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寒假自学课(教科版)1.1运动和位置(寒假预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寒假自学课(教科版)1.1运动和位置(寒假预习)

资源简介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寒假预习重难点知识点
1.1 运动和位置
同学们,经过上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进步了吧!今天,我们迎来了寒假生活,为了能够在新的学期中能够胸有成竹,借助这寒假的时间,让我们共同预习一下新的知识吧!每个人的成功都要经历无数次历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我们都十分重要。加油!
1.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2.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测定和表述某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重点:
1. 能说出物体运动的依据。
2.能描述物体的位置。
难点:
能说出物体运动与静止的依据
知识点一:
1. 河水奔流,鸟儿飞翔,运动员跑步,车辆行驶,卫星运动……这些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 判断一个物体A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A相对于另一个物体B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B称为参照物。
3. 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4.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是运动的。
例1.要描述一个学校的位置,选择( )为参照物比较好。
A.路边停放的汽车 B.周围明显的高大建筑 C.路面上的交通图标
答案:B
例2.当你坐在行驶的汽车上,选择( )作为参照物,你是运动的。
A.汽车 B.地面 C.驾驶员
答案:B
知识点二:
1. 两人静止不动时,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自己的位置 。
2. 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3. 地图通常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例1.下图是苍南县的地图,灵溪镇在金乡镇的西北方向,金乡镇在灵溪镇的( )方向。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
答案:B
例2.我们到深圳东部华侨城游览时,最适合的地图是( )。
A.深圳地图 B.东部华侨城导游图 C.中国地图
答案:B
例3.如图所示,是遂川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地图简图。遂川县人民政府是在水南明德小学的 面;井冈山大道是在遂川县人民政府的 面。(均选填“东”、“南”、“西”、“北”)。
答案: 东 南
知识点三:
1.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魏巍青山在后退。
2. 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3.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例1.坐在汽车内,以车内的座椅为参照物,看到路边的小树在( )。
A.向前运动 B.向后运动 C.静止不动
答案:B
例2.以下物体相对地面运动的是( )。
A.开动的汽车 B.路旁的广告牌 C.花坛中的树木
答案:A
例3.同学们坐在车里,相对汽车车厢来看同学们是( )的。
A.静止 B.运动 C.不确定
答案:A
例4.以下物体相对地面是运动的是( )。
A.路中的广告牌 B.骑行的自行车 C.路边的石块
答案:B
一、填空题
1.导航显示再过15分钟就能到达公园—1903儿童乐园,结果用了20分钟才到达,说明汽车的行驶速度比导航预估速度 (快/慢)。
2.如下图,小科星期六要去游乐园,他从家出发,先向 走 米,然后向 走 米到达游乐园。
3.下图是某时刻ABC三个物体位置关系,这时B对于A的位置是 ;C对于A的位置是 。一段时间后,C向东运动了5米,B继续向南运动了1米,这时C对于B的位置是 。
4.小科同学乘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以驾驶员为判断依据时,小科同学是 的;以路边的行人为判断依据时,小科同学是 的。(判断小科同学是运动还是静止)
5.他们坐观光车游玩,观光车往前开,小明看到车外的景物都在往 (填“前”或“后”)移动。和一起坐在车里的小科比较,小明是 (填“静止”或“运动”)的。
6.小明和妈妈坐在游乐场边看妹妹小芳坐旋转木马。如果小明说他的妹妹是动的,那是因为妹妹相对他的位置 ;小明说他的妈妈不动,因为妈妈相对他的位置 ;他妹妹做的是 运动(选填“直线”或“曲线”)。
7.小科坐在BRT公交车站凳子上看到“BRT”客车正在驶入站台,此时车内的乘客相对于客车是 的,相对于小科是 的;当“BRT”停下来等乘客上下车时,客车相对于站台是 。由此可见,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判断题
8.早上,小明和小华同时到达学校,因此他们上学路上的速度一样。( )
9.长江里的水流向远方,相对河岸水在运动。( )
10.小明家在公园的西边,他从家步行去公园玩,需要往东走。( )
11.有一句歌词唱到“月亮走我也走”,我和月亮都是运动的,这是相对于地球上的大树等物体来说的。( )
12.一只蚂蚁从树叶的叶尖部位爬到了叶基部位,可以判断蚂蚁是运动的。( )
13.同学们坐在位子上认真地听课,我们相对教室是运动的。( )
三、选择题
14.小明从教室的前门走到了教室后门,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小明相对于教室前门,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
B.小明在动,所以他是运动的
C.无法判断小明是否运动
15.小李和小王两位同学一前一后站在正下降的自动扶梯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李和扶梯相比是运动的
B.小王和地面相比是静止的
C.小李和扶梯相比是静止的
16.一位跳伞队员在跳伞下降过程中,看到身旁另一位跳伞队员在向上运动。如果你站在地面上观察,这两位跳伞队员的运动情况是( )。
A.都上升 B.都下降
C.一位上升,另一位静止 D.一位上升,另一位下降
