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学第八单元作业设计基本 信息 学科 年级 学科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化学 九年级 化学 人教版 第八单元 金属 和金属材料单元 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 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1 金属材料 8.1 金属材料 活动 4 金属的物 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2 金属的化学性质 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活动 4 金属 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8.3 金属的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 要考虑价格 、是否美观 、使用是否便利 、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能从生 活中金属的用途总结物质的性质;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 。知道生铁和钢是铁的两种合金,了解常见金属的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 用途的原因;知道铁 、铝 、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 、稀硫酸的置换反应, 以及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金属与化合物的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用置换 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现象;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 、铝 、铜等的矿物,了解利用铁矿石炼铁的原理;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本单元位于下册教材的开篇,主要介绍了铁 、铝 、铜等重要金属和合金?教材内容包 括金属的物理性质 (如导电性 、导热性等) 金属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 、盐酸等反应)以及 反应的规律性知识(如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资源的利用(如铁的冶炼以及冶炼时有关杂1质问题的计算) ,金属资源的保护(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从教 学目标来讲,涉及铁 、铝 、铜等纯金属以及合金的基础知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金属腐蚀 条件初步探究活动的过程 、方法和技能,以及合理利用金属资源 、金属材料与人类进步和 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教育 。本单元的三个课题的知识呈现脉络,与氧气 、碳单质及碳的氧化物知识学习途径一样, 有所不同的是学习一类物质知识的过程中,通常都是通过一些典型物质来代表群体性质的 主要方面 。这一点既是培养学生认知建构发展的增长点,也是极易导致学生认识模糊 。甚 至于出现认识紊乱的学习障碍 。这是由初中学生认识思维发展初期的片面性 、局限性所决 定的 。本单元的重点是:铁 、铝铜等金属和合金的重要性质和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化学 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难点是: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有关化学方程式计 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金属活动性顺序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铁锈蚀 的条件及其防护一直是历年各省市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上及在物理课相关的学习中,对金属材料及金属的物理性质已有一定 的认识和了解,虽然听过类似“铝合金”的词语,但对合金的概念和性能并不清晰 。且对于金 属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不能熟练的应用,缺乏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应用能力 。所了 解的知识尚未系统化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熟悉的金属,通过它们的用途使学生了解金属 的物理性质,但对于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还不能很好的应用 。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金属 的化学性质,虽然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探究能力,但控制变量的环节还有待提高, 对于金属活动性的应用还比较生疏,在做题时往往不能将知识熟练应用在题目中 。对于金 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金属生锈的条件,知道如何防止金属生锈,增强 学生保护金属资源 ,保护环境的意识 。( 1 ) 从生活中熟悉的金属用途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体会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培养 学生热爱生活 ,热爱化学的情感 。(2) 知道金属的化学性质, 能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3) 熟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能解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赠强学生 对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认识 。(4) 知道金属生锈的条件及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5) 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重要性 ,增强学生珍惜 金属资源 ,爱护环境的意识 。