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买东西的学问》一..教材分析第 4课《买东西的学问》是第二单元第一课。首先从日常购物过程人手,学生学习基本的购物常识和技巧,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购物小麻烦,学会文明购物,能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学情分析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1)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四年级学生也有一些消费经验,比如,独自购买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因此,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必备的购物知识和技巧,养成文明的购物行为,以及树立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2)认知特点或已有的策略经验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考、判断、分析能力,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对一些现象初步形成辩证的看法。(3)存在的困难与障碍:这一课所提到购物,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在生活中也都有购物的体验,能够很好的了解并掌握买东西的学问,但“维权意识”却基本没有,需要系统的讲解。三、教学目标1.找出课本案例中的不文明的购物语言和行为,说出不文明的购物给自身、他人、商家和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2.列举说出文明的购物语言和购物行为有哪些。3.说一说在购物时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应怎样维权。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不文明的购物给自身、他人、商家和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找出文明的购物语言和购物行为有哪些。2.难点:怎样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导入师问:同学们,说一说,你们在生活中看到或听到过哪些不文明的购物行为?预设:买水果时乱捏,在购物场所大声喧哗等导入新课,分析主人公的购物行为。(二)新授过程活动一:购物讲文明1.看一看,说一说。下面图片中的人们的购物行为有什么问题?① 水果时,用手乱捏;②看完商品,不放回原处......2.想一想,说一说(1)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警示语?它体现出商家又怎样的困扰?(2)不文明的购物行为会给谁带来影响?3.总结文明顾客的语言:文明顾客的行为:文明顾客的语言:(1)“请帮我拿个文具盒吧。”(2)“谢谢您,阿姨”(3)“请帮我结账吧”(4)“你好,请问玩具区在哪里?”活动二:维权意识不能少1.看例子,辨一辨,出主意,学知识。(1)播放雯雯录音采购终于结束了,文文看上去好像有点不开心。她遇到了什么事情呢?如果你遇到这些事情该怎么做?(2)辨一辨:雯雯的哥哥、姐姐出的主意可取吗?不可取,忍气吞声、大吵大闹都不可取(3)出主意:你觉得应该怎样做?与商家协商,要求商家道歉,退货,协商未果可以投诉(4)学知识:学习 p35“小贴士”。小贴士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不受侵害的权利,商家无权搜查顾客一个文明的消费者。2.读一读把购物心得小儿歌,请大家读一读。购物是门大学问,几个要点该记牢。合格商品才能买,看清包装很重要。商家要选信誉好,消费别忘留发票。购物言行须文明,注意尊重和礼貌。学会协商与投诉,维权意识不能少.(三)课堂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