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广西专用)一轮考点突破复习课件第8讲 机械运动(共3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广西专用)一轮考点突破复习课件第8讲 机械运动(共36张PPT)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一部分 考点突破
第8讲 机械运动
(5年5考,2.5~9.5分)
1.单位及其换算
(1)基本单位(国际单位):____,符号为____.
(2)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单位换算:1 km=____m;1 m=_____dm;1 cm=______m;
1 μm=______m;1 nm=_____m.
长度及其测量

m
103
10
0.01
10-6
10-9
2.测量工具:_________.
3.刻度尺的使用与读数
(1)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_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mm,量程为______cm.
刻度尺
量程
分度值
1
0~10
(2)选:所测物体的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的_______,且要选择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3)放: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4)读: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图所示,正确的读数视线为____,读数时要估读到________的下一位.
量程
B
分度值
(5)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______,如图所示,物体甲的长度是______cm,物体乙的长度是_____cm.
拓展: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有化曲为直法、滚轮法、累积法、辅助工具法.
单位
4.35
2.80
1.单位及其换算
(1)基本单位(国际单位):_____,符号为___.
(2)其他单位:小时(h)、分(min).
(3)单位换算:1 h=_____min;1 min=_____s.
2.测量工具
(1)生活中用机械表、电子表、石英表来测量时间.
(2)在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停表来测量时间.
时间及其测量

s
60
60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描述(高频考点)
位置
2.参照物
(1)定义: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注意:不能选取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2)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方法: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就可以说这个物体是_______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就可以说它是_______的.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一般也不同.
运动
静止
相对
【回归教材】 如图是空中加油机给正在飞行的两架歼击机加油.在空中加油时,加油机相对于歼击机是_______的,相对于地面是______的.(均选填“静止”或“运动”)
(RJ八上P18)
静止
运动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______与_______之比叫做速度,用字母v表示.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___________的物理量.
速度(高频考点)
路程
时间
运动快慢
3.单位及换算
(1)国际单位:米每秒(m/s);其他单位:千米每小时(km/h).
(2)1 m/s=____km/h.
(3)公式
_______
3.6
v=
1.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______的运动,即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
(2)图象
匀速、变速直线运动
不变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是变化的,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可用v=求平均速度.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实验器材 小车、长木板、木块、金属片、停表、刻度尺.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长木板一端用木块垫起形成一个很小的坡度,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将金属片移至斜面中部,测出小车由斜面顶端到金属片的距离s2.
4.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
5.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计算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实验装置图
注意事 项及相 关要点 1. 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对齐、刻度紧贴被测物、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2.能正确记录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记录结果要进行估读.
3.整个实验过程要保持坡度一致.
4.金属片的作用: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准确测量时间.
5.斜面的倾角较小:为了便于测量任何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减小误差.
6.测量小车运动路程时看清对应位置.若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撞击金属片后,过了会儿才按下停表结束计时,会使最终测得的速度偏小.
7.小车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后半段平均速度大于前半段平均速度.
    小芳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的原理:_____.
(2)实验中所用的主要测量器材有_________和停表.
(3)斜面应保持很小的坡度,这对实验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v=
刻度尺
速度较小,运动时间较长,便于测量时间
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准确测量小车运动的
时间
(5)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表.请根据图乙和表格中已有的数据把表格补充完整.(停表显示的时间格式:时:分:秒)

次数 1 2 3
路程 s1=_____cm s2=30 cm s=60 cm
运动时间 t1=7 s t2=____s t=10 s
平均速度 v1=4.3 cm/s v2=10 cm/s v=____cm/s
30
3
6
(6)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在斜面上的全程运动是匀速的吗 答: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
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3 c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0 cm/s,两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不同,不符合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实验拓展】
(7)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______.
(8)为了测量小车在AC段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将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小
不正确
小车在AC段运动过程中,经过B点的速度不为零,但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时,B点的速度为零
(9)在实验中,如果要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10)如果有手表和停表两种计时器供你选择,你将选择_______测量时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实验时斜面的坡度不能太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增大斜面的坡度(或在更光滑的斜面上实验等)
停表
停表可以较精确地测量时间
速度变化过小,实验结果
对比不明显
(12)如果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撞击金属片后,过了一会儿才按下停表结束计时,会使最终测得的速度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3)小芳测量出斜面顶端到底端的距离作为总路程,会使测得的平均速度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偏小
偏大
(14)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丙所示).屏幕图象如图丁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_______(选填“匀速”或“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______m/s.
加速
0.12
1.(2020·北部湾经济区Ⅱ卷)下列关于普通初中生的身高,最接近实际的是(  )
A.165 nm B.1.65 cm
C.1.65 m D.1.65 km
长度和时间的估测(5年2考)
C
2.(2022·河池)小娟走路的步长约为40____(填适当单位),她从篮球场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70步,由此可估算篮球场的长度为____m.
cm
28
3.[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2·柳州)如图所示的工具中最适合用于测量立定跳远成绩的是(  )
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5年2考)
B
A.量角器 B.卷尺 C.直尺 D.三角板
4.[物理观念][2019·北部湾经济区25(2)题2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调节纸板与透镜的距离,纸板上会出现最小的光斑,用刻度尺测量该光斑与透镜的距离,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cm,透镜与纸板的距离为_____cm.
1
10.0
5.(2023·广西)在行驶的动车上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退,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远山
C.动车 D.树木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高频考点,5年5考,常结合力学知识综合考查)
C
变式1  2023年7月28日,在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大运会主火炬由来自世界各地的31名火炬手共同点燃.如图所示是运动会开幕会现场,在火炬手前进的过程中,以火炬手为参照物,火炬是_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以_______(选填“火炬手”或“观众”)为参照物,火炬是运动的;由此可见,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
静止
观众
相对的
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步骤:①确定研究对象;②选定参照物;③看研究对象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位置变化了,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否则,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6.(2022·贺州)小明从贺州园博园出发返回到贺州一高,通过路程1 000 m,骑共享单车用了200 s,他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m/s;骑行中以共享单车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速度的理解及相关计算(高频考点,5年5考,常在计算题中考查)
5
静止
7.[科学思维](2022·梧州)2022年1月26日,梧州市西堤公园正式开园,为群众提供了锻炼的好去处.甲、乙两位同学沿着西堤公园直线跑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出发,其s-t图象如图所示,则第12 s时甲的运动状态为______(选填“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从出发到甲、乙相遇的这段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为___m/s.
静止
4
变式2  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0~20 s内的运动过程,下列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车全程平均速度为20 m/s
C.0~10 s内甲车平均速度比乙车大
D.甲车在10~20 s内的平均速度为29 m/s
C
8.[2023·广西28(1)题2分]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小明在平直的道路上用推车运送小麦,以1 m/s的速度匀速前进了一段距离,所用的时间为5 s,求推车通过的路程.
解:由v=可知,推车通过的路程
s=vt=1 m/s×5 s=5 m
答:推车通过的路程为5 m.
9.[科学探究](2019·北部湾经济区)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小球在做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小球受力_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5年2考)
加速
不平衡
(2)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m/s.CD段的路程为______m,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____vBC(选填“>”“<”或“=”).
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经过某点时的速度(m/s)
sAB=0.3 tAB=0.5 vAB=0.6 vB=1.2
sBC=0.9 tBC=0.5 vBC=________ vC=2.4
sCD=______ tCD=0.5 vCD=3 vD=3.6
1.8
1.5
<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v-t图象,如图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 s到达E点(图甲中未画出)时的速度为____m/s.
4.8
(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AE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时间tAE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____v2(选填“>”“<”或“=”).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