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与任务群构架—读读寓言小故事,品品生活大道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与任务群构架—读读寓言小故事,品品生活大道理

资源简介

读读寓言小故事,品品生活大道理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与任务群构架
一、单元教材解读
【单元主题】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本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题组元,涵盖了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世界”单元之后,第二次以文体组元。其中,《守株待兔》是中国古代寓言;《陶罐和铁罐》属于当代寓言;《鹿角和鹿腿》出自《伊索寓言》;而《池子与河流》则是诗歌形式的《克雷洛夫寓言》。这些寓言故事分别用小古文、童话、诗歌等形式加以呈现,小故事大道理,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为学生认识、了解寓言打开了一扇窗。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整本书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经典寓言故事,提示阅读寓言故事的基本方法,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阅读训练要素】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选编的4篇课文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还要关注寓言中蕴含的道理,提高了难度与要求。“交流平台”则引导学生对寓言的基本特点及阅读寓言的好处进行了总结梳理。
守株待兔 读懂:把课文读通顺,注意读好”
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古代寓言) 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
宋国人笑话。
读明白:读读”阅读链接”,和同学交流:
第二单元 故事中的坐车人错错在哪里?
人文主题:寓言是
生活的一面镜子 读懂:默读课文,说说陶罐和铁罐之
阅读训练要素 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读寓言故事, 结合课文中描写的陶罐、铁罐
明白其中的道理 陶罐和铁罐 神态和寓言的语句,说说陶罐、
(当代寓言) 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在分
角色朗读课文。
读明白: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
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读读“阅读链接”想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鹿角与鹿腿 读懂: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鹿的
(伊索寓言) 心情变化。
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
讲讲这个故事。
读明白: 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
说说你的理由。
第二单元 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
人文主题:寓言是 重要的。
生活的一面镜子 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
读寓言故事, 长处。
明白其中的道理 池子与河流 读懂:寓言故事也可以用诗的形式来
(克雷洛夫寓言) 讲,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明白: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池子
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成哪
哪一种?
【单元教学目标】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目标
能够梳理本单元会认、会写生字词,读准本单元多音字,运用偏旁归类、结合语境等多种方法认识、理解生字,辨析近义词并正确运用。背诵《守株待兔》。
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目标
1.关于“读懂”的目标
①能够知道每一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②能够通过主要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去体会人物性格、感受人物心情变化,读懂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想法。
2.关于“读明白”的目标
①能说清楚故事背后的道理;
②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陈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3.了解寓言故事的多种形式,搜集更多的寓言故事进行阅读,初步认识寓言的文学形态,积淀寓言文化。
4.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借助故事或事例,运用一定的关联词,清楚地阐述观点。在讨论交流时,能积极倾听与思考,尊重他人不同的想法。
三、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目标
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学习其中蕴含的智慧,明白故事中的道理。
【学习任务整体构架】
对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选文体裁和语文要素的落实来看,本单元归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快乐读书吧是阅读整本书,这个单元同时也归属“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梳理贯穿整个单元。
基于以上解读,我们采用“调序重组法”设计以“读读寓言小故事,品品生活大道理”为情境主任务,共设计了四个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子任务,旨在引导学生真正以一个阅读者的身份,走进古今中外寓言故事,从“读懂”到“读明白”,在阅读活动中从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
大情境创设:
亲爱的同学们,“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在这一单元当中,我们将走进寓言故事的长廊,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探寻古人给我们的智慧启迪、读外国寓言的小故事品品生活中的大道理。
子任务一:梳理归类会识写,辨别音形义运用
活动一:语境识字巧识记。(梳理认记字)
(一)读通课文。
(二)在句子情境中认记。(可结合表格梳理)
1.读音有规律的字;
2.容易读错的字;
3.不加拼音记不住的字;
4.与以往学过的字形易混淆的字。
活动二:我是书写小能手。(梳理书写字)
1.读不准记不住的字,与以往学过的书写混淆的字;
2.默写有困难的字;
3.有一定特点或规律的字;
4.蕴含文化的字。
活动三:积累好词我最棒。
【设计意图】将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书写提示在前两个课时里集中完成,便于发现汉字规律,注意积累素材为接下来课文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教学建议】此任务如果是低段识字基础较好的班级可安排自学。
子任务二: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的愚者和智者
活动一:流传至今的中国古代寓言
(一)观图猜故事,走近古代寓言。(故事为“日积月累”中寓言。可采用游戏方式,如:图片词语对对碰。)
(二)梳理已学寓言,对照单元主题和名家的话了解寓言特点。
(三)揭题解题,猜测意思。
活动二:借助注释,我能读通读懂寓言
(一)学生自由朗读。
(二)检查学生朗读,纠正字音和断句。
1.据意定音:折(zhé)颈而死、而身为(wéi)宋国笑。
2.据意断句:因/释其耒/而守株
3.多种形式朗读。
(三)借助注释,读懂寓言。
1.“渔歌对唱”趣味朗读:
同桌一人说意思,一人读句子。
2.给连环画排序,并阐述理由。
3.小组合作清楚讲故事。
活动三:寓言世界中的愚者与智者
(一)寓言世界之愚者
1.《守株待兔》中的宋国农夫
思考、交流: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你准备怎么劝告他?