以“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这一大概念为统筹,按照大概念 、学科 大概念 、次级大概念 、核心概念和事实的顺序整理出本单元作业的知识结构如图所示 。2(大概念) (学科概念) (金属材料) (金属 资 源 的 利) (次级大概念) (金金) (纯金属) (与氧气反映的现象,化学) (与 金属化合物反应的现) (金属资源的保) (金属资源) (核心概念) (物理性质用途) (合 金概念,性质) (金 属 生 锈 条保护金属资源途径) (含杂 质 物 质) (铁的 冶 炼 铁) (第一课时: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 (第二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三课时: 金属的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 、结构 、性质及金属材料的组成性金 属的 化 学与 酸 的 反 应 现 象,化 学 方事实认识纯金属和合金,了解金属的 物理性质,体会性质与用途的关 系;了解合金和组成合金的纯金 属的区别知道金属的化学性质,能根据金 属的化学性质比较金属的活动 性;熟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 用,能解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 学问题,赠强学生对化学与生活 密切联系的认识 。知道金属生锈的条件及防止金 属锈蚀的方法;知道废旧金属对 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 金属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珍惜金 属资源 ,爱护环境的意识 。3课时目标: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了解合金及常见 合金的成分 、性能和用途,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 途 。作业 1食品包装袋中经常用到铝箔 ,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 ( )4A. 导电性C.抗腐蚀性B.延展性D.导热性1.参考答案:B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本题是从金属的物理性质出发考察学生对金属物理性质的应用;错选 ACD 答案是对金属的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理解不透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例,测评学生对物质用途体现性质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化 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增强学生热爱生活 ,热爱化学的情感 。作业 2金属的用途非常广 ,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合金中各成分保持各自的性质B. 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熔点高C. 物质的用途完全由其性质决定 ,与其它因素无关D. 合金是金属与金属熔合在一起制成的1.参考答案:A2.时间要求:1 ~ 2 分钟3.评价设计本题考察学生对金属材料的理解特别是“合金”的性质及用途 。错选 B 是合金的硬度和 熔点混淆了 。错选 C 是对于决定物质用途的其他因素不清楚 。错写 D 是对于合金的定义 不清楚 。测评学生对合金的定义 ,合金的优点以及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关系的理解 。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文字的叙述,测评学生对金属材料,金属的物理性质,合金的定义以及性质与用 途关系的认识 。作业 3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2022 年冬奥会在我国北京和张家口两市联合举办 ,速度滑冰是备受人们喜爱的一项 冬季运动 。而作为运动员最重要的装备--冰刀鞋 ,可以说让运动员如虎添翼 ,摇曳生姿 。在观看速度滑冰比赛的时候,有细心的观众发现,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冰刀很奇怪,它 的脚后跟居然可以和冰刀脱离,这是怎么回事呢?冰刀鞋的关键部位是冰刀而冰刀钢选材 则是冰刀的关键 。据专家介绍,高端冰刀需要使用粉末冶金钢 。这种钢顾名思义就是钢水通过高压惰性气体或高压水雾化,得到的细小钢粉末,然后在高温 、高压下压制成形,再经烧结而成的 高速钢 。这种钢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打造最佳滑速,且耐磨性能卓越,非常适合专业比赛, 比如速度滑冰 、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 。另外,专业冰刀由软钢和硬钢两层组成,它们需要焊接在一起,国内生产的冰刀钢多 点焊接不直 ,也没有相关矫正设备 。如果碳杂质过多 ,就会影响冰刀鞋的质量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 ,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2)钢的含碳量 生铁的含碳量 (“大于”、“小于”、“等于”) ,“百炼成钢”,请写出这句话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3)粉末冶金钢的制造过程是 ; (选填“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4)冰刀选择钢而不用铁,原因是 。(写一点)1. 参考答案:( 1 ) 粉末钢 (2) 小于 ,C+O2 CO2(3) 物理变化 (4) 合金的硬度大或耐腐蚀性强 。 2.时间要求:3 ~ 5 分钟3.评价设计( 1 ) 学生要是有错误答案 ,是对钢的认识不清 。(2) 错选成大于 ,生铁和钢的含碳量记忆不清 。学生对于百炼成钢这句话不理解 ,对于 生铁和钢的区别不清楚 。(3) 错选化学变化,认为高压条件是化学变化,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本质区别认识不清 。(4) 无意义或空白答案 ,对于合金比纯金属的优点记忆不清 。