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4.8《我们受特殊保护》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4.8《我们受特殊保护》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8、我们受特殊保护(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们受特殊保护》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本课内容由三个板块组成:“我们是未成年人”、“专门法律来保护”、“特殊关爱助我成长”。这三个板块在逻辑上是层层递进的。第一课时主要讲前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我们是未成年人”,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体会和总结作为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了解未成年人是易受侵害的群体,需要法律的保护,理解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性。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专门法律来保护”,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和守法观念,帮助学生自觉地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保护自己,有效预防犯罪,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核心素养
1、知道民法典,了解未成年人的权利,树立用法律保护个人生命财产安全的意识。
2、知道违法要承担责任,形成守法意识。
活动目标:
1、知道未成年人的特殊性知道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性。
2、学习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理解,其重要意义知道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知法守法。
3、倡导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孩子求知欲和好奇心强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生活经验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不法侵害,而且维权意识淡薄,只有让她们自己知道,在学校,社会生活中享有哪些权利,应受到哪些保护,才能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法律就在我们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生的学法守法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向家长邻居等人了解成年人眼中未成年人有何特点?
2、目前让学生搜集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及相关的条例。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 初步感悟。
学生课前搜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及基本内容。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课前三分钟展示。
大家好,我是~~~同学,下面由我带领大家进行课前三分钟展示,准备好了吗?
开始:敲锣打鼓台上站,我们说个三句半。普法宣传学习啥?学宪法。法律知识很特别,大家都要学一学,多学法。为了解除坏人的刁难,多学法,不会吃亏上当,受人骗,多学法,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权。多学法,为社会的合法权益树标杆,只要咱学法懂法,知法懂法不违法,和谐的社会一年一个新变化,只要咱学法、懂法、知法、懂法、运用法。祖国的大好河山处处盛开文明花,文明花。
师:一首欢快的三句半,让我们开启今天的课堂。我们受特殊保护(相机板书。)
1、我们指的是谁?
2、哪些人是未成年人?(预设未满 18周岁的人,如小学生,中学生等。)
3、出示课件是的,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已满 18周岁的公民为成年人,未满十八岁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那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未成年人的话题,准备好上课了吗?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你们知道不同国家的成年年龄是多少吗?出示初试课件不同国家的成年年龄。
2、你们知道中国有多少未成年人吗?(课件出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咱们来算一算,中国人口大约十四亿五分之一,就是 2.8亿人。这么庞大的队伍,那么和成年人相比。他们有什么特殊之处?同学们课前都采访了老师、家长,咱们来交流。
活动一 讨论未成年人的特殊性,(预设身高,有好奇心、求知欲、接受性强,好奇心强)
3、提到好奇心,我们来回忆一下五年级时的一则案例。出示课件你有怎
样的感受?总结:好奇心用在好的地方,让我们学习更好更快,如果用错了地方,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继续交流。特殊性,有意气用事,判断是非,能力不足,逆反心理强。一起来听听老师眼中的未成年人吧。出示音频。
活动二:学习相关年龄节点。
你知道法律规定哪些年龄节点?
预设二到 12周岁。坐飞机买儿童票。是生活中的年龄节点。讨论如何看待做家务?这样的问题。法律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做家务。但作为未成年人,适当的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是非常有必要的同学们,经过你们的讨论让我们知道,即使我们未成年也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情。
活动三,学习交流三部法律
你知道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的特殊性,还制定了哪三部法律?生出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同学们拿出你们课前搜集的相关法律条例。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下面分小组,就你感兴趣的法律来讨论。小结: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可是即使有法律的保护,家庭社会仍出现保护不到位的现象,(出示家暴视频)......
(三)深化感悟 引导生活
活动四:开展法庭模拟,审理案件。出示迷途视频。根据视频对此案进行审理,开展法庭模拟。(指生上台表演)
小结:我们学校为宣传孩子法律意识,专门请法官为我们讲解法律知识,开展法律讲堂等活动,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各司其职,才能更好的全方位
保护未成年人。
三、课后践行。
课下请同学们针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出建议,我们下节课来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附随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我们未成年人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对此,以下所列特点正确的是:
①思想活跃乐于交往。②求知欲和好奇心强。③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强。④经验不足、各方面还不成熟。⑤辨别是非、区分良莠能力差。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案例,一律不公开审理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法律在--方面具体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责任。( )
A. 家庭 B.学校 C.社会 D.司法
3、有人曾就“如果你的邻居或你父母的同事突然到学校来接你回家,你怎么办 "这一问题在 20 名中小学中展开了调查,结果是跟他走的有 12 人,不跟他走的有 6 人,打电话问问父母的有 2人。这一统计数字表明:( )
①未成年人的各方面还不成熟,生活经验不足。②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待于提高。③未成年人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优势地位。④教育未成年人学会保护自己是家庭、学校、社会不可忽视的责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4、国务院新闻办、公安部、文化部等七部委联合开展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网络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角度看,这属于 (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本次教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系统地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的基本原则、法律责任、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2.教学方法多样,互动性强。教师采用了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然而,本次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分配不合理。在讲解案例分析时,教师过于注重细节,导致时间紧张,使得原本计划的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环节被迫取消。
2.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足。虽然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了相关法律知识,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针对不足之处的改进措施】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1.调整教学时间分配。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2.加强实践操作。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操作,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