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2 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2 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案

资源简介

深深浅浅话友谊的教案
【学情分析】
(一)学情分析
学生步入初中一月有余,基本了解了新的环境、新的集体,外在适应基本完成,同时小学时期朋友的流失,促使学生产生新的交往的内在心理需求。在以往的成长过程中,学生有过与他人交往的体验,或成功或失败,这是这节教学内容的生活基础,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友谊的特质,走出友谊的误区。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树立积极的交友态度,主动融入集体、与同学交往,建立真挚的同学友谊。
2.道德修养:懂得友谊给我们带来快乐,也会带来烦恼。要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3.法治观念:不违反友谊原则,坚持道德及法律底线。.
4.责任意识:能够恰当地解决自己的交友困感及冲突,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重点难点】
(一)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友谊的特质。澄清友谊的认识。
教学难点:竞争与友谊的关系。(从认知上学生不好理解应该用怎样正确的态度对待朋友之间的竞争,从行为上也难以做到真诚祝福朋友取得的成绩与成功)
【新课导入】
(一)新课导入
导入新课 说到友谊……同学们在脑海中会浮现出许多关于朋友的记忆,其中有许多美好的回忆:或温暖、开心、感动,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那么在交友过程中我们要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和困惑呢,如何澄清对于友谊的一些认识误区?让我们一起走近《深深浅浅话友谊》第二目“友谊的澄清”的学习。 【板书】友谊的澄清 回顾自己与朋友的交友经历 充分调动学生的交友经历,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进而更好实现从导入到讲授的过渡。
【新课讲解】
(一)新课讲解
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探究一:教材P44上面运用你的经验
教师:请大家看屏幕上展示的词语,请选出三个你认为最重要的特质,并说出理由。给大家一分钟独立思考的时间。
教师总结:从大家的选择中,咱们发现理解、信任、忠诚、友善、平等、帮助、诚信、亲密等特质赢得的支持率较高。
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每个人对友谊的理解和需要不尽相同,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和朋友在一起,这种感觉能让我们获得认可,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探究二:教材P45上面探究与分享及阅读感悟
(1)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理解“我”心里的滋味。
(2)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
答案提示:(1)我帮助了李鸣,而李鸣却不愿帮助我,所以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2)帮助朋友,并不意 味自己会受到损失。我们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帮助自己,提高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要共同分享,也要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知识小结: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3.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探究三:教材P45下面探究与分享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有人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
答案提示:生:我赞成“君子 之交淡如水”。因为友谊是 纯洁的、不应带有功利性的。朋友确实可以帮助我们,但交友不应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这样的友谊并非真正的友谊。
教师小结: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
4、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探究四:教材P46上面探究与分享
(1)文中的“我”对友谊的期待是什么?
(2)为什么“我”和 小美的友谊变淡了?
(3)淡了的友谊还有必要维持吗?
答案提示:(1)文中的“我”期待一种纯洁的、心灵相遇的,超越物质条件、学习成绩等的真挚友谊。
(2)因为小美常常有意无意地与我比这比那;小美没有正确对待参加歌咏比赛的竞争。
(3)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对方变了,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知识小结: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己变了,对方变了,或者环境变了……在这些改变中,有些友谊得到保持,而有些友谊则逐渐淡出。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5、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
探究五:教材P46下面探究与分享
(1)竞争会伤害友谊吗?
(2)如果朋友赢,是否意味着自己输?
答案提示:(1)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如果我们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就不会沉溺于失利的痛苦。只要是公平的竞争,就不会伤害友谊;反而,友谊在竞争中得到 升华、深化。
(2)朋友赢并不意味着自己输。在竞争中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知识小结: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如果我们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就不会沉溺于失利的痛苦。在竞争中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6、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探究六:教材P47探究与分享
(1)作为小川的好朋友,“我”应该怎么做?
(2)答应小川的要求才算是他的好朋友吗?
(3)应该为朋友做任何事情吗?
答案提示:(1)“我”应坚持原则,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而且还要劝阻小川也不做。
(2)不是的,因为这样做只会使小川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3)不应该。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讲义气”“够朋友”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其实,当朋友误入歧途,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教师小结:这几个让小川烦恼的事件,都是关于在友谊中如何正确地理解、处理信任和忠诚的关系问题,都是关于友谊要不要坚持原则的问题。当朋友误入歧途,我们需要提醒、规劝甚至替朋友踩“刹车”,而不是推波助澜,这样才是对朋友的信任和忠诚。
【课堂小结】
(一)课堂小结
课堂总结 友谊的长河里,我们深深浅浅的跋涉着,经历着不同的体验,积累着各自的感受。梳理对友谊的感受,澄清对友谊的认识,是我们成长必经的历程。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友谊的小船也可以开得很远,关键是我们自己要正确的看待友谊,认识友谊。得到友谊我们要珍惜,失去友谊也不可过分悲伤。 回顾自己的友谊,更加珍惜友谊
【布置作业】
(一)布置作业
1、你喜欢与下列哪些人交朋友( )
①李林品学兼优、待人真诚、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②王小丽学习好,喜欢独来独往,不愿与人合作
③王虎喜欢给别人起外号,并乱叫一气
④张帆为人热情大度,不太计较同学之间的“小摩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小红和小丽这两个好朋友,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可最近小丽的学习成绩一直在退步,小红开始瞧不起她,并告诉小丽不想和她做好朋友了。对小红的行为你的认识是( )
A、朋友要坦诚相见,这样做是对的
B、小红做得对,只和学习好的同学交朋友
C、小红是诤友,因为她能直言不讳地对小丽提出批评
D、友谊是接受,也是付出,要学会关怀对方
3、你的好朋友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你的正确做法是 ( )
A、嫉妒他,暗地里说他坏话
B、不再搭理他,谁让他考得比我好
C、认真分析原因,找出与好朋友之间的差距,努力赶上他
D、疏远他,结交新的不如我的朋友
4、有人把“哥们儿义气”看作是“够朋友”,认为做事“够朋友”就是友谊。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
A、“哥们儿义气”只讲“友情”,不讲原则
B、这种看法很容易导致不良后果,分不清真正的友谊与“江湖义气”的区别
C、朋友之间就应该相互帮忙,以友情为重
D、这样的看法也可能会导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5、宋代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在送别好友孙少述时写道:“子今此去来何时,后有不可谁予规 ”这句话启示我们( )
A、结识志同道合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朋友
B、掌握获得真正友谊的必要方法和艺术
C、远离可能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
D、结识能及时指出我们缺点错误的朋友
二、能力提升(10分)
6、今天是周日,也是张伟的生日。瞧,他请来了他们班一多半同学,在本城最有名气的饭店为他“庆生”。看着春风满面的张伟,刘小玲羡慕地说:“我要是有这么多的朋友该多好啊!”江东东说:“难怪张伟有这么多朋友呢,原来他经常请同学吃饭聚会啊!”文宾疑惑地问:“难道花钱才能获得和维持友谊吗 ”
(1)为什么同学们都渴望拥有友谊
(2)花钱请客吃饭能“买”到真正的友谊吗 如果不能,怎样才能拥有真正的友谊
【板书设计】
(一)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
1.本节课优点
精选教学资源,注重学生体验,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分享与探究中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精心设问,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共同得出结论;
在分析案例、填写完整句式、自我反省、夸夸自己等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全面看待事物。
2.本节课不足和改进措施
本节课还需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运用;课堂教学语言需要更加精炼;学生参与度高,课堂生成多,需要有高超的教学机智;还需要深挖教学资源。
寻找合适的视频资料、结合主题进行分析,教学将会更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对课堂生成资源加以重视,并合理运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