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2.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一课时《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下册2.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一课时《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一、教学目标
1. 懂得有序的公共生活彰显良好的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的重要表现,是国家文明进程的重要标志。初步树立他人意识、社会意识、规则意识。
2.懂得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秩序来维护,明确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责,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知道遵守秩序才能让生活更美丽。
3.认识公共标识及设置的意义,形成有序参与公共生活的态度情感。
4.初步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情景模拟,懂得有序的公共生活彰显良好的社会风气,初步树立他人意识、社会意识、规则意识。
2.明确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秩序来维护,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责。
教学难点:
1. 懂得社会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
2. 维护公共秩序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法律的保障。
三、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
师:今天这节课的开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实验(出示实验要求:选取两个小组 10名同学进行比赛,看看哪一个小组最先把瓶子里的小球取出来。)桌子上摆了 2个瓶子,瓶子里面各装了五个小球,我想请 10名同学分两组,来完成这个实验,看看哪一个小组最先把瓶子里的小球取出来。来,哪个小组愿意挑战,好,请你们两组来完成。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看他们谁是获胜小组,并且评价整个实验。(两组同学上台完成)
师:哪一组获胜,我先采访一下获胜小组成员有什么想说的?没有获胜小组说一下自己的想法。观众,哪一位观众分享你的感受。
师:对呀同学们,按照顺序进行的就会很快把小球取出来,反之乱成一团就很麻烦,取不出来,所以,秩序对我们非常重要,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一课时“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板书或贴板书)
(二)活动一:交流公共生活秩序单
1.图片对比感受秩序的重要性,秩序维护好生活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两幅图片(出示城市交通有序和混乱的对比图片),大家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幅图,理由是什么?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喜欢的理由。你更喜欢哪一副呢?为什么?得出结论:有秩序的公共生活美好幸福,无秩序的公共生活混乱无章,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板书(有秩序美好无秩序混乱)
2. 交流汇报公共生活秩序单相比之下,很显然我们喜欢第一幅表现的场景,有秩序的公共生活让社会环境舒适、宜人,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那么如何改变第二种这样的场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呢?课前老师下发了公共生活秩序单,各小组通过搜集资料共同完成了秩序单,现在就请各小组在小组内集中交流。(我的公共生活秩序单)刚刚同学们的讨论非常热烈,学习热情高涨,下面老师邀请几个小组到台前汇报交流。(过马路时、参加社区活动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在医院就医时、与家人外出旅游时、电影院看电影、在体育馆看比赛、在学校食堂就餐的图片)教师出示几种情境,请小组代表交流。刚刚我们聆听了小组长的汇报,看得出来各小组进行了非常有效的小组学习,那么大家发现同学们的秩序单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交流:得出的结论就是都是要遵守公共秩序(板书)。
(三)无秩序的危害
1.播放占用应急车道造成危害的视频。(占用应急车道造成的危害视频)
过渡:那不守秩序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仔细观看等一会说一下你的感受。
2.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畅谈不守秩序造成的危害。
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次事故?生:随意占用应急车道导致的。一些车辆违法占用应急通道,造成交通阻塞,妨碍了及时救援,导致一条生命走向终结。
师:同学们关于应急车道的使用,法律有明确的要求(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非紧急情况不得在应急车道行驶或者停车。”),齐读,接着课件“应急车道就是生命通道”
3.总结:占用应急车道这一违法行为就是不守秩序的行为。同学们如果在将来的公共生活中,你的父母、亲人、朋友犯了同样的错误,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生分享。
师小结:对呀,在公共生活中要讲秩序,勿以恶小而为之,小事也能酿成大祸。
(四)交流公共标志
师:为了引导、提示大家自觉维护和遵守公共秩序,人们设置了很多公共标志。课前各个小组都搜集了很多公共标志,下面大家先在小组内自由交流,介绍你搜集到的标志有什么作用,等一会我们来组织一个公共标志识记挑战赛。看看谁是我们班的标志识记小能手。好,开始吧。(公共标志挑战赛)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很热烈,认识了很多的公共标志,搜集交流这种学习方法大家掌握得真好,下面我们就开始挑战赛吧。我来出示,谁来抢答,好,第一个,什么标志,会出现在哪些场所?代表什么含义?(课件:各种公共标志图片如禁止吸烟、禁止使用手机、无障碍通道、请勿大声喧哗、安全通道、禁止拍照、禁止攀爬、禁止吐痰等)(五)明辨行为
1.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公共标志,那是不是有了标志的提醒人们就会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了呢?我们来看这几幅图片,不同的场景,他们做的怎么样。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情景模拟,请每个小组抽签认领一个场景,根据要求模拟场景,找出图片上不文明的行为,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采取什么态度?
2.生小组讨论,上台展示(场景一挤公交车;场景二遛狗;场景三商场不戴口罩;场景四火车上打电话)
师:你做得非常正确,不仅自己懂规则守秩序,还能帮助周围的人共同维护公共秩序。
师小结: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不讲秩序不是小事,这些行为可以折射出一一个社会甚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我们需要改掉生活中的陋习,做个讲文明、守秩序的中国人。正像我们校训一样:做守规矩、有责任的中国人。
(六)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师:当我们改掉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大家都来有秩序的生活,那么我们的生活必定是美好和谐的,让我们一起感受秩序之美。播放《秩序之美》。
2.看了刚才的视频,结合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师:是呀,公共秩序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在公共场所我们应当做到改陋习、守秩序、讲文明、懂尊重。希望同学们在将来的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道德素养,做文明的传播者、合格的小公民。
3.说到这里,我们滕州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所以,老师想布置一项作业,那就是选择倡议书、宣传海报、编歌谣、拍视频的形式把遵守公共秩序的理念宣传到社区,争当“文明公共秩序宣传员”,通过我们的努力倡导更加文明有序的公共秩序,只有我们人人守秩序,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的和谐、美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