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B卷·能力提升卷)一、选择题1.从18世纪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对东南亚香料的兴趣逐渐减弱,茶叶、棉花等新商品的占比大幅增加。英国新设立北婆罗洲公司,将东南亚地区作为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中转站。这反映出( )A.东南亚地区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B.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综合国力上升C.特许公司是殖民扩张的重要工具 D.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贸易格局形成2.1818年前后,欧洲大国曾邀请美国一道调停西班牙与其殖民地之间的冲突。时任美国总统亚当斯在拒绝邀请的同时,再次重复了华盛顿告别演说中为美国外交确定的“伟大准则”:“美国的政治制度也是非欧洲的。坚定而谨慎地独立于欧洲体系的所有约定之外。”美国的态度( )A.表明美国无意卷入欧洲内部事务 B.取决于美国的民主共和制政体C.客观上助推了拉美民族独立运动 D.说明美国改变了殖民主义立场3.以下漫画由(美)托马斯·纳斯特创作于1881年。漫画中,英、法两国士兵持枪相对而视。漫画下方写着“流血的红海”(BLOODREDSEA)漫画中间写着“痛苦的湖”(BITTERLAKE),远处的“狮身人面”、金字塔默默注视着。该漫画意在表明( )A.整个非洲被欧洲殖民者瓜分殆尽 B.美国利用武力干涉非洲国家事务C.英法在埃及展开激烈的殖民争夺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4.1895年,美国亨利 ·洛奇写道,各大国都在加快速度致力于其未来的扩张,都在加紧其对世界上尚未染指的地区随时的防范;美国作为世界上一个大国,肯定不会放弃这条前进的道路,为了贸易和剩余资本的利益而要求夺取更多的市场。这一现象( )A.缓和了列强间的矛盾 B.加速了帝国主义发展C.推动了世界市场出现 D.提升了英国霸主地位5.19世纪中后期,西方殖民主义者对非洲进行了人为分割,使非洲国家的几乎所有边界都变成了笔直的线条。这些笔直的边界穿过不同民族的聚集区,严重破坏了非洲国家和民族间的传统疆界。西欧对非洲的疆域划分( )A.导致非洲经济畸形发展 B.摧残了当地古老文明C.埋下了国际争端的祸根 D.瓦解了传统社会结构6.1906年,大量反英传单和小册子流传于孟加拉地区,抨击英国殖民者“靠榨取我们的金钱而脑满肠肥”,要求“把外国老爷们从城乡赶走,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些传单或小册子( )A.拉开了“亚洲觉醒”序幕 B.瓦解了英国的殖民统治C.践行了非暴力不合作思想 D.表现了民族意识的增强7.2022年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去世,她同时也是加拿大女王、澳大利亚女王、新西兰女王、巴巴多斯女王、所罗门群岛君主、牙买加女王和英联邦(52个成员国)的最高元首。这一现象最能用来说明英国( )A.女王拥有较大权力 B.殖民掠夺的历史C.世界影响力的增强 D.君主传统的延续8.提拉克在一次演说中说∶“如果我们不希望成为白人的奴隶,我们就应该强有力的推进斯瓦德西(自产)运动……运动的目的是要消除欧洲人把我们当奴隶看待的制度,并且迫使政府给予我们英国公民所具有的一切权利。”这说明( )A.提拉克代表无产阶级利益 B.印度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潮 D.印度从此走上独立发展道路9.17世纪初,荷兰人对于“南方大陆(澳大利亚)”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就,远超之前西班牙、英国等国。可是,在17世纪40年代他们却停止了探险,因为他们认为“南方大陆”荒无人烟,无法开展贸易活动。由此可知,当时荷兰( )A.已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B.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C.在争夺殖民霸权中失利 D.海外扩张带有商业特性10.1850年,伊朗出口的棉织品是其原棉的23倍:到1910年,却出口了20倍于棉织品的原棉。当时伊朗街上的孩童们这样唱道:丝累线积难成匹,织布谋生不如死。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伊朗棉纺织业的衰败 B.自由贸易规则的推动C.英国殖民体系的建立 D.全球生产格局的变动11.随着西方国家不断殖民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激起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相同点是( )A.都有科学理论和政党指导 B.以武装斗争的形式进行C.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 D.都取得了民族独立胜利12.1910年,各大洲沦为殖民地的国家占各洲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是:非洲90.4%;亚洲56.6%;南、北美洲27.2%;大洋洲100%,这尚且不包括为数众多的半殖民地和附属国。由此可知A.主要工业国经济扩张以商品输出为主 B.三角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C.世界市场地理界限的扩展已基本告终 D.英国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帝国13.19世纪70年代,英国为获得在本土和殖民地建设铁路所需的枕木,在印度伐木的速度超过其自然恢复的速度。1878年英国殖民当局通过的《印度森林法》提出了可持续使用林业资源的理念。