=V水=60cm3
(3)酸奶的密度
答:(1)喝掉的酸奶质量是69g;倒入杯中纯净水的质量是60g;
(2)杯中纯净水的体积是60cm3,喝掉的酸奶体积是60cm3;
(3)酸奶的密度是1.15×103kg/m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