5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 )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钢是金 属材料 金 属 材 料 包 括 纯 金 属和 合金 知 道 生 铁 和 钢 都是合金 知道常见金属的 合金(2)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 道 钢 与 生 铁的区别 知 道 生 铁 和 钢的含碳量 知 道 怎 样 降 低 生铁的含碳量 能通过物质的用 途体会物质的性 质(4)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 道 合 金 的 单个优点 知 道 合 金 的 多个优点 会 比 较 合 金 比 纯金属的优良 性能 能通过物质的用 途体会物质的性 质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设计冬奥会中速滑比赛项目所穿的冰刀鞋,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科技成果,培养热爱祖 国热爱科技的情感 。测评学生对金属材料合金的认识 ,对合金的优良性能的了解 。课时目标:知道铁 、铝 、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 、硫 酸的置换反应, 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作业 1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2 NaI + Cl2 = 2 NaCl + I2”是实验室从海藻中提取碘单质的化学 反应方程式, 它属于 ( )A. 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1.参考答案答案: C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BD 不理解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考察学生对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理解和应用,特别是本节课新学的置换反应的认知,通过给学生创造情景,引出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化学变化,让学生对陌生反应方程式学 会判断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考察学生对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理解与判断,培养学生对 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作业 2相同质量的 M 、N 两种活泼金属 ,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 5%的盐酸反应(A 、B 在生成物中均为+2 价) ,生成 H2 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6A.金属的活动性 A > BB.两个反应生成 H2 的体积相等C.相对原子质量 B > AD.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1.参考答案:A2.时间要求:2 ~ 3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B 是对图标认知不清, 图像纵坐标表示的是氢气质量 ,与体积无关 。错选 C 不 知道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酸反应表示氢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错选 D 方程式不 熟 ,不理解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图像题是中考中常涉及的题型,要求学生学会从图像中获取信息,从图像中学会如何 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能根据方程式理解等质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与酸的 关系,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解答好此类型题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建立好 化学知识体系 ,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 。) 作业 32022 年北京冬奥会最大特色之一就是“绿色环保”。本届冬奥会奖牌的制作材料一 部分来源于从废旧电子设备中回收的金 、银 、铜, 常常用稀硫酸将废旧电子设备中的金 、 银 、铜等金属回收 。( 1 ) 下列性质中 ,与金 、银 、铜可用于制作奖牌无关的 是 ; (填字母序号) 。A. 导电性好 B. 有金属光泽C. 化学性质较稳定(2) 用稀硫酸浸泡可将废旧电子设备中的铝 、铁等金属除去,过滤可得到金 、银 、铜 。请写出一个与之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3) 有同学说可以通过铝铁与盐酸反应速率快慢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你是否同意 他的观点 (为什么 ) 。(4) 从废旧电子设备中回收金 、银 、铜优点 。 (请写出一点)1.参考答案:( 1 ) A(2) Fe + 2HCl == FeCl2+ H2 ↑或 2Al + 6HCl == 2AlCl3 + 3H2 ↑ 置换反应(3) 不同意, 需控制变量 。(4) 节约金属资源或节约成本或保护环境2.时间要求:5 分钟3.评价设计( 1 ) 通过情境设计让学生理解金属性质与用途的关系(2) 考查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位于氢前面的金属可以和酸反应及反 应基本类型的理解 。(3) 金属与酸反应速率快慢不能判断活动性强弱,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设计中控7制变量的运用理解 。(4) 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了解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保护金属资源的 意识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 )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知 道 金 属 个 别性质 知 道 金 属 多 个 性质 金属的物理性 质 、化学性质 与用途关系 能熟练掌握生活中常 见金属的性质与用途 关系,学会从物质用途 了解其相关性质(2)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能 书 写 个 别 物质化学式, 知 道 个 别 基 本反应类型 能 书 写 简 单 物 质的化学式,能 正 确 标 出 反 应 条件; 知道多 个 基 本 反 应 类 型 能书写熟悉物 质化学式 , 能 配平方程式; 知道几大基本 反应类型的区 别 运用所学书写陌生反 应的方程式, 能熟练判断化学反应 的基本类型(3)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知 道 金 属 与 酸 反 应 产 生 气体 知 道 位 于 活 动 性表中 H 之前 的 金 属 能 置 换 出酸中的 H 知道不同金属 与酸反应产生 气泡速率不同 知道从控制变量角度 分析金属与酸反应快 慢,从而判断金属活动 性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设计冬奥会金银铜奖牌材料的来源,测评学生对金属化学性质的理解应用能力 。