对此较为全面的评价是( )A.工业时代的发展只能建立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基础上B.英国为推动本国工业化和加强殖民统治而掠夺印度资源C.英国意在将先进环保理念引入印度,促进其可持续发展D.英国掠夺式开采印度森林资源,同时又带来先进的理念14.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很少拥有大区域殖民地,大约只侵占了10%左石右的非洲土地,然而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们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出现这一变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A.殖民者对拥有非洲资源十分向往 B.欧洲殖民大国间的民族主义竞争C.欧洲列强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欧洲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5.下表为20世纪60年代前后非洲国家坦桑尼亚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主题统计(部分)表,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64年前的主题 1964年后的主题①英联邦与热带非洲 ②现代欧洲与英国和热带非洲 ③英帝国与英联邦 ①非洲历史——从公元前1800年前到现在 ②东非之外的非洲历史——从公元前1800年到现在A.历史研究理论的丰富发展 B.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C.二战后英国对殖民的反思 D.构建国家认同的需要二、材料分析题16.大西洋的故事是一部征服与探索、枪炮与自由并存的人类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洲地区主要语言分布图——摘自邓辉《世界文化地理(第2版)》材料二 18世纪末、19世纪初发生的一系列战争就波及范围而言,不仅是欧洲战争,也是全球性的战争。……在法国革命的激励和英国的支持下,拉丁美洲各地的共和运动风起云涌,其领袖人物是西蒙·玻利瓦尔。……1826年,英国外交大臣阐述了英国支持玻利瓦尔的理由:“如果西班牙归属法国的话,也必须是一个不拥有西印度群岛的西班牙。”当时巴西已脱离葡萄牙独立,这是拿破仑战争的又一结果。——《企鹅欧洲史·竞逐权力:1815—1914》(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洲地区语言分布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该特点的时代成因,并据此指出美洲文化新特色。(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阐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历史如何促成“拉丁美洲各地的共和运动风起云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历史影响下的拉丁美洲在19世纪的历史命运。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借着开放的海外贸易优势,西欧社会发展开始超过亚洲。英、法等西欧国家除拥有较大的人口规模之外,还建立起来强大的殖民帝国并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使本国的要素结构更能支持大规模的民间技术创新,吸纳过剩资本和农业剩余劳动力,促使其经济结构从传统农业向近代工业转型。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法国紧随其后,西欧国家进入到工业时代。——摘编自李君华、欧阳晓《欧洲大国发展道路的经验解释》材料二在东西较量中,西方在近代逐渐强大,并建立起世界殖民霸权,而东方却沦为列强的殖民地,从此一落千丈。有学者分析,西方赢得这场较量的三个关键因素是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崛起。这三个因素不是齐头并进的,它们有时合作、有时对立,相互缠绕、相互塑造,每个因素都存在几种不同的细分模式。顺着这个思路可以推测出,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其实有很多种。——摘编自李筠《西方史纲文明纵横3000年》(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大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社会转型的影响。18.茶叶贸易见证了早期的经济全球化之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英茶叶贸易始于17世纪,但当时从荷兰或印尼购入是主流渠道。18世纪,中英茶叶直接贸易迅速发展。添加了奴隶生产的糖的英式饮茶,廉价又方便,使千百万穷苦人在从事沉重且单调乏味的工厂工作中能保持较为充沛的精力。到19世纪中后期,茶叶以及面包构成英国劳动者阶层日常饮食的核心部分。英国大量进口茶叶,但是并没有合适的商品销售到中国,东印度公司往往需要运输大量的白银来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英国几经探索,在印度发展了影响深远的鸦片生产。——摘编自刘章才《茶向西方的传播简述》材料二 19世纪后期中国、印度和锡兰茶叶在英国所占份额的变化年份 中国 印度 锡兰 合计1866 96% 4% 0% 100%1885 61% 37% 2% 100%1886 57% 40% 3% 100%1887 47% 47% 6% 100%1903 10% 60% 30% 100%为了摆脱片面依赖中国茶的局面,英国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印度阿萨姆等地区建起了茶树种植园。