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龙岗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合卷)道德与法治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合题意要求的答案)1.截至2023年12月5日,深圳已有注册志愿者381万人,意味着约每5个人中就有1名 志愿者!如今,越来越多的深圳青少年也穿上了 “红马甲”,无私奉献精神代代相传, 让城市文明之花绽放最美“志愿红”。结合材料,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社会为个人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B.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各种关系2. 2023年10月,深圳市市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行走的 思政课”的通知》,鼓励学校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开展“行走的思政课” 可以让我们①参加社会活动,引领社会发展 ②走进社会生活,远离校园生活③开阔生活视野,丰富知识见识 ④投身研学实践,获得精神滋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 12月3日上午7时30分,2023深圳马拉松鸣枪开跑!为保证比赛安全、顺利,比赛 路线各段专设了赛时关门时间,在规定关门时间内,未跑完对应距离的参赛选手须立即 停止比赛,退出赛道,以免发生危险。这说明①自由划定了规则的边界 ②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③规则能保障秩序的实现 ④秩序明确了规则的内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平均身高普遍增长。为惠及更多儿童旅客,从2023年1月1 日起,全国铁路开启“双轨制”,即按年龄或身高标准进行售票(如下图所示),打破了 以往“以身高论票价”的规定。由此可见 实行车票实名制的,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应当购买儿童 优惠票: 未实行车票实名制的,身高达到1.2米且不足1.5米的儿童应当购 买儿童优惠票。A.废除全部原有规则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B.改进规则是因为原有规则一开始就存在错误C.遵守规则只能靠个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醒D.完善规则是为了更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5. 2023年8月5日,成都大运会上发生了感人一幕:在女子田径5000米决赛中,所有观众为全场最后一名外国选手鼓掌加油。虽然她的速度不快,但是观众的热情却伴随着她的脚步逐渐高涨,在她冲线的一刻,掌声更是达到了高潮。对赛场“掌声”认识正确的是①掌声展现了以礼待人,反映了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②掌声体现了尊重他人,表达了欣赏拼搏精神的态度③掌声反映r法治水平.他护了现场的比赛规则铁序④掌声彰显了国民代质,展示了文明"礼的大I "I形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漫画《寸步难行》启示每一位公民A.完善失信惩戒机制,惩处失信行为 B.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弘扬诚信文化B.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加强诚信普法 D.珍惜个人诚信记录,树立诚信意识7.下图是初中生王某的变化轨迹。关于王某的人生轨迹给青少年带来的启示,正确的是A.王某走上违法的道路都是“朋友”的责任B.未成年人要抵制不良行为,远离毒品诱惑C.未成年人一旦犯错就一定会受到法律处罚D.未成年人年龄小实施违法行为是不要紧的8“小时候,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里头,父母在外头:长大后,责任是一块黑板, 我在下头,老师在上头;后来呀,责任又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外头,女儿在里头。” 对这首诗的解读,正确的是A.每个人都能自觉承担起与角色相一致的货任B.每个人在同一时间段内只会有一种社会角色C.每个人只有在长大成人之后才需要承担责任D.每个人会变换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9. 2023年9月7日晚,深圳发生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暴雨。为了守护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彻夜奋战,迎着狂风洪水攻坚排险、奔跑守护。他们没有撑伞,却果断地为遇到危险的我们撑起了 "保护伞"!他们的行为A.展现奉献社会的姿态 B.落实遵守规则的要求C.体现换位思考的品质 D.履行关爱他人的义务10.每年的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已不限于“保卫国家不受侵略”, 而是拓展到了社会、生态环境、网络空间等各个领域。下面属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行为是A.在军事禁区拍照并发到朋友圈 B.邮寄、携带危险外来物种入境C.检举某企业偷排工业废水废渣 D.在社交平台发布虚假不实信息11.下图是我国2018-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图。依据图表中的数 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2018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A.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 B.我国已实现全体人民同等富裕C.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D.我国已成功迈入发达国家行列12. 2024年元旦假期,许许多多劳动者坚守平凡岗位、埋头耕耘,以辛勒的劳动起笔2024 新的一年。一个个平凡的劳动者,为美好生活睥厉奋发,用奋斗书写着前行的轨迹。这 给中学生的启示是A.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报效祖国 B.努力考上大学,谋求高薪职业C.专注劳动实践,轻视书本知识 D.早日参加工作,积极服务社会二、非选择题(2题,共26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2023年10月8日,杭州亚运会闭幕。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11830名运动员因 亚运会齐聚于浙江,为全亚洲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体育盛宴。