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广西专用物理一轮知识点梳理复习第14讲 声现象(共30张PPT)(含答案)中考专区 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广西专用物理一轮知识点梳理复习第14讲 声现象(共30张PPT)(含答案)中考专区 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一部分 考点突破
第14讲 声现象
(5年5考,1~4分)
1.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如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等).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但物体振动不一定能听到声音,因为还需要通过介质传过来才能被听到.
(3)______停止,发声就停止.但声音并没有立即消失,这是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高频考点)
振动
振动
振动
2.传播
(1)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可以传递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2)形式:声音以____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3.声速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的.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气____v液____v固.
(3)15 ℃的空气中声速约为_____m/s.
介质
不能

不同
<
<
340
4.回声
(1)产生的原因:声音的______.
(2)回声测距的原理:________,t为发出声波信号到收到发射信号的时间.
(3)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 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回声,在小房间说话,声音变大是因为回声与原声重合);要想听到回声,人到障碍物的距离应该不少于____m.
(4)回声的利用:倒车雷达、回声定位、双耳效应、声呐等.
反射
s=vt
17
5.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发声体在______;②有传声的______;③声音频率在___________Hz之间;④声音的响度不能太小,其响度能使______振动.
振动
介质
20~20000
鼓膜
【回归教材1】 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真空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RJ八上P28)
介质
不能
【回归教材2】 如图所示,一个同学轻敲桌子,附近的同学听不到敲击声,但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的同学却可以听到敲击声,这说明______可以传声.在桌子上撒些碎纸屑,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碎纸屑在桌面上“跳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
(RJ八上P29)
固体
振动
1.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______,符号为_____.
声音的特性(高频考点)
赫兹
Hz
2.声音三特性的比较
声音的特性 定义 影响因素
音调 声音的高低 声源振动的____________.频率越____,音调越高.
响度 声音的强弱 ①声源振动的______.振幅越____,响度越大;
②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③声音的分散程度.
音色 声音的品质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
频率(快慢)

幅度

3.人耳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___________Hz之间.
20~20000
【回归教材3】 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竹管上端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在现场观看表演的人听到的哨音是由______传入耳朵的;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度吹竹管上端时,吹出哨音的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会发生变化.
(RJ八上P37)
空气
音调
【回归教材4】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使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RJ八上P32)
(1)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选填“高”或“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______有关.
(2)利用图中所示器材还能探究声音的______与______的关系,具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慢
响度
振幅
使钢尺伸出桌外的长度相同,然后用大小不同的力来拨动钢尺
1.声可以传递______,如:交谈、打铁轨听声音.声可以传递______,如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
2.超声波
(1)定义:人们把频率高于_______Hz的声叫做超声波.
(2)利用
①传递信息:倒车雷达、“B超”检查、超声探伤、声呐、回声测距.
②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粉碎结石.
声的利用
信息
能量
20000
3.次声波
(1)定义:人们把频率低于____Hz的声叫做次声波.
(2)利用
①传递信息:监测地震(海啸)及其他自然灾害.
②传递能量:次声波武器.
20
声、电磁波的异同
声 电磁波
相同点 ①都属于波;②都可以传递信息与能量;③都可以在空气中传播;④都能发生反射. 不同点 ①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②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①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
②由变化的电流产生.
【回归教材5】 如图所示,倒车雷达在汽车中得到广泛应用.它是利用__________的原理来确定障碍物远近的,雷达发出的响声越急促,提示司机汽车离障碍物越近,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RJ八上P39)
回声定位
信息
1.噪声
(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
(2)从环保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是dB.①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dB;②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③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
注意:0 dB不是没有声音,而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90
70
50
3.控制噪声的途径
(1)防止噪声产生:在________减弱,如“禁止鸣笛”、手机调静音、摩托车消音器.
(2)阻断传播途径:在____________减弱,如安装隔音墙、内墙选用软材料装修、关闭门窗、道路两旁种树.
(3)防止进入耳朵:在________减弱,如戴隔音耳塞、捂耳朵.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回归教材6】 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如图所示,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________减弱噪声;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是为了在____________减弱噪声;纺纱工人工作时戴着防噪声的耳罩,这是为了在________减弱噪声.
(RJ八上P44)
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1.[物理观念](2023·广西)在“三月三”歌圩里,大家能分辨出某歌王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声速
声音特性的辨识(高频考点,5年4考)
A
变式1 (2022·北部湾经济区)声纹锁可以通过识别人的声音进行解锁,是根据每个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变式2 (2021·北部湾经济区)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组织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听众从听到的声音中分辨出使用了铜鼓伴奏,依据是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B
A
2.(2022·柳州)“小宸能唱很高的音”,这是指他的歌唱声音(  )
A.速度快
B.时间长
C.音色好
D.音调高
D
“高”“低”并不一定指的是声音的音调,也有可能指声音的响度,一定要看清楚题目,例如:女高音、男低音指的是音调,而“高歌一曲”“低声细语”指的则是响度.
3.(2020·北部湾经济区Ⅱ卷)为了让同学们听得更清楚,老师常用“小蜜蜂”扩音器.扩音器的作用是(  )
A.让声音传播得更快
B.改变声音的音色
C.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增大声音的响度
D
4.(2021·玉林)如图甲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从左向右敲击水瓶琴,其发出的音调将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音叉产生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甲         乙
升高
响度
5.(多选题)(2023·广西)如图是舰载机飞离“辽宁号”航母时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导员戴着耳罩可防止舰载机产生噪声
B.引导员戴着耳罩可减弱噪声对耳朵的伤害
C.舰载机在甲板上加速滑行时受平衡力作用
D.舰载机利用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力差获得升力
声学综合题(5年2考)
BD
6.(2022·河池)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低声细语是指音调低
B.响度与振动频率有关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超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C
7.[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2·贵港)蓝牙音箱可在一定距离内无线连接手机进行音乐播放,蓝牙音箱播放音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箱发声不需要振动
B.根据音色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的声音
C.音箱发出的声音不会成为噪声
D.调节音箱音量大小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B
8.(2019·北部湾经济区)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如洪钟”指的是声音的音调很高
B.“击鼓鸣金”的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C.用超声波清洗戒指,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D.嘈杂环境里戴耳塞,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