自1850年代以后,各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机器相继发明并投入使用,印度、锡兰对采摘后的茶叶加工逐步实现了机械化,成本和价格降低,茶叶质量也大大提高,“在湖北山边有着两三亩地的小农,是不能希望和它们竞争的”。……“各国之例,出口货物,本国向不收税,则成本较轻,以较中国,则价为贱”,但中国政府的茶税率80年代后期高达25%。——以上材料摘编自仲伟民《茶叶与鸦片——19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茶叶贸易迅速发展的历史背景,并分析这一发展对英国的影响。(2)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中英茶叶贸易发生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日,超大型货轮“长赐号”在埃及苏伊士运河意外掏浅,造成运河严重拥堵。该货轮悬挂巴拿马国旗,经主体是中国台湾长荣公司,管理主体为新加坡公司,实际产权人船东属于日本正荣公司,25名船员全部为印度籍,从深圳启航满载货物前往荷兰鹿特丹。苏伊士运河每年约占全球贸易额的12%,货物价值约为1.1万亿美元,每年约有10%的海上石油贸易经过该运河。在等待通航的四百多艘船只中,货物运输有谷物、炭和铁矿石、医疗用品、食物、家具、活体牲畜以及生活必需品等。运河拥堵,很快引发蝴蝶效应,严重影响国际物流,产品供应链如鲠在喉,制造了从中国义乌到荷兰鹿特丹到美国洛杉矶的横贯全球的贸易损失。国际油价闻声大涨,进一步推高集装箱货物的运费,中欧运输线路需求暴涨,欧洲超市物价暴涨,全球咖啡、卫生纸供应吃紧等。埃及每天损失达1400万美元,全球贸易每小时损失约4亿美元。——摘自《财经新闻》等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就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试卷第2页,共2页试卷第1页,共1页参考答案:1.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英国新设立北婆罗洲公司,将东南亚地区作为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中转站”,这表明北婆罗洲公司的设立是为殖民扩张服务的,意在进行商品输出,实质该公司充当了殖民扩张重要工具的角色,C项正确;东南亚地区作为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中转站,并不能说明其贸易地位问题,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时间是从18世纪开始,工业革命前英国就开始了其殖民扩张的步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贸易格局形成于工业革命后,排除BD项。故选C项。2.C【详解】材料体现了当时美国以华盛顿“伟大准则”为借口,拒绝邀请,使西班牙在拉美独立运动上处于被动,客观上有利于拉美人民推翻殖民统治的斗争,C项正确;拉美独立运动不属于欧洲内部事务,排除A项;美国对拉美的政策取决于美国的国家利益,排除B项;美国改变了殖民主义立场与此后美国对外殖民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3.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漫画中的金字塔、红海和埃及有关,而武装起来的是英法,这体现了英法在埃及展开激烈的殖民争夺,C项正确;通过材料无法看出殖民者对于非洲的瓜分,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美国,排除B项;通过漫画无法看出殖民体系建立进程,排除D项。故选C项。4.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两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使得各资本主义国家迫切的需要更大的原料和商品倾销市场,以获得更多利润,加速了帝国主义发展,B项正确;殖民地的争夺使得列强之间的矛盾加剧,排除A项;14~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殖民扩张标志着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18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所以世界市场出现时间与材料时间1895年不相符,排除C项;19世纪后期英国已经逐步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5.C【详解】根据题干“非洲国家的几乎所有边界都变成了笔直的线条”,这种情况使得“边界穿过不同民族的聚集区,严重破坏了非洲国家和民族间的传统疆界”,埋下了民族问题和国家之间的争端,C项正确;题干并未涉及非洲经济畸形发展,排除A项;边界问题和民族矛盾不是摧毁当地古老文明的原因,排除B项;边界问题和民族矛盾和瓦解传统社会结构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6.D【详解】根据材料“1906年,大量反英传单和小册子流传于孟加拉地区,抨击英国殖民者,要求“把外国老爷们从城乡赶走,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可得知传单反映了印度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民族意识的增强,B项正确;1896年爆发的菲律宾民族独立战争拉开了“亚洲觉醒”序幕,排除A项;反英传单的流传主要是宣传反英思想,增强民族意识,不能瓦解英国的殖民统治,排除B项;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是19世纪20-40年代甘地主张的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7.B【详解】根据“她同时也是加拿大女王、澳大利亚女王、新西兰女王、巴巴多斯女王、所罗门群岛君主、牙买加女王和英联邦(52个成员国)的最高元首。”