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2.懂得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增强公共意识。3.能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认识公共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公共生活共建共享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2.让学生懂得只有每个人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的美好,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程度,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教学过程】1、 导入(谈话)师:同学们,生活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直接板书“生活”)春暖花开,你们一定想去很多地方,假期里你们去过哪里又或者是想去哪里呢?(生回答)我想问一下,你们刚刚提到的商场、超市、游乐场只有你可以去吗?你们知道这些谁都可以去的地方叫什么名字吗?叫公共空间(板书:公共空间)师:公共空间除了你们说的还有很多,人们在公共空间里的生活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第四课我们的公共生活(补充板书题目完整(我们的公共生活))2、 发展环节一:认识公共空间师:其实向像刚刚同学们提到的这些公共空间还有很多,它们分为购物场所、文化交流场所、文化娱乐场所、体育场所、就诊场所、交通场所等。请同学们思小组讨论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属于这些不同的场所(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环节二: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师:通过讨论,我们了解了公共空间中的公共生活如此的丰富多彩,这些公共空间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现实问题,增加了生活乐趣,丰富了人生的意义。(板书:公共生活)环节三:树立公共意识师:公共场所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公共资源,那么是不是我们就可以自由的没有任何约束的使用它吗?(生回答)1、老师出示 图片,辨析在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人们行为举止的区别,回忆生活中见到的不文明行为,有损个人形象,没有公德心的行为。得出结论我们在公共场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良好的个人形象。2、出示排队的图片,一张图片是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而另一张图片是拥挤无需的买票场面。引导学生对不张两张图片,哪张更有秩序,分析有秩序的好处。回忆生活中需要遵守公共秩序的场景以及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或事情。得出结论,我们在公共生活中要遵守公共秩序。3、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被破坏的公物和脏乱的公共环境,让他们思考公共生活中要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环境。4、观察专门为弱势群体设置的公共标识、公用设施。提醒学生在公共生活中关爱弱势群体也是一种文明的体现。师:通过大家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得出结论,在公共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个人形象、遵守公共秩序、讲究社会公德这都是具有公共意识的表现。(板书公共意识)师:刚刚同学们说到的不文明行为破坏了公共秩序,损害了他们的公共利益,受到大家的道德谴责。还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播放高铁霸座视频)视频中的霸座人不仅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自己也收到相应的制裁,真是损人不利己。所以我们在公共生活中要讲究社会公德。5、教师引出另一则新闻报道,抛出问题“网络空间存在公共生活吗?”回忆钉钉、微信等群聊软件,得出结论,我们要在网络世界注意自己的言论。环节四:争做文明小使者1、同学们,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不仅要有公共意识,还要在生活中我们还要做文明行为的实践者。作为全国文明校园,我们不只要在校园内传播文明,还走出校门,做文明的传播者,宣传文明,传播文明。我想同学们一定愿意肩负起这个任务。现在发给大家彩纸,把你们的倡议写在这上面(小组讨论并代表宣读)三、小结:师:你们都是文明的使者,让我们共创和谐、美好、安全、有序的公共生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