增强 学生对金属回收利用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增强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渗透了“科 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时目标:认识常见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及其规律, 能用置换反应定义书写这 类反应方程式 。能熟记金属活动顺序表,能用金属活动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 断 ,并能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作业 1小明对甲 、乙 、丙三种金属活动性进行探究,分别将甲 、乙 、丙三种金属放入氯化铜 溶液中 ,甲 、乙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丙表面无明显现象 。再将大小相同的甲 、乙分别放 入相同的稀硫酸中,均产生气泡,乙产生气泡速率明显快于甲,则甲 、乙 、丙三种金属活 动性顺序是 ( )A. 丙>乙>甲 B. 乙>甲>丙 C. 乙>丙>甲 D. 甲>乙>丙1.参考答案:B2.时间要求:1 ~ 2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 、C 是不理解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 出来 。错选 D 是不理解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越快 ,说明金8属活动性越强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记忆 、思考 、理解,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能力 。测评学生对金属 活动性顺序表的理解与应用 。作业 2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 。(1)铝比较活泼, 为什么生活中的铝制品却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农业上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含硫酸铜)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将少量的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过滤 ,滤纸上的固体为 , 溶液中的溶质(被溶解的物质为溶质)为 ;将过量的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过滤 ,滤纸上的固体为 ,溶液中的溶质为 。1. 参考答案:( 1 ) 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 ,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从而阻止铝的进 一步氧化 。(2) Fe + CuSO4 = FeSO4 + Cu(3) Cu; CuSO4 、FeSO4 ; Cu 、Fe; FeSO4 2.时间要求:3 ~ 5 分钟 。3.评价设计( 1 ) 答案错误的原因,是对“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是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以 阻止铝进一步氧化”的知识记忆不清;(2) 能书写熟悉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对基础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书写的 考察 ,学生答题情况应该不错;(3) 能书写简单熟悉物质化学式, 能根据题意判断化学变化进而能根据题目要求判 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份及滤渣成份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 ) 无 意 义 或 空白答案 知道铝可 以和氧气 反应生成 氧化铝 知道铝与氧气 反应生成的氧 化铝是一层致 密的氧化膜, 可以阻止铝进 一步氧化 知道多种金属 与氧气的反应 能理解铁生锈 表面的氧化铁 不能保护里面 的铁被锈蚀的 原因(2) 无 意 义 或 空白答案 会写出个 别物质化 学式 会写出简单物 质化学式 能书写熟悉物 质的化学方程 式 能运用所学书 写陌生物质反 应的方程式(3) 无 意 义 或 空白答案 能书写简 单熟悉物 质化学式 能准确书写化 学方程式 能根据题目要 求判断反应后 溶液中溶质成 份及滤渣成份 会分析陌生反 应溶质与固体 成份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文字的描述考察学生对金属与氧气,与盐溶液反应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金属在 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9的兴趣 。作业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位于氢前的金属与酸反应 ,那么金属与水反应吗?【实验探究】 探究钠镁铝金属的活动性【查阅资料】1.金属越活泼 ,金属与水反应越剧烈2.实验发现铝与冷水沸水几乎不反应 ,铝与水蒸气发生明显反应 。【设计实验】步骤一: 向三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步骤二:向第一只试管中加入表面被吸干煤油和刮去表面氧化物的一小块钠,钠浮在水的 表面四处游动 ,熔成光亮的小球 ,发出嘶嘶的声音 。步骤三: 向第二只试管中加入打磨光亮的一小块镁条 。镁与冷水反应缓慢 。步骤四:向第二只试管中加入打磨光亮的一小块铝条,无明显现象 。经实验验证铝与冷水 和沸水几乎不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1)金属活动性 Na Mg___Al(2)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一种气体,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基本反应类型是 。(3)应将钠保存在 。1.