可得出这些地方都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反映的是英国殖民侵略的历史,B项正确;英国女王没有实权,排除A项;CD项与主旨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8.B【详解】提拉克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其认为只有推进自产运动才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进而获得公民权,这体现了当时的印度民族民主意识觉醒,B项正确;提拉克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利益,排除A项;甘地主张非暴力不合作,排除C项;这一时期印度尚未走上独立发展道路,排除D项。故选B项。9.D【详解】本题考查荷兰殖民扩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7世纪40年代,荷兰人认为“南方大陆”荒无人烟,无利可图,便停止贸易活动,这说明荷兰人的殖民扩张侧重于发展商业,D项正确;17世纪,虽然荷兰海外贸易最为发达,但它不是最大的殖民国家,当时西班牙掌握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故排除A项荷兰在17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程度高,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荷兰人在殖民霸权的角逐中失利,事实上荷兰在17世纪殖民势力强大,排除C项。故选D项。10.D【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伊朗从1850年出口棉织品转变为1910年出口原棉。依据材料时间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西方列强对伊朗进行商品输出,使得伊朗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出现材料中的变化,即全球生产格局的变动,D项正确;A项是全球生产格局变动的影响,不是材料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8世纪中期英国就建立了殖民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11.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觉醒的主要背景是亚洲封建经济逐渐瓦解,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兴起和发展,因此这时期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同点是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C项正确;都有科学理论和政党指导表述太绝对,排除A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不是都以武装斗争的形式进行,排除B项;这时期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没有都取得伟大胜利,如中国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中国清王朝统治,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取得伟大胜利,排除D项。故选C项。12.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此时世界各地的市场均为帝国主义强国所分占,世界市场的地理广度已经基本达到最大限度,C项正确;二十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此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以资本输出为主,排除A项;19世纪末三角贸易基本结束,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英国的殖民范围,排除D项。故选C项。13.D【详解】英国在印度无节制的砍伐破坏了印度的森林资源,在此背景下,英国殖民当局通过的《印度森林法》提出了可持续使用林业资源的理念,这说明英国掠夺式开采印度森林资源,同时又带来先进的理念,D项正确;A项表述绝对,排除A项;B项忽视了英国提出的可持续使用林业资源的进步性,排除B项;英国意在长期殖民印度,排除C项。故选D项。14.