2.《南辕北辙》中的坐车人
阅读、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3.《叶公好龙》中的叶公
阅读、交流:叶公的可笑表现在哪里?你能体会到什么道理?
还可以阅读更多:《刻舟求剑》《邯郸学步》《掩耳盗铃》……
(二)寓言世界之智者
《乌鸦喝水》乌鸦:聪明,善于想办法
《亡羊补牢》丢羊人:知错能改
活动四:我们身边类似的人和事
(一)交流从《守株待兔》《南辕北辙》《叶公好龙》明白的道理。
(二)老寓言新道理
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谈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将《守株待兔》、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和“日积月累”两个板块,快乐读书吧进行整合,按照“读懂内容—体会道理—联系实际深入理解”的内在逻辑线,力争读懂、读明白古代寓言,体验阅读乐趣。
子任务三:当代、外国寓言给我们的智慧启迪
活动一:对比不同结局,找依据、明道理
一、情趣导入,引出“对比”
国王的宫里有陶罐和铁罐两个罐子,坚硬的铁罐总是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陶罐是谦虚地礼让。时间飞逝,王朝不复存在,宫殿也成了废墟,一天,人们发现了成为古董的陶罐,那个铁罐却找不到了。
二、对比表现,凸显形象
用“——”划出陶罐和铁罐神态和语言的句子,批注陶罐和铁罐的区别再分角色朗读课文。
关于铁罐的性格
2.关于陶罐的性格
小结:面对四次奚落,无论铁罐如何讽刺、侮辱,陶罐自始至终都非常谦虚、理性、宽容的态度背后,展现的是陶罐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所以"不敢",是因为陶罐知道自己的材质易碎,在"兄弟"不是懦弱与"和睦"的表达中,体现出陶罐的宽容、自尊与和善。至于陶罐的不再理会,则是对铁罐骄横的无奈与无言。
三、角色朗读,对比语气
四、整合对比,揭示寓意
1.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展开这个故事,第一,态度对比,如骄傲与谦虚;第二,相处方式对比,如“不能相提并论”与“和睦相处”;第三,语气对比,如“感叹号”与“句号”的运用;第四,结果对比,两者不同的命运和结局对比中阐述道理。
2.视频链接《北风和太阳》,或者快速阅读文字。
活动二:遇到不同观点,你更赞成哪一点,说明白理由
一、复习引入
二、读故事,品故事之核
有感染力地讲故事
(一)朗读,读出心情
(二)再读,读出心情变化
1.捕捉信息,绘制心情曲线
2.读出心情变化
三、讲一讲故事内容
四、比观点,辨故事之理
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1) 华而不实的鹿角无关紧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2) 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五、拓展学习寓言诗,巩固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1.鼓励学生说说《池子与河流》与前三篇寓言不同之处。
2.借助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完成表格内容。
(1)交流池子的观点,说明理由。
(2)明确引号的特殊用法。
(3)交流河流的观点,说明理由。
(4)交流池子与河流的结局。
3.齐读寓言诗最后一小节,明确寓言的道理。
六、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观点,锻炼思维
1.思考《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两篇寓言故事的观点,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2.尝试交流观点,并能说清理由。
活动三:同一故事的不同结局(续编)
【设计意图】将《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和《池子与河流》进行整合,紧紧抓住“对比”这一关键词,探寻寓言编写密码,在“找依据、明道理”中体验思辨的严谨和乐趣。
子任务四:我讲中外寓言故事,班级寓言角展示台
活动一:根据思维导图提示讲故事
活动二:读一读寓言故事整本书
1.分享我最喜欢的一篇寓言故事里蕴含的道理。
2.挖掘不同寓言故事中的相似情节,体会文本的相似表达特点。
3.每次“重读”都有新发现。
活动三:创建班级寓言角展示台
1.编辑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名片。
2.绘制一本寓言故事的画册。
3.演一演课本剧。
【设计意图】由单篇阅读过渡到整本书阅读,通过挖掘不同寓言故事中的相似情节,体会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小故事折射大道理的文本共性特点。通过编辑人物名片、绘制画册、演课本剧等创建班级动静结合的语言展示活动,提升思辨与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