此次盛会也有许多“深圳 元素”:【用心服务贡献力量】深圳肯德基天使餐厅经理李亮是杭州亚运会餐饮保障服务的五名“天使”员工之一,每天他都忙碌在餐厅为顾客提供贴心服务。有顾客关注到他的听力 障碍后,特别学习手语向他致意,还有外国顾客在手机里打下“谢谢”对他表示感谢。虽 然很忙很累,但李亮表示非常喜欢在这里的工作。(1)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李亮为什么非常喜欢在亚运会的这份工作? (4分)【运动健儿一展风采】9月28日晚,深圳游泳健儿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大放异彩。 “纪录收割机”陈俊儿再次携手队友创佳绩,在男子4X100米自由泳决赛中打破亚洲纪 录和赛会纪录。随后进行的女子4X200米自由泳比赛中,另一位深圳选手李家萍则与队 友一同以绝对优势再夺一枚金牌。(2)小龙和小岗针对运动员们的表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结合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 的关系,选取其中一人的观点进行评析。(8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为了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我国出台了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深圳某中学八年级(3)班学生准备基于课本和条例内容编写普法剧,以下是剧本里的几个镜头:镜头一 小明放学回家后接到爸爸妈妈的电话,告知他因为加班来不及回家做饭,己经给他点好外卖。小明吃完饭在线上答疑软件的帮助下完成了部分作业,接着打起了网络游戏,遗忘了未完成的其他作业和户外运动。镜头二 打完几局后,游戏群里的群友小张告诉小明,有个链接可以送免费装备。小明看到聊天框内软件提示链接没问题,便点入链接填写了个人信息。镜头三 一个叫“淮仁”的号主动联系小明,说手里有他的个人信息,并且索要5000元,否则就要把他的各种信息公布到网上。(1)小明的经历告诉我们网络有哪些利弊?请各列举一点。(4分)镜头四 小明将自己的个人事例在主题班会上分享,并请同学们来支招,同学们积极发言:你可以通过 1. ; 2. 。 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2)小明应该如何维权?请你续写镜头四。(4分)(3)经过此次事件,小明意识到自己的网络素养有待提高。请你结合材料,从不同主体角度谈谈应当如何为提高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出一份力? (6分)历史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合题意要求的答案)15.《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又被迫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 订《黄埔条约》,比利时、瑞典、挪威等国也要求与中国“援例”订约,葡萄牙趁机夺取对澳门的管辖权,沙俄加紧推行武装鲸吞黑龙江流域的计划。 这表明鸦片战争A.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B.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形成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局面16.李鸿章曾在给曾国藩的信中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 火器不能及。” 1861年,御史魏睦庭也在一份奏折中指出,被大吹大擂的 欧洲武器技术毕竟是中国自己的遗产,中国要重新学习已经遗弃的技术。这 些论调着重反映了洋务运动A.学习目的的正当性 B.企业管理的封建性C.学习内容的局限性 D.学习对象的依赖性17.洪仁玕于1852年起避居香港,1859年来到天京,同年写成《资政新篇》, 提出向西方学习等主张。除洪秀全表示赞同外,《资政新篇》在太平军内部 没有引起积极反应,也没有实行过。这是因为《资政新篇》A.不符合时代的潮流 B.脱离农民战争的实践C.存在绝对平均主义 D.体现农民阶级局限性18. 1873年,清廷首次打破“跪拜如仪”惯例,允许日、俄、美、英、法、荷 等国使节以西方鞠躬礼觐见。1875年,清朝任命首位驻外公使,但被讥讽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说明清朝A.天朝上国地位日益稳固 B.与列强实现平等交往C.闭关锁国政策仍在执行 D.外交近代化起步艰难19.日本一些历史教科书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日本称之为日清战争)的原因 时,有如下表述(见表1),这些表述A.掩盖了真实动机 B.抹去了战争暴行C.反映了客观历史 D.承担了战争责任20.有学者研究发现,戊戌变法时出台的改革诏令数量很大、很密集,103天 里居然下了 110道诏令。1898年9月伊藤博文来华访问,对张荫桓(被认为是戊戌变法幕后推手)等人言及“有关国家利益得失之举,尤益慎重周详, 切忌轻躁之行为”。以上反映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A.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B.触犯顽固派的利益C.改革措施操之过急 D.没有发动人民群众21.据亲历武昌起义的赵师梅回忆,共进会领导人刘公在起义前曾命其制作铁血旗(如图1所示),并说红底和黑九角星象征铁血,十八颗金黄色的圆星 代表关内汉人所在的十八个行省。该旗帜表明武昌起义的第一要义是A.暴力起义,民族革命B.创立民国,民族独立C.国家统一,五族共和D.平均地权,人民解放22.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极其重要的基础概念。20世纪80 年代以来,有学者主张将“半殖民地”与“半封建”分开论述。对此,汪敬 虞认为:对近代中国而言,“当他的一只脚踏进半殖民地社会,另一只脚必 然进入半封建社会。”汪氏意在强调A.“半殖民地”“半封建”范畴不同B. “半殖民地”“半封建”相互决定C. “半殖民地”“半封建”不可分割D. “半殖民地”“半封建”内涵相同23.1916年底《新青年》初到成都时只卖了 5份,3个月后销数超过30份,此 后几年箱数未见大的起色。到1919年,《新青年》在成都的销售顿然改观, 销量大增。导致这一变化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袁世凯复辟帝制引起全国各地反感C.五四运动促进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D.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得到全国的认可24.1928年毛泽东在总结井冈山的斗争以及各地建立红色政权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以下关于该思想的图示(图2)中,数字①、②分别代表的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示意图A.