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被欧洲帝国主义势力瓜分殆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欧洲大国先后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主导其对外殖民活动的垄断资本具有极强的扩张性,对海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求不断扩大,这导致了材料所述列强几乎侵占整个非洲这一现象的出现,C项正确;殖民者对资源丰富的非洲十分向往,这在19世纪中叶之前就已存在,排除A项;“民族主义竞争”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项;欧洲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并不是它们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的根本原因,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5.D【详解】根据材料中20世纪60年代前后非洲国家坦桑尼亚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主题变化及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后的主题强调非洲历史,这是构建国家认同的需要,D项正确;教学大纲主题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构建国家认同的需要,“历史研究理论的丰富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世界多极化趋势,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非洲国家坦桑尼亚构建国家认同的需要,并不是英国对殖民的反思,排除C项。故选D项。16.(1)语言分布特点:北美洲以英语为主,拉丁美洲以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为主,部分地区保留美洲印第安语系。时代成因:英国在北美拓殖;拉丁美洲沦为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新特色:欧洲文明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2)促成:法国大革命促使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拿破仑战争严重削弱了法国及西、葡对拉丁美洲的控制;英国出于均势政策的需要支持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命运:拉美基本获得独立,但各国政治动荡且遭到英国等列强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详解】(1)语言分布特点:根据材料地图可知,北美洲以英语为主,拉丁美洲以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为主,部分地区保留美洲印第安语系。时代成因:17世纪以后,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英属北美殖民地,1607~1776年英国在北美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迄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狭长地带建立的13个殖民地,1607-1732年间有16个,由于兼并就只剩13个,它们也就是美国建国之初的13个州。15世纪到18世纪,拉丁美洲逐渐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西班牙和葡萄牙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落后,都是封建专制国家,两国都委派了总督管理殖民地,实行封建专制统治。新特色:美洲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汇聚地,西方文明、东方文化、非洲黑人的原始宗教观念与当地印第安人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形成了独特而神奇的人文背景,具有浓郁的神秘主义特点,在欧洲文明主导下,融合多种文化因素,在全球化和民族主义的双重作用下,现代美洲既持续不断地吸纳外来文化,同时又保持着本土文化的核心部分,这就使得拉美文化具有独特的个性;混杂性,开放性,以及民族特性和世界主义倾向的共存。(2)促成:根据材料“在法国革命的激励和英国的支持下,拉丁美洲各地的共和运动风起云涌”,可知法国大革命促使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根据材料“巴西已脱离葡萄牙独立,这是拿破仑战争的又一结果。”可知拿破仑战争严重削弱了法国及西、葡对拉丁美洲的控制。根据材料“如果西班牙归属法国的话,也必须是一个不拥有西印度群岛的西班牙。”可知英国出于均势政策的需要支持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命运:拉美独立战争爆发后,拉美基本获得独立,但各国政治动荡且遭到英国等列强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英国主要采取贷款、直接投资、控制对外贸易和获取特权等方式逐步控制拉丁美洲,特别是南美洲。一战前夕,拉美许多国家经济成为英国垄断资本的附庸,英国对拉美除了进行经济渗透和控制外,也不排除采用武装侵略方式。其优势地位,到20世纪初被美国所取代。17.(1)原因:资本原始积累的支撑;工业革命的推动;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建立;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与壮大;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任答4 点即可)(2)影响:催生更多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推动欧洲国家走向近代化;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欧洲转型过程中,大力推行殖民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苦难。