参考答案:( 1 ) > >(2) 2Na + 2H2 O = 2NaOH + H2 ↑ ,置换反应(3) 煤油 2.时间要求: 5 分钟 3.评价设计( 1 ) 考察学生学会利用资料提示从不同的实验现象 ,判断出金属活动性强弱的能力 。(2) 考查学生对课外信息的处理能力和接受能力 ,能通过化学式的读法准确的写出化学式,并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准确写出陌生反应方程式,以及对于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的 理解 。(3) 能根据材料快速获取信息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 )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知道个别金 属活动性表 中金属活动 性关系 能 熟 记 金 属 活动性表 知道有的金属 可以和水反应 学会根据不同 金属与水反应 现象不同判断 金属活动性大 小(2)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会书写简单 物 质 化 学 式 ; 知道个 别化学基本 反应类型 能 写 出 熟 悉 物质化学式; 知 道 多 个 化 学 基 本 反 应 类型 会根据质量守 恒定律元素守 恒书写未知物 质化学式; 知 道四大基本反 应类型 能根据信息书 写陌生反应方 程式;能准确判 断化学反应基 本类型104.作业设计意图:本题为课外拓展题,设计了课本中未有的知识,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激发 学生的探究欲望,学会通过不同的实验现象判断金属活动性,锻炼学生由表象到实质分析 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体现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这一化学核心 素养的培养 。课时目标: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 、铝 、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 方法;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 作业 1含有硫元素的铁矿石在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对空气有污染的气体 。从环保角度分析,下列铁矿石中不宜用于炼铁的是 ( )A 赤铁矿(主要成分 Fe2 O3) B.磁铁矿(主要成分 Fe3 O4)C.黄铁矿(主要成分 FeS2) D.菱铁矿 (主要成分 FeCO3 )1.参考答案:C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BD 学生对于污染物记忆不清 ,对于质量守恒原因不理解 ,不会从化学反应元 素种类不变这一角度分析问题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给出物质的化学式,考察学生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应用,同时增强学生保护 环境的意识 。) 作业 2用 1000t 含氧化铁质量分数为 80%的赤铁矿 ,可以炼出含杂质 3%的生铁多少吨 1.参考答案解:设可以炼出含杂质 3%的生铁的质量为x3CO + Fe2 O3 2Fe + 3CO2160 1121000t×80% (1-3%)X160 1000 tx80 %112 = (1 3 %) XX = 577.3t答:可以炼出含杂质 3%的生铁的质量为 577.3t 。2.时间要求:5 分钟3.评价设计能书写简单熟悉物质化学式能书写准确的化学方程式能正确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能 根据方程式准确计算出要求的量, 掌握计算题的格式 。11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无意义或空 白答案 能书写熟悉物 质的化学式 能 准 确 书 写 化学方程式 知道方程式中化学 式 代 表 的 是 纯 净 物 ,学会将含杂质 物质的质量转化为 纯净物的质量 能根据题干信息准 确标出已知量 , 未 知量, 掌握根据化 学方程式计算物质 质量的方法及步骤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有关物质含有杂质的计算,测评学生对方程式中参与反应的物质是纯净物的理解, 如何将杂质转变成纯净物进行计算,并复习有关计算的正确格式 。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工 业生产的紧密关系 ,从而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作业 3明明同学在了解了微型实验之后对课本上实验室炼铁的装置进行了改进 ,如图所示:(1)写出CO 还原 Fe2 03 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 ;(3)a 处的氧化铁完全反应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4)此装置优点是 _,存在的不足是 。1.参考答案:( 1 ) 3CO + Fe2 O3 2Fe + 3CO2(2)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 先熄灭酒精灯 ,继续通 CO 至装置冷却(4) 节约药品 ;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污染空气2.时间要求: 5 分钟3.评价设计( 1 ) 出现化学式书写错误 ,条件漏写 ,没有配平等问题 ,不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 氧化铁和铁粉的颜色记忆不清导致出错 ,再有就是漏写b 处实验现象;(3) 实验室炼铁的操作步骤不理解导致记忆混乱, 出现问题;(4) 微型实验的认知不准确导致第一个空出错;不能认识到CO 剩余对空气会造成污 染; 关键还是操作要点模糊导致的错误 。12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 ) 无 意 义 或 空白答案 会写出个 别物质化 学式 能书写熟悉物质 的化学式 能准确书写 有关物质化 学式并配平 能根据信息书写 陌生物质反应的 方程式(2) 无 意 义 或 空白答案 知道个别 反应现象 熟悉多个物质反 应的现象 知道常见物 质的颜色及 状态 能根据反应原理 描述实验现象(3) 无 意 义 或 空白答案 知道简单 实验步骤 熟悉实验室炼铁 步骤 熟悉炼铁原 理 ,知道生 成的铁在高 温 下 会 与 O2 反应 能根据所学知识 对创新改进装置 进行理解(4) 无 意 义 或 空白答案 知道微型 实验的个 别优点 知道微型实验多 个优点 知道 CO 是 有毒气体, 实验中需要 进行尾气处 理 学会寻找创新装 置的优点, 掌握 实验过程中有污 染性物质参与或 产生的处理方法4.