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4.10《父母多爱我》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4.10《父母多爱我》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10.父母多爱我
一、教材分析
《父母多爱我》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的话题是“父母的爱是默默的”,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多一些理解”。第一个板块的话题,从父母每日为子女做的日常小事体会父母默默的爱,从父母关爱自己的感人故事中体会父母深深的爱,通过小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父母之爱,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家庭”的概念,体会父母的关心和爱,激发孩子对父母的感恩和爱。第二个板块让学生理解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感受到父母默默的爱,能够从细微处发现父母的爱,提高对爱的感受能力,培养初步整理收集资料的能力,与家长、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和清楚明白的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收集、讲述父母爱我们的故事中,理解父母的爱,感受父母的爱。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探讨,学生切身理解、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及养育之恩,并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懂得感恩父母的付出,激发学生对父母由衷的爱。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的爱。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理解和接受父母的爱,并能和自己的父母正确沟通。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播放记录学生生活照片的小视频。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一直记录着你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交流看后体会。
师:看了视频,你想说什么 师:是啊!温馨幸福的家离不开父母对我们的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父母对我们的爱》(板书课题。)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感受父母记录的美好瞬间。学生边看边唱,感受生活的幸福,美满。生:说一说自己照片的美好生活,看完视频的心情、感受,体会生活幸福。
活动二:爱的驿站
1、发现爱
(1)从日常父母为自己做的事例中寻找爱。
师:作为子女,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父母的养育之恩!用心想一想:父母每天都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爱的驿站》吧!
师:师在黑板上画爱心树,引导学生写爱心记录卡。指导学生交流父母为自己做的事。让学生贴爱心树。
师:父母为我们做的每一件看似普通的事,里面都藏着他们对我们的爱。你发现了吗?
(2)爱的故事。①《妈妈喜欢吃鱼头》视频动画播放。问题:妈妈和外婆真的爱吃鱼头吗?她们为什么这么做呢?②生活联系:你有父母关爱你的感人故事吗?讲给大家听一听。体会哪里最让你感动。③欣赏古语《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父母的爱无处不在一些看些平常的举动、一句我们常常听得到的话,只要留心,我们就能体会得到。④阅读角:这样的爱,来读一读《妈妈的爱》这首诗。体会妈妈的爱是什么味道的?妈妈的爱还是什么样子的?妈妈的爱又像什么呢?在刚才的交流中,有的同学提到了爸爸,有的同学提到了妈妈。那么在你的眼中爸爸的爱像什么?换位思考理解爱爸爸妈妈的爱体现在生活中的小细节里,体现在一件件小礼物中。我们像小树苗一样,在爱的阳光里舒展着、生长着。我们多么幸福啊!可是啊,有的时候,爸爸妈妈的做法也让我们很烦恼。
板块二:多一些理解出示两个烦恼的示例。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烦恼。
1、同桌交流:父母每天为自己做的事。
2、把父母每天做的事,记录在爱心卡上。
3、全班进行交流,父母为自己做的事。如:每天为我做法,洗衣,倒水,接送我上学,为我倒水等等。为我报舞蹈班,象棋班,绘画班,书法班等等。
4、贴爱心树,感受父母默默的爱。
学生伴着音乐自己读诗歌。带着体会找生读.最后全班同学带着体会读。学生思考并交流父爱像什么?体会父亲的付出,伟大。生:像大山,大树,明灯,遮阳伞......
出示表格:父母让我不能理解的行为。①交流这些烦恼。②所以,同学们,当我们遇到了这样的烦恼时要怎么做?沟通。怎样沟通呢?今天我们就在课堂上来一场沟通演练,结合同学们刚才提出的烦恼,进行角色扮演。老师先和同学们合作,谁想来和我沟通?(师生交流:生说出烦恼,说出心声,)明白了沟通的方法。
5、学会与父母沟通。让我们很不理解,对不对?谁来说说父母有哪些做法是你不能理解的?①我们先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父母这样的做法是不是爱呢?别着急,我们先来听一听东东爸爸写给他的信。老师来读,你来听。(录音播放)②假如你是东东,你想对爸爸说什么?(学生交流)看来你们读懂了这封信。老师站在东东爸爸的角度,我们理解了他对东东的爱,对于刚刚同学们提出的委屈、烦恼呢,你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学生交流)原来,同一件事情,爸爸妈妈和我们的想法真的不一样啊,如果不是听了东东爸爸的心里话,我们还不能理解呢!③做爱的小信使,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写话。学生先看看什么是烦恼。学生参与交流自己遇到的烦恼。通过交流表演,学生理解不一样的爱。听录音:爸爸写给东东的一封信。学生扮演东东对爸爸说。学生给爸爸、妈妈写话,体会爸爸妈妈的不容易,学会和他们沟通。设计意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于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根据学生特点,为了激发学习热情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把学生照片制作动画演示。制作爱心卡,贴爱心树,让孩子看到爸爸妈妈每天辛勤的付出,发现爱。为了更好的理解故事我借助视频动画播放,让孩子能更好的体会妈妈的爱。通过对《妈妈喜欢吃鱼头》的故事进行思考,懂得发现一些沉默、细致的爱。并能够在细心思考中发现自己与父母的一些故事。音乐伴读诗歌《妈妈的爱》,让孩子更深刻体会妈妈的爱,引起情感的共鸣。录音爸爸写给东东的信,多方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爱的小信使对爸爸妈妈写话,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种方法资源运用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
活动三:课外延伸:
1、联系时政热点,学习习近平爷爷的教导。习近平的家国情怀: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中华民族自古以学生了解时事,继承中华优良传统。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中华儿女也将“知道怎么样爱国”作为做人最大的事情。
2、推荐《爱的教育》,书中虽然每个小故事看似简简单单,平平凡凡,但以一个“爱”字贯穿全文,大至国家、社会、民族这等大爱,也有师生、父母、同学之间的小爱。学生课下阅读,获得更多知识和情感体验。
活动四.作业设计。
1、课下完成记录父母不理解的行为图表。让学生懂得与父母进行沟通。
2、课外读一本书《爱的教育》。书中虽然每个小故事看似简简单单,平平凡凡,但以一个“爱”字贯穿全文,大至国家、社会、民族这等大爱,也有师生、父母、同学之间的小爱,让学生获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