(任答3点即可)【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还建立起来强大的殖民帝国并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可知,资本原始积累的支撑;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法国紧随其后,西欧国家进入到工业时代”可知,工业革命的推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建立、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与壮大及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等角度进行补充。(2)影响:根据材料“顺着这个思路可以推测出,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其实有很多种”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催生更多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推动欧洲国家走向近代化、加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及给被征服地区带来苦难等角度进行分析。18.(1)历史背景: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对英国的影响:茶叶贸易给英国带来巨大利润;丰富了英国人的饮食结构;推动英国进行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2)变化:印度和锡兰茶叶在英国所占份额逐年增多,中国茶叶在英国所占份额逐年减少。原因:英国为了摆脱对中国茶的依赖局面,积极开拓新的茶叶种植园;中国茶叶在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不具备竞争优势;中国的税收较高;资本主义市场的最终形成使得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通畅。【详解】(1)历史背景:根据材料“ 中英茶叶贸易始于17世纪,但当时从荷兰或印尼购入是主流渠道。18世纪,中英茶叶直接贸易迅速发展。添加了奴隶生产的糖的英式饮茶,廉价又方便,使千百万穷苦人在从事沉重且单调乏味的工厂工作中能保持较为充沛的精力。到19世纪中后期,茶叶以及面包构成英国劳动者阶层日常饮食的核心部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茶树原产地。对英国的影响:根据材料一“18世纪,中英茶叶直接贸易迅速发展。添加了奴隶生产的糖的英式饮茶,廉价又方便,使千百万穷苦人在从事沉重且单调乏味的工厂工作中能保持较为充沛的精力。”可推出茶叶贸易给英国带来巨大利润;根据材料一“到19世纪中后期,茶叶以及面包构成英国劳动者阶层日常饮食的核心部分。”可推出丰富了英国人的饮食结构;根据材料一“英国大量进口茶叶,但是并没有合适的商品销售到中国,东印度公司往往需要运输大量的白银来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英国几经探索,在印度发展了影响深远的鸦片生产。”可推出推动英国进行殖民扩张;并结合所学可知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2)变化:根据材料二中的表格信息,可知印度和锡兰茶叶在英国所占份额逐年增多,中国茶叶在英国所占份额逐年减少。原因:根据材料二“为了摆脱片面依赖中国茶的局面,英国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印度阿萨姆等地区建起了茶树种植园。”可推出英国为了摆脱对中国茶的依赖局面,积极开拓新的茶叶种植园;根据材料二“自1850年代以后,各种用于茶叶加工的机器相继发明并投入使用,印度、锡兰对采摘后的茶叶加工逐步实现了机械化,成本和价格降低,茶叶质量也大大提高。”可知中国茶叶在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不具备竞争优势;根据材料二“各国之例,出口货物,本国向不收税,则成本较轻,以较中国,则价为贱”可知中国的税收较高;并结合所学可知,资本主义市场的最终形成使得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通畅。19.论题:浅谈苏伊士运河及其影响阐述: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修筑通航,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它是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际海运航道。在全世界所有的通海运河中如果只论过往船只数量及货运量,苏伊士运河都是名列前茅。苏伊士运河是埃及的门户,使得世界各国进入了埃及,同时也使埃及进入了世界。埃及是最大的阿拉伯国家,在阿拉伯世界有着重要的地位。这条运河的开通,对世界及埃及的经济贸易等产生重大的影响。【详解】论题:据材料“近日,超大型货轮‘长赐号’在埃及苏伊士运河意外掏浅,造成运河严重拥堵”可知,苏伊士运河的塞船事件即影响可拟论题“浅谈苏伊士运河及影响”阐述: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修筑通航,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它是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际海运航道;在全世界所有的通海运河中如果只论过往船只数量及货运量,苏伊士运河都是名列前茅;苏伊士运河是埃及的门户,使得世界各国进入了埃及,同时也使埃及进入了世界。埃及是最大的阿拉伯国家,在阿拉伯世界有着重要的地位;这条运河的开通,对世界及埃及的经济贸易等产生重大的影响等方面回答。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