设计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是原创题 ,目的是通过改进后的炼铁装置,测评学生对实验装置,实验原理,实 验现象,实验步骤的记忆能力,考察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实验步骤的完善等问题 的处理,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探究与创新能力,通过题目了解了微型实验的优点,增强学生 保护环境的意识 ,体现对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化学核心素养 的培养 。课时目标:了解铁生锈的条件 ,知道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 的污染 ,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作业 1铁在潮湿的空气里会发生锈蚀,如图实验证明氧气一定参加了反应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① ② ③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131.参考答案:.A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BCD ,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不透 ,不会从对照实验中寻找变量 。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考查学生对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的理解运用能力 。作业 2:我国每年因金属锈蚀浪费了大量的金属资源, 了解金属锈蚀条件 知道如何防止金属锈蚀十分重要 ,请回答下列金属的有关问题 。( 1 ) 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请写出铁锈的主要成分 ;铝比铁活泼, 为什么铝的抗腐蚀性比铁好 ;(2)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长时间放置 ,其表面会出现一层主要成分为 Cu2 (OH) 2 CO3 的铜绿 ,请写出生成铜绿的反应方程式 ;(3) 请写出一条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 。 1.参考答案:( 1 ) Fe2 O3 ;铝与氧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能阻止里面的铝被氧化, 而铁 生锈生成的铁锈很疏松 ,不能阻止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 、水反应 。(2) 2Cu + O2+ H2 O + CO2 = Cu2 (OH)2 CO3(3) 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或在金属表面涂油刷漆或制成合金 (合理即可) 2.时间要求:3 ~ 4 分钟3.评价设计( 1 ) 能写出铁锈的主要成分进行 ,知道铁表面铁锈 、铝表面氧化铝结构的区别 ,这 样的设计为了巩固课本知识的同时适当的延伸;(2) 能根据质量守恒判断铜生锈的条件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考察运用信息写出 陌生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能力;(3)学生对防止铁锈蚀的方法学了很多,这种考察是对学生基础的应用的理解掌握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 ) 无意义 或 空 白 答案 能写出铁锈 的化学式 知道铝 、铁等 金 属 可 以 与 氧气反应 知道铁表面铁锈 、 铝 表 面 氧 化 铝 结 构的区别 认 识 物 质 结 构 与 性质关系(2) 无 意 义 或 空 白 答案 能书写个别 物质化学式 能 写 出 正 确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能 根 据 质 量 守 恒 判 断 铜 生 锈 的 条 件 运 用 信 息 写出 陌 生 化 学 反 应 方 程 式4.设计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例入手,考查学生对金属生锈条件的记忆,测评学生对陌生 金属生锈条件的分析与思考,巩固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守恒的理解,锻炼学生对陌 生方程式的书写能力 ,赠强学生保护金属资源的意识 。14作业 3阅读短文, 回答问题生活垃圾去哪儿了 生活垃圾通常指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大多数生活垃圾可进行无害化处理, 包括卫生填埋和焚烧两种方式 ,部分垃圾可进行循环利用 。厨余垃圾可以被加工成有机肥或复合肥料 ,用于绿化或农业施肥 。金属垃圾中 ,铝的回收使用率最高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Al2 O3)在通电条件下发 生分解反应生产铝 。回收铝所需的能量比工业生产铝所需能量的 10%还要低 。塑料垃圾中 。回收的塑料瓶经初步分拣后 。严重污染的瓶子被挑出 。合格的瓶子则被 送到再生工厂进行再次分拣 。塑料标签因不能再生 ,会被集中处理;塑料瓶盖经加工后可 制成地垫 、提手等;塑料瓶身被粉碎 、消毒 、去污处理后 ,熔融 、造粒为米粒大小的再生 聚酯切片 ,进而用来制造新瓶子或被拉丝制作成衣服面料 、布袋等 。废纸,根据其不同材质,可回收制成不同的再生复印纸 、再生包装纸,废纸在一定条 件下还可制得乳酸 。而乳酸又可进一步合成可降解塑料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垃圾的去向有卫生填埋 、焚烧和 ;(2) 电解铝土矿生产铝的化方程式是 ,金属回收利用的意义是 。(请写出一条)(3) 下列属于垃圾加工产品的是( )A.肥料 B.地垫 C.可降解塑料1.参考答案:( 1 ) 循环利用(2) 2Al2 O3 2Al+3O2 ↑ 节约金属资源 ,保护环境(3) ABC2.时间要求:5 分钟3.评价设计( 1 ) 和 (3) 空考查学生短时间内通过阅读材料筛选出有用信息能力 。(2) 能根据信息提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准确书写陌生方程式 ,并使学生体会到金属 回收的意义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2) 无意义或空 白答案 能书写个别 简单物质化 学式 能书写相关 物质化学式 能准确写出 化 学 方 程 式, 条件标 注准确 能根据题目描述准 确书写陌生化学方 程式4.设计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对材料的阅读,锻炼学生对信息快速处理接受能力,增长学生对生活中各种垃圾 回收处理的认识,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了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这一化学核心 素养 。