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第1课 什么是能量(寒假预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第1课 什么是能量(寒假预习)

资源简介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寒假预习重难点知识点
第1课 什么是能量
同学们,经过上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进步了吧!今天,我们迎来了寒假生活,为了能够在新的学期中能够胸有成竹,借助这寒假的时间,让我们共同预习一下新的知识吧!每个人的成功都要经历无数次历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我们都十分重要。加油!
1. 观察、分析能量在生活中具体事例,知道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事物的运动变化都离不开能量。
2. 能够探究、分析、描述具体的游戏、实验情境中动能、势能的存在之处,知道动能和势能是能量的两种基本形式,初步感受能量的大小。
重点:
认识能量的本领,描述生活中的动能和势能。
难点:
理解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知识点一:
能量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虽然你看不见它,却能感觉到它。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发光或发声等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例1.任何物体只要有移动、 、 、生长、 或发声等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答案:发热 冷却 发光
例2.下列古诗句中只涉及势能的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B
知识点二: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动能。
例1.诗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诗人苏轼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在拉弓的过程中蕴藏着动能。( )
答案:×
例2.( )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虽然你看不见它,却能感觉到它。
A.能量 B.重量 C.光源
答案:A
知识点三:
位于高处的物体、发生形变的物体都具有能量,这是一种“储存”起来的能量,只有在释放后才能显现,这种能量叫势能。
动能、势能都是机械能,它们是能量的两种基本形式。
例1.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 )。
A.光能 B.声能 C.势能
答案:C
例2.动能、势能都是 ,它们是能量的两种基本形式。
答案:机械能
一、填空题
1.任何物体只要有移动、 、 、生长、 或发声等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2.能量能够使物体 或运动,虽然你看不见它,却能感觉到它。
3.大多数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他们利用太阳光的能量,以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吸收的水为原料,生产出糖类和氧气,这就是 。
4.动能、势能都是 ,它们是能量的两种基本形式。
5.人奔跑时、篝火燃烧时都释放出了 。
二、判断题
6.诗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诗人苏轼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在拉弓的过程中蕴藏着动能。( )
7.可见光是一种看得见的电磁波,微波、X光是看不见的电磁波,它们所具有的能量都属于电磁能。( )
8.人体维持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从事生产活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最终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能量。( )
9.炮弹速度越快,飞行距离越远。( )
10.能量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物体的外在表现来感受它的存在。( )
11.声音和光不能让物体运动,所以它们都不是能量。( )
12.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
13.将一杯水静静地放在无风的教室后,它没受到能量的作用。( )
三、选择题
14.( )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虽然你看不见它,却能感觉到它。
A.能量 B.重量 C.光源
15.具有动能的物体是( )。
A.拉长的橡皮筋 B.拉开的弓 C.龙卷风
16.下列不具有化学能的是( )。
A.绿色植物 B.风 C.汽油
17.( )是原子核在聚变或裂变的过程中产生的能量。
A.化学能 B.核能 C.磁能
18.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 )。
A.光能 B.声能 C.势能
19.下列事物中不具有动能的是( )。
A.泥石流 B.龙卷风 C.挂在树上的苹果
20.微波和X光是看不见的电磁波,它们所具有的能量都属于( )。
A.电磁能 B.电能 C.核能 D.原子能
参考答案
1. 发热 冷却 发光
解析: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没有能量,我们无法生活,无法学习,无法工作。没有能量,植物不会生长,雨水不会降落,太阳也不会光。能量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以不同的方式储存和运用。任何物体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发光、生长或发声等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2.工作
解析: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虽然看不见它,但能感觉到它。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能以不同的方式被储藏和运用。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
3.光合作用
解析:绿色植物的叶能摄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太阳光,在绿叶中合成淀粉。大多数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它们利用太阳光的能量,以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吸收的水为原料,生产出糖类和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
4.机械能
解析: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动能。位于高处的物体具有能量,发生形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这是一种“储存”起来的能量,只有在释放后才能显现,这种能量叫作势能。动能、势能都是机械能,它们是能量的两种基本形式。题干正确。
5.能量
解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人奔跑时、篝火燃烧时都释放出了能量。
6.×
解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诗人苏轼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用力把弓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的过程中,弓的弹性势能转化成了箭的动能。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同一把弓,弓的形变程度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7.√
解析: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电磁能、化学能和核能等。可见光是一种看得见的电磁波,它所具有的能量属于电磁能。题干正确。
8.×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人体维持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从事生产活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最终主要来自太阳。
9.√
解析:运动物体的能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一定,质量越大,能量就越大;质量相同,速度越大,能量越大。所以炮弹速度越快,能量就越大,飞行距离越远。题目说法正确。
10.√
解析: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能量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物体的外在表现来感受它的存在,例如风车转动利用了风能,说明有风能的存在。题干正确。
11.×
解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
12.√
解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产生的效果。例如用电能使风扇转动;利用太阳能可以把太阳能热水器的水变热。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
13.×
解析: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静止放置的一杯水,同样受到地球重力的作用从而具有重力势能,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4.A
解析:能量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虽然你看不见它,却能感觉到它。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发光或发声等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15.C
解析: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动能。如:龙卷风具有动能。位于高处的物体具有能量,发生形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这是一种“储存”起来的能量,只有在释放后才能显现,这种能量叫作势能。如:拉开的弓、拉长的橡皮筋具有势能。
16.B
解析: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在日常生活中,运动的小车、发光的灯泡、燃烧的蜡烛、拉长的橡皮筋都具有能量。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
A、绿色植物内部含有化学能,故A不符合题意;
B、风是空气的水平流动,空气流动具有动能,不具有化学能,故B符合题意;
C、汽油是一种化石能源,含有化学能,故C不符合题意。
17.B
解析:生活中的能量有电能、光能、声能、磁能、风能、机械能、化学能、核能等。核能是原子核在聚变或裂变的过程中产生的能量。
18.C
解析: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由此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物体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做弹力,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19.C
解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和运动有关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泥石流、龙卷风它们都在运动,都具有动能;挂在树上的苹果没有运动不具有动能。
20.A
解析: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机械能,还有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电磁能、化学能和核能等。微波和X光是看不见的电磁波,它们所具有的能量都属于电磁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