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爱,表达爱,传递爱——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发现爱,表达爱,传递爱——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发现爱 表达爱 传递爱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任务群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解读】
一、单元人文主题
本单元围绕人文主题“关爱”这条主线编排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三篇课文,引导学生走进教材发现爱。
三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关爱”的内涵。《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和反复的句式,在温暖的春风里寻找“雷锋的足迹”,了解雷锋的先进事迹,知道雷锋精神就是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从而体会关爱让世界更美好。《千人糕》在爸爸和孩子的对话中,叙述一块口感平常、普普通通的米糕从制作材料、生产过程到销售都需要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完成,得名“千人糕”,懂得要尊重和珍爱他人的劳动成果。《一匹出色的马》将写景与叙事交融,春天的美景与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郊游的情景构成爱的温馨画面。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成了一匹出色的马,载着妹妹快乐回家,父爱的智慧闪烁其间。我爱阅读《一株紫丁香》这首儿童诗,表现孩子们对老师的关爱像紫丁香一般动人而美好。
二、单元阅读要素
本单元的语文阅读要素:读句子,想象画面;试着有感情朗读课文。这是本单元教学重难点。在本单元每一篇课文中训练各有侧重,到语文园地二尝试运用,训练循序渐进。
“读句子,想象画面”是在二上第七单元“展开想象,获得初步情感体验”基础上的一个提升,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呈现的画面,让抽象的文字具象化,帮助学生加深对词句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升阅读能力,同时也为第二、三学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在读好问答的语气和重音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提升学生语感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课文中表达的爱,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出来。
三、单元写话要素
本单元写话:能根据提示写一写自己的好朋友,写出他的样子和经常在一起做的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话可说。旨在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熟悉的人。表格搭支架,引导学生说说“谁?长什么样子?我们经常一起做什么事?”再按写话的格式连贯有序地表达表格中梳理出来的三条信息。由易到难,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孩子们的笔尖下流淌着友爱的快乐。
四、相关要素训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词语积累中感受爱与奉献;在语境中发现一词多意。这些要素的训练与本单元两个重点的语文语素训练相辅相成,学生可以借助词语想象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画面,可以在积累词语中感受爱与奉献,可以在语境中发现后一词多意的同时想象句子描绘的画面,感受爱。教材举一学方法,学生听说读写中运用,聚焦语文核心素养。
本单元的学习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在教学时,可以紧扣3月5日学校开展的学习雷锋活动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在任务驱动下引导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爱、表达爱、传递爱,体会“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
二、梳理定位,构建任务群
《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第一学段的学习内容中指出:“阅读并学习讲述革命领袖、革命英雄、爱国志士的童年故事,表达敬仰之情和向他们学习的愿望。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第一学段的学习内容中指出:“阅读有关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的短文,认识图文中相关的汉字,感受美好亲情。”本单元从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落实来看归属“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中。
梳理好本单元语文要素之间内在逻辑关联,整合有关联的学习内容进行任务群框架设计如下:
围绕“关爱小天使在行动”主题,确定“发现爱 表达爱 传递爱”主任务,在“发现雷锋叔叔爱的足迹——解开千人糕爱的密码——欣赏美景探寻父爱智慧——小天使传递爱分享台”子任务活动中层层落实单元目标和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单元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
1.认识4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7个字,34个词语。
2.注意半包围和独体结构字的写法。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阅读与鉴赏】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好问答的语气,感受不同角色表达的情感,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懂得关心帮助他人、珍爱他人的劳动成果、要与家人相亲相爱。
3.自主阅读,了解课文内容。
4.用多种方法猜测词语意思。
【表达与交流】
1.读句子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画面的内容。
2.理解句子并用自己的话说说。
3.借助插图,说说千人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说说生活中的一些用品是经过了哪些人的劳动才制成的。
4.仿照例句,展开想象,写自己喜欢的景物。
5.借助表格提示,有序、连贯地写自己的好朋友,格式正确。
【梳理与探究】
1.发现本单元生字音、形、义的规律,尝试整理本单元学过的字词。
2.梳理本单元易读错、写错、易混淆的字,在语境中运用巩固。
3.开展“小雷锋在行动”实践活动,通过图文、视频、手抄报、朗诵等方式分享。
任务一教学设计
任务一:寻找雷锋叔叔爱的足迹
材料组合:《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雷锋修桥》
创设情境:亲爱的同学们,学校大队部举行“关爱小天使在行动”,红领巾广播站和校刊《向阳花》将播报关爱小天使的爱心行动,让我们在本单元学习中去“发现爱 表达爱 传递爱”,争做关爱小天使。
活动一:朗读诗歌,发现爱的足迹
一、歌曲引入,齐读课题
1.欣赏歌曲,出示题词。
听《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齐读毛主席为雷锋同志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师:雷锋,湖南长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1962年8月15日,年仅22岁的雷锋因公殉职,1963年3月5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精神,此后3月5日成为我国的“学雷锋日”。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过渡:雷锋叔叔在哪里,让我们走进诗歌去寻找。
二、朗读诗歌,发现爱的足迹
1.自由读第1.3小节,用“——”画出“我们”到哪里去寻找雷锋叔叔?
预设: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顺着弯弯的小路去寻找雷锋叔叔。
2. 自由读第2.3.5小节,填写爱的足迹。
交流:雷锋叔叔在 。
活动二:读好问答,想象足迹画面
一、师问生答,读好语气
1.指导读好问答的语气
(1)少先队员寻找雷锋的足迹,心情怎么样?
少先队员的心情很急切。朗读时语调上扬。
(2)试读小溪和小路的话,体会语气
读得肯定有力,因为它们看到雷锋叔叔从哪里走过,帮助孩子和大娘。
二、读句子,想象足迹画面
举一:读第二小节,想象小溪边抱孩子的画面
(一)结合图画和生活理解“泥泞”,想象雷锋叔叔抱迷路的孩子画面
(二)补充句子,说抱迷路的孩子画面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紧紧抱着迷路的孩子,一步一滑艰难地向前行走,几次险些摔倒。
指导:想象雷锋叔叔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他有哪些动作。
反三:自读第4小节,想象雷锋叔叔背年迈大娘的画面
(一)结合图画获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年迈”“晶莹”“寻觅”“荆棘”,想象雷锋叔叔背年迈大娘的画面
(二)交流背年迈大娘的画面
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他弓着背,汗水从他的额头上滴落下来,荆棘也划破了他的裤子,但他的步伐很稳当,继续向前走。
活动三:听听故事,仿照句式表达
一、齐读第五小节,读出找到雷锋叔叔的惊喜
二、听《雷锋修桥》的故事,寻找雷锋的足迹
仿照课文第1.2小节说雷锋的足迹。
预设:
顺着弯弯的小河,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木桥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脱掉鞋子挽起裤腿,
跑进河里摸石头,
把一块块的石头堆到河边,
带领乡亲们修好了木桥。
你瞧,小草上晶莹的露珠,
是他洒下的汗滴。
活动四:慧眼发现,讲小雷锋足迹
一、仿照课文问答式,说说身边小雷锋的足迹
二、记录爱的足迹,投稿播报传递爱
1.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小结:亲爱的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雷锋精神就是乐于助人,奉献爱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做新时代的新雷锋,做传递爱的关爱小天使。
2.让我们用诗歌或小文章的形式记录发现的小雷锋故事,投稿校刊和红领巾广播站,录音或视频、投稿学校公众号,做传递爱的小天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