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寒假自学课(教科版)1.5制作塔台模型(寒假预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寒假自学课(教科版)1.5制作塔台模型(寒假预习)

资源简介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寒假预习重难点知识点
1.5 制作塔台模型
同学们,经过上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进步了吧!今天,我们迎来了寒假生活,为了能够在新的学期中能够胸有成竹,借助这寒假的时间,让我们共同预习一下新的知识吧!每个人的成功都要经历无数次历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我们都十分重要。加油!
1.能依照设计方案,制作出塔台模型。
2.能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引发新思考。
3.能根据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反思所制作模型的优劣。
重点:
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塔台模型。
难点:
能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引发新思考。
知识点一:
制作塔台模型的过程
(1)动手制作:①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②塔台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同时也要考虑节省胶带。
(2)开始搭建底座:①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防止塔台的倾斜。②使用三角形结构可使塔台稳固。
(3)基本搭建完成:①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是否有地方需要修补。②为建造的塔台模型起个名称。
例1:在制作塔台模型的过程中,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 )。
A.增加抗风能力 B.增加抗震能力 C.防止塔台的倾斜
答案:C
详解:搭建塔台时,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防止塔台的倾斜。在制作塔台的过程中,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塔台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同时也要考虑节省胶带。我们需要考虑塔台的稳定性,可以增加底座重量,还可以改变材料的结构;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以防止塔台的倾斜,C符合题意。
例2:制作塔台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 )。
A.按设计方案 B.按组员的想法 C.按老师的意见
答案:A
详解:根据工程建设的步骤,建设塔台的顺序是设计并画出图纸,选择制作材料,建造模拟,测量塔台高度和测试抗风、抗震能力,梳理建造塔台模型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案。制作塔台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设计方案。
例3:在制作塔台模型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
B.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以防止塔台的倾斜
C.使用三角形结构可以使塔台稳固
D.搭建结束后,才可以去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
答案:D
详解:A.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正确;
B.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以防止塔台的倾斜,正确;
C.使用三角形结构可以使塔台稳固,正确;
D.搭建结束后,才可以去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错误;在制作塔台的过程中,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搭建塔台的时候,就要检查塔台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
知识点二:
制作模型时,小组内要分工合作,当小组内成员意见不同时,要通过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在实际制作模型的活动中,如果对塔台模型的设计有了新的想法,要经过小组研讨后,先修改图纸再实施制作。要保持设计图纸与建造模型的一致性。
例1:小明制作塔台模型时,发现设计有问题,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
A.自己直接修改模型
B.小组成员研讨交流后直接修改模型
C.小组成员研讨交流后,先修改图纸再修改模型
答案:C
详解:如果对塔台模型的设计有了新的想法,要经过小组研过后,先修改图纸再实施制作,所以C符合题意。
例2:在制作塔台模型时,如果立柱高度不同,会造成塔台倾斜。( )
答案:√
详解:建造塔台需要考虑:灯塔的建造位置,材料的实用性,安全性,成本,人员分工,设计对环境的影响,抗风抗震能力等。在制作塔台模型时,塔台立柱高度不相同、底座所在地面不平整,立柱材料软硬不同等因素都会造成塔台的倾斜。
例3:搭建塔台。
(1)制作塔台模型要与 相一致。
(2)塔台的接口处用胶带固定牢固,同时还要考虑 。
(3)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以防止塔台的 。
(4)使用 结构可以使塔台稳固。
答案: 设计方案 节省胶带 倾斜 三角形
详解:(1)学生制作模型时,需要遵循设计图纸进行模型的制作。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
(2)塔台的接口处用胶带固定牢固,同时还要考虑胶带。搭建完成后要及时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是否还有地方需要修补。
(3)开始搭建底座: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以防止塔台的倾斜。
(4)使用三角形结构可以使塔台稳固。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一、填空题
1.为了使连接处更加牢固,可以调整塔台模型中吸管的 。
2.塔台模型的测试包括设计图及文字说明、 、 、 等。