17.小明坐在过山车里,当过山车高速运动时,小明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上的人 B.建筑物
C.地面上的树 D.过山车的座椅
18.树懒因动作缓慢,消化食物缓慢,而出名。如图是同一只树懒的两张照片,你觉得这只树懒是( )。
A.运动的 B.静止的 C.无法判断
19.王明明和爷爷在湖边看到一座亭子,为了说明亭子的准确位置,那么王明明要知道这座亭子相对他们的( )。
A.方向 B.距离 C.方向和距离
20.“刻舟求剑”中,相对于刻下的记号,静止的是( )。
A.舟 B.剑 C.江底的一块石头
四、连线题
21.连线
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 火车
飞驶火车中的旅客说∶“树木、房屋正向后退。” 地面
月亮在云朵里慢慢穿行 地球
同步卫星静止在高空某处 云
五、简答题
22.你一定听说过“刻舟求剑”的故事,那个人能顺利的拿回宝剑吗?为什么?
23.下图,是同一公交汽车站的情景。从图片看明显运动的物体有哪些?为什么这么判断?
六、综合题
24.根据下图完成相应的问题。
(1)小亮从家里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可以来到公园,公园距小亮家 米。
(2)体育馆在公园 方向,超市在公园的 方向。
25.如图,利用方向盘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可以用 和 描述位置。以小明家为方向盘中心,学校在小明家的 方向 米处。
(2)小红从家去图书馆,先向 走 米到小明家,再向 走 米到图书馆。
(3)按图中线路走,小明从家到体育馆走了6分钟,小红从家到图书馆也要6分钟, 运动得更快一些,你的理由是 。
参考答案
1.慢
详解:判定物体是否运动,必须选定一个事先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作为标准,这个物体就叫做参照物。导航显示再过15分钟就能到达杭州乐园,结果用了20分钟才到达,说明汽车的行驶速度比导航预估速度慢了。
2. 西 400 南 80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以参照物为观测中心,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和距离确定被观测物体的相对位置,我们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所以小科星期六要去游乐园,他从家出发,先向西走400米,然后向南走80米到达游乐园。
3. B在A的北方3米处 C在A的西方5米处 C在B的南方2米处
详解: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必须有参照物、方向、距离。为了准确说明一个物体的位置,我们需要知道这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如图是某时刻ABC三个物体位置关系,B对于A的位置是以A为参照物,B在A的北方3米处;C对于A的位置是以A为参照物,C在A的西方5米处。一段时间后,C向东运动了5米,B继续向南运动了1米,这时C对于B的位置是以B为参照物,C在B的南方2米处。
4. 静止 运动
详解:小科同学乘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以驾驶员为判断依据时,即以驾驶员为参照物时,小科同学与驾驶员之间没有相对位置的改变,是静止的;以路边的行人为判断依据时,即以路边的行人为参照物时,小科同学与驾驶员之间发生了相对位置的改变,是运动的。
5. 后 静止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他们坐观光车游玩,观光车往前开,小明看到车外的景物都在往后移动。和一起坐在车里的小科比较,小明是静止的。
6. 变化 不变 曲线
详解:物体与参照物位置改变,物体运动;位置不变,物体静止。小明和妈妈坐在游乐场边看妹妹小芳坐旋转木马。如果小明说他的妹妹是动的,那是因为妹妹相对他的位置变化;小明说他的妈妈不动,因为妈妈相对他的位置不变。他妹妹的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做的是曲线运动。
7. 静止 运动 静止的
详解: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参照物选择的不同影响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小科坐在BRT公交车站凳子上看到“BRT”客车正在驶入站台,此时车内的乘客相对于客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相对于小科来说,车内的乘客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是运动的;当“BRT”停下来等乘客上下车时,客车相对于站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由此可见,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8.×
详解: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速度来表示,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物体运动得也就越快。早上,小明和小华同时到达学校,因此他们上学路上的速度一样。他们所用的时间相同,但他们所经过的路程不一定,所以不能说他们上学路上的速度一样。题干错误。
9.√
详解:长江水相对于河岸是向东运动的。若以顺水向东漂流的船为参照物,树木和房屋是在向西运动的,而人和船是同向同速运动的,是相对静止的。
10.√
详解:以参照物为观测中心,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和距离确定被观测物体的相对位置,我们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小明家在公园的西边,他从家步行去公园玩,那么以自己家为参照物,公园在自己家的东边,所以需要往东走。
11.√
详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是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物体相对参照物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相对参照物是静止的。“月亮走我也走”,我和月亮都是运动的,这是相对于地球上的大树等物体来说的。
12.√
详解:物体与参照物位置改变,物体运动。物体与参照物位置不变,物体静止。以树叶为参照物,一只蚂蚁从树叶的叶尖部位爬到了叶基部位,位置改变,物体运动。所以可以判断蚂蚁是运动的。
13.×
