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广西专用物理一轮知识点梳理复习第15讲 光现象(共5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广西专用物理一轮知识点梳理复习第15讲 光现象(共58张PPT)

资源简介

(共58张PPT)
第一部分 考点突破
第15讲 光现象
(5年5考,5.5~8分)
1.光源:能_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
注意:像月亮、宝石、镜子等物体,本身不能发光,所以它们不是光源.
2.光在____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小孔成像;激光准直;整队集合;射击瞄准;影子;日食、月食.
光的直线传播
发光
同种均匀
4.光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它是建立的理想模型,实际上不存在.
5.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______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c表示.c=________m/s=________km/s.
光速与声速对比: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即v真空)>v空气>v水>v玻璃.
声速:v固>v液>v气.15 ℃时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声=_____m/s.
6.光年:光在真空中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光年是______单位.
最快
3×108
3×105
340
长度
1.人眼能看到物体是由于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______人的眼睛.
2.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________;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_两侧;______角等于______角.
注意:(1)由于先有入射光线,后有反射光线,所以应表述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果写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就不符合逻辑关系.
(2)当光垂直于反射面入射时,入射角等于0°,反射角也等于0°.
光的反射
进入
平面内
法线
反射
入射
3.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______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如图所示).
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
漫反射:反射面粗糙
遵守
【回归教材1】 如图所示,雨后初晴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月光下相向而行.甲同学看到积水的水面比路面亮,这是因为月光在水面上发生了__________(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为了避免踩水,乙同学应踩在较____(选填“亮”或“暗”)的地方.
(HY八上P55)
镜面反射

1.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物大小______;②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③像、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④像是____像.
注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轴对称图形);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像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物体远离或靠近镜面时,像也远离或靠近镜面相同距离,但像的大小不变,你感觉像变了,是因为视角不同).
平面镜成像
相等
相等

2.平面镜的作用:①平面镜成像(如穿衣镜);②改变光路(如潜望镜).
3.球面镜
(1)凸面镜对光有______作用,可增大视野,如汽车的后视镜、公路转弯处的反光镜.
(2)凹面镜对光有______作用,如太阳灶、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
发散
会聚
【回归教材2】 如图所示,小红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舞姿,她在镜中的像是____(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红以0.5 m/s的速度远离镜子,则她在镜中的像相对于镜面的速度为_____m/s,此时她在镜中的像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HY八上P58)

0.5
不变
【回归教材3】 如图是小红检查视力时的情境,根据图中数据可知,此时小红所看到的视力表与小红的距离为___m.
(RJ八上P80)
5
1.光从一种介质____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其他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即折射角=入射角=_____.
3.光在同种不______介质中传播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偏折.
注意: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都是指对应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三个角变化趋势相同,即其中任意一个角变大时,其他两个角也变大.
光的折射


均匀
4.从岸上看水中物体,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浅)一些.如看到水中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池水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
5.水中的人看岸上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
6.所有的光路都是______的,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可逆
【回归教材4】 如图所示,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______(选填“上方”“下方”或“身上”)才能叉到鱼,说明人眼看到鱼在水中的位置比实际的位置浅,这是由于光的______现象引起的.
(RJ八上P82)
下方
折射
1.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其中____________是光的三原色.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3.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色散也是一种______现象.
光的色散
红、绿、蓝
折射
4.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热作用强(加热);一切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电视遥控器用红外线来传递信息.
(2)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荧光作用(验钞).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器材 平面镜1个,激光笔1支,白纸板1个,量角器1个,支架1对,夹子1个.
实验步骤 1.按要求组装器材,将平面镜水平放置,然后把白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实验装置图
2.用激光笔紧贴白纸板射出一束激光,用笔记下入射光和反射光的位置,并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记录在表格中(表格未画出).
3.重复实验两次.改变入射角的度数,多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并将有关数据填入表格中.
4.将白纸板向前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
5.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 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意事项及相关要点 1.以法线ON为轴,将白纸板的B面向后旋转,这时在B面上观察不到反射光,证明三线共面;通过比较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关系可以证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对称,对称则意味着二者分居法线两侧.
2.反射定律是用来确定反射光位置的,对每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而言,反射光线是唯一的.
3.如果光垂直射向平面镜,入射角为0°,反射角为0°,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重合.
4.数据测量过程中,若将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作入射角(或将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作反射角)会得出错误的实验结论.
注意事项及相关要点 5.实验结论不能写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样不符合逻辑关系,是错误的.
6.白纸板的作用:显示光路.
7.白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的目的:使入射光、反射光都能呈现在白纸板上.
8.从白纸板前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光的原因:光在白纸板上发生漫反射.
9.多次测量的目的:确保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图,其中M是平面镜,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平面,可以沿ON轴线翻折.
(1)实验中,除图中提供的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激光笔和铅笔.
1
量角器
(2)为了使光线更明显,实验应在亮度较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3)实验中,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和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4)实验中,应该选择较______(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纸板,目的是让光在纸板上发生________,让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观察到反射光.
(5)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______放在平面镜上.