15作业 1如下图所示,在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只等质量的铁球,将杠杆调平后,将球分别浸没在等质量 、等密度的稀 H2SO4 和 CuSO4 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 ( )A. 右端上翘 ,左端下沉B .左端上翘 ,右端下沉C .仍保持平衡D .无法判断1.参考答案: B2.时间要求: 2 分钟3.评价设计铁和稀硫酸反应,反应时消耗铁,生成氢气,故铁球浸入稀硫酸中,铁球的质量越来 越少;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56 份质量的铁可以置换出来 64 份质量的铜, 固体的质量增加 ,所以左边上升 ,右边下降 。故选 B4.作业设计意图: 让学生根据金属与酸溶液反应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的质量变化 情况的对比来解决问题 。巩固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 。作业 2阅读下列短文, 回答问题 。水能灭火,黄沙能灭火,二氧化碳也能灭火,你知道吗?铜丝也能灭火!下图是小慧 同学在家里做的一个用铜丝灭火的小实验,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做的呢?她在家里找到一 根表面有些绿色物质的粗铜丝,她先砂纸把粗铜丝表面打磨干净后再把它绕成一个内径比16蜡烛直径稍小一点的螺旋状的圈,圈与圈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点燃蜡烛,把铜丝制成的螺 旋状的圈从火焰上面罩下去,正好把蜡烛的火焰罩在铜丝里面,这时空气没有被隔绝,可 是蜡烛的火焰却熄灭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铜丝不但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而且传递热量 的本领也是顶呱呱的 。当铜丝制成的线圈罩在燃着的蜡烛上时,火焰的热量大部分被铜丝 带走 ,使蜡烛周围的温度降低, 当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 ( 190 摄氏度) 时 ,蜡烛就不 会燃烧了 。(1)铜丝灭火的原理与黄沙灭火的原理 (填“相同”或“不同”) 。(2)小慧做了几次这个实验后发现铜丝表面变成黑色了 ,发生这种现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用一根螺旋状的铜丝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后,小慧发现再把铜丝罩在蜡烛的火焰上, 蜡烛不再熄灭了 ,请你帮她解释原因是 ;(4)金属铜长时间放在空气中,其表面会出现一层主要成分为 Cu2 (OH) 2 CO3 的铜绿, 它是铜与空气中的 (填化学式) 共同反应生成的产物 。1.参考答案:(1) 不同(加热)(2) 2 C u + O 2 2 C u O(3) 做了几次试验后铜丝温度升高,再吸收的热量不足以使蜡烛周围的温度降低到蜡 烛的着火点以下 ,所以蜡烛不再熄灭 。(4) O2 、H2 O 、 CO2 2.时间要求: 3 分钟 3.评价设计( 1 ) 从灭火的原理出发来认识金属的导热性 ,并拓展学生的思维;认识到铜丝灭火是因为铜丝吸热使蜡烛火焰周围的温度降低到它的着火点以下而沙土灭火是因为隔绝了 空气;(2) 从学生的感官认识到理性分析的考察 ,让学生能从现象分析出原因;(3) 延续第二问的思路出现和我们预期不同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用所学的知识去解 释原因呢?来发散学生的思维;(4) 对铜生铜绿知识点的补充,不仅补充新知识,还解释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更进一步认识金属铜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 ) 无 意 义 或 空白答案 知道灭火 的原理和 金属的物 理性质 知道灭火的原理 和金属物理性质 之间的联系 用灭火的原 理分析所用 到的金属物 理性质 对灭火的原理和 金属物理性质关 联的辨析(2) 无 意 义 或 空白答案 能正确书 写化学方 程式 能正确书写常见 的化学方程式 能知道物质 颜色以及质 量守恒定律 能根据已有信息 判断所发生的的 化学变化17(3) 无 意 义 或 空白答案 知道实验 现象和燃 烧的条件 知道燃烧的条件 和灭火的原理 能从异常现 象分析可能 的原因 能从异常现象联 系灭火的原理来 分析可能的原因(4) 无 意 义 或 空白答案 知道质量 守恒定律 及空气的 组成 知 道 空 气 的组 成 、理解质量守 恒定律的实质 知道化学变 化前后元素 的种类不变 根据化学变化前 后元素的种类不 变和铜与铜绿的 不同来辨析4.作业设计意图:本题是原创题,想通过对金属铜的认知来进一步了解金属的相关知识,同时完善了教 材中对生活中常见的三大金属铁 、铝 、铜的相关知识 。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 于生活 ,从而学会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作业 3: 工业上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图 。已知生铁的含碳量为 2% ﹣ 4.3% ,钢的含碳量为 0.03% ﹣ 2% 。( 1 ) 请写出高炉炼铁的原理 ;(2) 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 ,其目的是 。焦炭的作用是 ;(3) 炼钢炉中 ,通入纯氧的目的是 。将钢锭轧成钢板,体现了金属的 性;(4) 钢铁制品可能会生锈 ,请写出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1.参考答案:( 1 ) Fe2 O3 + 3CO 高温 2Fe + 3CO2(2)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提供热量和 CO(3) 使生铁中碳充分反应, 降低碳的含量 延展(4) 刷漆 ,涂油, 电镀等 2.时间要求: 3 分钟 3.评价设计(1)高炉炼铁的原理是 Fe2 O3 + 3CO 高温 2Fe + 3CO2(2)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 CO18(3)炼钢炉中通入氧气可以使生铁中的碳充分反应, 降低含碳量 ,将钢锭轧成钢板, 体现了金属的延展性;(4)防止金属生锈可以采取刷漆 。涂油 。