3.用 测量塔台模型高度,测量时视线要平视;用 的物体(钩码、瓶装水等)测试塔台模型顶端承重能力,测量前要 塔台模型的承重范围,不宜选用过重或者过轻的物体;用 测试塔台模型的抗风能力,注意塔台模型与电风扇保持 距离;用 测试塔台模型的抗震能力。
4.塔台底部装上 ,不仅达到了 效果,同时底部也增加了重量,达到了 效果。
二、判断题
5.在实际制作模型的活动中,如果对塔台模型的设计有了新的想法,要经过小组讨论后,先修改图纸再实施制作。( )
6.“坚持完全按照设计图进行模型制作”此说法是错误的。( )
7.组员之间只需要分工合作,不需要沟通,把塔台搭建完就可以了。( )
8.搭建塔台模型时,使用的吸管和胶带不宜过多,因为需要控制成本。( )
9.制作塔台模型过程中,被小组成员不小心折弯的吸管只要折回来就可以直接使用。( )
10.利用滚珠、弹簧、钩码可以提高塔台模型的抗风、抗震能力。( )
11.我们在使用材料时要轻拿轻放,用完后要放回原处。( )
三、选择题
12.在制作塔台的过程中,下列措施能保证塔台倾斜角最小的是( )。
A.制作中反复测量控制好两侧立柱的高度
B.反复检查连接处胶带的数量,确保连接处牢固
C.塔台底面多使用三角形结构
D.一边设计一边制作
13.在搭建塔台的时候,亮亮小组搭建的塔台成本过高,下面改进方法正确的是( )。
A.增加斜杆数量 B.减少不必要的吸管 C.增加底部重量
14.以下关于塔台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一致。
B.不用考虑节省胶带,只要保证塔台的接口处固定牢固。
C.搭建完成后要及时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是否还有地方需要修补。
15.下列关于塔台模型搭建完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要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
B.要检查有没有需要修补的地方
C.不需要检查
16.模型制作是工程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关于模型制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作的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
B.模型制作的过程可以检验设计是否合理、科学、全面
C.制作模型时,我们要抱有乐于接受别人意见、不断反思调整的科学态度
D.让动手能力强的同学独立完成制作,是做好模型的保障
17.建造塔台过程中,下列不属于增强抗震能力的方法是( )。
A.增大底部面积 B.塔台底部加弹簧 C.减小底部质量
18.( )可以防止塔台倾斜。
A.将塔台设计成圆柱形状 B.将塔台做得高一些 C.控制好塔台立柱高度,尽量等高
19.下列有关塔台模型工程要求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
A.塔高、安全性、材料成本是必须达到的要求
B.底部能够移动、具有抗风抗震能力、坚固耐用是重点考虑的要求
C.美观、分工合作是均衡综合考虑完成的要求
20.如果塔台模型中有过多长方形,可以增加斜杆,把塔台模型中的框架加固。下列三种做法中最牢固的是( )。
A. B. C.
21.规定制作塔台的材料有:吸管若干、剪刀、胶带、尺子。其中,使用( )作为主要材料决定着设计模型的形式与样式。
A.剪刀 B.胶带 C.吸管
四、简答题
22.用吸管和胶带制作塔台模型时,哪些办法能让模型抗风能力强?
23.结合本课的学习,你能总结一些制作塔台模型的技巧吗?
五、实验题
24.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用以下材料模拟建造一座不容易倒的“塔台”,请你帮忙一起完成。
实验操作:在建“塔台”时,为了增加“塔台”的( ),可以在( )号塑料瓶中放一些沙子。结合塔台在建造上具有上轻下重,上( )下( )的特点,应该将①号塑料瓶放在( )面,将②号塑料瓶放在( )面,用胶带粘连。
六、综合题
25.某学校科学小组的同学们做了几个塔台的模型,如图所示。
请你分析比较上面这几种模型,并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观察发现,这四种塔台模型中都有大量的三角形结构存在。这是因为三角形具有( )。
(2)同学们在实验中都是按照( )的顺序搭建的。
A.先搭底座,再搭立柱,最后搭顶端
B.先搭立柱,再搭顶端,最后搭底座
C.先搭顶端,再搭立柱,最后搭底座
D.先搭底座,再搭顶端,最后用立柱连接
(3)通过观察发现,四个塔台模型在形状上的共同特点是( )。
A.上下等大 B.上小下大 C.上大下小
参考答案
1.角度
详解:建造塔台模型一般会用到吸管、剪刀、胶带和尺子等。为了使连接处更加牢固,可以调整塔台模型中吸管的角度。调整吸管连接的角度,吸管的使用数量并没有变化,并不能降低塔台模型的成本。
2. 塔高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详解: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塔台模型的测试包括设计图及文字说明、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等。
3. 米尺 相同 估计 电风扇 相同 抗震检测仪
详解:在测量塔台高度时,将塔台模型放置于平稳的桌面上,将米尺竖直放在塔台模型旁边,测量塔台的高度,平视读出数值。测试塔台模型的承重能力时,测试的标准应该是完全一样的。应该选择相同的物体进行测试,测量前要估计塔台模型的承重范围,不宜选用过重或者过轻的物体。用电风扇测试塔台模型的抗风能力,测试抗风能力时,各个小组的塔台要放在同一位置,距离风扇的距离要相等。抗震检测仪是用来测试塔台模型“抗震能力”是否达标的工具。
4. 滚珠 抗震 抗风
详解:制作塔台要求进行图形和文字的设计,使用所给的材料,塔台必须保证站立且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和风力,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塔台底部装上滚珠,不仅达到了抗震效果,同时底部也增加了重量,达到了抗风效果。
5.√
详解:在制作塔台的过程中,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要按照设计图纸制作模型。生产过程中如有新的想法和发现,应先在设计图纸中进行标注和修改,经小组交流论证后再实施。
6.√
详解:制作塔台模型时,要按照设计图纸制作模型。生产过程中如有新的想法和发现,应先在设计图纸中进行标注和修改,经小组交流论证后再实施。坚持完全按照设计图进行模型制作是错误的做法。
7.×
详解:搭建塔台分工合作,组员之间分头展开工作,需要时与相关成员交流沟通。对照设计图组装各部分,完成整体制作。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8.√
详解:塔高、承重、安全是工程项目的核心与重点,美观、成本等属于在重点基础上的综合点。搭建塔台模型时,应该考虑成本因素,使用的吸管和胶带不宜过多,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9.×