显示光路
粗糙
漫反射
垂直
(6)正确操作实验,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如图甲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7)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得出了多组数据,记录如下表.比较∠r和∠i,可以得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______角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______角.
实验次数 ∠i ∠r
1 15° 15°
2 30° 30°
3 45° 45°
4 60° 60°
5 70° 70°
6 80° 80°
反射
等于
入射
(8)如图甲所示,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光线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ON.
远离
【拓展创新】
(9)如图乙所示,将右侧纸板沿PQ剪开,并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观察到只有纸板______(选填“上部”或“下部”)能看到反射光,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
下部
在光的反射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实验拓展】
(10)若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在纸板FON上看不到它的反射光,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要研究“光路可逆”,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纸板EON、FON与平面镜不垂直或纸板
EON与FON不在同一平面内
将光线沿BO射入
(12)在图甲中,小组同学在纸板上按光的传播径迹画出了光路图,此时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纸板上光路的像是图丙中的____(填序号).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 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刻度尺,白纸,铅笔,一块玻璃板,一个光屏,火柴.
实验步骤
实验装置图
1.将玻璃板垂直置于白纸的中央,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蜡烛的像.
2.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3.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4.移动蜡烛的位置,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5.分别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6.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 1.像和物大小相等.
2.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注意事 项及相 关要点 1.选择较暗的环境:因为环境光线暗时,平面镜所成的像更加清晰.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选用薄玻璃板:因为厚玻璃板前后两个表面都会反射成像,产生重影,干扰实验.
4.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方便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5.刻度尺的作用:测量物距和像距的大小.
6.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会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桌面.
注意事 项及相 关要点 7.观察像时眼睛的位置:与点燃的蜡烛A同侧.
8.多次实验的目的:得出普遍结论,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9.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用蜡烛B代替蜡烛A的像).
10.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相等的原因可能有:未点燃的蜡烛与像没有完全重合;玻璃板有厚度,测量距离时存在误差.
11.实验改进:用LED灯代替蜡烛.优点:亮度大,成像明显且稳定,可避免蜡烛因燃烧变短导致的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的问题等.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除图甲中提供的器材外,实验中还用到一种测量距离的工具,它是________.
(2)为了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该实验应在亮度较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

刻度尺

(3)蜡烛A和B要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实验时,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
完全相同
实验时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等效替代法
未点燃
(5)实验时,小明看到蜡烛A成两个不重合的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接下来应该____(填字母).
A.换用较薄的玻璃板
B.换用较厚的玻璃板
C.调整观察蜡烛A的像的角度
玻璃板太厚
A
(6)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桌面________.如果玻璃板向蜡烛A侧倾斜,那么它成的像在纸板的______.
(7)实验中,如果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看到的像会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A
不垂直
上方
远离
不变
(8)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会观察到蜡烛A的像______(选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
(9)若要确认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进一步的操作是取走蜡烛B,把______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动
光屏
光屏是否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实验拓展】
(10)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可以在白纸上标记平面镜、物和____的位置,为了方便比较像与物的距离,白纸选择带方格的还是纯白的 __________.
(11)实验结束后,小明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钟表的像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时间是________.


带方格的
10:35
【拓展创新】
(12)改用围棋进行实验,发现成的像太暗看不清楚,应该____(填字母).
A.将实验移到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B.用手电筒对着像照射
C.用手电筒对着围棋照射
C
1.[物理观念](2023·广西)在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光现象的辨识(高频考点,5年5考)
D
A.树下光斑
B.杯中“折”笔
C.空中彩虹
D.山峦倒影
变式1 (2022·北部湾经济区)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A.墙上手影
B.水中倒影
C.水中“折筷”
D.海市蜃楼
2.[传统文化](2022·玉林)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的诗中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如图所示,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光的(  )
A.会聚
B.折射
C.发散
D.反射
B
3.(2022·北部湾经济区20题第1、2空2分)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我们在平静的湖边常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美景,其中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____(选填“实”或“虚”)像.
折射

4.(2022·柳州)如图所示,物体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S'.若在镜后放置一块透明玻璃AB,则像S'将(  )
A.变亮
B.变暗
C.不变
D.偏离原位置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5年2考)
C
5.[科学思维](2021·柳州)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摔碎成大小不同的两块镜片后重新组合在一起.关于两块镜片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
B.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
C.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
D.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
A
6.(2020·北部湾经济区Ⅱ卷)“鲤鱼跃龙门”寄托着人们祈盼飞跃的美好愿望.当鲤鱼离开水面向上跃起的过程中,它在水中所成的像与水面的距离______,像的大小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2021·梧州)小明试穿新校服时,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2 m处,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___m,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变大
不变
4
虚像
8.(2023·广西)如图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
光的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作图(高频考点,5年4考)
如图所示:
答案图
变式2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如图所示:
答案图
9.(2021·北部湾经济区)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如图所示:
答案图
10.(2022·梧州)如图所示,小玲利用一块平面镜,将正午时分直射的太阳光引入一根水平管道内,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如图所示:
答案图
11.[2021·北部湾经济区25(1)题2分]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角______;当入射角等于4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互相______.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5年1考)
减小
垂直
12.(2020·梧州)利用图示装置进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
(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硬纸板AB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除图中器材外,本实验还需用到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
量角器
(2)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后,沿另一方向射出,∠i是______(选填“入射”或“反射”)角.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次数 1 2 3
∠i 30° 40° 60°
∠r 30° 40° 60°
入射
等于
(4)硬纸板AB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B沿ON向前或向后折时,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5)如果让光沿FO方向入射,反射光将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

可逆
13.[2023·广西25(1)题2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对所选择的蜡烛A、B的要求是外形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5年2考)
相同
不能
14.[科学探究](2021·百色)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现象可选用____(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不仅可以成像,还便于确定像的______.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蜡烛A、B应选择外形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位置
相同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选填“虚”或“实”)像.
未点燃
等于
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