电镀 ,制成合金等方法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 )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炼铁原 理 高炉炼铁是 生铁 知道生铁和钢 的区别 知 道 常 见 金 属 的合金(2)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原料粉 碎目的 知道充分反 应的条件 知道焦炭的作 用 能 通 过 物 质 的 用 途 体 会 物 质 的性质(3)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生铁如 何炼钢 知道金属特 点 会比较生铁和 钢的性能 知 道 炼 铁 和 炼 钢区别(4)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道合金的 单个优点 知道铁生锈 的原理 知道防止生锈 的方法 能 比 较 几 种 保 护 金 属 资 源 的 方式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为改编题,借助高炉炼铁的原理来巩固铁的冶炼过程及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引导 学生思考工艺流程图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作业 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 ,发现金属 R 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 ,该小组 为了了解 R 与常见金属铝 、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进行如下探究活动:【作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 想一: R > Al > Cu 猜想二: 猜想三:Al > Cu > R【查阅资料】 R 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 RSO4 溶液呈蓝色; 常温下铝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致 密的氧化膜;硫酸铝 、氯化铝 、硝酸铝的溶液均为无色 。【实验探究】 为了探究哪一种猜想成立, 甲 、乙 、丙三位同学分别针对猜想一 、猜想二 、 猜想三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验探究 。猜想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一 把铝丝插入 RSO4 溶液中 猜想一成立二 打磨粗细相同的 R 丝 、 铝丝 、铜丝 ,分别将它 们插入到体积相同 、溶 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 硫酸中 ①R 丝表面产生气泡缓慢, 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②铝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③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成立三 打磨 R 丝 ,并将其插入 到硫酸铜溶液中 R 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 的物质 猜想三 (“成 立”或“不成立”)【交流反思】究竟哪种猜想成立?三位同学经讨论交流,发现甲同学在实验前没有打磨铝 丝 ,这可能会导致实验结论错误 。于是他们先打磨铝丝 ,再将其插入到 RSO4 溶液中 ,一19段时间后 ,溶液的颜色由 色变为 色 ;进而确认猜想三不成立 ,猜想二 成立 。写出 Al 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归纳总结】探究结束后,他们总结得出:通过金属与酸反应或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可以比 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1.参考答案:猜想二: Al>R>Cu主要现象: 无明显象实验结论: 不成立交流反思: 蓝 无 2Al+3H2SO4=Al2(SO4)3+3H2 ↑2.时间要求: 5-8 分钟3.评价设计【作出猜想】 猜想二:根据其余两种猜想推断;【实验探究】 猜想一 :根据实验结论 ,猜想一成立 ,设计实验验证 R 的活动性比铝 强 ,并参照上述操作进行描述;猜想三:根据实验现象推导结论猜想三不成立;【交流反思】 先打磨铝丝 ,再将其插入到 RSO4 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 ,溶液的颜色由 蓝色变为无色;进而确认猜想三不成立,猜想二成立 。根据铝与硫酸发生置换反应写出化 学方程式 。【作出猜想】 猜想二:根据其余两种猜想可以猜想为:Al>R>Cu;【实验探究】猜想一:把 R 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R 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说 明 R 把铜置换出来, 即 R 的活泼性大于铜 ,所以猜想一不成立;猜想三:根据实验结论 ,猜想三成立, 即设计实验验证 R 的活动性比铝强 ,可将打 磨过的铝丝 ,插入到 RSO4 溶液中 ,无现象发生, 即可证明猜想三成立;因此 ,本题正确答案是:【作出猜想】 Al>R>Cu;【实验探究】 猜想一: 不成立; 猜想三: 无明显现象【交流反思】 蓝 ,无 2 Al + 3 H 2 SO4 = Al2 ( SO4 ) 3 + 3 H 2 个 。前结构 单点结构 多点结构 关联结构 抽象扩展结构( 1 )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 道 金 属 的 活 动 性 顺序 能根据其余 两种猜想推 断 知道金属的活动 性并能根据其余 两种猜想推断 能根据信息对比 推断出金属活动 性(2)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知 道 金 属 和 盐 溶 液 反应现象 熟悉金属与 盐溶液反应 的条件 分析金属与盐溶 液反应的条件及 现象 能根据反应结论 推测反应现象(3) 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 质 的 正 化 (式)物 液 和 写 程 道 溶 色 书 方 知 和 颜确 学 知道物质 、 溶液的颜色 及正确书写 常见的化学 方程式 能根据实验现象 判断化学反应并 能正确书写化学 方程式 能根据实验现象 判断化学反应并 能正确书写化学 方程式204.作业设计意图:此题考察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及溶液颜色的记忆,通过实 验现象分析 、运用常见金属的相关性质,来分析未知金属的活动性,让学生初步 学会运用对比 、归纳 、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及“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2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