详解: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择其他物体作参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结论是不同的,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我们坐在教室里,相对于教室我们是静止的。
14.A
详解:若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个物体是运动的;若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这个物体是静止的。小明从教室的前门走到了教室后门,小明相对于教室前门,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
15.C
详解: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物体比较,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相同。当人站在自动扶梯上时,与自动扶梯相比,人是静止的;与地面相比,人是运动的。A、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故选C。
16.B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题中,以站在地面的“我”为参照物,“我”是静止的,两位跳伞运动员都是向下降落的。故选B。
17.D
详解: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首先要选择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来说,如果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物体就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物体就是静止的。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运动,则参照物是过山车上静止的物体,如座椅等。
18.A
详解:比较两张图片,树懒相对于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19.C
详解: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必须有参照物、方向、距离;知道了方向和距离,就能更加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20.A
详解: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就看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在“刻舟求剑”的故事中,楚人的宝剑掉到了江底,他马上在船上做记号。对于江底的宝剑来说,宝剑与船上的记号位置发生了变化,对于江底的宝剑来说船上的记号是运动的。所以相对于刻下的记号,静止的是舟。
21.
详解: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既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根据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参照物,不一定是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根据对参照物的认识,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月亮在云朵里慢慢穿行是以云为参照物;飞驶火车中的旅客说:“树木、房屋正向后退。”是以火车为参照物;同步卫星静止在高空某处是以地球为参照物。
22.不能,选定船作参照物,行驶的船相对于剑是运动的。
详解: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定。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得出不同结论,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机械运动时,通常以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船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静止的,所以那个人不能顺利的拿回宝剑。
23.乘客、公交车。图1,乘客正在排队上车,图2,公交车开走了。
详解:参照物的选定是为了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所选定的参照物是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有了它作比较再看被研究的物体跟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就比较方便了。分析图片可知,图1,乘客正在排队上车,图2,公交车开走了,所以从图片看明显运动的物体有乘客、公交车。
24.(1) 南 100 西 500 600
(2) 西北 东南
详解:(1)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小亮从家里向南走100米,再向西走500米可以来到公园,公园距小亮家600米。
(2)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左边是东,右边是西;因此体育馆在公园西北方向,超市在公园的东南方向。
分析:在描述物体的位置时,不仅要描述该物体与参照物的距离,还要描述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
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方判断方向;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
25. 方向 距离 东北 350 东 300 东南 350 小明 “相同时间比距离”,相同时间6分钟,小明走了750米,小红走了650米,小明距离更远,速度快
详解:(1)我们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生活中,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小明家为方向盘中心,学校在小明家的东北350米处。
(2)描述位置的三个条件:1.首先选择参照物;2.说清物体与参照物的方向;3.说清物体与参照物的距离。小红从家去图书馆,先向东走300米到小明家,再向东南走350米到图书馆。
(3)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小明运动得更快一些,相同时间6分钟,小明走了750米,小红走了650米,小明距离更远,速度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