详解:在制作塔台模型中,不小心将一根吸管折弯了,将吸管恢复成直的以后,它的承重能力变小,不能用作承重的立柱。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0.√
详解:制作塔台要求进行图形和文字的设计,使用所给的材料,塔台必须保证站立且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和风力,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还要尽量节省材料。我们可以利用滚珠、弹簧、钩码可以提高塔台模型的抗风、抗震能力。
11.√
详解: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在实施建设的时候,我们在使用材料时要轻拿轻放,用完后要放回原处。
12.A
详解:在制作塔台的过程中,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我们需要考虑塔台的稳定性,可以增加底座重量,还可以改变材料的结构;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能保证塔台倾斜角最小,故A正确。
13.B
详解:在制作塔台模型时,我们要注意制作成本。在制作塔台模型过程中,亮亮小组搭建的塔台成本过高,改进方法正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吸管。B符合题意;增加斜杆数量,增加底部重量不能降低成本。
14.B
详解:A.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正确;B.塔台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同时也要考虑节省胶带,错误;C.搭建完成后要及时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是否还有地方需要修补,正确;所以B符合题意。
15.C
详解:A.要检查接口处是否牢固,正确;
B.要检查有没有需要修补的地方,正确;
C.不需要检查,错误;塔台模型搭建完后是需要检查的,这也是建设塔台的必要步骤。
16.D
详解:工程建设的过程包括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定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出或写出解决方案),测试该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而模型制作是工程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制作模型时要注意:制作的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 模型制作的过程可以检验设计是否合理、科学、全面,制作模型时,我们要抱有乐于接受别人意见、不断反思调整的科学态度。而让动手能力强的同学独立完成制作,是做好模型的保障是错误的,我们应当让组员分工协作的同时要加强沟通,保证整体搭建顺利完成。因为模型制作通常需要多人合力完成,要根据个人特长做好分工,同时要加强沟通,保证整体搭建顺利完成。所以选项D的说法是错误的。
17.C
详解:塔台的抗震方式:①耐震——加大底部面积或加重底座重量。②制震——塔台底部加入弹簧。③免震—─塔台底部加滚珠。所以建造塔台过程中,减小底部质量会减轻抗震能力。
18.C
详解:在制作塔台的过程中,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塔台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同时也要考虑节省胶带。我们需要考虑塔台的稳定性,可以增加底座重量,还可以改变材料的结构;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以防止塔台的倾斜。
19.C
详解:A.达到工程标准的基础上,成本越低越好,说法错误。
B.塔台模型的建造要求有安全性,模型的结构设计要求简单、结构合理必须符合安全规范,确保模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说法错误。
C.美观、分工合作是均衡综合考虑完成的要求,说法正确。
20.A
详解: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A做法将一个长方形变成两个三角形,这样就可以把长方形框架加固。
21.C
详解: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我们可以把不同材料的优点集中起来,做成人们想要的物品。规定制作塔台的材料有:吸管若干、剪刀、胶带、尺子。其中,使用吸管作为主要材料决定着设计模型的形式与样式。
22.滚珠和钩码可以用来增加塔台底部重量,以增强抗风能力。
详解:设计塔台模型时,增加塔台底部重量可以增加抗风能力。用吸管和胶带制作塔台模型时,吸管是塔台模型的主要支架,胶带用于加固,剪刀用于裁剪、挖孔,滚珠和钩码可以用来增加塔台底部重量,以增强抗风能力。
23.(1)搭建顺序:底座搭建—侧面搭建一整体搭建(2)固定接口,确保牢固(3)立柱等高,防止倾斜(4)精准测量,避免误差(5)多用三角形,确保稳固,提高承重能力。
详解: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模型建设过程: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建造实物。制作塔台模型的技巧有(1)搭建顺序:底座搭建—侧面搭建一整体搭建(2)固定接口,确保牢固(3)立柱等高,防止倾斜(4)精准测量,避免误差(5)多用三角形,确保稳固,提高承重能力。
24. 稳定性 ② 小 大 上 下
详解: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本构造,因为在基本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所以在建“塔台”时,为了增加“塔台”的稳定性,可以在②号塑料瓶中放一些沙子。结合塔台在建造上具有上轻下重,上小下大的特点,应该将①号塑料瓶放在上面,将②号塑料瓶放在下面,用胶带粘连。
25.(1)稳定性
(2)A
(3)B
分析:塔台的模型有围栏防护型、底托抗震型、脚手架型、金字塔型等。
详解:(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四边形,不稳定,容易变形,利用三角形增强各种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2)制作塔台模型时,要按照设计图纸制作模型。我们要按搭建顺序来制作塔台模型,搭建塔台的顺序是底座搭建、侧面搭建、整体搭建。
(3)框架结构的抗风和抗震能力都很好。制作塔台模型时,底端重量要大而重,这样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塔台不容易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