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B.统一战线、反蒋抗日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D.民主协商、和平建国25.下列关于长征的表述,正确的个数是①因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出发开始长征,进行战略转移。②中国共产党吸取博古等人的"左倾"教训,召开了遵义 会议,会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③中央红军从东南向西北 行军,先后渡过湘江、乌江、金沙江和大渡河,彰显了无私无畏的革命 精神。④长征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 体现了对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担当。A. 1个 B. 2个C. 3个 D. 4个26.图3漫画选自1938年10月28日的《捷报》,漫画中日寇的两只脚、两只手和头分别被平津、京沪、太原、广州和武汉牢牢钉住,动弹不得。漫画揭示出当时A.日本已经无力发动全面攻势B.抗日战争反攻阶段即将到来C.日本已放弃灭亡中国的计划D.日本在反省侵华战争的罪行27.据学者统计,敌后战场抗击侵华日军和伪军的比例如下图、(图4)所示, 由此可见A.百团大战后日军放弃正面作战 B.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C.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东方主战场 D.中共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28.1949年1月,中共中央陆续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新解放城市对旧保甲人员 的处理办法的通知》、《中共中央关于新解放城市职工工资薪水问题的指 示》、《中共中央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等系列文件。这反映了 当时A.解放战争结束 B.工作重心转移C.社会性质改变 D.革命任务完成29. 1907年,天津开辟一座植物园供游人游览,其游览章程规定:“星期一、 二、三、五、六,准男客入览。星期四、日,独许女客入览。”这反映出 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A.城乡差异明显 B.自由平等盛行C.休闲方式多样 D.新旧元素并存二、非选择题(共40分)30.近代西方体育的传入,促进了中国新式体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20分)材料一:西学东渐后,教会学校中首先开展了体育运动。……风气所及,中国官办学堂中出现近代体育活动。洋务运动时期,北洋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广东陆军学堂、广东水师学堂、南洋水师学堂中均开设体育课,当时称 “操课”或“体操科”。……但当时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上是军事学堂,课 程以体操为主,目的是提高军事院校学生的体能。——李长莉等著《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材料二:在这一历史时期(维新变法时期),日本体育模式开始对近代中国发生重要影响。……赴日考察的士人往往特别推崇日本在非军事普通学校中也大力提倡体操。……沈翊清认为,普通学校学生广泛练习体操,尤其是兵式体操,……是国家军事强大的重要原因。……罗振玉认为:“盖立此竞争之世界,若人民身体孱弱,国力即不得而强。”——张晓军《近代国人对西方体育认知的婚变(1840-1937)》材料三:见表2:民国时期学校学生课外体育运动。学校 课外体育运动概况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 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四时十五分至五十止,强制学生进行球类组、掷重组、跳跃组、径赛组、游泳组、器械组、国术组、溜冰组的课外运动。复旦大学 中学部 为将体育普及于全校,专门设立老爷足球队(注:老爷指日日伏案、不往操场运动的同学),专供其练习。湖北省立 第八中学 1929年举行第二届秋季运动会,专门编订了运动会歌:“田赛径赛,球赛国技,自问谁赢?锻炼身体,发扬意志。大家准备着, 打倒列强,完成革命,以此为先。”——内容来源:刘京京《理想与未来:民国时期中学生日常生活研究》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洋务运动时期军事学堂开设体育课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官办学堂开设体育课的原因有哪些?(6分)(2)阅读材料二,概括赴日考察士人的主要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6分)(3)阅读材料三,民国时期的课外体育运动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按时间推算, 湖北省立第八中学的第四届秋季运动会将在1931年举办,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为该校第四届运动会写一份50字左右的会歌。(6分)(4)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国近代新式体育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认识?(2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见表3。代表区域 姓名 出生年月 籍贯上海 李达 1890 年 10 月(31 岁) 湖南零陵李汉俊 1890年4月(31岁) 湖北潜江武汉 董必武 1886年3月(35岁) 湖北黄安陈潭秋 1896年1月(25岁) 湖北黄冈长沙 毛泽东 1893 年 12 月(28 岁) 湖南湘潭何叔衡 1876年5月(45岁) 湖南宁乡济南 王尽美 1898年6月(23岁) 山东诸城邓恩铭 1901年1月(20岁) 贵州荔波北京 张国焘 1897 年 11 月(24 岁) 江西萍乡刘仁静 1902年3月(19岁) 湖北应城广州 陈公博 1892 年 10 月(29 岁) 广东南海旅日 周佛海 1897年5月(24岁) 湖南沅陵特派 包惠僧 1895年1月(26岁) 湖北黄冈——摘自胡献忠《中国青年运动一百年》材料二:见图5和图6。——图片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如果你是该事件的组织者,你会选择表中哪一城市作为活动地点?请说明理由。(6分)(2)阅读材料二,在两场运动前期都充当主力的是哪一群体?分别阐述这两场 运动与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6分)(3)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 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